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运转无力的现象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3.90 KB
- 文档页数:2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使用与维护在工程机械、采矿机械、建筑机械等,经常采用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来驱动行走或提升机构。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有少数是轴向柱塞式,多数是径向柱塞式,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由于可以自行平衡一部分甚至全部作用在其转子承受的高低压腔的液压作用力,加上这类马达的尺寸和质量较大,所以它的特点是传递扭矩大,可以在低速输出较大功率。
这样,往往不需要或用极简单的减速装置即可与工作机构相连,从而简化了机器。
目前,工矿企业使用的径向柱塞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品种和类型很多,按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可分为曲轴连杆式、静力平衡式和内曲线多作用式几种。
内曲线多作用式液压马达有传递扭矩大、扭矩脉动小、质量小,结构紧凑,启动效率高等优点。
故而,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因此,本文以内曲线多作用式液压马为重点,来讨论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使用与维护。
马达在正常使用中,应该首先,应保证低速大扭矩马达有足够的回油背压。
背压应该是保证液压马达在空载时稳定运转的最小输出压力。
通常应随着转速的提高,相应的提高马达的回油背压值。
其次,液压马达因磨损或密封件老化造成密封不良而泄漏量增大,或机械摩擦阻力过大,造成液压马达流量不稳、转矩波动,导致爬行现象的出现。
运转中不要长时间在最低稳定转速以下工作.因为,低速时进入马达的流量较少,泄漏所占比重较大,引起容积效率降低,导致爬行。
一般内曲线多作用式液压马达的最低稳定转速可达到0.1-1r/min。
再次, 对于连续运转的液压马达,为避免马达壳体在连续运转中的高温导致的摩擦副磨损间隙过大,造成内泄量大,壳体内的压力增大后,泄漏到壳外。
从而引起容积效率的降低,必须对其进行冷却冲洗,冲洗油液可以带走马达内部的杂质,并对径向密封圈有冷却的作用。
冲洗回路应独立于系统回路(示意图如下)。
另外除了液压系统的正常维护,液压马达的日常保养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为了马达的工作平稳性,要求有一定的回油背压, 对内曲线马达更应如此,否则将导致滚轮脱离定子导轨曲面而产生撞击、震动、噪音,严重时导致损坏。
液压马达在低速时产生爬行现象的原因液压马达在低速时产生爬行现象的原因是:(1)摩擦力的大小不稳定。
通常的摩擦力是随速度增大而增加的,而对静止和低速区域工作的马达内部的摩擦阻力,当工作速度增大时非但不增加,反而减少,形成了所谓“负特性”的阻力。
另一方面,液压马达和负载是由液压油被压缩后压力升高而被推动的,因此,可用图4-1(a)所示的物理模型表示低速区域液压马达的工作过程:以匀速v0推弹簧的一端(相当于高压下不可压缩的工作介质),使质量为m的物体(相当于马达和负载质量、转动惯量)克服“负特性”的摩擦阻力而运动。
当物体静止或速度很低时阻力大,弹簧不断压缩,增加推力。
只有等到弹簧压缩到其推力大于静摩擦力时才开始运动。
一旦物体开始运动,阻力突然减小,物体突然加速跃动,其结果又使弹簧的压缩量减少,推力减小,物体依靠惯性前移一段路程后停止下来,直到弹簧的移动又使弹簧压缩,推力增加,物体就再一次跃动为止,形成如图所示的时动时停的状态,对液压马达来说,这就是爬行现象。
液压马达爬行的物理模型(2)泄漏量大小不稳定。
液压马达的泄漏量不是每个瞬间都相同,它也随转子转动的相位角度变化作周期性波动。
由于低速时进入马达的流量小,泄漏所占的比重就增大,泄漏量的不稳定就会明显地影响到参与马达工作的流量数值,从而造成转速的波动。
当马达在低速运转时,其转动部分及所带的负载表现出的惯性较小,上述影响比较明显,因而出现爬行现象。
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期望最低稳定转速越小越好。
7.最高使用转速液压马达的最高使用转速主要受使用寿命和机械效率的限制,转速提高后,各运动副的磨损加剧,使用寿命降低,转速高则液压马达需要输入的流量就大,因此各过流部分的流速相应增大,压力损失也随之增加,从而使机械效率降低。
对某些液压马达,转速的提高还受到背压的限制。
例如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转速提高时,回油背压必须显著增大才能保证连杆不会撞击曲轴表面,从而避免了撞击现象。
液压马达故障分析报告近期,公司液压系统中的一台液压马达出现了故障,导致设备运行异常。
本报告旨在对该液压马达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经初步调查,发现液压马达出现故障的表现为转速异常低,且声音明显变大。
在进行仔细观察和检查后,发现马达的液压油温度较高,同时发现油液中存在金属颗粒。
据此判断,液压马达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润滑不良和金属颗粒的存在。
首先,对液压系统进行了仔细的清洗,确保油液中的金属颗粒得到有效去除。
