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175.72 KB
- 文档页数:17
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10)第I 部分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可逆反应2A+3B2C+D 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 (A) 0.5mol/ (L ·min)B .v (B) 0.6mol/ (L ·min)C .v (C) 0.35mol/ (L ·min)D .v (D) 0.4mol/ (L ·min) 2、下列能源组合中,均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 、①②③④B 、①⑤⑥⑦⑧C 、③④⑤⑥⑦⑧D 、③⑤⑥⑦⑧3.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以水为原料制取大量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A.用活泼金属跟HCl 反应放出H 2B.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C. 由火力发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D.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有物质的改变,但不一定有能量的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能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5.把下列4种溶液,分别加入到4支装有形状大小相同的锌粒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其中产生H 2的速率最大的是 ( )A.40 mL,5 mol·L -1的盐酸B.60 mL,6 mol·L -1的硝酸C.15 mL,4 mol·L -1的硫酸D.40mL,18 mol·L -1的硫酸6.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 2(g)===CO 2(g) ΔH 1 C(s)+12O 2(g)===CO(g) ΔH 2 ②S(s)+O 2(g)===SO 2(g) ΔH 3 S(g)+O 2(g)===SO 2(g) ΔH 4③H 2(g)+12O 2(g)===H 2O(l) ΔH 5 2H 2(g)+O 2(g)===2H 2O(l) ΔH 6 ④CaCO 3(s)===CaO(s)+CO 2(g) ΔH 7 CaO +H 2O(l)===Ca(OH)2(s) ΔH 8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7.在2A+B 3C+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 (A )= 0.5mol / (L • min)B .v (D )= 1mol / (L • min)C .v (C )= 0.8mol / (L • min)D .v (B )= 0.01mol / (L • s)8. CaCO 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 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湖北省高二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2分/题=50分) (共25题;共50分)1. (2分)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 NH3B . (NH4)2SO4C . Cl2D . CH3CH2OH(乙醇)2. (2分) (2019高二上·临高期中)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2NH3 ,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 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A . V(H2)=0.03mol/(L·min)B . V(N2)=0.02mol/(L·min)C . V(NH3)=0.17mol/(L·min )D . V(NH3)=0.01mol/(L·min)3. (2分) (2016高一下·德州期中) 在反应3H2+N2⇌2NH3中,经一段时间后,氨的浓度增加了0.6mol/L,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5mol/(L•s),则反应所经历的时间为()A . 0.44 sB . 2 sC . 0.33 sD . 1 s4. (2分) (2018高二上·九江期中) 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大压强④移去生成物⑤加入催化剂A . ②⑤B . ①②③⑤C . ①②③D . ①②③④⑤5. (2分) (2017高一下·洛阳期末)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对于可逆反应A(g)+B(g) 2C(g),可以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 体系压强不变B . A的浓度不变C . 单位时间消耗mol A,同时生成2 nmol CD .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6. (2分) (2019高二上·埇桥期末) 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H =-92.4 kJ/mol。
2019-2020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1.25℃、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285.8 kJ/mol 、890.3kJ/mol 、2800kJ/mol 。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21O 2(g)=CO(g);△H= - 393.5 kJ/mol B .2H 2(g)+O 2(g)=2H 2O(l);△H=+571.6 kJ/molC .CH 4(g)+CO 2(g)=CO 2(g)+2H 2O (g );△H=-890.3 kJ/molD .21C 6H 12O 6(s)+3O 2(g)=3CO2(g)+3H 2O(l);△H=-1400 kJ/mol2.2HI(g) H 2(g)+I 2(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 1 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2 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升高温度,不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C. 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 逆反应的活化能等于正反应的活化能3.用H 2O 2和H 2SO 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废旧印刷电路板上的铜。
已知:Cu(s)+2H +(aq)=Cu 2+(aq)+H 2(g) ΔH=+64.39kJ/mol2H 2O 2(l)=2H 2O(l)+O 2(g) ΔH=-196.46kJ/molH 2(g)+ 12O 2(g)=H 2O(l) ΔH=-285.84kJ/mol 在H 2SO 4溶液中,Cu 与H 2O 2反应生成Cu 2+(aq)和H 2O(l)的反应热ΔH 等于 ( )A .-417.91kJ·mol -1B .-319.68 kJ·mol -1C .+546.69 kJ·mol -1D .-448.46 kJ·mol -14.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 2和3mol H 2发生反应:N 2(g)+3H 2(g)2NH 3(g) △H= —92.4 kJ·mol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kJB .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1mol 氦气,平衡不移动C .降低温度和缩小容器体积均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D .若达到平衡时N 2的转化率为20%,则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90%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已知2H 2(g)+O 2(g)=2H 2O(g) △H=-483.6 kJ·mol -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1B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 2O(l) △H=-57.3 kJ·mol -1,则含40.0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kJ的热量C.己知2C(s)+2O2(g)=2CO2(g) △H = a;2C(s)+O2(g)=2CO(g);△H = b,则a>bD.已知C (石墨,s)=C (金刚石,s) △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6.反应A(g)+B(g)C(g) +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加快,△E减小C.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D.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7.