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机器人》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机器人》是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机器人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又有创意无限的绘画技巧,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在前期的美术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但机器人这一主题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特点和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机器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技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会描绘机器人。
2.难点:创新性地描绘出具有个性的机器人形象,合理运用线条和色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作。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器人。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机器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机器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机器人的图片,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功能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创作:教师示范描绘机器人,讲解描绘技巧,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属于自己的机器人。
4.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机器人描绘的重点和难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机器人基本结构:图片+文字,展示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
三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第3课有趣的拼图》1-人美版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拼图》是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的第3课。
本课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习拼图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拼图的样式和制作技巧,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拼图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形状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拼图制作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拼图的设计、切割等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拼图的制作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拼图的基本制作方法,学会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动手制作出有趣的拼图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拼图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有趣的拼图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在对拼图进行设计、切割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帮助。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引导法、实践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拼图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拼图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示范:教师讲解拼图的制作方法,并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拼图的制作过程。
3.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材料,动手制作拼图。
4.指导与帮助: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5.作品展示:学生将制作好的拼图作品展示给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三年级美术上册连环画教案人美版第一章:连环画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1 连环画的定义介绍连环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解释连环画是一种以连续画面讲述故事的美术形式1.2 连环画的特点强调连环画的叙事性和连续性介绍连环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1.3 连环画的价值与作用讲述连环画在文化传承和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强调连环画对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的发展的作用第二章:连环画的创作要素2.1 人物形象设计讲解如何创作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特征2.2 场景设计介绍如何设计具有故事性的场景指导学生运用透视原理创作出立体感强的场景2.3 故事情节构思强调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吸引力引导学生通过构思图来说明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三章:连环画的绘制技巧3.1 绘画工具与材料的选择介绍适合连环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示范使用不同工具和材料的效果3.2 绘画技巧与方法讲解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基本技巧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方法表现人物和场景3.3 