接着,对液压油进行了更换,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然而,在进行检查时,发现马达的内部存在磨损和松动的部件。
通过与厂家沟通,我们了解到,这些部件是液压马达的核心部分,由于运行时间较长和长期磨损,导致其性能下降。
因此,我们需要更换这些部件。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液压马达故障的根本原因是运行时间过长导致核心部件磨损和松动。
因此,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首先,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清洗液压系统,更换液压油,并进行润滑。
这可有效减少金属颗粒的产生,并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对液压马达的核心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如发现磨损或松动的部件,应及时更换或修复,以保证液压马达的长期正常运行。
最后,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需要监控液压油的温度变化。
若发现液压油温度异常升高,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温升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总之,液压马达故障的分析和解决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液压油的清洗更换以及核心部件的检查维修都是保障液压马达长期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
我们相信,通过对液压马达故障的深入分析和综合解决方案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液压设备压力失常和欠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点击“液压马达工程师” 订阅哦!随着人们对液压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其应用领域已经遍及到国民经济各个行业。
液压设备种类繁多,但它们都具有由液压泵提供能源、由液压阀进行控制、由液压马达和液压缸作为执行元件等共同的特性。
虽有不同的个性,但其共性也是相当明显的。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失常,压力上不去工作压力是液压系统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工作压力的正常与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失常经常表现为对压力进行调解时出现调压阀失效、系统压力建立不起来、完全无压力、持续保持高压、压力上升后又掉下来及压力不稳定等情况。
一旦出现压力失常,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将难以执行正常的工作循环,可能出现始终处于原始位置不工作,动作速度显著降低,动作时相关控制阀组常发出刺耳的噪声等,导致机器处于非正常状态,影响整机的使用性能。
压力失常产生的原因1.液压泵、马达方面的原因:a.液压泵、马达使用时间过长,内部磨损严重,泄漏较大,容积效率低导致液压泵输出流量不够,系统压力偏低。
b.发动机转速过低,功率不足,导致系统流量不足,液压系统偏低。
c.液压泵定向控制装置位置错误或装配不对,泵不工作,系统无压力。
2.液压控制阀的原因:工作过程中,若发现压力上不去或降不下来的情况,很可能是换向阀失灵,导致系统持续卸荷或持续高压。
溢流阀的阻尼孔堵塞、主阀芯上有毛刺、阀芯与阀孔和间隙内有污物等都有可能使主阀芯卡死在全开位置,液压泵输出的液压油通过溢流阀直接回油箱,即压力油路与回油路短接,造成系统无压力;若上述毛刺或污物将主阀芯卡死在关闭位置上,则可能出现系统压力持续很高降不下来的现象;当溢流阀或换向阀的阀芯出现卡滞时,阀芯动作不灵活,执行部件容易出现时有动作、时无动作的现象,检测系统压力时则表现为压力不稳定。
有单向阀的系统,若单向阀的方向装反,也可能导致压力上不去。
系统内外泄漏,例如阀芯与阀体孔之间泄漏严重,也会导致系统压力上不去。
低速大扭矩马达的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研究摘要: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低速大扭矩马达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故障带来的生产损失也不容忽视。
因此,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在低速大扭矩马达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低速大扭矩马达故障诊断与预警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振动信号分析和电流信号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故障预警系统,以提高低速大扭矩马达的可靠性和维修效率。
1. 引言低速大扭矩马达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广泛应用于机械操控、物料运输和生产装备等领域。