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并需要吸收能量。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小题各2分,11-20小题各3分)3.(2分)下列平衡体系,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压强颜色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4.(2分)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g)+I2(g)⇌2HI(g).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0mol•L﹣1时,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mol•L﹣1.若H2和I2﹣1﹣16.(2分)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 降低到0.06mol/L 时,需20S;那么由0.06mol/L 降低到0.036mol/L,所需反7.(2分)设C+CO2⇌2CO﹣Q1,反应速率v1;N2+3H2⇌2NH3+Q2反应速率v2.对于上述反11.(3分)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OO12.(3分)已知反应3A(g)+2B(g)⇌C(g)+4D(g);△H<0.如图:a、b表示在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D%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增加C的质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加压)④减小B的浓度⑤使用适当催化剂()13.(3分)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H=﹣Q1 kJ/mol2H2S(g)+O2(g)=2S(s)+2H2O(l)△H=﹣Q2 kJ/mol2H2S(g)+O2(g)=2S(s)+2H2O(g)△H=﹣Q3 kJ/mol14.(3分)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0,如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在某一时间内的变化.则下列时间段中,SO3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15.(3分)对于可逆反应:mA(g)+nB(g)⇌xC(g);△H=?,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6.(3分)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a%,①PCl5(g)⇌PCl3(g)+Cl2(g)②2HI(g)⇌H2(g)+I2(g)③2NO2(g)⇌N2O4(g)若保持各自的17.(3分)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2kJ热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9.(3分)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中正确的是()20.(3分)(2010•绵阳模拟)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0分)21.(6分)科学实验和人类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离子反应H+(aq)+OH﹣(aq)═H2O(1);△H=﹣57.3kJ•mol﹣1表示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H2O(1),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下列溶液组合最合适的是_________.A.25mL0.4mol•L﹣1盐酸溶液与25mL0.4mol•L﹣1氨水B.25mL0.4mol•L﹣1盐酸溶液与25mL0.45mol•L﹣1NaOH溶液C.25mL0.4mol•L﹣1H2SO4溶液与25mL0.8mol•L﹣1NaOH溶液D.25mL0.4mol•L﹣1H2SO4溶液与25mL0.45mol•L﹣1NaOH溶液(2)写出稀H2SO4溶液与稀NaOH溶液发生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已知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当1molCH4(g)与2molO2(g)的总能量之和是3048kJ,则1molCO2(g)与2molH2O(l)的总能量之和是_________kJ.22.(6分)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0.6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3C(g)△H>0,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t0~t1阶段c(B)未画出.图2为反应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t2,t3,t4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1)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2)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3)t2时刻改变条件,使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3.(8分)(1)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平衡向_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若使用催化剂,上述反应的△H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现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在相同的体积和温度下,甲中充入2mol BA3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Q1 kJ的能量;乙中充入1mol B2气体和3mol A2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Q2 kJ的能量.则合成BA3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3)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H>0、△S<0)来消除CO对环境的污染.请你判断该反应是否可行?_________.24.(8分)在一个温度恒定的密闭容器中,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Q kJ/mol.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恒压条件下:①若开始时放入1mol SO2和0.5mol O2,达平衡后,生成0.9mol SO3,这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②若开始时放入4mol SO2和2mol O2,达平衡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kJ.(2)在恒容条件下:若开始时放入1mol SO2和0.5mol O2,达平衡后,生成a mol SO3,则a _________0.9mol (填“>”、“<”或“=”).25.(10分)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 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 x: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mol﹣1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 (g)△H3①取五份等体积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甲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3_________0(填“>”、“<”或“=”).②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 (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试回答:0~10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mol/(L•min);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_;第10min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H3OH(g)的体积分数_________(填变大、减少、不变).26.(12分)(2008•上海)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K=_________.已知:300°C350°C_________热反应.(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2012-2013学年天津市大港一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小题各2分,11-20小题各3分)3.