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和互锁的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自锁、互锁和联锁是机械和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术语,在汽车、飞机、机床、电机和机器人等领域广泛应用,用于描述电路或机械结构的运行方式,以下是它们的定义:
1.自锁:是一种机械或电气控制机制,通过利用一个锁定机构或锁定元件,使设备或机构在某个位置或状态下保持锁定状态,即使操作人员已经松开了控制开关或释放了锁定机构。
自锁机制通常用于保持设备的位置、速度或力,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互锁:是一种保护机制,通过在两个或多个电路或机构之间建立相互制约的关系,以防止同时接通或同时断开。
互锁通常用于避免同时操作多个电路或机构,以避免潜在的危险或损坏设备的情况。
3.联锁:是一种保护机制,通过在多个设备或机构之间建立相互制约的关系,以确保它们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同时运行或同时操作。
联锁通常用于避免设备之间的冲突、保证安全和防止损坏设备的情况。
⾃锁与互锁有什么区别⾃锁与互锁是电机控制中常见的⼀种电路形式,那么对于为什么⼜会分为⾃锁和互锁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从字⾯上先了解下,什么是⾃锁,什么互锁。
⾃锁,⾃⼰给⾃⼰锁定。
互锁,互相锁定。
我们先看两个电路,然后在分析下电路的原理,你就会明⽩⾃锁与互锁究竟是什么了。
⾃锁电路简单的⼀个电机启动是需要使⽤接触器的,接触器的主触点⽤来分合电机的主电源,⽽辅助触点就是⽤来做各种辅助功能的开关,⽽⾃锁与互锁就是利⽤这个辅助触点来进⾏控制,我们来看下这个⾃锁电路。
主电路就不说了,直接看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中有四个开关触点,FR为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来保护电机在过载时切断控制电路,停⽌电机。
然后是停⽌按钮,启动按钮,还有其中的⼀个就是KM接触器的常开触点,这个KM的常开触点就是⽤来⾃锁控制的,当控制电路导通,接触器的线圈得电吸和,主触点就会导通,电机启动,若是没有⾃锁时,当松开启动按钮时,KM 接触器线圈就会失电断开,主触点也就会断开,电机就会停⽌。
为了将这个启动状态保持,我们就引进了⾃锁电路。
当KM接触器吸和,它的常开触点就变成了常闭触点,⽽当我们把这个常开触点与启动按钮并联时,启动按钮按下后导通,KM线圈得电,常开变常闭,即使松开启动按钮,控制电路⼀直导通,这样就解决了松开启动按钮时线圈马上失电的这种状态了,就把启动状态给保持住了。
这就是⾃锁电路。
互锁电路,⼀般互锁电路多应⽤在电机的正反转电路上,为了就是防⽌在正转的时候意外按了反转按钮导致电机损坏。
所以当电机正转或者反转时我们要将其相反的控制电路给断开,即使再怎么按按钮,也不会让它导通。
如下图的电路图。
KM1为正转接触器,KM2为反转接触器,KM1吸合,电机正转运⾏,⽽当KM1吸合时,它的常闭触点就会断开,⽤这个常闭触点将反转控制电路切断,这样就算再怎么按反转的按钮也不会导通反转电路,这就是互锁电路。
当然互锁电路中也会包含⾃锁电路,两个电路会配和使⽤。
三相电机的自锁与互锁原理三相电机的自锁与互锁原理是基于电路设计和电机控制理论的。
三相电机常用于许多工业应用中,并且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控制其启停和运转方向。
自锁和互锁是两种常见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电机启停方面的问题。
三相电机的自锁原理自锁是指电机在停止运转后,能够自动阻止再次启动,直到电路重新恢复供电才能重新启动。
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不必要的启动和停止,并降低电机的能耗。
自锁的实现依赖于继电器和断路器等组成的电路。
当电机运转时,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电流流经电路。
当需要停止电机时,可以通过控制继电器,使其断开电路,从而断开电机的电源。
但是此时电机会继续旋转,直到动能消耗殆尽才会停止。
为了实现电机的快速停止,可以在电路中增加断路器。
一旦电路被打开,断路器就会断开电源,并阻止电机继续旋转。
采用断路器的自锁控制方法在停止电机后,可以确保电机不会突然再次启动,因为电流需要重新流过断路器才能重新启动电机。
这种自锁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机的动能损失,提高其寿命和效率。
三相电机的互锁原理互锁是指电机在一个特定的状态下只能执行一种动作,而不能执行另一种相反的动作。