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恶劣和工作负载的变化,低速大扭矩马达容易出现各种故障,给生产过程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如何提前诊断和预警低速大扭矩马达的故障,对于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故障诊断方法2.1 振动信号分析振动信号是低速大扭矩马达故障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采集马达振动信号,可以分析马达在故障状态下的频谱特征,进而确定故障类型。
例如,当马达轴承故障时,振动信号中会出现明显的高频峰值,而当马达转子偏心时,振动信号中会出现较宽频带的同频分量。
因此,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以准确诊断低速大扭矩马达的故障。
2.2 电流信号分析低速大扭矩马达的电流信号也蕴含着很多故障信息。
通过采集马达电流信号,并结合电流波形、功率谱和时域波形等参数,可以对马达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当马达绕组短路时,电流波形会出现不规则的振荡,而当马达定子绕组铁芯部分断裂时,电流波形会出现明显的尖峰。
因此,结合电流信号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低速大扭矩马达的故障状况。
3. 故障预警系统设计为了实现低速大扭矩马达的故障预警,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故障预警系统。
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马达的振动信号和电流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以识别故障的早期迹象。
具体而言,系统采用了支持向量机(SVM)算法进行信号分类和故障判断,利用前馈神经网络(FNN)算法进行信号预测和故障预警。
液压挖掘机工作无力故障的维修范文液压挖掘机工作无力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可能会给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下面将介绍一种维修液压挖掘机工作无力故障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检查液压挖掘机的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是液压挖掘机正常工作的关键,必须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维修液压挖掘机工作无力故障时,需要检查液压油的油位和流量。
首先检查液压油的油位,确保其在标准范围内。
如果液压油的油位过低,可能会导致液压泵无法正常工作,从而造成工作无力的问题。
其次,需要检查液压系统的流量,确保其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
如果液压系统的流量过低,可能会导致液压缸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引起工作无力的问题。
因此,在维修液压挖掘机工作无力故障时,一定要注意检查液压系统的液压油的油位和流量。
其次,检查液压挖掘机的液压泵。
液压泵是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的核心部件,需要确保其正常工作。
在维修液压挖掘机工作无力故障时,可以通过观察液压泵是否漏油来判断其是否正常工作。
如果液压泵有漏油现象,可能会导致液压泵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引起工作无力的问题。
此外,还需要检查液压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是否堵塞,以及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否正常。
如果液压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堵塞,可能会导致液压泵无法吸油和排油,进而造成工作无力的问题。
另外,检查液压挖掘机的液压缸。
液压缸是液压挖掘机完成动作的关键部件,需要确保其正常工作。
在维修液压挖掘机工作无力故障时,需要检查液压缸的油封和活塞杆。
油封的磨损或破损会导致液压油泄漏,从而影响液压挖掘机的工作效果。
活塞杆的弯曲或卡滞也会导致液压挖掘机工作无力。
因此,在维修液压挖掘机工作无力故障时,一定要仔细检查液压缸的油封和活塞杆。
最后,检查液压挖掘机的液压阀。
液压阀是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控制的关键部件,需要确保其正常工作。
在维修液压挖掘机工作无力故障时,可以通过检查液压阀的脱位或堵塞来判断其是否正常工作。
如果液压阀脱位或堵塞,可能会导致液压系统无法正常控制液压油的流动,从而引起工作无力的问题。