(2分)下列平衡体系,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压强颜色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4.(2分)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g)+I2(g)⇌2HI(g).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0mol•L﹣1时,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mol•L﹣1.若H2和I2﹣1﹣1K==64K=6.(2分)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 降低到0.06mol/L 时,需20S;那么由0.06mol/L 降低到0.036mol/L,所需反═t==12s7.(2分)设C+CO2⇌2CO﹣Q1,反应速率v1;N2+3H2⇌2NH3+Q2反应速率v2.对于上述反11.(3分)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OO12.(3分)已知反应3A(g)+2B(g)⇌C(g)+4D(g);△H<0.如图:a、b表示在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D%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增加C的质量②升高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加压)④减小B的浓度⑤使用适当催化剂()13.(3分)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H=﹣Q1 kJ/mol2H2S(g)+O2(g)=2S(s)+2H2O(l)△H=﹣Q2 kJ/mol2H2S(g)+O2(g)=2S(s)+2H2O(g)△H=﹣Q3 kJ/mol14.(3分)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0,如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在某一时间内的变化.则下列时间段中,SO3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15.(3分)对于可逆反应:mA(g)+nB(g)⇌xC(g);△H=?,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6.(3分)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为a%,①PCl5(g)⇌PCl3(g)+Cl2(g)②2HI(g)⇌H2(g)+I2(g)③2NO2(g)⇌N2O4(g)若保持各自的17.(3分)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2kJ热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3分)(2010•绵阳模拟)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0分)21.(6分)科学实验和人类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离子反应H+(aq)+OH﹣(aq)═H2O(1);△H=﹣57.3kJ•mol﹣1表示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H2O(1),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下列溶液组合最合适的是B.A.25mL0.4mol•L﹣1盐酸溶液与25mL0.4mol•L﹣1氨水B.25mL0.4mol•L﹣1盐酸溶液与25mL0.45mol•L﹣1NaOH溶液C.25mL0.4mol•L﹣1H2SO4溶液与25mL0.8mol•L﹣1NaOH溶液D.25mL0.4mol•L﹣1H2SO4溶液与25mL0.45mol•L﹣1NaOH溶液(2)写出稀H2SO4溶液与稀NaOH溶液发生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H=﹣57.3kJ/mol(3)已知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当1molCH4(g)与2molO2(g)的总能量之和是3048kJ,则1molCO2(g)与2molH2O(l)的总能量之和是2158kJ.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故答案为:Na22.(6分)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0.6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3C(g)△H>0,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t0~t1阶段c(B)未画出.图2为反应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t2,t3,t4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1)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5mol(2)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3)t2时刻改变条件,使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3.(8分)(1)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平衡向逆向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若使用催化剂,上述反应的△H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现有甲、乙两个密闭容器,在相同的体积和温度下,甲中充入2mol BA3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Q1 kJ的能量;乙中充入1mol B2气体和3mol A2气体,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Q2 kJ的能量.则合成BA3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Q1+Q2)kJ/mol.(3)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2CO═2C+O2(△H>0、△S<0)来消除CO对环境的污染.请你判断该反应是否可行?不可行,该反应是一个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情况下不能自发进行.)2NH24.(8分)在一个温度恒定的密闭容器中,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Q kJ/mol.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恒压条件下:①若开始时放入1mol SO2和0.5mol O2,达平衡后,生成0.9mol SO3,这时SO2的转化率为90%.②若开始时放入4mol SO2和2mol O2,达平衡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为 3.6mol,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1.8Q kJ.(2)在恒容条件下:若开始时放入1mol SO2和0.5mol O2,达平衡后,生成a mol SO3,则a <0.9mol (填“>”、“<”或“=”).××25.(10分)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 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 x: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mol﹣1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H4(g)+4NO2(g)=2N2(g)+2CO2(g)+4H2O(g)△H=﹣1734 kJ/mol.(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 (g)△H3①取五份等体积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甲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3<0(填“>”、“<”或“=”).②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 (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试回答:0~10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25mol/(L•min)mol/(L•min);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5.33;第10min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H3OH(g)的体积分数变大(填变大、减少、不变).计算K=;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各组分的平衡=0.075mol/,故容器的体积为=3mol/Lk=26.(12分)(2008•上海)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已知:K300°C>K350°C,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b;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0.0015mol/(L•s).(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C.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v=k=,故答案为:;放热;=0.00625mol/Lv×。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九月月考化学考卷含解析一、选择题( 共 16 题 ,共 48 分)1、 2009年3月22日是第17届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
