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精髓 基础+四诊】手太阴肺经
- 格式:pptx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20
手太阴肺经简单入门基础精髓知识点手太阴肺经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经络,贯穿于手臂上,起于手少阴心包经的井穴,经过手心与经络系统相连,最终经过肺经的别经少商,最终汇入大椎。
手太阴肺经主要与呼吸、气血循环和皮肤有关。
下面是手太阴肺经的一些基础精髓知识点:1.经脉循行:手太阴肺经起于手少阴心包经的井穴,经过手臂内侧沿腋下上行,再经内关、尺泽、孔最、列缺等穴,最后达到手少商穴。
手太阴肺经的主穴是尺泽和列缺。
2.功效:手太阴肺经主要调节呼吸系统,对呼吸功能正常发挥至关重要。
同时,它还与皮肤的保护、调节和感觉有关。
手太阴肺经通过气血运行,滋养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3.相应脏腑:手太阴肺经与肺脏相应,所以,它在肺病的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
同时,手太阴肺经也与大肠有关,对于大肠疾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4.精神情绪:手太阴肺经与情绪的调节密切相关。
手太阴肺经畅通,则身心健康,情绪稳定;反之,则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抑郁等心理问题。
5.病症:手太阴肺经的不通畅常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气喘,以及皮肤问题,如干燥、过敏等。
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按摩和调理可以帮助改善这些病症。
6.按摩技巧:手太阴肺经的主要穴位是尺泽和列缺,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整呼吸功能。
按摩时需用力适中、旋转揉动,使经脉得到刺激,提升手太阴肺经的功效。
7.饮食调理:手太阴肺经的调养还需要通过适宜的饮食来实现。
一些有助于调理手太阴肺经的食物包括梨、百合、莴苣、豆腐等,它们都具有滋润肺脏、润燥止咳的功效。
手太阴肺经作为经络系统的一部分,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条经络,但其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手太阴肺经的基础知识,了解其经络路径、功效、穴位和调理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自身保健、调理身体,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也可以通过寻求专业的中医按摩师进行经络调理,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
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肺经乃以肺为中心,连接胸、手、手掌、拇指的经脉。
呼吸系统受到伤害时,寻找位于此经脉的各穴位,并利用这些穴位加以治疗便能产生疗效。
肺部的功能主要是将空气吸入体内,并将其连送分配至五脏(内脏),以维持生存。
若此机能发生异常时,会有上火、口干渴、胸痛、咳嗽、心悸、喘息等症状出现。
此外,尚会产生脖根部痛、肘至手腕痛及麻痹等。
随著身体机能降低,皮肤呈现干燥、没有光泽的现象、脸色苍白、声音微弱、元气丧失,并连带地失去耐性。
精神上也常会因为小小的挫折,而导致心情暗淡。
呼吸系统的疾病,在秋冬之际会有恶化的倾向,故请提高警觉。
食物方面会偏好清淡的食物,而不喜吃油腻的食物。
当身体呈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请刺激肺经上的穴位,使气血流通顺畅,身体便能迅速恢复轻松愉快。
肺经的主要穴位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等。
少商LU11 少商 Shaoshang〔释名〕少,小;商,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与肺同属金。
穴属手太阴肺经,位居肢体末端,脉气细小,故名。
〔出处〕《灵枢·本输》。
〔位置〕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1分处。
《灵枢·本输》:“手大指端内侧”,《针灸甲乙经》补充:“去爪甲如韭叶”;《外台秘要》:“在手大拇指甲外畔,当角一韭叶白肉际宛宛中。
”《针灸集成》:“爪甲角距肉三分许,与第一节横纹头相直。
”即拇指指甲廓桡侧角后旁1分凹陷处。
〔局部解剖〕神经:桡神经浅支分出的第一支指背神经与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吻合支,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网,浅层触觉小体丰富。
内针丨经络基础丨手太阴肺经《灵枢》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暍,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
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我们需要记住经脉的循行路线,记住,这是六经辩证的基础除了记忆背诵,别无坦途不要走捷径,下一点苦工,一切都是值得的。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
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㰦,小便遗数。
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
肺出于少商。