液压马达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液压马达作为液压系统中的核心元件之一,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液压马达在长期运行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如转速慢、转矩不足、温度升高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液压马达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液压马达转速慢液压马达转速慢可能是由于油液粘度过大、进油口或出油口堵塞、油泵转速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如下:1.更换合适的液压油,降低粘度。
2.清洗进油口和出油口,确保液压油畅通。
3.检查油泵转速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
二、液压马达转矩不足液压马达转矩不足可能是由于油液粘度过大、油路中存在漏气、液压马达内部密封件损坏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如下:1.更换合适的液压油,降低粘度。
2.检查油路中是否存在漏气,及时堵漏。
3.检查液压马达内部密封件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三、液压马达温度升高液压马达温度升高可能是由于液压油温度过高、运转时间过长、负载过重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如下:1.更换合适的液压油,降低油温。
2.适当减少液压马达的运转时间,避免长时间高负荷运转。
3.调整负载,避免负载过重。
四、液压马达漏油液压马达漏油可能是由于密封件老化、松动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如下:1.检查液压马达内部密封件是否老化或松动,及时更换或调整。
2.加强液压马达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液压马达异响液压马达异响可能是由于液压油污染、密封件老化、液压马达内部零部件损坏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方法如下:1.更换液压油,定期清洗油路,保持液压油清洁。
2.检查密封件情况,及时更换或调整。
3.检查液压马达内部零部件是否损坏,如有问题及时更换或修理。
液压马达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和解决。
在日常维护保养中,要注意定期更换液压油,清洗油路,检查液压马达的密封件、零部件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保证液压马达的正常运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选型在动力传递中如果需要得到低速大扭矩,当然可以选用一台电动机也可选用一台汽油机,柴油机或透平发动机,甚至是一台高速液压马达。
但是,在这些原动机后面需要加上一个能产生大扭矩的减速器。
如果选用一台特殊设计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它将直接产生低速大扭矩。
1.为什么要用一台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高速原动机加上一个减速器的方案有一定缺点,这种装置往往比较笨重,如果把原动机放在一个危险的地方,往往会引起爆炸事故。
此外,离合器、齿轮箱以及其它机械形式的减速器,往往使扭矩、转速或二者兼有损失。
采用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有许多优点,最大好处是结构简单,工作零件最少,因此比较可靠。
另外,这种液压马达比带减速器的传动装置要便宜得多,而且传递效率也比较高。
再者,由于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与相同功率的电动机相比,一般体积较小,而且转动惯量也要小得多。
2.各种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比较影响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工作性能的因素很多,要直接进行比较是不可能的,但是却不妨作一般评述。
基鲁德液压马达(即奥尔必特液压马达)的价格低廉是可取的,机械效率还可以,但是较大的漏损使容积效率降低,一般在低压条件下适用。
2)叶片式液压马达有较多的漏损通道,低速运转时容积效率较低。
这种液压马达的径向是平衡的,这有利于提高机械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适用于低压系统。
3)转叶式液压马达的制造公差比较严格,因此一般价格较高。
它的优点是在不同转速下容积效率稳定,径向平衡。
4)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漏损很少,因此在它的转速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容积效率,而且启动扭矩大。
偏心曲轴式(单作用)液压马达的启动扭矩在85%左右,等加速度导轨曲面(多作用)液压马达则高达95%。
偏心曲轴或偏心圆轴的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其柱塞的简谐运动会使扭矩和速度发生变化,因此在高速中能产生振动和流量脉动。
在极低速下运转,可能产生扭矩或速度的波动,甚至使输出轴“抱死”。
使用时应注意制造厂关于最高和最低转速范围的规定。
液压马达使用维护及故障分析要点1 保证系统液压油液的正常状态液压油的问题是导致液压系统故障的罪魁祸首。
1)油液粘度应符合要求。
2)保持油液清洁。
维持一定的滤油精度,经常清洗回油过滤器和进油过滤器。