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使用少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
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
为辨别真伪,可用下列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a.酚酞试液b.氯化钡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2、长期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下列各组中都属于毒品的是a.冰毒、黄连素b.海洛因、青霉素c.大麻、摇头丸d.黄曲霉素、尼古丁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平时应多饮用很纯净的水,防止有毒物质进入体内b.所有的天然水都不能饮用c.人体内含有约2/3体重的水,故人每天不用喝水也可以d.人类可利用的水只占自然界水的极少量,我们应节约用水4、近日,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
实验表明味精在 100 ℃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b.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c.谷氨酸钠受热不分解d.大量食用味精有利于身体健康5、下列物质可以作为食用商品添加剂的是a.盐酸克仑特罗(瘦肉精)b.苏丹红c.甲醇d.苯甲酸钠6、加强食品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保护公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下列物质不属于食品安全检测范畴的是a.三聚氰胺b.苏丹红c.亚硝酸钠d.葡萄糖7、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着色剂——胡萝卜素、苯甲酸钠b.调味剂——亚硝酸钠、味精c.防腐剂——氯化钠、柠檬黄d.营养强化剂——酱油中加铁、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8、中学生应该能够正确认识一些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铝锅炒菜比用铁锅好b.为防止身体发胖,炒菜时不放油c.为了使火腿肠颜色更鲜红,可多加一些亚硝酸钠d.碘盐中的碘是防止人体缺碘而加的营养强化剂,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9、关于食物的酸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溶于水后的溶液中ph小于7,则为成酸性食物b.由碳、氮、硫、磷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食物,习惯称为成酸性食物c.蔬菜、水果多含钾、钠、钙、镁等盐类,习惯称为酸性食物d.柠檬酸是酸性食物10、2009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2届世界无烟日。
2019-2020年高二9月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D.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3、下列食品中加入的成分不是营养强化剂的是()A.食盐中加碘B.酱油中加铁C.食品中加硒D.火腿中加亚硝酸钠4、为提高人体素质, 避免人体缺碘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我国早已采取食盐加碘措施。
据报道, 人从食物中摄取碘后碘便在甲状腺中积存下来, 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形成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的结构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钾(KIO3 )的形式存在 , KIO3中碘的化合价是,我们用稀盐酸和淀粉KI试纸可以检验食盐中碘酸钾的存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实验现象是。
⑵在“加碘食盐”包装袋上有“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文字说明,由此可推测碘酸钾在受热时容易。
⑶ 甲状腺素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碘在人体中属于(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B.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得到硬化油C.油脂在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皂化反应D.日常使用的花生油、豆油、动物油都是油脂,它们可以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6、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 2.5 μm的颗粒物,直径为2.5 μ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1μm = 10 -6 m)B.甲壳素、棉花、铜氨纤维、涤纶、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C.有一种新发现的固态碳,称为“纳米泡沫”,外形似海绵,密度小,有磁性,这种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同素异形体D.亚硝酸钠是有毒物质,不能添加到食物中7、下列物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淀粉 B.油脂 C.聚乙烯 D.硝酸纤维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B 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C 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D 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9、下列属于天然药物的是()A. 阿司匹林 B. 青霉素 C. 抗酸药 D.麻黄碱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B.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C.1 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乳酸(C3H6O3)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碘酒滴加在阿斯匹林、去痛片等药片上,可检验药片是否含有淀粉。
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太阳能、煤气、潮汐能是一次能源;电力、蒸汽、地热是二次能源C.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少D.由3O2(g)=2O3(g) ΔH>0,可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2.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N2和H2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ΔH = -92.2kJ•mol—1,测得0到10秒内,c(H2)减小了0.75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到15秒内c(NH3) 增加量等于0.25mol •L—1B.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υ正(H2)= 2υ正(NH3)C.达平衡后,分离出少量NH3,V正增大D.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不小于92.2kJ•mol—13.在密闭容器中,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A(g)3B(g)2C(g)xD(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He,平衡不移动,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变②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He,平衡正向移动,则可知x>3③恒容条件下,给体系升温,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得多些④恒容条件下,给体系降温,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⑤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则反应物A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⑥加压压缩容器体积,平衡先逆向移动,后又正向移动,则C或D至少有一种变为非气态⑦改变某一条件,只要平衡正向移动,则逆反应速率一定减小A.