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24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部教案(定稿)1. 教学目标•能够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能按照要求吟诵诗歌。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够听懂老师的指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学准备•课文教材《小白兔和小灰兔》•多媒体投影仪•黑板、彩色粉笔•学生课堂练习册•学生课外阅读书籍3. 教学内容3.1 课文学习•第一课时:复习上节课内容,讲解生词,练习朗读。
•第二课时:分段理解课文,找出关键信息,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体会文中情感,朗诵诗歌。
•第四课时:分角色朗读课文,设置情境模拟对话,加深理解。
3.2 语言点讲解•介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注意事项。
•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拓展学生词汇量。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
3.3 课外拓展•带领学生朗读其他相关内容的诗歌或故事。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4. 教学步骤4.1 第一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作业。
2.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生词,讲解生词的意义。
3.教师朗读课文示范,学生跟读。
4.学生分组练习朗读,纠正发音、语调错误。
4.2 第二课时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找出重点信息。
2.小组讨论,条理清楚地表达课文内容。
3.整合各组观点,带领学生理解课文整体内容。
4.3 第三课时1.学生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变化和角色性格。
2.学习诗歌部分,教授吟诵技巧。
3.进行朗诵活动,展示学生吟诵成果。
4.4 第四课时1.分角色朗读课文,模拟对话情景。
2.设计情景对话题材,让学生自由表达。
3.总结课文,梳理课程内容,展示学习成果。
5.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相关习题。
2.背诵课文或诗歌。
3.阅读课外相关故事,并写下读后感。
6. 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表现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热情。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语言点的巩固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案,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2.能够正确书写本单元所学生字的汉字和组词。
3.能够初步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笔顺规律。
4.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生字、词语书写•汉字构造和笔顺规律的初步认识三、教学难点•汉字构造和笔顺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课文意思的理解与表达四、教学准备•课本•粉笔、黑板•学生课前准备的习字本•汉字书写练习册•彩色笔、纸张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热身•让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并进行书写练习。
2. 导入•展示新学字,并让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尝试理解课文的内容。
3. 学习重点•讲解并示范新学字的书写和笔顺规律。
•学生跟读、认读生词。
第二课时1. 复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生字、生词书写练习。
2. 学习重点•配合示范,让学生继续练习新学字的书写和认读。
•练习课文朗读,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课时1. 复习•学生自主完成课文朗读和生字书写练习。
2. 学习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对话互动。
•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提高表达能力。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的内容。
2.背诵并朗读本单元课文。
3.自主选取一些生字进行书写练习,并理解其构造和笔顺规律。
以上就是本文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核心素养)的详细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3、认识 300 个常用汉字,会写 100 个汉字。
4、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5、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6、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7、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秀诗文。
8、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9、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二、学习内容(一)汉语拼音1、单韵母:a、o、e、i、u、ü2、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3、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4、声调: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5、拼音方法:两拼法、三拼法(二)识字与写字1、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提、钩、折。