滤油精度为10--15μm。
固体杂质造成磨损、容和效率下降,导致通孔、变量机构、零件等的堵塞和卡阻。
液压油液一旦污染,应全部更换。
并用清洁油冲洗。
3)工作油温适当。
一般工作油温应为10-50℃,最高应小于65℃,局部短时也应小于90℃。
一般油温低于10℃时,应空载运行20min以上才能加载。
若气温在0℃以下或35℃以上,则应加热或冷却,冬天启动时应使油温升至15℃以上方能加载。
工作时严禁将冷油充人热元件,或将热油充人冷元件,以免温差太大,导致膨胀或收缩。
2 保证正常的工作条件1)油马达泄油管路的畅通,一般不接背压马达的泄油管不容许与回油口相连,外接泄油管应保证油泵和油马达壳体内充满油液,一般泄油口不接背压,如果需要背压,其值也不得超过0.16-0.20MPa,否则油压将冲破低压密封,如轴封等。
2)应保证低速大扭矩马达有足够的回油。
背压内曲线式油马达尤其要注意,通常其回油背压应为0.3一1.0MPs,转速愈高,回油背压应愈大,否则将导致滚轮脱离定子导轨曲面而产生撞击、震动、噪音。
严重时导致损坏。
3)对于停机时间较长的马达,不能直接满载运转,应待空运转一段时间后再正常使用。
3正确安装马达的传动轴与其它机械连接时要保证同心,或采用挠性连接。
轴与负载等应弹性联接,安装时一旦调整好安装位置,应装上定位销或地螺栓。
4 液压马达常见故障的分析表10给出了马达各类故障及表现出的各种症状、故障产生原因及排障措施。
表10 液压马达故障一览表。
二、振动轮振动强度小1.现象振动压路机振动时,感觉振动力不如初始。
2.原因分析由振动原理可知,振动压路机能够引起振动,主要是由液压马达带着一个失去静平衡的回转零件转动,即零件的重心与转动中心不重合,产生偏心距,转动时进行跳动的结果。
当偏心矩为一定时,其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也只有随液压马达的转速降低而减小。
液压马达的平均转矩可按理论求出。
由于液压马达输入为液体压力能,其值为pQ,输出为机械能,Mw=M2X3.14n(转矩和角速度W=2x3.14n)。
根据原理,其输入与输出能量应相等(式中应考虑马达的总效率η)。
液压马达输出的平均转矩M和转速n可按下式计算:M= (PQ) η/w n=Q η1/V式中:P——液压马达进口、出口的压力差;Q——液压马达的流量;V——液压马达的排量;W——液压马达的角速度;n——液压马达的转速;η——液压马达的总效率,η=ηxη1;η1——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一般在95%)以上。
由上式看出,液压马达的转矩和转速与输入的油液压力、流量、容积效率、机械效率均成正比关系,如果其中有一项减小,则液压马达转速也相应减小。
引起进入液压马达的油液压力或流量减少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油泵效率和传输效率降低所致。
3.诊断与排除检查油泵泄漏量、机械摩擦力大小、传输管道的泄漏和堵塞,调节阀的调定压力和流量正确与否,查明后,应对症排除。
另外,再检查液压马达的本身的容积效率,机械摩擦阻力和背压力。
如果液压马达因磨损或密封件密封不良而泄漏量增大,或机械摩擦阻力过大,则多是液压马达转速低、转矩小的原因所在,应进而查明并对症排除。
液压马达回油不畅,会造成背压增大。
根据液压马达的转矩与其进、出口压力差成正比关系,所以在进口压力为一定时,当背压增大必然使液压马达的进出口压力差减小,根据公式M=(pQ)·η/w,所以液压马达转动无力,应进而查明背压增大的原因,并予以排除。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全文)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决定,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
泵及液压马达的常见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泵和液压马达是液压系统中经常遇到故障的部件之一、常见的故障原
因包括泄漏、噪音、温升和工作效率低下。
针对这些故障,有一些常见的
排除方法可以采取。
首先,对于泄漏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密封件损坏、管路连接松动、
泄漏,或者是阀门的内部漏油。
解决方法包括更换密封件、加紧管路连接
螺纹或者重新安装管路,并进行液压系统压力测试以确保阀门内部无泄漏。
其次,噪音问题通常是由于液压系统内的空气进入导致的。
排除方法
包括检查液压油位是否足够,如果不足则加注液压油,同时检查系统内部
是否存在空气,通过添加抗泡剂来消除空气,并紧固管路连接处,以确保
无泄漏。
温升问题可能是由于液压系统运行时间过长引起的,或者是由于泵内
部泄漏导致的。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液压系统是否存在过热的现象,如果是
则停机冷却,并检查液压泵是否正常运行,以及是否存在内部泄漏。
如果
有内部泄漏,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泵。
最后,工作效率低下可能是由于液压系统压力不足、液压油粘度不合适、过滤器堵塞或者泵的磨损等原因引起的。
排除方法包括检查液压系统
的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并根据需要调整压力,同时检查液压油粘度是
否合适,必要时更换液压油。
另外,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器,以确保系统
的顺畅运行。
总的来说,排除泵和液压马达故障的方法包括更换密封件、加紧管路
连接螺纹、重新安装管路、检查并消除空气、停机冷却、修理或更换泵、