①③⑤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③⑤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则H2SO4(aq)+Ba(OH)2(aq)=== BaSO4(s) +2H2O(l) ΔH=2×(-57.3) kJ·mol-1B.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则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0 kJ·mol-1,则12C6H12O6(s)+3O2(g)===3CO2(g)+3H2O(l) ΔH=-1 400 kJ·mol-1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①溴水中存在化学平衡:Br 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③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后颜色加深④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 K(g)+NaCl(l)⑥反应CO(g)+NO 2(g) 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的颜色加深A.①④ B.②③ C.②⑥ D.②③⑥6.碰撞理论是一种较直观的反应速率理论,下列有关碰撞理论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分子必须碰撞才有可能发生反应B.反应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次数成正比C.有效碰撞是活化分子在一定方向上的碰撞D.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称为活化能7.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0.3 mol A、0.1 mol C 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3A(g) B(g)+2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
湖北省汉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北省汉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北省汉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湖北省汉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2018年9月27日试卷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定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时,每次实验均应测量三个温度,即盐酸的起始温度、NaOH溶液的起始温度和反应后的终止温度B.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
3 kJ·mol−1,则稀H2SO4和稀Ca(OH)2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2×57。
3 kJ·mol−1C.燃烧热是指在101 kPa时可燃物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D.S(s)+32O2(g)SO3(g)ΔH=−315 kJ·mol−1(燃烧热)2.如图表示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对于该图的理解,你认为一定正确的是A.曲线Ⅰ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两个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B.曲线Ⅱ可表示反应2KClO32KCl+3O2↑的能量变化C.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D.该反应的ΔH=E2−E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ΔH=+185.57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过程的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性,而且能确定过程是否会发生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4.一定条件下反应N 2+3H22NH3 △H<0达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一定错误是A.加催化剂,v(正)和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v(正)和v(逆)都增大,且v(正)增加倍数大于v(逆)增加倍数C.降温,v(正)和v(逆)都减少,且v(正)减少倍数大于v(逆)减少倍数D.增加c(N2),瞬间后v(正)和v(逆)都增大,且v(正)增加倍数大于v(逆)增加倍数。
湖北省汉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 太阳能、煤气、潮汐能是一次能源;电力、蒸汽、地热是二次能源C. 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少D. 由3Q(g)=2O3(g) △ H>0,可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2. 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2和H2发生可逆反应:Nb(g)+3H2(g) —2NH(g) △ H = - 92.2kJ?mol —1,测得0 到10 秒内,c(H2)减小了0.75mol?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到15秒内C(NH3)增加量等于0.25mol ?L —1B.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3°正(H2)= 2 °正(NH)C. 达平衡后,分离出少量NH, V正增大D. 该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不小于92.2kJ?mol —13. 在密闭容器中,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2A(g) *3B(g)L 2C(g) - xD(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He,平衡不移动,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变②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He,平衡正向移动,则可知x>3③恒容条件下,给体系升温,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得多些④恒容条件下,给体系降温,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增大⑤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正向移动,则反应物A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⑥加压压缩容器体积,平衡先逆向移动,后又正向移动,则C或D至少有一种变为非气态⑦改变某一条件,只要平衡正向移动,则逆反应速率一定减小A. ①③⑤B.②④⑥ C .②③⑥D .③⑤⑦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已知H (aq) + OH (aq)===H2O(l) △ H= —57.3 kJ • mol ,则”SQ(aq)+Ba(OH) 2(aq)=== BaSO4(s) +2H Q(l) △H= 2X ( —57.3) kJ • mol—1_ 1B. 已知:H2(g) + F2(g)===2HF(g) △ H=_ 270 kJ • mol ,贝U 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 500 C、30 MPa下,将0.5 mol Nb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g), 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 + 3f(g) 2NH 3(g) △ H=_ 38.6 kJ • mol_1SOIFa_. 1D. 葡萄糖的燃烧热是 2 800 kJ • mol ,则一GHi2Q(s) + 3Q(g)===3CQ(g) + 3fO(l) △ H2=—1 400 kJ • mol _15.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①溴水中存在化学平衡:Br2+ HO HBr+ HBrO,当加入AgNO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③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后颜色加深④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 + KCl(l) K(g) + NaCl(l)⑥反应CO(g) + NQ(g) CO(g) + 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的颜色加深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⑥ D .