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画地图讲历史word教案(4)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2
第5课画地图讲历史活动目标1、学习绘制“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了解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2、通过所绘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了解西方列强一步步入侵中国的基本状况和近代中国领土疆域的大致变化情况,培养运用地图信息分析、比较、归纳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3、培养运用地图分析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下发有关绘制历史地图方法的资料,说明地图学习历史的作用2、介绍绘制历史地图的主要方法。
投影放大法、方格放大法、缩放放大法、摹映放大法。
3、讲明使用历史地图应注意的问题。
4、指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自己需要的材料。
5、设计“学生活动过程心理体验问卷”调查表。
学生准备1、熟悉教科书中有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课文和地图。
2、识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
3、搜集并阅读有关介绍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知识读物,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
4、准备二张较大的纸和三四支颜色不同的笔,绘制地图。
活动过程活动一:画地图1、在白纸上,仿照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画一幅简易历史地图。
2、分别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笔用“箭头”指示法在自己画好的地图上标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侵略者的大致侵略路线或战争地点。
3、同样用四种不同颜色笔标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完成上述活动中,学生会发现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大致均势:即由东南沿海到北方沿海,由沿海再深入到中国内地,是后到达清政府的心脏北京。
4、再用彩笔标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清政府赔款数额。
活动二:讲历史1、以小组活动为单位,个人自愿在小组内讲述相关的历史知识。
(1)可以结合地图课列强侵略中国的情况或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第5课画地图讲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一课型:活动课〖活动说明〗本课的活动内容是“画地图,讲历史”,重点是学习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和利用地图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既需要具有历史、地理、美术和文学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又需要动手、动口、动脑,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比较分析、实际操作、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理想途径。
〖活动目标〗1.通过学习绘制“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了解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所绘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了解西方列强一步步入侵中国的基本状况和近代中国领土疆域的大致变化情况,培养运用地图信息分析、比较、归纳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3.通过这一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激活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的存储,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尝试相关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1.下发有关绘制历史地图方法的资料,对学生进行课前培训。
2.班级学生自然分组,分成四个组。
3.设计本次活动的子课题,各组抽签决定自己的活动主题。
4.设计活动说明,并在一周前发给学生,为这次的活动提供指导。
5.为学生提供适合的网站和书籍,指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自己需要的材料。
6.选出一名主持人,八名评委;设计并下发课堂评价表。
7.设计“学生活动过程心理体验问卷”调查表。
学生准备1.熟悉教科书中有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课文和地图。
2.识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香港地图。
3.搜集并阅读有关介绍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知识读物,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
4.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历史资料。
5.准备一张较大的纸和三四支颜色不同的笔,绘制地图。
〖活动过程〗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将这次活动课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活动总动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交代活动探究课的内容。
北师大版八班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初二历史上册教案全集第1课鸦片战斗的烽烟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第3课甲午中日战斗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斗第5课话地图讲历史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第8课辛亥革命第9课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训练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2课社会历史小调查第13课宏大的开端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第15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6课图说红军长征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第20课抗日战斗的成功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第25课编辑历史小报“我们眼中的解放战斗”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人民的抗争第一课鸦片战斗的烽烟探究预习习题:1.设计“中英《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
(必做)2.请你为开药方。
(选做)3.办小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选做)探究预习提纲:叙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条约》的主要内容,熟悉鸦片战斗对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学问与力量了解鸦片走私对的危害,知道林则徐禁烟的史实,叙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育和提高同学的语言表达力量。
知道《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进而熟悉鸦片战斗对近代社会的影响,培育和提高同学分析问题的力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问拓展和迁移。
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第5课画地图讲历史
课题历
史
年级八课型
新
课
(1)课时时间2014
备课教师
讲课教师
课时任务独立完成手绘历史地图,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合理运用!