调整液压系统的压力,并更换液压油和过滤器。
通过定期维护和检查,可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低速大扭矩马达的可靠性分析与提升措施大扭矩马达是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关键设备,它能够提供足够的转矩以驱动各种机械设备的旋转运动。
然而,由于使用环境的复杂性和工作负载的不断增加,低速大扭矩马达面临着一系列的可靠性问题。
因此,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提升措施成为了重要的任务。
首先,对低速大扭矩马达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是关键的。
可靠性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故障的原因,并推导出其产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首先,我们需要对马达的构造进行详细的分析。
马达由电机、转子、定子、轴承等多个部件组成,这些部件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个马达的可靠性。
通过对这些部件的可靠性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可以获得它们的失效率和失效模式,从而为进一步提升马达的可靠性提供依据。
其次,在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提升措施。
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材料的质量和选用更可靠的组件来提高马达的可靠性。
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和组件可以降低故障的发生率。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马达使用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例如,提供稳定的电源和电压,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工作环境,减轻实际工作负荷等,这些措施可以降低马达的失效概率。
此外,为了保证低速大扭矩马达的可靠性,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要注重质量管理。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CAD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以确保马达的结构和工作方式最优化。
在生产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关键部件的质量检测和控制,确保每一台马达都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改进也是必要的,以减小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故障的因素。
另外,维护保养对提升低速大扭矩马达的可靠性也非常重要。
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马达的问题并进行修复,避免故障的发生。
保养的工作内容包括轴承润滑、电机清洁、设备冷却、马达运行温度的监控等。
定期的维护保养可以延长马达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可靠性。
最后,对低速大扭矩马达进行可靠性测试是评估其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液压马达最低稳定转速的含义 1二、液压马达最低稳定转速的决定因素 3三、阀控马达最低稳定转速解析 4结论 6致谢 7参考文献 8浅谈液压马达最低稳定转速分析摘要:本文阐述了液压马达最低稳定转速的含义、评判标准及其影响决定因素。
提出了基于静态调速方程的解析分析方法,并推导了阀控马达液压系统最低稳定转速的失速方程。
研究设计了静负载扭矩的液压加载装置。
关键词:液压马达最低稳定转速阀控静负载扭矩液压马达最低稳定转速是液压马达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它对机器的工作性能和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液压系统的工程设计及应用时,有时所选用液压马达的最低稳定转速特性往往是需要考虑的重要特性之一。
一、液压马达最低稳定转速的含义关于液压马达最低稳定转速的含义,作者在充分地学习、研究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课题的研究,对最低稳定转速的含义作了如下阐述:(1) 任何以液压马达作为动力执行元件的液压系统,都存在着由液压系统内、外部工况条件所决定的最低稳定工作转速r/min。
(2) 最低稳定转速是在已知液压系统参数条件下,能长时间保持基本稳定地低速运转而不产生“爬动”现象的平均最低极限转速。
(3) 所谓基本稳定转速可用转速脉动率的δn大小来标志。
式中:ωmax—液压马达最大脉动角速度;ωmin—液压马达最小脉动角速度;ωmean—液压马达平均角速度。
转速脉动率δn可以是10%,也可以是10%以上,其值应由工程应用的技术要求来确定,但不允许出现任何短时间的零(停)速现象,即“爬动”现象。
