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 苏教版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单元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446.50 KB
- 文档页数:10
受精作用(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解析】选B。
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是不均等的,每个卵细胞继承了次级卵母细胞大部分的细胞质,A正确;受精卵中的细胞核DNA数目等于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之和,此外受精卵中还含有少量的细胞质DNA,因此受精卵中的DNA数目大于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之和,B错误;每个精子继承了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之一的核DNA,C正确;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D正确。
2.一位同学学完“有性生殖”一节后,深有感触,于是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下面4句话,请你帮他判断一下哪句话是正确的( )A.我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B.我和我弟弟的父母是相同的,所以我们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解析】选D。
卵细胞提供了受精卵中一半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和几乎全部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A项错误;由于基因重组等原因,同一父母的兄弟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B项错误;细胞内的性染色体大小不同,C项错误;子代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D项正确。
3.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哪组是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 )A.AB、Ab、aB、abB.AB、ab、ab、ABC.aB、aB、ab、abD.AB、aB、ab、ab【解析】选B。
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会形成四个精子,是两种类型,且同源染色体要分开。
如果一种是AB,另一种是ab;如果一种是Ab,另一种是aB,即四个细胞中两两相同,两两“互补”,B 正确。
4.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选C。
a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无着丝粒的分裂,A错误;b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其中前期和中期含有染色单体,B错误;c段发生了受精作用,即会发生细胞融合,C正确;d 段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2021年生物高考一轮复习专题4.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A组基础巩固练1.(不定项)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交换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基因突变是等位基因A、a和B、b产生的根本原因2.(2018年山东烟台模拟)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C.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3.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4.如图甲、乙、丙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相关细胞分裂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乙丙A.该二倍体生物是雌性动物B.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C.若丙细胞为乙细胞的子细胞,则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甲细胞着丝粒分裂前形成2个四分体5.(2018年河南安阳诊断)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乙丙A.甲过程可以发生在睾丸或卵巢中B.乙过程可以发生在皮肤生发层或睾丸中C.甲、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乙、丙细胞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为甲的二倍6.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A.2种和2种B.4种和2种C.2种和4种D.8种和4种7.如图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模式图。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减数分裂中的概念辨析1、某动物的精子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A.32、16、64、64、128 B.32、8、32、64、128C.16、8、32、32、64 D.16、0、32、32、642.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
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C.②代表染色体D.Ⅰ~Ⅳ中的DNA数量比是2∶4∶4∶1知识点:精子和卵细胞分裂图像的辨析及判断方法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②染色体分配到两个细胞中③联会④交叉互换A.③④①②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4.右图为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体互换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5.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8、4、4,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是丙、丁细胞B.若甲、乙、丙三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丁细胞中不存在性染色体C.丙→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丁细胞中染色体上的P、Q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6.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中一定存在两条Y染色体B.图②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1∶2C.图③中有同源染色体D.图④中一定存在两条Y染色体知识点: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7.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②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8.下图是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坐标图(不考虑质D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CD段一定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甲图中的AB段若发生在高等哺乳动物的精巢中,细胞肯定进行减数分裂C.乙图中AB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数的比例为1∶2∶2D.乙图中CD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定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9.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甲、乙、丙三图。
第3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A级基础演练1.细胞分裂的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是①DNA复制②纺锤体出现③联会④着丝点分裂⑤基因重组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④2.某同学总结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着丝点的数量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和正常体细胞中核DNA分子数不相同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核中DNA分子数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内DNA分子数相同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总是相同的3.在果蝇卵巢中不能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是4.一个基因型为AaX b 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 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A.aX b,Y,Y B.X b,aY,Y C.AX b,aY,Y D.AAaX b,Y,Y5.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下列细胞中,肯定或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的是①精原细胞②卵原细胞③初级精母细胞④初级卵母细胞⑤次级精母细胞⑥次级卵母细胞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6.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细胞①的相同B.细胞③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C.细胞④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细胞①②③④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7.如图为某同学建构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图,其中建构正确的是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8.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9.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14个DNA分子,则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是7条或14条10.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
