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女孩》·
• 《窗边的德蕾莎》
科学 与 真理
• 科学的使命是追求真理,揭示万物的真相及其运动变 化的规律。真理是简单的,而且越是深层次的、适 用范围越是普遍的真理就越简单,唯其简单才深刻 普遍。
• 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 实用性、普遍性、深刻性和永恒性,都与我们的生 活息息相关,简单而又深刻普遍。
哈勃天文 望远镜拍 摄的海豚 座 NGC 6956 星 系照片。 这是一个 距离地球 约2.14 亿光年的 螺旋星系
“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 具有 朦 胧 美。
生命之源叶绿素 中的“绿色秘密”
神秘美
“生命之梯”DNA回旋曲折的双螺旋
活力美
“纳米”
精致美
得出结论:
科学之美,美不胜收
作者在下文又是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来分析、论证“科学是美丽的”这一 观点的?
们认识科学美还需要走出误区。
12段,威廉斯的科学歌舞表演遭到拒绝和不被 欣赏,说明有些人对科学美还存在偏见,传播 科学美需要克服重重阻力。
13段,也有许多人对科学美持肯定态度,“反传 统,求新求异”是有创意的科学家的基本素养, 也是科学美的魅力所在。
数学之美
笛卡尔心形线
雅各布线:纵使改变,依然故我
写作背景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能力的集中反映,是一 种在人类历史上起推动和革命作用的力量。进入21世纪后,它更是人们普遍 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但是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 科学家是老迈的、严肃的、古板的。为了消除人们的偏见和误解,也为了激 发人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增强科学意识,让更多的人感受科学之美,科 学家们运用绘画、诗歌、乐曲、舞蹈和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来展示科学之美。 科普作家沈致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1998年他应邀在《文汇报》 副刊《笔会》上开辟专栏,发表了《说数》《论形》《对称趣谈》《别做电 脑的奴隶》等一系列科学散文及科学随笔,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