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俞;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
手太阴经也。
1.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2.手太阴络为列缺3.天枢大肠肺中府(墓穴)4.肺向孔最取(郄穴)5.列缺任脉行肺系(八脉交会穴)手太阴肺经主治胸、肺、咽喉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肺经肺经不通: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无华。
肺经主管人体的营气和呼吸系统,可改善咽喉不适,气短,并且达到清除肺部垃圾的作用,经常调理疏通肺经可保证肺部的正常工作,有效预防肺部疾病。
肺为传道之官,治节出焉,有节度,有规律。
肺主皮毛,主忧,主魄,开窍在鼻,肺属金,其音为商(si),眉毛是肺在管,肺为气之本。
肺主秋,其正脉为浮脉。
肺经的气血流注时间为寅时(3:00-5:00),肺气从左向右走。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分布于人体胸前、上肢内侧前缘及拇指桡侧,循行11个穴位,首穴为中府,末穴为少商。
其中有2个穴位在胸前外上部,其余9个穴位则分布在上肢和掌面桡侧。
【经络循行】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转回经胃、肺、咽喉横出腋下,沿上臂内侧向下,经肘、腕出于大指末端。
另一分支由腕后延伸至食指内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
【主治病症】呼吸道病症:咳嗽,气喘,咳血,胸部满痛,咽喉肿痛,失音等。
神志病:晕厥,癔症。
经脉循行处不适:肩臂痛,肘臂痛,手腕痛,手指麻木、疼痛。
其他:鼻出血,牙痛,心悸。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腹部,与胃、肺和大肠紧密相联,肺经穴位主治喉、胸、肺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如,中府穴治咳嗽、胸痛;尺泽穴治热证、吐泻;孔最穴治咳血、痔血等急症;列缺穴治头痛、口歪、牙痛;太渊穴治无脉症;鱼际穴治喉痹咽干;少商穴开窍醒神,治咽喉肿痛、发热、昏迷。
1中府穴精确取穴: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疾病:1 咳嗽、气喘。
2 胸烦满、胸痛。
3 肩背痛。
2云门穴精确取穴: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疾病:1 咳嗽、气喘。
2 胸痛、肩背痛。
3天府穴精确取穴:在手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主治疾病:1 肩膀和上臂内侧疼痛。
2 咳嗽、气喘、鼻出血。
4侠白穴精确取穴: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处,或肘横纹上5寸处。
主治疾病:1 心痛。
2 上臂内侧疼痛。
3 咳嗽、气喘。
4 干呕、烦满。
5尺泽穴精确取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疾病:1 急性腹痛吐泻。
2 肘臂挛痛。
3 小儿惊风、咽喉肿痛、咳嗽、潮热、胸部胀满。
6孔最穴精确取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疾病:1 咳血、鼻衄、咳嗽、咽喉肿痛、热病无汗。
2 痔血。
3 肘臂挛痛。
7列缺穴精确取穴: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手太阴肺经讲解手太阴肺经:上肢内侧前缘。
主要循行部位:拇指端,鱼际穴处(赤白肉际,即手掌与手背的交界线),太渊穴处(寸口脉动处,即中医诊脉处),尺泽穴处(肘内侧大筋桡侧,即靠近大拇指侧);无疾按:在讲述经脉循行部位时,无疾常以穴位作为定位参考。
一则以实用为目的,所涉及腧穴往往都都大穴、要穴,可以在学习经络循行的过程中,顺便对这些腧穴有所了解;二则今天针灸学的通俗读本多如牛毛,网络腧穴资料更是随手可得,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腧穴的记载,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捷、更直观的了解整个经脉的大体走向。
无疾这里尤其强调一点,作为一名针灸医生,要诊断和治疗疾病,着眼点一定是更多的放在“经”,而非“穴”上。
这点并不是对古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老生常谈。
因为这句针灸界内耳熟能详的古训,核心放在“失”上,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选:穴位选起来不易,至少把经脉选对吧?无疾这里所强调的,是在选穴前,一定要先重视经脉对疾病诊治的指导价值。
主要诊治病症:肺脏疾病――咳嗽,喘,咽喉疼痛等。
最常见疾病反应区:①尺泽穴下方肌肉丰厚处;②鱼际穴附近肌肉丰厚处。
无疾按:――无疾此处讲反应区而不讲反应点,是因临床所见,很难象教科书中对某穴的定位描述一般精准。
所谓点,经常是或上或下,因人因时因势而变,难以精确度量。
而所谓区域,看似模糊,难以把握,实则各种游移的点,多在本区范围内。
*当我们面对的对象不是一台机器,一张桌椅,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发现:科学的精准,与感觉的灵敏相比,不一定带能给我们更为“科学”的结果。
――当肺脏发生疾病时,此两区很容易出现异常反应。
尺泽穴区与鱼际穴区最常见到压痛;急性起病者,在尺泽穴下方沿肺常出现明显压痛;长期慢性的肺脏疾病,常可在尺泽穴下方沿肺经出现硬结或条索,伴有压痛;肺脏阳气不足寒邪较盛者,常可在鱼际附近见到较明显的青筋。
最常用治疗部位:①列缺-止咳奇效。
②尺泽穴区敏感点-调治肺脏要穴。
手太阴肺经穴位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