顾名思义,最低稳定转速就是要基本稳定,出现任何角速度和角加速度都等于零的停速即“爬动”现象,就不稳定了,与定义不符,而且对液压马达、液压系统本身和被控负载对象都会产生损害。
(4)最低稳定转速r/min是研究液压系统中的液压马达处在该马达低速区(相对于额定转速nr而言)的最低稳定工作转速的规律及其极限值。
一般液压马达的低速工作区在该马达额定工作转速nr的5~15%以下,随液压马达的类型、规格的不同而不同。
原理:液压马达支撑平台回转,液压马达进入高压力油,排出去低压力油,即将液体压力转换为机械能,通过齿轮传动箱使最终驱动齿轮与车架固定的内齿圈啮合而带动平台旋转。
19世纪50年代末期,最初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是由油泵的一个定转子部件发展而来的,这个部件由一个内齿圈和一个与之相配的齿轮或转子组成。
液压马达回转无力液压马达是执行机构,设在液压传动的末端,是把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使平台回转。
此马达采用轴向柱塞点接触中转速的液压马达。
1、现象工作时平台转动速度低于6r/min2、原因分析液压马达与轴向柱塞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轴向柱塞泵是通过吸油和压油产生动力,即把机械能转换为液体压力能。
而液压马达进入的是高压力油,排出去的是低压力油,即将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
由此看来液压马达实质上相当于多个单缸柱塞油缸的组合,即把多个单向油缸周向均布,柱塞的外端顶在斜盘。
当油泵向油缸提供压力油时,柱塞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并在斜盘上下滑,于是产生了一个转矩,油泵连续不断地向液压马达提供压力油,液压马达就连续不断的转动,并通过齿轮传动箱使最终驱动齿轮与车架固定的内齿圈啮合而带动平台旋转。
由上可知,液压马达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与前述液压油缸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如果液压马达出现转动速度缓慢的故障时,其分析、诊断与排除的方法与工作装置的液压油缸和轴向柱塞泵相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分析、诊断与排除液压马达故障时请参看前述内容。
三、液压马达“爬行”1、现象平台转动时出现忽停忽动,即转动不连续。
速度缓慢,力量不足等现象。
2、原因分析液压马达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即输入液体压力能转换机械能输出,若不考虑压马达本身效率时,应该是能量的输入等于输出。
由此看来,液压马达转动无力必然是输入液压马达的能量减少,当能量难以克服平台转动阻力时,就出现了停转。
根据液压传动原理可知,液压马达这是靠液体压力来转动的。
液压马达在操纵阀接通压力油路的情况下停转,必然是因输入液压马达柱塞油缸的油液工作压力不足以克服平台运转阻力而停转。
液压马达常见故障与排除本文大兰液压小编主要给大家说说叶片式液压马达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1.叶片式液压马达输出转速不够(欠速),输出功率下降(1)原因分析。
①液压泵供油不足。
②液压泵出口压力(输入液压马达)不足。
③液压马达结合面没有拧紧或密封不好,有泄漏。
④叶片因污染物或毛刺卡死在转子槽内不能伸出。
⑤转子与配油盘滑动配合间隙过大,或配合面拉毛或拉有淘槽。
⑥配油盘的支撑弹簧疲劳,失去作用。
⑦定子内曲线表面磨损拉伤,造成进油腔与回油腔部分串通。
⑧叶片式液压马达内单向阀座与钢球磨损,或者因单向阀流道被污染物严重堵塞,使叶片底部无压力油推压叶片(特别是速度较低时),使其不能牢靠在定子的内曲面上。
⑨油温过高或油液黏度选用不当。
⑩滤油器堵塞造成输入液压马达的流量不足。
(2)排除方法。
①调整供油。
②提高液压泵出口压力。
检查液压泵与控制阀(如溢流阀)是否存在问题并排除;检查液压系统是否存在密封不良并排除。
③拧紧结合面,检查密封情况或更换密封圈。
④可拆开叶片式液压马达,清除叶片棱边及叶片转子槽上的毛刺。
如果是污染物卡住,则进行清洗和换油,并适当配研叶片和叶片槽之间的间隙(0.03~0.04mm)。
⑤磨损拉毛轻微者,可研磨抛光转子端面和定子端面。
磨损拉伤严重时,可先平磨转子端面和配油盘端面,再抛光。
注意此时叶片和定子也应磨去相应尺寸,并保证转子与配油盘之间的滑动配合间隙在0.02~0.03mm。
⑥检查,更换支撑弹簧。
⑦可用天然圆形油石或金相砂纸磨定子内表面曲线。
当拉伤的沟槽较深时,根据情况更换定子或翻转180°使用。
⑧应修复单向阀,确认叶片底部的压力油能可靠推压叶片顶在定子内曲面上。
⑨应尽量降低油温,减少泄漏,减少油液黏度过高或过低对系统的不良影响,减少内外泄漏。
⑩应及时清洗或更换滤油器的滤芯。
2. 负载增大时,转速下降很多(1)同上述原因。
(2)液压马达出口背压过大,可检查背压压力。
(3)进油压力低,可检查进口压力,采取对策。
液压马达转动无力的原因你想啊,液压油要是不够了,就像人没吃饱饭,哪有力气干活呀。
液压马达在那干转,没有足够的液压油来推动,就只能有气无力地慢慢晃悠。
就好像你让一个饿着肚子的运动员去跑步,他肯定跑不快,也跑不远,马达也是这个理儿。
还有那滤清器,要是堵住了,可就麻烦大了。
这就好比人的鼻子被堵住了,喘气都费劲,更别说有力气干活了。
液压油想顺畅地流过去都难,马达就只能干着急,使不上劲。
再说说那液压泵吧。
这液压泵要是出了问题,就像心脏供血不足似的。
它要是不能正常地把液压油送出去,液压马达得到的能量就少得可怜,那转动起来肯定没劲儿。