生物高一年级下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同步练习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
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延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小编预备了生物高一年级下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同步练习,希望你喜欢。
1、以下对一个四分体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D )A、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B、有四个DNA分子C、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D、有四条染色体2、人的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所停止的分裂为:( D )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A、①B、③C、①②③D、①③3、以下减数分裂进程按时间顺序陈列,正确的选项是( A )A、复制--联会--四分体B、复制--四分体--联会C、联会--四分体--复制D、联会--复制--四分体4、一条复制过的染色体,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DNA数依次为( B )A、2、2、4B、1、2、2C、1、4、4D、2、2、25、在减数分裂进程中,没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B )A、减1前期B、减2前期C、减2前期D、分裂间期6、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 C )A、染色体自我复制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C、着丝点分裂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分开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7 以下图表示某初等生物在配子生成和融合的进程中,细胞内的核DNA分子的相对数量随染色体的静态变化而发作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以下效果。
(1)图中Ⅰ进程表示的是,核DNA分子数发作AB变化的缘由是。
(2)图中Ⅱ进程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是,核DNA分子数量发作CD变化的缘由是。
(3)图中Ⅲ进程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是,核DNA分子数量发作EF变化的缘由是。
(4)图中Ⅳ表示的生理进程是,核DNA分子数量发作GH变化的缘由是。
解析:该题图解出现了减数分裂(图中ⅠⅢ)和受精作用(图中的Ⅳ)的完整进程。
在减数分裂进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判别图中Ⅰ、Ⅱ、Ⅲ、Ⅳ代表的不同分裂时期或生理进程,可剖析纵坐标所代表的一个细胞内的核DNA相对数量的变化。
第1讲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选择题1.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显著的特征是( )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C.有纺锤丝的牵引D.着丝点的分裂【解析】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都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
而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答案】 B2.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1(C 、2)C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2(S 、2)S 。
比较1C 与2C 、1S 与2S 细胞核中DNA 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 A.DNA 数目1C 与2C 相同1S ,与2S 不同 B.遗传信息1C 与2C 相同1S ,与2S 不同 C.DNA 数目1C 与2C 不同1S ,与2S 相同 D.遗传信息1C 与2C 不同1S ,与2S 相同【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亲代细胞的DNA 复制后,会精确地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因而1C 与2C 的核DNA 数目相同,遗传信息也相同。
1S 与2S 是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二者核DNA 数相同,但同源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等位基因,所以1S 与2S 贮存的遗传信息不同。
【答案】 B3.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和随机受精使后代 ( ) A.增加发生基因突变的概率 B.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性状 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 D.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解析】 基因突变概率的高低与生物的生殖类型无关,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故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后代的核DNA 从双亲中各获得一半,而质DNA来自于母本,即来自母本的DNA大于1/2。
【答案】D4.某动物(2N=12)的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存在四分体的细胞是( )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解析】只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能产生四分体。
第二章试题国庆节收假来的当天晚上6点10分之前交到课代表处一、单项选择题1.在DNA的粗提取实验过程中,两次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的作用是A.稀释血液、冲洗样品B.使血细胞破裂、降低NaC1浓度使DNA析出C.使血细胞破裂、增大DNA溶解量D.使血细胞破裂、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2.某种DNA分子中,胸腺嘧啶数占全部碱基的23.8%,则腺嘌呤数与胞嘧啶数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A.23.8% B.26.2% C.50% D.76.2%3.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4.在双链DNA的分子中,有腺嘌呤P个,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N/M(M>2N),则该DNA分子中鸟嘌呤的个数为()(A)PM/(N-P)(B)PM/2N-P (C)PM/2N (D)P5.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由于()(A)主链的相对稳定性(B)DNA是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大(C)含有氢键(D)一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目以及碱基对的不同排列方式6.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B.②、④C.①、⑤D.③、⑤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DNA是遗传物质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8.下列生物中只含一种核酸的是()A.玉米 B.草履虫 C.金鱼 D.病毒9.若某DNA分子中含有的总碱基数为4000,则C与T之和为A.1000 B.2000 C.4000 D.无法计算10.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⑤杨树的遗传物质是DNAA.①②④B.③⑤C.③④⑤D.①③⑤11.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外壳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外壳乙组装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寄主细胞,则细胞中产生的病毒具有A.RNA甲和蛋白质外壳甲B.RNA甲和蛋白质外壳乙C.RNA乙和蛋白质外壳乙D.RNA乙和蛋白质外壳甲1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单元检测题姓名:班级:1.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B.有四个DNA分子C.有两个染色体D.有四条染色体2.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A.染色体自我复制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C.着丝点分裂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分开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3.人的卵巢中的卵原细胞可以进行的分裂为:()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A.①B.③C.①②③D.①③4.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出现的现象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B.着丝点分裂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D.染色体复制5.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复制——联会——四分体B.复制——四分体——联会C.联会——四分体——复制D.联会——复制——四分体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A.减Ⅰ后期B.减Ⅱ后期C.减Ⅱ前期D.分裂间期7.下列哪种生物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繁殖后代()A.细菌B.家兔C.青蛙D.小麦8.牛的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期间发生的特征性变化是()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不分裂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9.