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互锁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5
自锁、互锁和联锁是机械和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术语,在汽车、飞机、机床、电机和机器人等领域广泛应用,用于描述电路或机械结构的运行方式,以下是它们的定义:
1.自锁:是一种机械或电气控制机制,通过利用一个锁定机构或锁定元件,使设备或机构在某个位置或状态下保持锁定状态,即使操作人员已经松开了控制开关或释放了锁定机构。
自锁机制通常用于保持设备的位置、速度或力,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互锁:是一种保护机制,通过在两个或多个电路或机构之间建立相互制约的关系,以防止同时接通或同时断开。
互锁通常用于避免同时操作多个电路或机构,以避免潜在的危险或损坏设备的情况。
3.联锁:是一种保护机制,通过在多个设备或机构之间建立相互制约的关系,以确保它们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同时运行或同时操作。
联锁通常用于避免设备之间的冲突、保证安全和防止损坏设备的情况。
⾃锁与互锁有什么区别⾃锁与互锁是电机控制中常见的⼀种电路形式,那么对于为什么⼜会分为⾃锁和互锁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从字⾯上先了解下,什么是⾃锁,什么互锁。
⾃锁,⾃⼰给⾃⼰锁定。
互锁,互相锁定。
我们先看两个电路,然后在分析下电路的原理,你就会明⽩⾃锁与互锁究竟是什么了。
⾃锁电路简单的⼀个电机启动是需要使⽤接触器的,接触器的主触点⽤来分合电机的主电源,⽽辅助触点就是⽤来做各种辅助功能的开关,⽽⾃锁与互锁就是利⽤这个辅助触点来进⾏控制,我们来看下这个⾃锁电路。
主电路就不说了,直接看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中有四个开关触点,FR为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来保护电机在过载时切断控制电路,停⽌电机。
然后是停⽌按钮,启动按钮,还有其中的⼀个就是KM接触器的常开触点,这个KM的常开触点就是⽤来⾃锁控制的,当控制电路导通,接触器的线圈得电吸和,主触点就会导通,电机启动,若是没有⾃锁时,当松开启动按钮时,KM 接触器线圈就会失电断开,主触点也就会断开,电机就会停⽌。
为了将这个启动状态保持,我们就引进了⾃锁电路。
当KM接触器吸和,它的常开触点就变成了常闭触点,⽽当我们把这个常开触点与启动按钮并联时,启动按钮按下后导通,KM线圈得电,常开变常闭,即使松开启动按钮,控制电路⼀直导通,这样就解决了松开启动按钮时线圈马上失电的这种状态了,就把启动状态给保持住了。
这就是⾃锁电路。
互锁电路,⼀般互锁电路多应⽤在电机的正反转电路上,为了就是防⽌在正转的时候意外按了反转按钮导致电机损坏。
所以当电机正转或者反转时我们要将其相反的控制电路给断开,即使再怎么按按钮,也不会让它导通。
如下图的电路图。
KM1为正转接触器,KM2为反转接触器,KM1吸合,电机正转运⾏,⽽当KM1吸合时,它的常闭触点就会断开,⽤这个常闭触点将反转控制电路切断,这样就算再怎么按反转的按钮也不会导通反转电路,这就是互锁电路。
当然互锁电路中也会包含⾃锁电路,两个电路会配和使⽤。
汽车手动变速器自锁互锁装置的工作原理首先,手动变速器自锁互锁装置包括两个主要部分:自锁装置和互锁装置。
自锁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1.当车辆行驶时,自锁装置确保变速杆与齿轮之间的啮合,使其保持在选定的变速级别上。
2.变速器内部的机械齿轮和销轴设计成特定的形态,使得当变速杆在一些位置时,齿轮会自动锁定在这个位置上,防止自身的误操作或者由于道路颠簸引起的松动。
3.通常,当变速杆放置在一个变速级别上时,自锁装置会将锁销或齿轮咬合住,防止变速器滑动到其他的档位,确保驾驶员选择的档位稳定。
互锁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1.互锁装置一般包括一个电子元件和传感器,在变速器内部设置了一个开关,当汽车启动或行驶时,该开关会进行状态的检测。
2.当变速器处于空档时,开关会传输一个信号给车辆的电控单元,通知车辆控制系统,要求禁止发动机的启动。
3.当变速器选择档位时,开关状态发生改变,并向控制系统发送一个启动发动机的信号,从而允许发动机的启动。