学习目标1、绘制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观察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多角度分析和观察历史问题的能力。
中考要求
学习重点难点如何绘制历史地图,充分发掘,合理运用历史地图
主备教师导学设计个人完善学法指导
设问导读:
1、,是历史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2、结合地图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直观生动地了解,加深对所学的理解。
这是地图的基本功能和学习的一种方法。
3、通过学习和简易历史地图,可以培养我们观察和时的全局意识、从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探究交流:
历史教科中的图片很多,如果我们在讲课时能合理运用、充分发掘,必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左史右图,充分说明了文字与图片之间的关系,文字叙述说理,图片使道理形象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合理运用历史地图,能够帮助学生极大地
提高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历史地图具
有直观和立体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克服历史学习中的时空转换的困难。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 5 课画地图讲历史第5课画地图讲历史一.所在班级状况,学生特色剖析本班学生比较活跃,学习踊跃性比较高。
学生掌握的知识很有限,大多比较琐碎。
因为年纪小认知水平也不高,抽象思想能力低,对事物的认识 b5E2RGbCAP仅逗留在表象阶段,需进一步指引。
二.教课内容剖析历史地图拥有直观和立体的作用,能帮助学生战胜历史学习中的时空变换的困难。
学会绘制和利用地图,是历史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它有助 p1EanqFDPw于学生意会“史地不分家”的道理,及不一样学科之间知识的转移,培育运用地图剖析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加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提 DXDiTa9E3d高着手操作和读图、画图的技术 .合理运用历史地图,能够帮助学生极大地提升记忆能力,培育学生的比较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建性思想。
RTCrpUDGiT三.教课目的1、经过学习绘制“鸦片战争前清代领土图”,认识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2、经过察看、剖析所绘地图,联合所学知识,认识西方列强一步步入侵中国的基本状况和近代中国国土领土的大概变化状况,培育运用地图信 5PCzVD7HxA息剖析、比较、归纳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加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教课难点剖析要点是学习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和利用地图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难点是培育学生采集信息、比较剖析、实质操作、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五.教课课时一课时六.活动过程(一)、常用的历史地图有哪几种?政区图、领土图、战争局势图、经济散布图等(二) .历史地图有哪些基本因素组成?历史地图包含图例、注记、比率尺、正方向等因素。
(三)、地图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有助于认识战争两方及其战争前进路线,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局势,能提升学习历史的兴趣,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记忆能力,激发创建性思想 jLBHrnAILg(四)、绘制历史地图的主要方法投影放大法;方格放大法;摹映复写法;缩放仪放大法。
第5课画地图讲历史
活动目标
1、学习绘制“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了解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2、通过所绘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了解西方列强一步步入侵中国的基本状况和近代中国领土疆域的大致变化情况,培养运用地图信息分析、比较、归纳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3、培养运用地图分析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下发有关绘制历史地图方法的资料,说明地图学习历史的作用
2、介绍绘制历史地图的主要方法。
投影放大法、方格放大法、缩放放大法、摹映放大法。
3、讲明使用历史地图应注意的问题。
4、指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自己需要的材料。
5、设计“学生活动过程心理体验问卷”调查表。
学生准备
1、熟悉教科书中有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课文和地图。
2、识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
3、搜集并阅读有关介绍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知识读物,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
4、准备二张较大的纸和三四支颜色不同的笔,绘制地图。
活动过程
活动一:画地图
1、在白纸上,仿照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画一幅简易历史地图。
2、分别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笔用“箭头”指示法在自己画好的地图上标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侵略者的大致侵略路线或战争地点。
3、同样用四种不同颜色笔标明《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完成上述活动中,学生会发现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大致均势:即由东南沿海到北方沿海,由沿海再
深入到中国内地,是后到达清政府的心脏北京。
4、再用彩笔标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清政府赔款数额。
活动二:讲历史
1、以小组活动为单位,个人自愿在小组内讲述相关的历史知识。
(1)可以结合地图课列强侵略中国的情况或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如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2)可以讲述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约时的故事。
如《马关条约》签订者李鸿章
(3)也可以讲述中国人民抗击列强侵略的斗争故事如邓世昌、左宝贵。
(4)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教师总结
关注本次活动中出现的闪光点,注重探究方式的合理,探究成果的科学,小组活动的协调,鼓励创新。
下发“活动过程心理体验问卷”。
学生活动过程心理体验调查问卷
(1)你用什么方法绘制的地图?如果用的是老师介绍之外的方法,请告诉我。
(2)你搜集资料的途径是什么?有些资料是不是在老师的提示之外呢?
(3)本组成员是否每个人都参与了活动?如果你是组长,说一说你是如何安排这次活动的?
(4)你在这次活动中承担的任务是什么?
(5)在准备活动中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困难的?
(6)在这次活动中有收获吗?如果有,请写下来告诉我。
(7)在这次活动中有遗憾吗?如果有,请写下来告诉我。
(8)有什么好的建议想告诉我吗?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