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广东省泄漏检测与维修制度(LDAR)实施的技术要求的通知2013
- 格式:docx
- 大小:18.93 KB
- 文档页数:4
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谢小姐---136---6236--5104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其中生态环境事业部专业从事“生态环境检测、鉴定和评估工作”,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与服务专业的优势,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多年来,中科检测为生产、科研、贸易、政府管理、诉讼、技术引进、商务仲裁等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客观公正的评估鉴别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测试共性技术支撑。
服务内容:●土壤环境调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监测评估;●重点企业隐患排查●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环境风险评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在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VOCs减排及监测一站式解决方案●固体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危险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评价与鉴定●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鉴定●企业碳排放测算及评价●环境健康安全与评价●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监测分析●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模型分析与评估●地球物理勘探●协助责任单位完成其他相关备案程序。
工作内容企业“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项目的评估应依照以下流程(图1)开展。
图1 LDAR项目评估流程LDAR现场检测流程图一、技术评估依据和过程1.1. 评估依据1.2. 评估过程二、评估范围和内容2.1. 评估范围2.2. 评估内容三、评估结论3.1. LDAR项目建立3.1.1 实施范围完整性3.1.2组件标识及描述规范性3.2. 检测与维修情况3.2.1 仪器校准和示值漂移数据3.2.2检测数据有效性3.1.3检测数据准确性3.1.4维修与延迟维修合规性3.3. LDAR运行和管理情况3.3.1组件信息管理和维护3.3.2 LDAR管理系统平台服务范围:广东省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广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深圳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佛山市LDAR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东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中山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惠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茂名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江门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湛江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珠海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汕头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肇庆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揭阳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清远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韶关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阳江市LDAR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梅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潮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河源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汕尾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云浮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卿工---189—3394--6343中科检测作为中国科学院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其中生态环境事业部专业从事“生态环境检测、鉴定和评估工作”,充分发挥技术领先与服务专业的优势,可为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多年来,中科检测为生产、科研、贸易、政府管理、诉讼、技术引进、商务仲裁等活动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分析测试技术和客观公正的评估鉴别服务,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测试共性技术支撑。
服务内容:●土壤环境调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效果监测评估;●重点企业隐患排查●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环境风险评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在产企业土壤与地下水监测●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VOCs减排及监测一站式解决方案●固体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危险废物鉴定、管理与综合利用全过程解决方案●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评价与鉴定●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鉴定●企业碳排放测算及评价●环境健康安全与评价●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监测分析●环境有毒有害物质模型分析与评估●地球物理勘探●协助责任单位完成其他相关备案程序。
工作内容企业“泄漏检测与维修”(LDAR)项目的评估应依照以下流程(图1)开展。