例如,电机不能同时前进和后退。
互锁的实现依赖于控制逻辑电路。
在控制电路中,通常会设计一个互锁开关,用于限制电机的动作。
互锁开关可以通过机械或电气方式实现。
当电机执行其中一种动作时,例如前进,互锁开关会自动切换到相应的位置,防止电机再次执行后退操作。
互锁控制方法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电机,例如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交流同步电机等。
在控制电路中,还可以引入额外的互锁信号,用于确保电机在启停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操作。
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电机被错误操作,提高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自锁和互锁是两种常用的电机控制方法,并且在许多工业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自锁通过断开电机的电源来快速停止电机的旋转,降低电机的能耗,并提高电机寿命和效率。
互锁则通过限制电机的动作,防止电机操作出现错误,提高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无线遥控开关控制器的作用是替代传统的开关。
无线继电器控制器、遥控开关三种工作方式详细介绍:
奥柯电子生产的无线继电器控制器、遥控开关、无线遥控器、无线接收模块,其中无线继电器控制器有1路、2路、4路、6路、8路、12路、15路等多个款型,并且还有适用于220V电压条件下的交流电控制器。
无线继电器控制器、遥控开关在使用中,有三种工作方式可供选择,分别是:点动、自锁、互锁。
也许有些客户不了解这三种工作方式具体是怎样的,那么奥柯电子来为大家解答。
点动,用英文字母M代表,即手按遥控器的每一个键,相应继电器接通,松开遥控器按键,相应继电器断开,一次只有一路继电器是接通的。
例如一路直流开关,用一键遥控器控制。
一直按着遥控器按键,则继电器一直接通,松开按键,继电器断开。
互锁,用英文字母L代表,手按遥控器第一个键,相应继电器接通,再按另一个按键,相应继电器接通,之前接通的那路继电器则断开,它具有唯一关系,每次只有按的那一路继电器接通,之前接通的会断开。
例如二路直流互锁遥控开关,用桃木二键遥控器控制(A、B两键)。
按A键时,A对应的继电器会接通,按B键时,B键对应的继电器会接通,A键对应的断开。
自锁,用英文字母T代表,同一个键控制一路,按一次开,再按一次关,可独立控制,可同时有多个通断。
像家里有的灯具遥控开关,基本上都是使用自锁功能。
如四路直流自锁开关,用桃木四键遥控器控制(ABCD四键),按A时,A对应的继电器接通,再按一下A 时,A对应的继电器断开,其它按键亦然。
可逐次按下ABCD四键,则四路继电器都接通。
控制器上接收模块芯片-L4互锁。
电工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自锁与互锁的含义_自锁与互锁的作用原理图解自锁与互锁,是每个电工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但往往新手电工对此比较容易混淆。
自锁与互锁的含义自锁与互锁需要用到的元件一般来说,最常用的元件是接触器和继电器(二者原理相同)。
自锁与互锁的作用自锁与互锁均对电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电路失压,维护电路的正常运行。
自锁与互锁的定义自锁: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触头而保持接触器线圈通电的现象。
互锁:利用接触器常闭辅助触头作为相互制约的控制关系。
自锁与互锁的作用原理图解自锁:一般利用接触器线圈、接触器常开触点以及按钮使用,如下图:图中,按钮SB2,接触器线圈KM和接触器常开触点KM共同组成了自锁装置。
该装置可以保证按下按钮SB2时电路可以持续供电。
工作过程:按下按钮SB2后,电路中通电,接触器线圈KM得电,且接触器常开触点KM闭合(接触器特性),整个电路拥有持续电流。
松开按钮SB2后,按钮SB2断开(按钮特性),由于接触器常开触点KM已经闭合,电路依然可以正常供电。
如果没有自锁——如果没有接触器KM接入电路,则按下按钮SB2后整个电路得电,松开按钮SB2后,电路断开。
互锁:用于两个支路相互制约,一般由两个接触器的线圈和常闭触点配合使用,如下图:图中自锁与互锁并存,以SB1所在支路为例,接触器KM1的线圈、常闭触点和SB1相互配合,共同制约SB2所在支路。
工作过程:按下SB1,支路自锁,接触器常开触点KM1闭合。
同时,接触器KM1常闭触点KM1断开。
此时再按下SB2,电路无反应。
如果没有互锁——如果没有接触器常闭触点KM1和KM2,且同时按下SB1和SB2或在SB1自锁后再按下SB2,会导致两个支路同时供电。