2、常用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门字框、三点水、草字头、女字旁等。
3、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
(三)阅读1、课文:包括儿歌、故事等多种形式。
2、阅读方法:指读、朗读。
(四)口语交际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五)语文园地1、识字加油站:通过多种形式巩固识字。
2、字词句运用:积累词语,练习说句子。
3、书写提示:指导书写规范。
4、日积月累:背诵古诗、谚语等。
三、学习方法(一)汉语拼音1、多读多练:通过反复朗读拼音,加深记忆。
2、结合儿歌:利用有趣的拼音儿歌,帮助记忆。
3、制作卡片:制作拼音卡片,随时进行认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an en in un ün(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an, en, in, un, ün”这五个音节,读准十个字的音。
2.能够理解十个字的含义,并能初步运用十个字,复述字词意思。
3.能够在初步听写游戏和模仿读中,提高对十个字的记忆和辨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辨认五个音节“an, en, in, un, ün”,掌握十个字的发音,并初步运用十个字;2.难点:从短句中理解字词的含义,巩固对十个字的记忆辨音能力。
三、教学内容1.教师引入:播放小视频,示范音节“an, en, in, un, ün”,让学生初步了解五个音节;2.教学活动一:学生听读及模仿,通过绘本、图片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习十个字及其含义,并初步运用这些字;3.教学活动二:游戏:“找同类”,从课本句子中找出含有五个音节“an, en, in, un, ün” 的字词,以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4.教学活动三:初步听写,把十个字随机排列成两种顺序,让学生听老师念出字的顺序,然后在空格处填上相应字,以便巩固学生的辨音能力。
四、教学步骤1.教师引入:通过播放小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音节“an, en, in, un,ün”,了解发音方法及其含义。
2.教师示范:在黑板或白板上,通过音标教学法表达“an, en, in, un, ün” 音节,并用汉字表示出音素。
3.教学活动一:绘本阅读和图片讲解,教师和学生一起读和模仿例句,并介绍句子中所含的生词,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4.教学活动二:“找同类”游戏,先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然后让学生从课本中找出含有五个音节的词汇,并进行相应分组,加快学生对其中字词的记忆。
5.教学活动三:初步听写,通过把十个字随机排列成两种顺序,让学生听老师念出字的顺序,然后在空格处填上相应字,以巩固学生的辨音能力。
《天地人》教案(导学案)见过“人”字?4.引导学生交流识记“人”字的好方法。
5.教师出示“天”的字理图,引导学生思考图画与“天”的关系。
6.引导学生观察“天”的字理演示图,进而认识这个字。
7.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天”字,教师相机点拨。
形近字比较法:“无”和“天”都是四笔,“无”第四笔是竖弯钩,猜字谜:“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5.学生观察图画并交流:“天”像正面站着的“人”,头顶上有一个方框,表示人头上是“天”。
6.学生认真观察“天”的字理演变过程。
字理演变:7.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换一笔变新字:“无”换一笔变成“天”。
加一笔变新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
8.学生认读,汇报识记“地”的方法。
熟字加偏旁:“也”字左边加个“”。
9.学生开火车轮读生)地( )( )()4.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
上天入地欢天喜地昏天黑地冰天雪地惊天动地顶天立地天长地久天荒地老《金木水火土》教案(导学案)课题金木水火土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识字要求。
本节课,我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体验中识字,这样不仅降低了识字难度,更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
(师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播放动画视频。
2.“金木水火土”五个动画小人自我介绍:我们五个兄弟叫“五行”,古代的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我们五个兄弟变化产生的,自然界的一切都和我们息息相关。
1.学生仔细观察五个动画小人身上的字(金、木、水、火、土),试着读一读。
2.学生认真观看动画视频,知道“金木水火土”是“五行”,古人认为它们和自然万物有关系。
1.看图读字。
金木水火土二、借助动画,诵读韵文(用时: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导学案、单元教案导学案一:识字刻不容缓学习目标:•能认读书本内容中出现的字。
•能初步理解书本内容。
教学内容:•学习《认字》一课。
•学习认读字:认、字、你。
教学重点:•认读字:认、字、你。
教学难点:•认读字:字。
教学准备:•教具:书本、识字卡片。
•准备好教学内容的PPT。
教学步骤:1.初步介绍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字形。
展示字卡片,让学生观察。
2.播放PPT展示《认字》一课内容,引导学生跟读。
3.教师示范认读字,学生跟读。
4.练习认读字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了「认字」一课的基本内容,打下了识字基础。
单元教案二:小猫的家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小猫的家的课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动物的栖息地。