图1 LDAR项目评估流程LDAR现场检测流程图一、技术评估依据和过程1.1. 评估依据1.2. 评估过程二、评估范围和内容2.1. 评估范围2.2. 评估内容三、评估结论3.1. LDAR项目建立3.1.1 实施范围完整性3.1.2组件标识及描述规范性3.2. 检测与维修情况3.2.1 仪器校准和示值漂移数据3.2.2检测数据有效性3.1.3检测数据准确性3.1.4维修与延迟维修合规性3.3. LDAR运行和管理情况3.3.1组件信息管理和维护3.3.2 LDAR管理系统平台服务范围:广东省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广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深圳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佛山市LDAR (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东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中山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惠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茂名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江门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湛江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珠海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汕头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肇庆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揭阳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清远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韶关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阳江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梅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潮州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河源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汕尾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云浮市LDAR(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
广东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规范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二〇一六年九月目次前言 (i)1.适用范围 02.规范性引用文件 03.术语和定义 04.技术要求 (2)4.1 项目建立 (2)4.2 泄漏检测 (3)4.3 泄漏维修 (4)4.4 LDAR管理系统 (5)5.LDAR管理要求 (5)5.1 建立企业LDAR管理制度 (5)5.2 开展LDAR项目评估 (5)6.数据报送 (5)附录A LDAR检测方法与流程 (6)附录B 常见VOCs及OHAPs物质表 (13)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广东省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污染排放控制,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广东省辖区内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建立、泄漏检测、泄漏维修、LDAR管理系统和LDAR管理的要求。
广东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适用于广东省辖区内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511)、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14)、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710)企业应用LDAR 技术。
合成材料(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0)、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1)、合成橡胶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2)、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3)企业LDAR技术应用可参照执行。
适用于内部蕴含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质量分数不低于10%或有机毒性大气污染物(OHAPs)质量分数不低于5%的工艺设备和管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31570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 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HJ 733 泄漏和敞开液面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技术导则3.术语和定义3.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指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根据规定的方法测量或核算确定的有机化合物。
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质量提升计划-LDAR质量审计审核李龙;李凌波;程梦婷【摘要】A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for VOCs emission control at home, leak detection and repair (LDAR)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in components identification, leak detection and database application, etc. Fortunately, LDAR audits can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LDAR audits in America was reviewed, and new progress of LDAR audits at home was stressed. Meanwhile, combined with the auditing mechanism of Sinopec that was established in the process of LDAR implementation,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LDAR audits in China was proposed.