4.互锁装置还可以监测并控制车辆的速度,在一些车辆中,设有类似于车速传感器的装置,如果车辆速度很高,则互锁装置会防止驾驶员变速并选择更高的档位。
5.此外,互锁装置还可以防止齿轮在高速行驶时碰撞和磨损,因为在
高速行驶时改变档位可能会导致损坏。
通过自锁装置和互锁装置的协调工作,可以确保变速器在驾驶员选择
的档位上锁定,并防止发动机在错误的档位上启动,从而保证驾驶的安全
性和变速器的正常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车型和制造商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自锁和互锁装置
设计,因此上述原理只是一种典型的工作原理,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电工中的自锁互锁联锁的概念本文主要是关于自锁互锁联锁的相关介绍,并着重对自锁互锁联锁的原理及其应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自锁互锁在接触器线圈得电后,利用自身的常开辅助触点保持回路的接通状态,一般对象是对自身回路的控制。
如把常开辅助触点与启动按钮并联,这样,当启动按钮按下,接触器动作,辅助触点闭合,进行状态保持,此时再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也不会失电断开。
一般来说,在启动按钮和辅助触点并联之外,还要在串联一个按钮,起停止作用。
点动开关中作启动用的选择常开触点,做停止用的选常闭触点。
主电路从三相电源端点L1,L2,L3引来,经电源开关QS,熔断器FU和接触器KM的三对主触点KM到电动机M。
控制电路(或称辅助电路)由按钮SR和接触器线圈KY组成。
I.工作原理合上电源开关QS,按启动按钮SBl*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在主电路中的三对主触头闭合一电动机获电而启动;与此同时,接触器KM的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将按钮SBI 的常开触点短接。
从按钮SB1接通到接触器KM常开触点闭合只需数十毫秒的时间,因此手松开启动按钮后线圈KM已完全可以通过辅助触头KM (1 -2)而维持自己的导电通路,不再受启动按钮SB1控制,也就确保了松开启动按钮SB1后电动机的继续运行。
把与启动按钮SBI并联的常开辅助触头KM (1一2)叫接触器KM的门锁触头,又叫自保触头。
因接触器的释放时间比吸合时间还短,所以只需按一下停止按钮SB2,接触器KM线圈断电便立即释放,其常开辅助触头断开,主触头也断开,电动机就停止运行。
互锁,说的是几个回路之间,利用某一回路的辅助触点,去控制对方的线圈回路,进行状态保持或功能限制。
一般对象是对其他回路的控制。
联锁,就是设定的条件没有满足,或内外部触发条件变化引起相关联的电气、工艺控制设备工作状态、控制方式的改变。
“在一个回路中,即有自锁又有互锁的就叫做“联锁””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也不全面。
原理。
三相电机的自锁与互锁原理三相电机的自锁与互锁原理是基于电路设计和电机控制理论的。
三相电机常用于许多工业应用中,并且在很多情况下,需要控制其启停和运转方向。
自锁和互锁是两种常见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电机启停方面的问题。
三相电机的自锁原理自锁是指电机在停止运转后,能够自动阻止再次启动,直到电路重新恢复供电才能重新启动。
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防止不必要的启动和停止,并降低电机的能耗。
自锁的实现依赖于继电器和断路器等组成的电路。
当电机运转时,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电流流经电路。
当需要停止电机时,可以通过控制继电器,使其断开电路,从而断开电机的电源。
但是此时电机会继续旋转,直到动能消耗殆尽才会停止。
为了实现电机的快速停止,可以在电路中增加断路器。
一旦电路被打开,断路器就会断开电源,并阻止电机继续旋转。
采用断路器的自锁控制方法在停止电机后,可以确保电机不会突然再次启动,因为电流需要重新流过断路器才能重新启动电机。
这种自锁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电机的动能损失,提高其寿命和效率。
三相电机的互锁原理互锁是指电机在一个特定的状态下只能执行一种动作,而不能执行另一种相反的动作。
例如,电机不能同时前进和后退。