②③⑥6. 碰撞理论是一种较直观的反应速率理论,下列有关碰撞理论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反应物分子必须碰撞才有可能发生反应B. 反应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次数成正比C. 有效碰撞是活化分子在一定方向上的碰撞D. 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称为活化能7.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 、0.1 mol C 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3A(g) B(g) + 2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 o〜1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t 1 = 15 s,则用A 的浓度变化表示t 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 mol •L _1•sB. t i 时该反应达到平衡, A 的转化率为60%C. 该容器的容积为 2 L , B 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 0.02 molD.t °〜t i 阶段,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B(g) + 2C(g)△ H=- 50a kJ • mol 一1&常温下,1 mol 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 E 表示。
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共价键H — H F — F H- F H- Cl H-1 -1E/kJ • mol436157568432298―1 ― 1A. 432 kJ • mol > E(H — Br) > 298 kJ • molB. 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 H — F 键C.Hz(g) T 2H(g) △ H k + 436 kJ • mol -1D. Hz(g) + F 2(g) = 2HF(g) △ H=- 25 kJ • mol -1 9. CH 3OH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 CO 与 H 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 CH 3OH ,其反应为:S -]三-:—— .-'S -■-T 。
按n CO : n H 2 =1: 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 CH 3OH 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 R ::: P 2B. 该反应的■ H 0 10.某温度下,在体积为 5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ImolA,2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 A 为0.4mol 。
当改C.平衡常数: K A =K BD.在C 点时,CO 转化率为75% 气体,发生如下可逆反应:变反应条件时符合如图的变化(P 0表示1个大气压)。
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0~2min时间内B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 • min)B.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C为非气体物质C.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 1 mol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若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起始时充入B和C各0.5mol ,则达到平衡时,n(A)小于0.4mol11. 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据研究,雾霾的形成与汽车排放的傑5、附等有毒气体有关,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反应方程式为0 I 打仗). I佗仗)A/d ITDOAJ 佔1。
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坯丁'討)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像正确的是(的转化申A.反应时间C. D12. 下列图象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过程13.可逆反应2SQ(g) +O 2(g) L^2SQ(g) △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间为 t i时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维持温度、容积不变,t i 时充入SO(g) B .维持压强不变,t i 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 C. 维持温度、容积不变,t i 时充入一定量Ar D .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 i 时充入SO(g) 14. 一定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放热反应餐 .....C. S(g)+O 2(g)=SO 2(g), △ H,S(s)+O 2(g)=SO 2(g), △ H 2,则厶 H>A HHD. CO(g)+H 2O(g)=CC 2(g)+H 2(g),HXXg) ------------- ►HzOtl)A. A Hi > △HHC. △ Hi —△ H2 = △ H3 B. A H2 < △HHD. A H + △ H H > △HH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过量的Fe粉中加入HNO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HNO将Fe氧化为Fe3+B NO球浸泡在冰水中颜色变浅生成N2C4的反应是吸热过程CN Q S H Q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改变反应的温度只有浑浊产生,温度越高,出现浑浊时间越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向重铬酸钾稀溶液中滴加3-10滴浓硫酸溶液橙色加深加酸抑制C R Q2-向CrQ2-的转化Jl;?将0. 1mol/L 的KI 溶液和0. 05mol/L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F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②滴入Ag陀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③滴入KJF或御』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④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共31分)17. ( 5分)过渡态理论认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从反应物 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如图 I 是ImoINQ 与ImolCO 恰好反应生成 CQ和NO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h ■ ■ ■ ■ -■ ■■ ■■■■■■■■ ■ ■ ■\E (sl34kJ mol 1 ___反的拘 fkJ mul 1撤2(1)试写出NO 和CO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NO(g)+CQ(g)= NQ(g)十C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则 图中 E 3= _____kJ • mol -1, E 4= ___ k J • mol18. (8分)(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aA (g ) - bB (g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 A 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a _____ b (填“ >、=、<"),简述其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恒温时,在固定容器中充入 NbQ,发生反应N 2C 4 (g) =2NO (g ),在达到平衡后, 若又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NbQ ,当达到新平衡时,反应体系中NO(g )的体积分数将 _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 (g )+H 2 ( g ) —— CO(g ) +H 2O (g ),其反 应化学平衡常数和 T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CO(g ) +H 2O(g ) = CO (g ) +H 2 (g )此平衡体系,升温平衡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