%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密封点台账建立、检测以及数据库开发运用等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而LDAR质量审计审核是LDAR质量改进的重要方法.阐述了LDAR审计审核技术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和在国内的现状,结合中国石化LDAR实施过程中的多轮审核机制,提出未来LDAR审计、审核的发展方向.【期刊名称】《当代化工》【年(卷),期】2017(046)010【总页数】5页(P2090-2093,2141)【关键词】泄漏检测与修复;质量改进;审计审核;发展方向【作者】李龙;李凌波;程梦婷【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抚顺 11300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抚顺 11300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抚顺 1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50.7近年来,随着大气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国内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控制进程加快。
附件1广东省重点VOCs行业分级规则(征求意见稿)一、炼油与石化(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C2511)、其他原油制造(C2519)、有机化学原料制造(C2614)、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C2651)、合成橡胶(C2652)及合成纤维(聚合)体制造(C2653)工业企业。
1(二)绩效分级指标表5-1 炼油与石化行业绩效分级指标差异化指标 A 级企业 B 级企业 C 级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严格按照《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2-2015)和《广东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规范》开展LDAR工作,按要求完成周期性泄漏检测与修复,建立LDAR信息管理平台。
企业LDAR建档结果经专业机构评估并通过验收,企业历史检测数据和维修数据、质量控制数据经环境管理部门抽查合格。
严格按照《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1572-2015)和《广东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规范》开展LDAR工作,按要求完成周期性泄漏检测与修复。
未达到A、B级要求。
工艺有机废气1、工艺有机废气全部收集并引至有机废气治理设施,并采用燃烧工艺(包括直接燃烧、催化燃烧和蓄热燃烧)进行最终处理,或送工艺加热炉、锅炉、焚烧炉直接燃烧处理。
2、符合《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排放限值要求。
1、工艺有机废气全部收集并引至有机废气治理设施。
2、符合《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排放限值要求。
广东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规范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二〇一六年九月1 / 42/ 42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要求34.1项目建立34.2泄漏检测44.3泄漏维修54.4LDAR管理系统65.LDAR管理要求65.1建立企业LDAR管理制度65.2开展LDAR项目评估66.数据报送6附录A LDAR检测方法与流程7附录 B 常见VOCs及OHAPs物质表14/ 42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广东省挥发性有机物(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污染排放控制,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制定本规范。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本规范规定了广东省辖区内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建立、泄漏检测、泄漏维修、LDAR管理系统和LDAR管理的要求。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i / 42广东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规范适用范围适用于广东省辖区内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511)、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14)、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710)企业应用LDAR技术。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合成材料(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0)、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1)、合成橡胶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2)、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653)企业LDAR技术应用可参照执行。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适用于内部蕴含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质量分数不低于10%或有机毒性大气污染物(OHAPs)质量分数不低于5%的工艺设备和管线。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附件广东省VOCs重点监管企业综合整治方案评审及实施效果核查技术指南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2017年7月目录1前言 (1)2主要引用文件 (1)3适用范围 (3)4评审流程 (3)“一企一方案”方案评审 (4)评审准备 (4)评审组织 (4)评审小组的组成 (4)评审会议流程 (5)评审意见 (5)复核 (5)材料提交 (6)综合整治效果核实评审 (6)评审准备 (6)核实评审 (7)核实小组的组成 (7)核实评审要点 (7)核实评审结论 (11)材料存档 (11)抽查 (12)附件1:方案评审会议程序 (13)附件2:评审意见表 (14)附件3:情况自查表 (16)附件4:现场核查评分表 (17)1前言为指导开展固定污染源VOCs综合整治“一企一方案”和综合整治效果的评审,规范VOCs排放重点监管企业实施综合整治工作,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制定本指南。
