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轮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92 MB
- 文档页数:55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1: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1)发生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发生时期: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也可进行有丝分裂)(3)发生场所:睾丸、卵巢(高等动物),雄蕊花药、雌蕊胚囊(高等植物)(4)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5)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思考:减数分裂有细胞周期吗?没有知识点2: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分析下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⑴右图中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1与2、3与4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是1与3、1与4、2与3、2与4。
⑵图为减I四分体时(前)期,有2个四分体,8个DNA分子.⑶图中3和4联会时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⑷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有丝分裂中也有,但不联会).※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人的X和Y染色体,X染色体比Y染色体大得多,但减Ⅰ过程中能联会,仍称为同源染色体。
※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也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例如: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由于来源相同不属于同源染色体,一般称为相同染色体。
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典例1】下图甲为五组染色体,图乙为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图像,图丙表示一对正在进行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R、 r分别分布在1、2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最可能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D、E ,乙图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I 。
(2)乙图细胞处于四分体时期的是V。
【典例2】右图表示某动物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下列有关叙述,哪项不正确(D)A.该细胞正在进行联会,图中有两个四分体.B.从基因上看,该细胞没有发生交叉互换.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X、Y和1、2D.该时期结束,细胞马上进入A与A 、a与a 、h与h分离的时期。
必修1分子与细胞考点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考点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实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真题再现考点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最初是由科学家用体细胞中只有两对染色体的马蛔虫作为材料进行研究的。
()√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四分体内部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4.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5.子代从双亲各继承了半数的染色体,双亲对子代的贡献是一样的。
()×1.减数分裂的概念无细胞周期生殖成熟生殖一半2.减数分裂的过程(以二倍体雄性动物为例)非姐妹非同源着丝点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存在不均等分裂变形4134.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种多样的原因1)非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___________。
自由组合交叉互换5.受精作用受精卵细胞核细胞核染色体染色体精子(父方)卵细胞(母方)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1.减数分裂中的基本概念辨析(1)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联会的染色体。
如图中的A和C(或D),B和C(或D)。
(3)联会、四分体与交叉互换(如图)①联会: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③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片段的现象。
④数量关系: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含8条脱氧核苷酸链)。
提醒关于同源染色体的5点提醒①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但也有大小不同的,如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②形状、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子染色体尽管大小、形状相同,但不是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生物一轮复习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过程中特有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其特点是有丝分裂的二倍体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分裂成产生四个单倍体的细胞。
减数分裂包括两个连续的细胞分裂过程: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
1.第一次减数分裂:在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从二倍体细胞开始形成四个单倍体细胞的过程。
(1)分裂前:在有丝分裂的G1期、S期和G2期后,二倍体细胞进入减数分裂的前期。
减数分裂前期与有丝分裂前期相似,核膜逐渐消失,染色质逐渐凝缩成染色体。
(2)分裂过程:a.配对:染色体以同源染色体为单位进行相互配对,形成四连体结构。
b.交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交换,称为交换。
交换后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发生重组,增加了基因组的多样性。
c.分离:染色体减数分裂纺锤体把四连体结构中的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分离成两个单倍体的染色体组。
(3)终产物:第一次减数分裂的终产物是两个单倍体细胞,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并且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随机分布,从而增加了基因组的多样性。
这两个单倍体细胞称为第一次减数分裂的产物。
2.第二次减数分裂:在第二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单倍体细胞进一步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细胞。
第二次减数分裂的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相似,只是没有进行DNA复制。
(1)分裂前:两个单倍体细胞进入减数分裂的前期,染色体逐渐凝缩。
(2)分裂过程:a.染色体缩短: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和增粗。
b.分离:染色体减数分裂纺锤体把每一条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向两极移动,分离成两个染色单体组。
(3)终产物:第二次减数分裂的终产物是四个单倍体细胞,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再减半。
这四个单倍体细胞形成四分体。
二、受精作用受精是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相互结合,合成一个受精卵的过程。
1.雌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卵子形成):雌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称为卵子形成。
在卵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初级卵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