若两个支路不能同时供电,如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则会造成危险。
自锁和互锁的区别
自锁和互锁的区别
1、自锁能保证松开起动按钮时,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继续通电;互锁能够保证两个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不会在同一时间都处于通电状态。
2、自锁利用动合辅助触点,互锁利用动断辅助触点;自锁环节与起动按钮串联,互锁环节与另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串联。
交流接触器自锁和互锁的区别
1、从二者在电路中的作用来看:自锁能保证松开起动按钮时,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继续通电;互锁能够保证两个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不会在同一时间都处于通电状态。
2、自锁利用动合辅助触点,互锁利用动断辅助触点;自锁环节与起动按钮串联,互锁环节与另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串联。
电气控制回路中自锁和互锁原理1.自锁原理:自锁原理是指一种在电气控制回路中,当其中一条件满足时,可以将控制电路锁定在一个状态,直到外部条件改变为止。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和避免误操作。
常见的自锁原理有以下几种:(1)电磁原理:通过电磁继电器的吸合和释放来实现自锁。
在电磁继电器控制回路中,当控制电压加到电磁继电器线圈上,继电器吸合,将自身的触点切换到闭合状态,以保持继电器的吸合。
此时,即使控制电压不再作用于线圈上,继电器仍然保持吸合状态,直到外部的复位信号作用于继电器的复位线圈,使继电器释放。
(2)延时原理:通过延时元件(如计时继电器、PLC等)的作用,使得触点保持在一定的状态下一段时间。
这样可以实现一系列的自锁操作,以满足设备的要求。
(3)机械原理:通过其中一种机械结构实现自锁。
例如,采用螺杆、螺母结构,通过螺杆的旋转运动来实现松紧程度的自锁。
(4)逻辑原理:通过引入逻辑电路,利用与门、或门等逻辑元件的逻辑关系,使得电路在满足其中一条件时能够锁定在一个状态。
2.互锁原理:互锁原理是指一种在电气控制回路中,当其中一条件满足时,可以避免同时发生两个或多个动作,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常见的互锁原理有以下几种:(1)机械互锁:通过在机械结构中设置互斥的动作部件,使其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动作部件起作用,从而避免同时发生多个动作。
(2)电磁互锁:通过电磁继电器的互锁电路来实现。
互锁电路可以将一些继电器的线圈与其他继电器的触点互锁在一起,使得同时吸合的触点只有一个。
这样,在一个线圈被激活的情况下,其他的线圈将不能被激活,从而实现互锁。
(3)逻辑互锁:通过引入逻辑电路,利用与门、或门等逻辑元件的互锁逻辑关系,使得电路在满足其中一条件时能够互锁。
(4)光电互锁:通过利用光电元件(如光电开关、光电传感器等)的互锁功能来实现互锁。
光电互锁通过检测光电信号的存在与否来确定设备的状态,从而避免同时发生多个动作。
【熟视无睹】电气互锁、电气自锁、电气闭锁奥科远电器电气自锁与电气互锁作为电气最基础的二次线保护方式,是每个电工都必须学会并且熟练运用的,而电气闭锁是一种装置,但人们常常把电气闭锁和电气互锁混淆了……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三个名词的一点相关知识。
首先对自锁和互锁的概念要清楚:自锁:依靠断路器、接触器自身辅助触头而保持接触器线圈通电的现象。
互锁:利用断路器、接触器常闭辅助触头作为相互制约的控制关系。
一、电气互锁电气互锁:(电气人常说的“电气闭锁”)指的是常用电源工作的时候,备用电源不得投入运行,常用电源停止工作后,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运行。
常用电源恢复供电后可以自动切换到常用电源(当然也可以不切换),电气实现这种功能称为电气互锁,也可以叫电气联锁的。
电气控制中互锁主要是为保证电器安全运行而设置的,它主要是由两电器件互相控制而形成互锁的。
1主要手段它实现的手段主要有三个:一个是电气互锁;二是机械互锁;三是电气机械联动互锁;2互锁原理将两个继电器的常闭触电接入另一个继电器的线圈控制回路里。
这样,一个继电器得电动作,另一个继电器线圈上就不可能形成闭合回路。
但也可以用机械联杆实现这一动作。
三是电气机械联动互锁。
如高压柜内的仃电,不断开开关,隔离开关就拉不开,上述都拉不开就合不上接地刀闸,拉不接地开刀闸,就打不开高压柜门,就不能进行开关的检查等到工作。