2主要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石化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环办〔2015〕104号)《石化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指南》(环办〔2015〕104号)《“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广东省地方标准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03-2010)《广东省地方标准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44/814-2010)《广东省地方标准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5-2010)《广东省地方标准制鞋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7-2010)《广东省地方标准集装箱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44/1873-2016)《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粤府〔2014〕6号)《广东省“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工作方案》《广东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2014-2017年)》(粤环〔2014〕130号)《广东省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名录(2016年版)》(粤环函〔2016〕525号)《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开展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监管企业综合整治工作指引》(粤环函〔2016〕1054号)《广东省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指南》(粤环〔2013〕79号)《广东省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指南》(粤环〔2014〕116号)《广东省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指南》(粤环〔2015〕4号)《广东省制鞋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技术指南》(粤环〔2015〕4号)《广东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实施技术规范》(粤环函〔2016〕1049号)《广东省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评估技术规范》(粤环函〔2016〕1049号)3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已列入《广东省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名录(2016年版)的通知》(粤环函〔2016〕525号)的省级重点监管企业,以及各地市市级重点监管企业的“一企一方案”评审和综合整治实施效果核实。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2014-2017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4.12.31•【字号】粤环〔2014〕130号•【施行日期】2014.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2014-2017年)粤环〔2014〕130号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文件关于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的工作部署,大力推进我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综合治理,降低VOCs的排放总量,切实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与范围(一)工作目标。
大力推动重点行业开展VOCs综合整治,坚持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分步实施,以珠三角地区为重点,带动全省开展重点企业VOCs达标治理和污染减排工作,加强重点行业工艺过程无组织排放控制和废气治理。
到2017年底,全省VOCs 重点企业全部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企业工艺装备、污染治理水平和环境监管能力大幅提升,重点治理项目全部完成,已建治理设施稳定运行;重点行业VOCs排放总量比2013年明显下降,稳定达到相关控制标准要求。
(二)整治范围。
整治范围包括炼油与石化、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合成纤维制造、表面涂装、印刷、制鞋、家具制造、人造板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纺织印染、塑料制造及塑料制品、生活服务业等13个重点行业。
二、重点行业整治要点(一)炼油与石化行业。
适用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行业代码及类别名称为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C2511)、以石油馏分/天然气为原料的有机化学原料制造(C2614)行业。
全省石化行业综合治理按照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环发〔2014〕177号)执行。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粤环函〔2013〕830号关于印发广东省泄漏检测与维修制度(LDAR)实施的技术要求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环保局、深圳市人居环境委、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为进一步推进我省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制药等行业实施泄漏检测与维护制度(LDAR),我厅组织编制了《广东省泄漏检测与维修制度(LDAR)实施的技术要求》,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下一步我厅将分地区分行业逐步推进泄漏检测制度的实施。
附件:《广东省泄漏检测与维修制度(LDAR)实施技术要求》广东省环境保护厅2013年7月31日附件广东省泄漏检测与维修制度(LDAR)实施的技术要求1.适用范围本要求适用于广东省辖区内所有炼油、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制药等企业,适用于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料生产和使用的化工装置或设备的泄漏检测与维修项目实施。
本要求适用于任何内部所流经的碳氢化合物(不包含甲烷和乙烷)百分含量超过10%的工艺管线。
本要求适用于以下可能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的组件:(1)阀门、(2)连接件、(3)泵、(4)搅拌器、(5)压缩机、(6)泄压设备。
2.术语和定义2.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指在101325Pa标准大气压下,任何沸点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
2.2 泄漏leak本要求的各类检测方法所适用的泄漏定义如下:①任何由红外气体成像仪观测到的挥发性有机物扩散现象,称为泄漏。
②任何在巡检时发现的跑冒滴漏,称为泄漏。