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是()A.减Ⅰ前期 B.减Ⅰ中期 C.减Ⅱ后期 D.减Ⅱ末期10.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A.有丝分裂 B.分化 C.减数分裂D.全能性11.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①减数第一次分裂②减数第二次分裂③姐妹染色单体之间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⑤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①③B.②④C.①⑤D.②⑤12.10个卵原细胞和5个精原细胞,如果全都发育成熟,受精后最多可能产生的新个体数目为()A.5个B.10个C.15个D.20个13.在蛙的繁殖季节里,若一只雌蛙产卵1000粒,雄蛙产生精子100万个,从理论上推算,雌蛙卵巢中的初级、次级卵母细胞和雄蛙精巢中的初级、次级精母细胞数分别依次为A.1000粒,2000粒和25万,50万B.1000粒,2000粒和50万,50万C.2000粒,1000粒和25万,25万D.1000粒,1000粒和25万,50万15.已知某动物的体细胞内含2N条染色体,那么该动物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多少条()A.2N B.4N C.N D.3N16.一条复制过的染色体,其染色体、染色单体数和DNA数依次为()A.2、2、4 B.1、2、2 C.1、4、4 D.2、2、217.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A.24、12、12和24、12、12 B.24、24、12和24、12、12C.48、24、12和24、24、12 D.24、12、12和48、24、1218.在哺乳动物精巢中,发现一些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相同,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
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一、选择题1.卵巢中的5个卵原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形成的结果是()A.20个卵细胞B.10个卵细胞和10个极体C.5个卵细胞和15个极体D.5个卵细胞和5个极体2.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A.马蛔虫受精卵 B.成熟花粉粒 C.小鼠睾丸 D.叶芽3.牛的初级卵母细胞经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C.同源染色何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4.关于减数分裂的描述,下面哪一种是正确的 ( )A.第一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B.第一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C.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D.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不配对5.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时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方或母方的两条染色体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D.大小形状相同的两条染色体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 (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7.下列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受精卵B.口腔上皮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红细胞8.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合子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B.受精时, 精子的核与卵细胞的核融合C. 合子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 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9.10个卵原细胞和10个精原细胞,全部发育成熟,受精后,最多能产生多少个合子( )A.10B.5C.40D.2010.某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6条, 则该生物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A.32B.16C.8D.411.某动物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的DNA分子含量为4M,则其同种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的DNA 分子含量和体细胞的DNA分子含量分别为 ( )A.8M和8MB.8M和4MC.4M和4MD.4M和2M12. 区别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主要依据是()A.染色体是奇数还是偶数 B.是否有染色单体C.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D.染色体是否联会配对13.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次数和染色体的复制次数分别是()A.一次和一次B.两次和两次 C.一次和两次D.两次和一次14.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A.同源染色体间 B.姐妹染色单体间C.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非同源染色体间15.用显微镜检查蛙的精巢,其中有一些正在分裂的细胞,这些细胞()A.有的进行减数分裂,有的进行有丝分裂B.都在进行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C.正在进行减数分裂D.正在进行有丝分裂16. 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
2019届苏教版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2018·南通模拟)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细胞都必须先进行DNA复制和DNA聚合酶等蛋白质的合成B.蛙的红细胞和受精卵中的中心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作用不同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与神经细胞中染色体DNA的含量相同D.观察四分体的最佳材料是花蕾期的花药细胞解析:选C 所有细胞分裂都发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必需的酶)合成过程。
蛙的红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无丝分裂,不需要中心体的直接参与。
初级精(卵)母细胞是由精(卵) 原细胞经染色体复制形成的,因此染色体DNA的含量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
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出现的结构,而要观察减数分裂最佳材料是幼嫩的花药细胞。
2.(2018·徐州考前模拟)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C.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D.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X和一条Y解析:选C 分析柱形图: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
由分析可知,乙组细胞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A错误。
乙组细胞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B错误。
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这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关,C正确。
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细胞中含有两条X和两条Y;乙组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一条X和一条Y(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含有2条X或含有2条Y(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组细胞中只含一条X或只含一条Y,D错误。
3.(2017·厦门一模)下列有关果蝇精子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原细胞增殖时发生基因重组B.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X染色体C.次级精母细胞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D.精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解析:选B 精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不发生基因重组;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6条常染色体、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也会发生染色体变异;精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
4.(2017·盐城二模)如图为某动物卵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目为2a)分裂示意图,M、m、N、n为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②、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图示过程中未发生变异。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细胞中均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为2aB.②细胞的细胞质分裂方式与③细胞相同,与①细胞的不同C.正常情况下,基因M与m、N与n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D.与图中卵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细胞的基因型是mN、mn和MN解析:选B ①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4n,核DNA 数为4a,A错误;②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的细胞质分裂方式与③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的细胞质分裂方式相同,与①有丝分裂细胞的不同,B正确;正常情况下,基因M与m、N与n分离发生在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C错误;1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4个子细胞(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具有2种基因型,所以与图中卵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细胞的基因型是Mn、mN和mN,D错误。