互锁的实现依赖于控制逻辑电路。
在控制电路中,通常会设计一个互锁开关,用于限制电机的动作。
互锁开关可以通过机械或电气方式实现。
当电机执行其中一种动作时,例如前进,互锁开关会自动切换到相应的位置,防止电机再次执行后退操作。
互锁控制方法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电机,例如直流电机、交流异步电机和交流同步电机等。
在控制电路中,还可以引入额外的互锁信号,用于确保电机在启停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操作。
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电机被错误操作,提高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自锁和互锁是两种常用的电机控制方法,并且在许多工业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自锁通过断开电机的电源来快速停止电机的旋转,降低电机的能耗,并提高电机寿命和效率。
互锁则通过限制电机的动作,防止电机操作出现错误,提高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锁和互锁口诀及规律
自锁也叫自保,起动按钮松开后保持接触器线圈通电吸合,一般都接在动作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触头上,与起动按钮并联.互锁,为防止正反接触器同时动作而使相线短路.将正(反)转接触器的供电回路串联接在反(正)转接触器的辅助常闭触点上。
自锁常开触点接,双向控制按扭中,互锁常闭触点接,接触器有正反转,电路竟争须提防,接好互锁防短路,安全运行最可靠,自锁启停控制用,无自锁启动不运行,自锁接线不能缺。
自锁: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触头而保持接触器线圈通电的现象。
通俗来讲,自锁是利用自身回路接触器里的常开触点,以保证自己回路持续通电;
互锁:利用接触器常闭辅助触头作为相互制约的控制关系。
通俗来讲,互锁是利用旁路接触器里的常闭触点,从而保证旁路和自身回路不会同时供电。
自锁口诀:
接触器辅助常开触点与启动按钮并联,其并联后的组合体串联在停止按钮的与接触器线圈之间。
互锁口诀:假设两个接触器km1和km2,将Km1的铺助常闭触头串联在km2的控制回路,将Km2的常闭铺助触头串联在Km1的的控制回路,这就起到了互锁作用,在任何一个接触器吸合的情况下另一回路是断开的,电流形不成回路就不会吸合。
无线遥控解码接收板的输出格式非锁/互锁/自锁的区别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要,解码接收电路的输出模式通常分为非锁,互锁,自锁,混合输出。
几种模式通俗的说,非锁相当于轻触开关,互锁相当于风扇的档位开关,自锁相当于电灯开关。
-------------------------------------------下文为对三种模式详细描述:非锁型输出又称点动输出,数据脚输出的电平是瞬时的而且和发射端是否发射相对应,可以用于类似点动的控制,有遥控信号时数据脚是高电平,遥控信号消失时数据脚立即恢复为低电平,适用于如电动门、电动门锁、与单片机对接等只需要一个高电平的电路。
(长按不放手时,信号可能会变为不连续的脉冲状态。
)互锁型输出就是任意一路收到信号则该路就能一直保持对应的高电平状态,接收到任意其它路的数据则恢复到原始状态,即单稳态。
四路互锁只能有一路接通,实际应用如电风扇档位开关电路等。
自锁型输出的数据脚能实现触发翻转工作逻辑,数据只要成功接收就能一直保持对应的电平状态,直到下次遥控数据发生变化时改变。
自锁型四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可同时遥控四路,如灯具的控制等。
-------------------------------------------下文是对数据输出脚的状态的描述,适合用单片机程序的朋友来理解:1、非锁存方式是发射器有数据(如0101)发射时,接收器对应输出端有数据输出(0101),发射器停止数据发射后,接收器输出端恢复低电平(0000),没有数据输出。
2、互锁存方式是发射器有数据(如0101,0表示低电平,1表示高电平,下同)发射时,接收器对应输出端有数据(0101)输出,发射器停止数据发射后接收器输出端数据(0101)仍然保持(锁存),直到下一次发射器发射新数据(如0001)时接收器对应输出端数据被刷新(变成0001)并保持。
接收端只有断电才能恢复初始状态0000。