左右各11个穴位: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中府穴取穴:在锁骨外端下窝,下1拇指宽处。
隐患:咳嗽、气喘、支气管炎,肺炎,胸满、腹胀,消化不良,水肿、肩背疼痛等云门穴取穴:在锁骨外端下窝。
隐患:咳嗽、肺炎、气喘、胁痛、肋间神经痛、心悸、胸闷、支气管炎、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肩周炎、肩部疼痛天府穴取穴:抬臂向前平举,向前臂低头,鼻尖接触点就是天府穴。
隐患:气喘、胸闷、善忘、悲泣、乱语、鼻出血、嗜睡、上臂内侧痛等。
侠白穴取穴:在手心面拇指侧缘,腋横纹头下5横指处。
隐患:咳嗽,哮喘,心动过速,慢性胃炎,肩臂疼痛,上臂肌僵化,咳嗽,心绞痛,胃痛尺泽穴取穴:在肘窝和肘横纹外头(拇指侧)的中间。
隐患:肘关节损伤、外感、咽喉炎、咳喘、胃肠炎、尿频孔最穴取穴:在手心面拇指侧缘的小臂中点上1拇指宽处。
隐患:外感,咳嗽,咽喉炎,咳喘,支气管炎,肺炎,失语,桡侧腕伸肌肌腱损伤列缺穴取穴:指尖向外,无名指指腹放在腕横纹拇指侧凹陷处,和中指、食指指腹并排,食指指腹下就是。
隐患:头痛、颈项部疼痛、面瘫、三叉神经炎、面神经炎、过敏、腕部损伤疼痛经渠穴取穴:食指指尖向上,第一指节横纹放在腕横纹拇指侧凹陷处,指尖下就是经渠穴。
隐患:咳嗽、哮喘、咽喉炎、腕部损伤疼痛太渊穴取穴:在手心面腕横纹拇指侧凹陷处(动脉搏动处)。
隐患:咳嗽,哮喘,咳血,胸满,百日咳,肺炎,肋间神经痛,咽喉炎,腕部损伤疼痛鱼际穴取穴:在拇指鱼际外侧缘中点处。
隐患:感冒,咳嗽,哮喘,咽喉炎,肺炎,支气管炎,鱼际肌疼痛,乳腺炎,神经症少商穴取穴:在拇指指甲根外角旁。
隐患:咽喉肿痛,惊风,中暑,鼻炎,中风,咳嗽,哮喘,癔病,精神病,休克,虚脱,鼻衄,咽喉炎,肺部病症。
手太阴肺经(53-63#)手太阴肺经1. 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所有身上的规矩节度是肺脏在管。
2. 容易感冒拍肺经,如果大鱼际有青筋,证明肺经虚弱,容易感冒,经常拍打肺经半小时;3. 穴肺经有十一个穴道,起于中府,终于少商,从中府云门一直到少商穴,走完少商以后,这气血会回到大肠经上面。
4. 肺藏魄。
白天见鬼嘛,这个人看到不应该看到的东西,就是魄不守。
这个人在大白天,他不喜欢出来,怕见到阳光,躲在衣柜里面,看到你很惧怕,就是魄已失。
5. 肺是气之本。
6. 肺主皮毛,也就是皮肤毛孔是肺在管。
所以中医治皮肤病,在肺上面治疗。
这个人皮肤好不好,也可以看肺好不好。
西医跟中医不一样,西医只看到两个鼻孔,而中医是肺开窍在鼻。
所谓开窍在鼻,鼻在呼吸,毛孔也在呼吸,通通是肺在管。
7. 脸上的眉毛也是肺脏在管,所以到了年纪大了,眉毛开始长,所以长眉等于长寿。
那有的人眉毛掉了,就是魄不守8. 肺在五音,主的是商声。
肺是金,在五行里面呢肺属金。
因为肺是阴经,所以是阴金。
肺在干支里面是辛寅。
9. 只要是阴经,从手肘以下、膝盖以下,是从井穴开始,就属木(井)火(荣)土(俞)金(经)水(合),阴经都是这样子。
手肘以下才有井荣俞经合,手肘以上没有。
10. 这条经是多气少血,流注的时间是寅时,就是早上的三点到五点在这里。
11. 肺法象天幕:肺脏法象天。
整个天幕像肺脏,皮肤像天幕把人体所有的器官包起来。
不管身体里面是大便、病毒、宿便,好的壤的全包在里面。
肺主皮毛,天是冷的,所以皮肤、毛孔、头上通通是冷的,这是正常的,但手脚要是热的12. 肺经有一个重要作用,幽门狭窄,一定要弄肺经,这是其他穴取代不了的。
13. 手太阴肺经歌: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左右22穴)53中华神庭之穴----中府1. 定位:云门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间;正在肌肉跟锁骨下方这边,这凹洞,就是云门穴。
中医针灸经络辨证——手太阴肺经(附,医学入门,针灸大成,子午流注说难,舍岩针法)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矣,余犹不能寤,敢问九针焉生,何因而有名?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
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
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一者,天也。
天者,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
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
二者,地也。
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
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
三者,人也。
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
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
四者,时也。
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筩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
五者,音也。
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
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
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
七者,星也。
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合于经络者也。
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
八者,风也。
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