就像一个团队里,负责提供物资的人不给力,其他人想干好活也难啊。
密封件要是坏了,那也是个大麻烦。
液压油都偷偷地漏出去了,就像口袋破了个洞,里面的东西慢慢都没了。
液压马达得不到足够的液压油,自然就转动无力啦。
这密封件坏了,就像是给马达的力量来源开了个小差道,力量都从这个小道溜走了,正事儿上就没力了。
有时候啊,负载太大也不行。
这就好比你让一个小孩子去搬很重的东西,他肯定搬不动呀。
液压马达也是有自己的能力范围的,如果负载超过了它能承受的,它就只能勉勉强强地转,看着就没力气。
还有那内部的磨损问题。
就像人老了,身体的各个零件都不好使了。
液压马达内部的零件要是磨损得厉害,它们之间的配合就不那么顺畅了。
这就像齿轮之间的咬合不紧密了,互相使不上劲儿,那整个马达转动起来肯定就软弱无力的。
这液压马达转动无力啊,就像一个生病的小宠物,得咱们细心地去找出问题所在,才能让它重新活力满满地转动起来呢。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运转无力的现象分析
19世纪50年代末期,最初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是由油泵的一个定转子部件发展而来的,这个部件由一个内齿圈和一个与之相配的齿轮或转子组成。
一,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回转无力
液压马达是执行机构,设在液压传动的末端,是把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使平台回转。
此马达采用轴向柱塞点接触中转速的液压马达。
1、现象
工作时平台转动速度低于6r/min
2、原因分析
液压马达与轴向柱塞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轴向柱塞泵是通过吸油和压油产生动力,即把机械能转换为液体压力能。
而液压马达进入的是高压力油,排出去的是低压力油,即将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
由此看来液压马达实质上相当于多个单缸柱塞油缸的组合,即把多个单向油缸周向均布,柱塞的外端顶在斜盘。
当油泵向油缸提供压力油时,柱塞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并在斜盘上下滑,于是产生了一个转矩,油泵连续不断地向液压马达提供压力油,液压马达就连续不断的转动,并通过齿轮传动箱使最终驱动齿轮与车架固定的内齿圈啮合而带动平台旋转。
由上可知,液压马达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与前述液压油缸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如果液压马达出现转动速度缓慢的故障时,其分析、诊断与排除的方法与工作装置的液压油缸和轴向柱塞泵相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分析、诊断与排除液压马达故障时请参看前述内容。
二,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爬行”状态
1、现象
平台转动时出现忽停忽动,即转动不连续。
速度缓慢,力量不足等现象。
2、原因分析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即输入液体压力能转换机械能输出,若不考虑压马达本身效率时,应该是能量的输入等于输出。
由此看来,液压马达转动无力必然是输入液压马达的能量减少,当能量难以克服平台转动阻力时,就出现了停转。
根据液压传动原理可知,液压马达这是靠液体压力来转动的。
液压马达在操纵阀接通压力油路的情况下停转,必然是因输入液压马达柱塞油缸的油液工作压力不足以克服平台运转阻力而停转。
待积蓄的能量足够克服阻力时,液压马达使克服阻力而冲跳转动,系统内的油液压力又陡降,马达又停顿,这样反复下去形成平台“爬行”,或者是阻止液压马达转动的阻力过大导致“爬行”。
至于能引起输入液压油液的流量减少和工作压力减少,请参看大臂油缸举升缓慢的原因分析与诊断。
总之,液压马达“爬行”使系统内油液压力不稳定,油液压力不稳定多数是因系统内有空气所致,系统内进入空气的原因与第一部分相同。
液压马达转动阻力过大的原因导致马达的本身机械效率低。
如柱塞与配合磨擦副阻力过大,斜盘与柱塞磨擦阻力过大、轴承不良引起磨擦阻力过大,或者是传动箱机械传动效率低。
或者是平台的转盘机械擦阻力过大所致。
三、诊断与排除
如果液压工作装置的油缸也有“爬行”的现象,其故障在液压系统的总油路部分,应按第一部分大臂油缸举升缓慢所述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重点检查气穴,查明原因后并对症排除。
如果工作装置的大臂液压油缸工作正常,液压马达出现“爬行”的故障应在液压马达和传动的末端,即机械传动箱和平台转盘部分。
(1)对液压马达安全阀的检查
试调液压马达操纵阀下部的安全阀。
将安全阀螺帽拧下,用内六方扳手旋转调整螺塞,每转动一圈改变压力2.345MPa。
因此压力表测试应为9.8MPa。
若低于9.8MPa,说明“爬行”故障多是由液压马达的设定压力过低所致。
(2)检查液压马达和机械传动部分如果测试液压马达安全阀调定压力为9.8MPs,说明“爬行”是液压马达至回转平台部分机械磨擦阻力过大。
用手摸液压马达外壳,若有烫手感觉,说明液压马达磨擦力过大,证明它是引起“爬行”的故障原因,应予以排除。
如果液压马达温度正常,可再用手模传动箱和转盘等处温度状况,或者观察润滑情况。
如果手感有温度较高的部位,且润滑也很差,表明多数是“爬行”故障原因所在,即磨擦阻力过大,应予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