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锻压工艺02
- 格式:ppt
- 大小:5.23 MB
- 文档页数:30
任课教师:胡迎春 班级:13级车、铣、钳 日期:4.28第二章锻压单元计划目的要求 1、掌握锻造的分类及工艺过程。
2、了解锻造的特点及应用。
3、掌握冲压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4、能够准确的判断锻造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重点 1、锻造的分类及工艺过程。
2、冲压的分类。
3、锻造中的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难点 自由锻与模锻的区别、冲压的不同工序。
课时安排 概述(1个课时)金属的加热和锻件冷却(1个课时)自由锻(2个课时)模锻(1个课时)冲压(1个课时)复习(1个课时)讲解习题册(1个课时)任课教师:胡迎春 班级:13级车、铣、钳 日期:4.29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授课内容 教材对应位置 审批:压力加工 章 节二 1授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二周 授课方式 讲授法教学目标认 知 目 标 掌握锻压的定义分类。
掌握锻造、冲压的定义及分类。
了解锻造、冲压的特点。
了解其他的压力加工的方法。
情 感 目 标 开拓思维,全面灵活的考虑、处理问题专业能力目标 锻压的定义及分类。
锻造冲压的定义分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锻压的定义及分类。
锻造冲压的定义分类。
教学难点 压力加工的工序突破方法 通过观看锻压的加工视频、例举常见的锻压零件的实例加强理解。
自主探究 学生自行讨论在实际中所见到的锻压。
教 具 多媒体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及步骤组织教学 维持秩序、清点人数导入新课 把原材料制成毛坯是零件加工的前提,通常是由热加工工序来完成。
确定零件的结构时,必须与毛坯制造的工艺特点相适应,机械加工常用的毛坯有铸件、锻件、焊件和型材。
本章着重介绍应用普遍的锻压。
讲授新课 第二章 锻压§2-1 压力加工锻压:对坯料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尺寸、形状及改善性能,用以制造机械零件、工件或毛坯的成形加工方法。
一、锻造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讲授新课锻造: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金属坯料或铸锭产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几何形状、尺寸和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
锻压工艺介绍
锻压工艺是指通过利用压力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的一种工艺。
这种工艺在现代制造业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从锻压工艺的原理、分类、设备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锻压工艺的原理
锻压工艺是通过施加压力,使金属或非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实现所需形状的加工工艺。
其原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压力将材料压制到所需形状;另一种是利用压力将材料挤压到所需形状。
二、锻压工艺的分类
锻压工艺可以根据施加压力的方式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锻压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冷锻:在常温下进行的锻造,适用于生产大量小件,如螺钉、螺栓等。
2.热锻:在高温下进行的锻造,适用于生产大型零件,如轴、齿轮、锻轮等。
3.温度锻造:在介于冷锻和热锻之间的温度下进行的锻造,适用于
生产中等规模的零件,如法兰、板、带等。
三、锻压工艺的设备
常用的锻压设备有压力机、锻压机、冲压机等。
其中,压力机是最简单的设备,一般用于小型零件的生产;锻压机则是较为常用的设备,适用于各种规模的零件生产;冲压机则是专门用于生产大批量小件的设备。
四、锻压工艺的应用
锻压工艺在现代制造业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汽车制造中,锻造技术可以用于制造轴承、齿轮、弹簧等零件;在机械制造中,锻造技术可以用于制造锻轮、齿轮、轴等零件;在航空航天领域,锻造技术可以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零件、飞行器结构零件等。
锻压工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加工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锻压工艺,可以实现对各种材料的加工和成型,从而满足各种不同领域的生产需求。
锻压工艺介绍
锻压工艺是金属材料成型的主要方法之一,它通过在恰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将金属材料塑性变形,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下面是锻压工艺的简单介绍。
一、锻压的定义
锻压是指将金属材料置于模具之间,施加压力,使其在塑性变形时,逐渐排出空气,并根据模具的形状获得所需的工件形状和尺寸的金属加工工艺。
二、锻压的分类
1. 按照运动方式分:冲击式锻压和连续式锻压。
2. 按照材料温度分:冷锻和热锻。
3. 按照压力分:锤击式锻压和压力式锻压(如液压锻压、机械压力锻压等)。
三、锻压的工艺流程
1. 原材料切割或预成型
2. 加热,使材料温度达到锻造要求
3. 送入锻压机中进行锻造
4. 锻压完成后,对工件进行进一步加工(如裁剪、加工等)
四、锻压的优点
1. 提高金属材料的塑性,能制造出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零部件。
2. 增强金属材料的韧性和抗拉强度,并改善其加工硬度和机械性能。
3. 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废料和能源的消耗。
4. 锻造过程中一般无需使用润滑剂,不会污染环境。
五、锻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锻造温度需要控制好,过高会使金属材料软化而无法保持所需形状;过低则容易导致不良的流变工艺。
2. 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精确,以确保获得所需的工件形状和尺寸。
3. 锻压时需要注意安全,必须保证锻压机的运转稳定、操作规范,避免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对锻压工艺的简单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二章复习卷)年级第学期专业班级一、填空题:()1.锻压包括和,是应用最普遍的压力加工方法。
2 锻造前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的目的是、和。
3.冲压的基本工序可分为工序和工序。
4.锻造可分为和两种,大批量生产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且形状较复杂,采用锻造。
5.自由锻的常见缺陷有、、、。
6.自由锻的基本工序有、、、、、等7.胎膜锻是和相结合的加工方法,即在设备上使用生产锻件。
8.冲压常用的设备有和。
9.常用的锻件冷却方法有、、、和炉冷等。
10.锻件的到的温度间隔称为锻造温度范围,金属变形必须在范围内进行,否则锻件易开裂或变形困难。
二、选择题:()1.金属锻造工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
A.预热B.加热C.保温D.冷却2.自由锻冲孔时,为了便于从坯料中取出冲子,应在冲孔位置(凹痕中)撒置一些()。
A.石墨粉B.煤粉C.石英粉D.木屑3.镦粗部分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应()2.5,否则容易镦弯。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所谓4.对于低碳钢及小型锻件,应采用的冷却方法有()。
A.空冷B.灰砂冷C.炉冷D.坑冷5.自由锻常用的设备有()。
A.空气锤B.水压机C.平锻机D.机械压力机6.冲压的分离工序中,使分离部分的材料发生弯曲的冲压方法称为()。
A.落料B.冲孔C.弯形D.切口7.自由锻件产生折叠缺陷的原因是()。
A.锻压时送进量小于单面压下量B.锻造温度过低C.加热时坯料内部未热透D.锻件冷却不当8.用胎模成形锻造形状复杂的非回转体锻件应采用()。
A.闭式套模B.扣模C.合模D.摔模9.锻造时,应采用先低温预热,然后再快速加热工艺的金属材料有()。
A.低碳钢B.高碳钢C.低合金钢D.有色金属10.锻造大型锻件应采用()。
A.手工自由锻B.机器自由锻C.胎模锻D.模锻11.在保证坯料还有足够塑性的前提下,终端温度应定得()A.高一些B.不高不低C.低一些三、判断题:()1.为延长锻造时间,减少锻造过程中的加热次数,终锻温度应选得越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