注意锁存方式四个数据端是相互制约的,单独操作某一个数据端(如給D0加高电平)会导致其他三个数据输出端复位(D1、D2、D3都变成低电平),所以把这种方式叫做互锁方式。
引言概述:电工三把锁,即自锁、联锁和互锁,在电气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一种安全措施,用于保护工作人员和设备免受电气事故的伤害。
本文将详细讲解电工三把锁的原理、功能和应用。
正文内容:一、自锁1. 自锁的定义和作用:自锁是指在设备上安装的自锁装置能够使设备在运行或维修过程中自动停止,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自锁的原理:自锁装置通过电源电路或控制信号干扰,使设备处于停止状态。
常见的自锁装置有电气自锁和机械自锁两种。
3. 自锁的应用举例:自锁装置在电梯、输送带和生产线等设备中广泛应用,用于保护工作人员免受设备运行时的伤害。
二、联锁1. 联锁的定义和作用:联锁是指通过逻辑或物理连接多个设备,使它们按照事先规定的顺序或条件进行操作,以确保工作安全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2. 联锁的原理:联锁装置通过逻辑电路或物理装置实现设备间的相互制约和顺序操作。
常见的联锁方式包括电气联锁、机械联锁和液压联锁等。
3. 联锁的应用举例:联锁装置在化工厂、发电厂和石油炼制厂等复杂的工业系统中广泛应用,用于确保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正常运行。
三、互锁1. 互锁的定义和作用:互锁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互相制约的装置,使设备在特定条件下只能单向运行或关闭,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互锁的原理:互锁装置通过逻辑电路或物理配置实现设备之间的互相制约,一方开启时另一方关闭,以防止不安全操作。
常见的互锁方式有电气互锁、机械互锁和气动互锁等。
3. 互锁的应用举例:互锁装置在机床、工厂门禁和高压开关设备等场景中广泛应用,用于防止不安全操作和事故的发生。
四、自锁、联锁和互锁的比较与选择1. 自锁、联锁和互锁的比较:自锁、联锁和互锁都是保护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手段,但其原理、适用范围和操作方式各不相同。
比较它们的优缺点,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锁定方式。
2. 根据应用场景选择锁定方式:选择自锁、联锁或互锁需要根据实际工作场景和设备需求进行综合考量。
例如,对于需要停机维修的设备,应选择自锁装置;对于需要严格控制工艺流程的系统,应选择联锁装置;对于需要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场所,应选择互锁装置。
叙述自锁和互锁电路的定义
自锁和互锁电路是在电气控制中常用的概念。
自锁电路是一种在按钮开关按下时,通过电气连接使电路保持通电状态的电路。
当按钮被按下时,电路会闭合,电流可以流通,而当按钮被释放时,电路仍然保持闭合状态,电流继续流通。
这种电路常用于需要持续供电的设备,例如电动机的启动控制。
互锁电路是一种通过电气连接确保在一个电路被激活时,另一个电路被禁用的电路。
这种电路通常用于防止两个或多个电路同时被激活,以避免潜在的冲突或危险情况。
互锁电路通常使用继电器或接触器来实现,其中一个继电器或接触器的触点被用于禁用另一个继电器或接触器的电路。
在实际应用中,自锁和互锁电路常结合使用,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例如,在一个电动机控制系统中,可以使用自锁电路来保持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同时使用互锁电路来防止两个电动机同时运行。
总之,自锁和互锁电路是电气控制中常用的概念,它们用于实现电路的持续供电和防止电路同时被激活,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自锁和互锁指的是电气回路中接触器控制常用到的。
自锁,是在接触器线圈得电后,利用自身的常开辅助触点保持回路的接通状态。
具体是把常开辅助触点与启动的电动开关并联,这样,当启动按钮按下,接触器动作,辅助触电闭合,进行状态保持,此时再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也不会失电断开。