八正之虚风,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
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
九者,野也。
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
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溜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
故为之治针,令尖如挺,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
黄帝曰:针之长短有数乎?岐伯曰:一曰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属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
上隔属肺从肺系,系横出液臑中行
肘臂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抓甲根
支者还从腕侧出,接次指属阳明经
此穴多气而少血,是动则病喘与咳
肺脹膨膨缺盆痛,两手交堥为臂厥
所生病者为气咳,喘渴烦心胸满结
臑臂之内前廉痛,小便频数掌中热
气虚肩背痛而寒,气盛亦痛风汗出
欠伸少气不足息,遗失无度溺变别
手太阴兮大指侧,少商,鱼际兮太渊穴,经渠兮列缺,孔最兮尺泽,侠白共天府,云门与中符相接
周身穴性赋
中府乳上三肋间,上行存六云门安
云在璇玑旁六寸,天府腋三动脉求
侠白肘上五寸主,尺泽肘中约纹是孔最腕侧七寸处,列缺腕上寸有半经渠寸口缺中取,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结后散脉里,少商大指内侧端。
手太阴肺经/少商
一、取穴步骤
【第一步】食指沿第一掌骨桡侧缘赤白肉际向腕背侧远端横纹推,推至第一掌骨桡侧中点处即为鱼际穴。
【第二步】食指沿拇指桡侧与指甲基底部各作一线,两线交点处,即为少商穴。
二、重要结构
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
三、主治
少商(感冒咽痛不再烦)
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病证;
②昏迷、癫狂等急症。
四、定位
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五、按摩
用指甲使劲掐一掐少商,可以减轻咽喉肿痛的症状。
打嗝时,用拇指按压少商,以感觉酸痛为度,持续半分钟,即可止嗝。
六、艾灸
艾条悬灸
时间:5-10分钟;
麦粒灸
时间:1-3壮。
手太阴肺经总结手太阴肺经少商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操作要点】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取穴方法】伸指俯掌,沿手指指甲底部与桡侧缘引线(即赤白肉际处)的交点处,距指甲角0.1寸,即为此穴。
鱼际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操作要点】直刺0.5~0.8寸。
【取穴方法】仰掌,在第1掌指关节后,第1掌骨中点,大鱼际肌的赤白肉际处,按压有酸胀处即为此穴。
太渊手太阴肺经的输穴、原穴【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操作要点】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取穴方法】伸臂侧掌,在腕横纹桡侧轻触桡动脉,从感觉到搏动处稍往桡侧移动,至凹陷处即为此穴。
经渠手太阴肺经的经穴【定位】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操作要点】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取穴方法】伸臂侧掌,从腕横纹上1横指桡骨茎突的高点向内侧推至骨边处,可感觉其与桡动脉之间有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列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操作要点】向上斜刺0.2~0.3寸。
【取穴方法】双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尺泽手太阴肺经的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操作要点】直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取穴方法】手掌向上,肘部稍微弯曲。
用食指沿肘横纹从外侧向内侧触摸,在肘弯正中可摸到一条粗大的筋腱(肱二头肌腱),靠这条大筋的外侧肘弯横纹上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手太阴肺经/侠白
一、取穴步骤
【第一步】在臂前区,屈臂握拳用力可看到肱二头肌隆起,沿着肱二头肌桡侧缘寻穴;
【第二步】腋前纹头(直立位,双臂自然下垂,腋窝前形成一个沟,这个沟的前端终点,就是腋前纹头)到肘横纹(微曲上臂时肘内侧出现的一条横纹)的距离为9寸,三等分,取上1/3与下2/3交点为天府八。
【第三步】取到天府后,用拇指同身寸向下取1寸,为侠白穴。
二、重要结构
腋前纹头下4寸
三、主治
侠白(缓解肋间神经痛)
①咳嗽、气喘等肺系病证;
②心痛,干呕;
③上臂痛。
四、定位
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4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
五、按摩
常用中指指腹揉按侠白,每次左右各按1~3分钟,对肺有保健作用。
精神极度衰弱时揉侠白3~5分钟,可很快安心宁神。
六、艾灸
隔物灸仪艾灸
时间:30-40分钟;温度:38-45℃;
艾条悬灸
时间:5-10分钟。
侠白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