创作步骤与实践引导学生掌握连环画的创作步骤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动手绘制连环画第四章:连环画欣赏与评价4.1 连环画作品的欣赏介绍国内外优秀的连环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连环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力4.2 连环画作品的评价讲解如何评价连环画作品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场景设计等方面进行评价第五章:课堂实践与展示5.1 课堂实践提供多个连环画创作主题供学生选择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连环画作品5.2 作品展示与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连环画作品鼓励学生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第六章:连环画主题一:《寓言故事》6.1 主题解析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和价值强调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教育意义6.2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寓言故事指导学生如何将寓言故事改编成连环画6.3 绘画实践提供寓言故事人物的模板和场景参考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寓言故事连环画第七章:连环画主题二:《神话传说》7.1 主题解析介绍神话传说的起源和特点强调神话传说中的想象力和创意7.2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神话传说指导学生如何将神话传说改编成连环画7.3 绘画实践提供神话传说人物的模板和场景参考引导学生动手绘制神话传说连环画第八章:连环画主题三:《动物故事》8.1 主题解析介绍动物故事的特点和价值强调动物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和行为特点8.2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动物故事指导学生如何将动物故事改编成连环画8.3 绘画实践提供动物故事人物的模板和场景参考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动物故事连环画第九章:连环画主题四:《生活趣事》9.1 主题解析介绍生活趣事的特点和价值强调生活趣事中的幽默和温馨9.2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趣事指导学生如何将生活趣事改编成连环画9.3 绘画实践提供生活趣事人物的模板和场景参考引导学生动手绘制生活趣事连环画第十章:连环画主题五:《科幻故事》10.1 主题解析介绍科幻故事的特点和价值强调科幻故事中的科学幻想和创新思维10.2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科幻故事指导学生如何将科幻故事改编成连环画10.3 绘画实践提供科幻故事人物的模板和场景参考引导学生动手绘制科幻故事连环画第十一章:连环画主题六:《历史故事》11.1 主题解析介绍历史故事的特点和价值强调历史故事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11.2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历史故事指导学生如何将历史故事改编成连环画11.3 绘画实践提供历史故事人物的模板和场景参考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历史故事连环画第十二章:连环画主题七:《民间故事》12.1 主题解析介绍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强调民间故事中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特色12.2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民间故事指导学生如何将民间故事改编成连环画12.3 绘画实践提供民间故事人物的模板和场景参考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民间故事连环画第十三章:连环画主题八:《现代生活》13.1 主题解析介绍现代生活的特点和价值强调现代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人物13.2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现代生活的现象指导学生如何将现代生活改编成连环画13.3 绘画实践提供现代生活人物的模板和场景参考引导学生动手绘制现代生活连环画第十四章:连环画主题九:《奇幻冒险》14.1 主题解析介绍奇幻冒险的特点和价值强调奇幻冒险中的奇幻元素和冒险精神14.2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奇幻冒险故事指导学生如何将奇幻冒险故事改编成连环画14.3 绘画实践提供奇幻冒险人物的模板和场景参考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奇幻冒险连环画第十五章:连环画主题十:《自我表达》15.1 主题解析介绍自我表达的特点和价值强调自我表达中的个人情感和体验15.2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从个人经历中选取素材指导学生如何将个人体验改编成连环画15.3 绘画实践提供自我表达人物的模板和场景参考引导学生动手绘制自我表达连环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让学生掌握连环画的基本概念、创作要素和绘画技巧,通过实践和展示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1.西班牙安东尼奥·高迪的作品《龙形水系喷泉》。
2.连环画:是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艺术形式,一般以线描为主,也有彩绘等形式,俗称“小人书”。
3.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他们就是被称为三原色。
4.三原色也称第一次色,是指可以调合成其他色彩的原料,可以等量调和,也可以不等量调和,由标准的红、黄、蓝为主。
5.红、黄、橙看上去有热烈、兴奋的感觉称为暖色调。
6.三间色也称第二次色,有两种原色调和而成,可以等量调和,也可以不等量调和,由绿、橙、紫为主。
7.蓝、绿、紫看上去有寒冷的感觉,称为冷色调。
8.蓝+黄=绿、黄+红=橙、蓝+红=紫。
9.孙佃珍农民画《剥玉米》。
9.荷兰画家凡·高油画《向日葵》。
10.日本东山魁夷日本画《山湖远望》。
11.面塑老虎的制作方法压、搓、刻、贴。
12.传统的民间面塑所用的材料是面。
13. 泥塑是人类文化的产物,它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
14.老虎和猫都是猫科动物。
15.藏戏:是以歌舞的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艺术。
16.藏戏面具艺术风格:造型夸张、具有原始、粗犷、质朴、豪迈的艺术风格。