一般来说,在启动按钮和辅助按钮并联之外,还要在串联一个按钮,要不怎么停止。
点动开关中作启动用的选择常开触点,做停止用的选常闭触点。
互锁,说得是两个接触器之间,利用自己的辅助触点,去控制对方的线圈回路,进行状态保持。
原理和上面基本一样。
互锁是两个开关相互锁定,这个开关动的话,那个开关就肯定动不了。
自锁是自我锁定,当这个开关一动作,那么他就会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在电气回路里面,自锁一般用于启动保持,比如一个电机通过开启按钮启动之后,人不能一直按这按钮,如果在接触器上加上自锁,那么就可以让电机一直接通。
互锁的例子很多,同样是电机,有正转、反转的要求时,两个不可能同时接通,那么加自锁就可以避免误动作。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
为了使电动机能够正转和反转,可采用两只接触器KM1、KM2换接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但两个接触器不能吸合,如果同时吸合将造成电源的短路事故,为了防止这种事故,在电路中应采取可靠的互锁,上图为采用按钮和接触器双重互锁的电动机正、反两方向运行的控制电路。
线路分析如下:
一、正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正向启动按钮SB3,KM1通电吸合并自锁,主触头闭合接通电动机,电动机这时的相序是L1、L2、L3,即正向运行。
二、反向启动: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下反向启动按钮SB2,KM2通电吸合并通过辅助触点自锁,常开主触头闭合换接了电动机三相的电源相序,这时电动机的相序是L
3、L2、L1,即反向运行。
三、互锁环节:具有禁止功能在线路中起安全保护作用
1、接触器互锁:KM1线圈回路串入KM2的常闭辅助触点,KM2线圈回路串入KM1的常闭触点。
当正转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动作后,KM1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了KM2线圈回路,若使KM1得电吸合,必须先使KM2断电释放,其辅助常闭触头复位,这就防止了KM1、KM2同时吸合造成相间短路,这一线路环节称为互锁环节。
2、按钮互锁:在电路中采用了控制按钮操作的正反传控制电路,按钮SB2、SB3都具有一对常开触点,一对常闭触点,这两个触点分别与KM1、KM2线圈回路连接。
例如按钮SB2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2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回路串联。
按钮SB3的常开触点与接触器KM1线圈串联,而常闭触点压KM2线圈回路串联。
这样当按下SB2时只能有接触器KM2的线圈可以通电而KM1断电,按下SB3时只能有接触器KM1的线圈可以通电而KM2断电,如果同时按下SB2和SB3则两只接触器线圈都不能通电。
这样就起到了互锁的作用。
四、电动机正向(或反向)启动运转后,不必先按停止按钮使电动机停止,可以直接按反向(或正向)启动按钮,使电动机变为反方向运行。
五、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由热继电器FR完成。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接线示意图
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的调试
1、检查主回路路的接线是否正确,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2、检查接线无误后,通电试验,通电试验时为防止意外,应先将电动机的接线断开。
故障现象预处理;
1、不启动;原因之一,检查控制保险FU是否断路,热继电器FR接点是否用错或接触不良,SB1按钮的常闭接点是否不良。
原因之二按纽互锁的接线有误。
2、起动时接触器“叭哒”就不吸了;这是因为接触器的常闭接点互锁接线有错,将互锁接点接成了自己锁自己了,起动时常闭接点是通的接触器线圈的电
吸合,接触器吸合后常闭接点又断开,接触器线圈又断电释放,释放常闭接点又接通接触器又吸合,接点又断开,所以会出现“叭哒”接触器不吸合的现象。
3、不能够自锁一抬手接触器就断开,这是因为自锁接点接线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