•通过学习诗歌《小猫的家》,引发学生对于动物保护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学习《小猫的家》一课和诗歌《小猫的家》。
教学重点:•理解小猫的栖息地。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栖息地的概念。
教学准备:•教具:课本、图片、实物模型。
•PPT准备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教学步骤:1.引入本节学习的主题,用图片展示不同动物的栖息地。
2.播放PPT展示《小猫的家》一课内容,让学生跟读。
3.让学生围绕小猫的栖息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4.接着学习诗歌《小猫的家》,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其中的情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动物的栖息地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持续更新中……)。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学目标1.了解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核心词汇;2.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3.发挥集体智慧,共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内容本单元为“小动物和童谣”,主要内容包括:1.课文《小狗和小猫》;2.童谣《小猴子爬树》;3.课文《小骆驼旅行》;4.童谣《小兔子乖乖》。
核心词汇本单元核心词汇如下:1.狗、猫、骆驼、兔子、小动物;2.爬、树、旅行、玩;3.乖、不乖、好、坏。
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1.教师需注重拓展教学的领域,通过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生活实际和文学艺术等的结合,激发学生兴趣;2.教师需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文和童谣的内容;3.教师需让学生学会通过画画、朗诵等形式,表现小动物和童谣的形象和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在于:1.学生的语感启蒙、语言认知能力初步建立,并且在“动词+名词”的语言构式上有初步体验;2.语文学科内容的连贯整体性,对于学生是否形成“整体感”尤为重要;3.语文学科的写作训练,需要适当地与生活、文学、传统文化等领域结合。
教学方法本单元教学方法如下:1.交流法:鼓励学生自由交流、思考、表达本单元内容;2.讨论法:围绕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开展信息的搜集、筛选、整理、分析,引导学生合理讨论并提出问题;3.案例法:以生活实例为蓝本,教师与学生合作探究生活中的特殊语言用法;本单元还补充了一些创新教学法,如绕口令、表演、游戏等,用于丰富教学过程。
课内活动设计活动一:童谣朗诵时间:25分钟活动流程:1.教师先读《小猴子爬树》童谣,然后指导学生背诵;2.教师分主题让学生表演,他们可以自己编排表演内容,可以是朗诵、动作、手势等;3.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表演,鼓励好者奖励,提醒差者改进。
活动二:画画互动时间:25分钟活动流程:1.老师通过图画板等方式介绍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入场;2.先让学生在纸上自由画出小狗变成小猫的场景,找出新变化,分享画画过程,谈论自己的思路;3.再让学生画出故事的结束场景,自由表达,分享想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ao ou iu》(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朗读、识别含有“ao”、“ou”、“iu”音节的汉字。
2.能正确使用“ao”、“ou”、“iu”音节的汉字进行读写训练。
3.初步了解“ao”、“ou”、“iu”音节的构成及拼写规则。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语音的敏感性,能够在语音上准确区分同音异形字。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拼音意识。
情感目标:1.培养说话、阅读时的自信心。
2.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ao”、“ou”、“iu”音节的读音和拼写规则。
2.学生能够准确区分同音异形字。
3.学生能够使用“ao”、“ou”、“iu”音节的汉字进行读写训练。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准确区分同音异形字。
2.如何让学生在正常朗读中准确发音。
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朗读练习1.教师放音乐,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并拼凑音节,例如“a”、“o”,“o”、“u”等,轻松愉快的开始课程。
2.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练习。
(1)教师给出拼音字母及英文单词,要求学生快速朗读,例如:“ao”(áo)-> how,“ou” (ōu) ->go,“iu” (iū) ->new。
(2)对于一些常用的单、双音节词语,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变化,例如:“ao”(áo) -> 爷爷、奶奶等。
(3)对于一些常用词汇,如:豆腐、瓢虫、妖怪等融入于一些简单的句子或故事,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预测能力。
读写训练1.通过观察和读音,让学生尝试组合词语,同时注重发音。
例如:“ao”+“bei”+“zi”=奥贝齐。
2.让学生以正确的语音,朗读词语,同时在全班活动中操练这些语音。
3.把新掌握的字词与先前学过的语言技能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语言模式。
巩固练习:1.建立语言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应用词汇,例如:“ao”+“gu”+“tou”+“niu”=奥古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