人美版(杨力)美术三年级上册《15. 我们在游乐园里》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我们在游乐园里》是人美版(杨力)美术三年级上册的第15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游乐园中的景物,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观察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描述,帮助学生了解游乐园的常见景物和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绘画素材和灵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色彩鲜艳、有趣的游乐园景物应该会比较感兴趣。
但是,学生对于复杂场景的绘画和构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游乐园的常见景物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彩笔进行绘画,发展学生的色彩感和表现力。
3.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观察到游乐园中的景物特点,并运用彩笔进行绘画表现。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构图和色彩搭配,以及如何表现游乐园的喜庆氛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法:学生观察游乐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和描述游乐园中的景物特点。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和方法。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绘画,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游乐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游乐园中的景物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示范:教师示范绘画游乐园场景的方法和技巧,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了解绘画的步骤和要点。
3.练习:学生根据观察和教师的示范,运用彩笔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4.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绘画,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一幅游乐园场景的绘画作品。
5.展示评价: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①1.事物一点点的变化过程我们称为渐变。
在魔幻的颜色中,三原色是指红、黄、蓝。
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了三间色,那么三间色指的是橙、绿、紫。
每种色彩都有自己的“相貌”,叫做色相。
2.不同的颜色有的亮,有的比较暗,色彩的明亮程度我们将它称为色彩的明度。
3.同一色相不同明度,通过加白提高明度,加黑降低明度。
4.《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是法国修拉的作品,修拉创造了点彩的画法。
5.夏天水粉色干的快,可在调色时加些甘油。
6.服饰指衣服和配饰。
人类的服饰主要是为了满足护体、遮体、避寒和装饰的需要7.泥彩塑最著名的当属天津“泥人张”和无锡“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中最有特色的是“大阿福”。
8.人类生活离不开空气、水和合适的温度9.上下或左右重复而对应,叫做对称;事物依一种规律井然有序的存在,叫做秩序。
10.对称美和秩序美是大自然的伟大设计。
11.服装使人和动物有了区别。
12、在哺乳动物中,最长寿的动物是大象;最重的动物是鲸。
13.最高的动物—长劲鹿最大的陆生动物—大象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最聪明的动物—猩猩舌头最长的动物——变色龙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14.制作动物面具我们可以用到:剪、挖、贴、画、卷、折等方法进行创作。
15.动物常常出现在早期古人的绘画中。
三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②16.讲到国画传统上有墨分五色之说,主要是说明墨的从浓到淡有五个色阶的差别,这五个色阶是:焦、浓、重、淡、清。
17.笔头含水少叫渴笔。
渴笔在宣纸上擦出又干又毛的效果,可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等等。
18.中国画《水牛》作者是现代李可染,《松鼠》作者是清代虚谷。
19.装饰像绘画依照一定的形式规律,运用提炼概括、夸张变形、点线面搭配等手段,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对自然或生活中的对象进行了主观人为的艺术处理。
20.动物装饰画的装饰手法有变形、夸张、简化、添加。
21.画我和动物朋友是平面表现,用泥塑做我和动物朋友是立体表现。
22.辨别动物智商的高低,可以看它吃饱喝足后是否会玩耍,可以看它是否能认出镜子中的自己。
三年级上册美术期末复习知识点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1课.1《我的小天地》是根据(记忆)把自己的小天地画出来。
或者发挥你的(想象力),设计出你最喜欢的(居室),处理好家具、陈设的(高低)及(大小)关系。
1.2我学习了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小天地。
2课.1《机器人》一课是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或者用各种材料(做)一个机器人。
2.2机器人的身体结构包括:头、身体、上肢、下肢。
3课.1植物籽粒有多种多样的(色彩)和(形状)。
3.2彩纸拼图的方法及步骤:(1)、用铅笔画设计稿。
(2)、涂胶水,将纸片粘在画稿上。
(3)、完成作品。
3.3一个个的(点)连接成线,一条条的线组成(面),点线面是图形构成的(基础)。
4课.1 连环画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艺术形式,一般以线描为主,也有彩绘等形式,俗称“小人书”。
4.2 连环画由(封面)、(画页)、(封底)。
其中封面包括(题目、作者、主要人物形象)。
画页包括(文字、人物活动、场景)。
5课.1电视机的制作方法:(1)、挖空(2)、剪口(3)、装饰(4)、插片6课.1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它们就是被称为(三原色)的(红)、(黄)、(蓝)。
红色给人以(热烈)、(喜庆)的感觉。
7课.1黄色给人以(温暖)、(明快)的感觉,蓝色给人以(清爽)、(宁静)的感觉。
8课.1我们身边充满了设计艺术,它服务于我们(衣食住行),有了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我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更高,世界才被装点得五彩缤纷。
8.2我学会了从(外形)(色彩)(材料)和(用途)等方面分析介绍生活日用品设计。
9课.1制作台历要运用(剪)(贴)(手绘)等制作方法。
9.2台历包含的元素有:底托、文字、图片、装饰。
9.3小熊台历的制作方法:(1)、将纸边对齐,拆成三折。