③任何用便携式碳氢分析仪检测出的ppm值超出泄漏浓度值的,称为泄漏。
2.3 泄漏排放源leak sources指各种内部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料(气体/蒸汽、轻液、重液)的装置和设备,包括阀门、连接件、泵、搅拌器、压缩机和泄压设备等。
①气体/蒸汽:指在正常的作业条件下,设备管线中的工艺流体为气态。
②轻液:设备管线内满足以下条件的介质服务状态定义为轻液:·20℃时,蒸汽压大于0.3KPa有机物组分在所有介质中的浓度不低于20%;·在150℃时,用ASTM方法D86-78,82,90,93,95,96进行蒸发,蒸发出的组分大于10%。
·工况条件下,流体为液体。
③重液:除气体/蒸汽或轻液以外的介质状态。
2.4 泄漏浓度leak definition concentration在泄漏排放源表面测得的VOCs浓度值,超过该值则表示存在VOCs泄漏,且需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它是一个基于经校准气体校准的仪器的测定读数。
2.5 标准气体calibration gases指校准时用于将仪器读数调校到已知浓度的VOCs,通常是浓度接近泄漏定义的参考化合物标准气体。
2.6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指仪器测定VOCs浓度时,从仪器接触被测气体至达到稳定指示值的90%的时间。
2.7 难于检测的组件components difficult to monitor(DTM)指离地面5米以外或离平台2米以外的组件。
2.8 险于检测的组件components unsafe to monitor(UTM)指可能导致检测人员暴露于直接或间接性危险的组件。
3.技术要求3.1 建立项目3.1.1 在数据库中建立排放源的基础信息审核工厂的物料平衡表、PFD图及P&ID图后,在系统管理软件中建立LDAR基础数据库。
①企业装置信息要求·企业信息包含:企业名称、企业代码、负责人、联系电话、所属行业。
·装置信息包含:装置名称、类别、生产能力。
②组件基础信息要求·组件技术信息包含:组件所属的装置、区域、设备;组件ID号;组件的类型、子类型;流经组件的产品流;仪器检测频率、巡检频率;组件是否属于难于检测或险于检测等。
3.1.2 所有动设备/组件进行物理定位、挂牌描述①所有的动设备/组件上必须挂防风化的金属牌。
②金属牌需刻有ID号,该ID号在全厂范围内是唯一的。
③组件位置应按系统要求:参照物1-方向-距离-参照物2-方向-距离-设备名称-具体位置-楼层进行统一描述。
3.2 泄漏检测与维修3.2.1 泄漏检测3.2.1.1 检测方法及频率周期性现场检测的方法及频率,要求如下:①每年对所有组件(包含难于检测组件、险于检测组件及常规组件)进行一次红外气体成像检测(OGI)。
②常规组件(非难于检测或险于检测组件)·每个季度,对介质状态为气体/蒸汽或轻液的动设备/组件,进行一次仪器定量检测。
·每年,对介质状态为气体/蒸汽或轻液的静设备/组件,进行一次仪器定量检测。
·根据泄漏风险可加大检测频次。
③巡检·每周,对所有泵、搅拌器、压缩机进行一次巡检。
3.2.1.2 检测应收集的数据检测时,应将所有与检测组件相关的信息上传至LDAR管理数据库中,具体要求如下:①组件基础信息:组件所在的装置、区域、设备;组件ID号;组件类型;组件所在P&ID图号;泄漏源名称;②检测信息: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仪器;净ppm读数;空气中的VOC浓度背景值;③若进行红外气体检测,可将有泄漏的检测视频上传至数据库中。
3.2.1.3 检测仪器对于常规定量检测,适用的便携式碳氢分析仪具有以下特点:①由于仪器是在有爆炸危险性的环境中操作,因此首先必须具有防爆认证;②可对要检测的化合物有响应,使用火焰离子检测仪(FID)进行定量检测;③可测量本规定中规定的泄漏定义的浓度;④仪器要求能读出泄漏定义浓度的±2.5%;⑤响应时间不大于30s;⑥仪器应装有1个以上电动泵,保证样品以恒定流速通过检测器。
在带有过滤器的采样探头顶端测定的流速为0.1-3.0L/min。
对于难于检测和险于检测的,适用的红外气体成像仪具有以下特点:①仪器是在有爆炸危险性的环境中操作,因此首先必须具有防爆认证;②具有IP65等防尘防水认证;③高灵敏度,可探测3-5μm波普范围内的碳氢化合物;④可记录挥发性有机物的大规模泄漏影像。
3.2.1.4 检测所需试剂①燃料气:FID检测器所使用的燃料气为色谱纯的氢气。
②零气:VOCs浓度小于10ppm的洁净空气(以甲烷计)。
③标准气:配有火焰里子检测器(FID)的便携式检测仪器校准气体一般为以空气平衡的甲烷,标准气的浓度与泄漏定义浓度相接近。
3.2.2 泄漏维修3.2.2.1 泄漏浓度值各类检测方法所适用的泄漏定义如下:①新建排放源(2012年1月1日后建造的企业或设备)·泵/搅拌器/压缩机:2,000ppm·所有其它设备:500ppm②现有排放源(2012年1月1日前建造的企业或设备)·目前至2015年1月1日—泵/搅拌器/压缩机:10,000ppm—所有其它设备:5,000ppm·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泵/搅拌器/压缩机:5,000ppm—所有其它设备:1,000ppm·2016年1月1日后—泵/搅拌器/压缩机:2,000ppm—所有其它设备:500ppm3.2.2.2 首次尝试维修当检测过程中,发现有组件检测值超过泄漏阈值,检测人员应与企业项目联系人取得联系,安排设备维修。
在检测到泄漏后5天内,企业需进行首次尝试维修,并将过程中的数据录入管理系统中。
3.2.2.3 最终维修在首次尝试维修后泄漏仍未消除,需进行再次维修或与监管部门协商将组件移入延迟维修清单中。
最终维修的期限为自发现泄漏之日起15天。
3.2.2.4 延迟维修若由于技术或工艺限制,组件泄漏维修只能在停工检修时进行,则企业经监管部门同意后,可将组件移入延迟维修清单中,相关信息需在管理系统中报备。
3.2.2.5 维修时应收集的数据组件经维修后,应将所有与维修相关的数据上传至LDAR管理数据库中,具体要求如下:①组件基础信息:详见3.2.1.4。
②组件首次检测信息:详见3.2.1.4。
③组件维修信息:维修日期;维修人员;维修措施。
④复测信息:复测日期;净ppm读数;背景值;是否维修成功。
3.3 LDAR管理系统3.3.1 记录保存LDAR管理系统数据库应存储以下信息:①所有排放清单数据,详见3.1.1。
②所有检测数据,详见3.2.1.4。
·用便携式碳氢分析仪检测和巡检时的数据。
·所有泄漏数据。
③所有维修数据,详见3.2.2.3。
④所有排放量计算数据。
⑤所有报告:日清报告、季度报告、年度报告。
若某些检测采用红外气体成像检测,应保存泄漏视频。
3.3.2 软件系统本要求适用的系统管理软件应符合以下要求或具有以下功能:①包含基于SQL Server的排放源数据库;②基于Web开发的软件结构,可远程登录,调用数据等;③可进行现场管理:检测任务分配、组件信息下载上传、校准管理、暂时移除管理、检测路径管理等;④可进行信息查看:组件信息、检测信息、泄漏信息、延迟修复信息等;⑤可自动生成相关报告:日清报告、季度报告、年度报告,排放量计算报告等;⑥工具栏管理:检测周期设置、法规管理等;⑦安全性管理:可设置用户权限等;⑧包含数据上报接口:可将数据库中备份的数据传至政府指定的系统中。
3.3.3 审计功能LDAR管理系统数据库要求有以下功能:政府部门审计员可通过网络连接,远程审计企业LDAR数据库。
4.质量控制①自检测期间,每日检测前应用标准气对火焰离子检测器(FID)进行校验,反复3次,仪器的校验相对误差应小于10%,直至校验通过,才可使用该仪器进行现场检测。
②在每日检测结束后,对FID检测器进行漂移校准,使用的气体仍用当天的标准气,(当漂移测试值-校验实测值)/校验实测值<10%,则漂移通过,否则当天检测值无效。
③泄漏检测人员要进行上岗前培训且经考核合格。
5.排放量计算根据周期性检测数据,利用相关方程法、修正梯形法等计算排放量,计算结果以统一的格式传输至环保主管部门审计系统中。
6.报告所有第3.3.1项中所述的报告,应同步传输至环保主管部门的数据库系统中。
7.审核环保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定期对企业上传的数据、报告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