5.(2017·常州一模)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2表示与该分裂有关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1曲线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B.由图2可知该二倍体动物应为雄性个体C.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上的基因可与染色体②或③上的基因发生自由组合D.图2中的甲、丁细胞分别对应图1中的AB、BC段解析:选D 因为图1曲线的起点是N,最终是0,所以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根据图2中的丙图细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二倍体动物为雄性;乙细胞中染色体①与染色体②③为非同源染色体,故染色体①与染色体②或③上的基因可以发生自由组合;图2中的丙、丁细胞分别处于图1中的AB、BC段,甲图中同源染色体对数为2N,与AB段不符。
6.(2018·南京模拟)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B.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4∶1C.核DNA数目比值为4∶1D.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解析:选 D 男色盲患者X b Y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基因组成为X b X b YY,女色盲基因携带者X B X b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基因组成为X b X b或X B X B,两细胞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或1∶0;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均无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DNA数目为9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核DNA数目为46,因此两细胞核DNA数目比值为2∶1;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常染色体数为88,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常染色体数为44,所以两细胞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7.(2018·淮安5月模拟)图示为某生物体(2N=6)的细胞分裂。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此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此图有8条染色体,8个染色单体C.此图所示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组数目的整倍性变化D.此图是因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异常造成的解析:选 A 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图中含有0个染色单体,B错误;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导致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多了2条,C、D错误。
8.(2017·南京三模)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乙和丁B.甲细胞可以表示该动物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C.乙、丙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核DNA∶染色体=2∶1D.丁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Ab、aB、ab解析:选A 综合分析四图可知,该动物体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4条染色体,图中甲含有4个染色体组,丙含有1个染色体组,乙和丁含有2个染色体组,A项正确;甲细胞表示有丝分裂过程,B项错误;乙细胞中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核DNA∶染色体=1∶1,C项错误;丁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Bb,D项错误。
9.(2018·海门质检)蜜蜂中工蜂和蜂王是二倍体,体细胞含有32条染色体(2n=32);雄蜂是单倍体,体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n=16),雄蜂可通过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方式形成精子,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蜜蜂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6条同源染色体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36个DNA分子C.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含有的染色体始终为16条D.若不考虑突变,一只雄蜂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精子解析:选D 蜜蜂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6条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雄蜂是单倍体,体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32个DNA分子;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是32条;若不考虑突变,一只雄蜂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精子,和雄蜂的基因组成相同。
10.(2018·阜宁中学学情调研)如图表示在动物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C.c过程发生细胞识别和融合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解析:选C 图中的a、b、c、d四个过程分别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及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a过程开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经过复制后形成了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b过程细胞数目由2个变成4个,B错误;受精作用的过程发生细胞识别和融合,C正确;d过程一直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11.(2017·扬州一模,多选)下图中甲为某哺乳动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丁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甲细胞基因组成的原因很可能是基因突变B.乙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C.丙细胞分裂后最终可以形成4个有性生殖细胞D.丁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B和aB解析:选BCD 甲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很可能是基因突变;乙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由丙图中细胞质分裂不均等可以判断该动物为雌性,所以丙细胞分裂后最终可以形成1个有性生殖细胞;结合甲图,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以推知丁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BB,产生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和aB。
12.(2018·东台模拟,多选)下图为某个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为MMN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B.图乙、丙、丁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丁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C.图丁细胞的基因型为MmNN,说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D.图丁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解析:选ABD 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是雄性个体;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图乙所示的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
图甲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图乙、丙、丁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丙具有同源染色体,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
图丁细胞的基因型为MmNN,说明该细胞中基因M发生了突变,C错误。
由乙细胞可知该动物为雄性个体,因此丁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
二、非选择题13.(2017·盐城三模)细胞增殖是细胞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甲是来自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的一个体细胞,则形成该植株的亲本具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细胞乙是某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的一个细胞,若其一个子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同时产生AB和ab精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