电气互锁就是通过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实现互锁,比如电动机正转时,正转接触器的触点切断反转按钮和反转接触器的电气通路。
机械互锁就是通过机械部件实现互锁,比如两个开关不能同时合上,可以通过机械杠杆,使得一个开关合上时,另一个开关被机械卡住无法合上。
电气互锁比较容易实现、灵活简单,互锁的两个装置可在不同位置安装,但可靠性较差。
机械互锁可靠性高,但比较复杂,有时甚至无法实现。
通常互锁的两个装置要在近邻位置安装。
二、电气自锁自锁电路是电路中的一种,一旦按下开关,电路就能够自动保持持续通电,直到按下其它开关使之断路为止。
手动变速器自锁和互锁的原理
手动变速器自锁和互锁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械构造,使得变速器在工作时能够有效地避免误操作和损坏,提高车辆安全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动变速器自锁和互锁的原理和作用。
手动变速器自锁,是指通过一定的机械构造,使得变速器不能在非常规操作的情况下切换挡位,以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车辆损坏或车辆安全威胁。
手动变速器自锁是通过机械按钮(一般在换挡杆顶部)来实现的。
当机械按钮扣住时,驱动的滑环无法移动,从而实现变速器的自锁。
想要解锁自锁状态,需要按下机械按钮,使滑环能够自由移动。
手动变速器互锁,是指在某些样式的变速器上,只有在车速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完成转换挡位,以保证换挡过程的平稳。
手动变速器互锁是通过限制换挡杆的位置,在车辆加速时,才能通过适当的操作完成换挡,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车辆视觉和操作的干扰,提高变速器的使用效率。
手动变速器自锁和互锁的设计是为了确保车辆安全和稳定性,在日常驾驶中,能够帮助车主尽可能地避免误操作和车辆损坏。
手动变速器的自锁和互锁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地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变速器由于非正常操作而发生紊乱或其它问题,保证车辆安全,为车主提高驾驶体验和安全保障。
总之,手动变速器自锁和互锁机制是现代车辆安全保障的一部分,通过优秀的设计来确保汽车稳定性和安全性。
希望车主们在使用汽车时,能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的操作,充分认识手动变速器自锁和互锁功能的重要性,保持对车速和操作的掌控,为安全行驶提供最大保障。
自锁和互锁的区别:1). 从二者在电路中的作用来看:自锁能保证松开起动按钮时,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继续通电;互锁能够保证两个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不会在同一时间都处于通电状态。
2). 二者的区别如下:自锁利用动合辅助触点,互锁利用动断辅助触点;自锁环节与起动按钮串联,互锁环节与另一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串联。
短路保护:是为了防止电路短路而采取的保护措施,常用的保护元件主要有熔断器和自动开关等;
过载保护:是为了防止电动机长期超载运行而采取的保护措施,常用的保护元件主要有热继电器等;
过电流保护:广泛应用于直流电动机或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是为了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而采取的保护措施,常用的保护元件主要有过电流继电器等;
零电压保护:电压恢复时,电动机自行起动而采取的保护措施,常用的保护元件是继电器,通常需要将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主令开关并联;
欠电压保护:是为了在电源电压降到一定允许值以下时,切断电源而采取的保护措施,常用的保护元件是磁式电压继电器;
弱磁保护:是为了防止磁场太弱会造成起动电流过大而采取的保护措施,常用的保护元件是弱磁继电器(电流继电器),使用时,应串入电动机的励磁回路。
能耗制动和反接制动的特点:反接制动时,制动效果显著,但在制动过程中有冲击,对传动部件有害,能量消耗大,故用于不太经常启动的制动设备,如铣床,镗床,中型车床主轴的制动。
能耗制动与反接制动相比,具有制动平稳,准确,能量消耗小等优点,但制动力较弱,另外还需要直流电源,适合用于要求制动平稳,准确的场合,如磨床,龙门刨床及组合机床的主轴定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