(2)、在最上面的白纸上画出小熊的形象。
(3)、在每折中间插入复写纸,将第一页的小熊形象拓画在后边各个面上。
人美版美术1-3年级重点知识点一年级上册:1、剪纸贴画:利用废旧画报或挂历纸的颜色、花纹及图案效果,巧妙构图,注意主体要突出,色彩搭配要鲜艳。
2、认识各种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3、剪纸的步骤:画、剪(撕)、粘、贴。
4、泥塑的方法:揉、搓、压、捏、组合。
5、卡通画特点:人物结构简单、夸张。
6、穿串链方法:用卡纸和各种废弃物为主要材料,以剪、折、刻、拼合组装。
7、年画:是我国民间岁末欢度春节喜庆丰收预示来年光景美好的一种最普及得民俗艺术品。
8、拉花:画一画、剪一剪、拉一拉。
9、鱼的外形:中间宽大,两端逐渐变小,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10、彩陶:在中国现存原始艺术中最早以色彩图形与造型相结合成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年级下册:1、船是水路主要运输工具。
船的起源国尚无定论。
早在公元前6000年,人类已在水上活动。
世界上最早的船可能就是一根木头,人们试着骑到水中漂浮的较大的木头上,从而想到了造船。
2、植物的生长过程:生根---发芽---长高---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
3、A、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要素。
B、由于运动的方向、使用材料、排列方式、描绘的速度以及用力的轻重不同,线条会产生许多变化,具有丰富表现力。
4、《春如线》吴冠中:用流畅、活泼的线条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感受。
5、认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等图形所组合的画面。
6、认识五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眉毛。
7、伙伴: 1、《扑枣图》工笔画佚名(宋)2、《在反扫荡的日子里》宋韧、肖锋3、《艰苦岁月》雕塑潘鹤作品简介: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斗间歇,老红军吹笛抒怀,小战士依偎其旁聆听遐想的情态,成功地表现出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主题。
8、1中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简称中国画。
2中国画的工具有哪些:笔、墨、纸、砚。
3中国画从题材上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工笔、写意两种.9、雕塑:雕(即减)、刻、塑(即加)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三年级上册美术期末复习知识点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1课.1《我的小天地》是根据(记忆)把自己的小天地画出来。
或者发挥你的(想象力),设计出你最喜欢的(居室),处理好家具、陈设的(高低)及(大小)关系。
1.2我学习了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小天地。
2课.1《机器人》一课是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或者用各种材料(做)一个机器人。
2.2机器人的身体结构包括:头、身体、上肢、下肢。
3课.1植物籽粒有多种多样的(色彩)和(形状)。
3.2彩纸拼图的方法及步骤:
(1)、用铅笔画设计稿。
(2)、涂胶水,将纸片粘在画稿上。
(3)、完成作品。
3.3一个个的(点)连接成线,一条条的线组成(面),点线面是图形构成的(基础)。
4课.1 连环画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艺术形式,一般以线描为主,也有彩绘等形式,俗称“小人书”。
4.2 连环画由(封面)、(画页)、(封底)。
其中封面包
括(题目、作者、主要人物形象)。
画页包括(文字、人物活动、场景)。
5课.1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1)、挖空(2)、剪口(3)、装饰(4)、插片
6课.1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它们就是被称为(三原色)的(红)、(黄)、(蓝)。
红色给人以(热烈)、(喜庆)的感觉。
7课.1黄色给人以(温暖)、(明快)的感觉,蓝色给人以(清爽)、(宁静)的感觉。
8课.1我们身边充满了设计艺术,它服务于我们(衣食住行),有了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我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更高,世界才被装点得五彩缤纷。
8.2我学会了从(外形)(色彩)(材料)和(用途)等方面分析介绍生活日用品设计。
9课.1制作台历要运用(剪)(贴)(手绘)等制作方法。
9.2台历包含的元素有:底托、文字、图片、装饰。
9.3小熊台历的制作方法:
(1)、将纸边对齐,拆成三折。
(2)、在最上面的白纸上画出小熊的形象。
(3)、在每折中间插入复写纸,将第一页的小熊形象拓画在后边各个面上。
(4)、依次给各面小熊的上色。
(5)、沿外边剪出小熊形象。
最后按月份贴上月份牌。
10课.1 面塑或泥塑的技法是:(压)(搓)(刻)(贴)等。
10.2面塑的艺术特点:造型质朴、夸张,色彩鲜艳,蕴含着美好的寓意。
11课.1拓印树叶的方法:
(1).将彩纸覆盖在拼摆好的树叶画上
(2).将彩纸按牢,在上面涂上适当的颜色
(3).添画背景,完成作品
11.2(联想)是创新的关键。
12课.1 对印版画的制作方法:(画)一(画),(压)一(压),经过(对印),经过(添加),一幅画就变成了(两)幅画。
对印版画在印制时,原版面与印纸上的画面(相反)。
14课. 1《爬升玩具》中使玩具升起来的办法是:先做一个有(纸筒)的玩具,然后用两根(绳)穿过纸筒,再把绳的一端固定在(高处),劈拉绳的(下端),玩具就会升起来。
15课.1面具来源于(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
面具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集(雕刻)、(绘画)、(工艺)于
一身,适于(面部)装饰佩戴的(艺术品)。
15.2面具的共同特点是(夸张)手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面具艺术)。
可用(变形)和(夸张)的手法设计面具。
15.3油水分离的画法。
16课.1表现有趣的脸时可以运用(写实)(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
17课.1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创作的。
我国的民间美术品类广博而丰富,(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
18课.1鞋除了让我们走路(舒服)之外,它还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具有(审美)价值。
告诉我们许多(历史)和(文化)知识。
19课、主要作品:
《生命花树》(剪纸)甘肃现代
《剥玉米》(农民画)孙佃珍
《向日葵》(油画)凡·高(荷兰)
《山湖远望》(日本画)东山魁夷
《格尔尼卡》(壁画)毕加索(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