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研一 一个人的经济
- 格式:docx
- 大小:14.56 KB
- 文档页数:1
华医⽹2017陕西省专业技术⼈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试题及答案题⼲题⽬类型选项A选项B根据本课程,⽅法既具有普遍性⼜具有特殊性。
判断题对错⼯业社会的管理⼯具是()单选题⽣杀⼤权规章制度找准定位的⽅法主要有()多选题对岗位、职位进⾏分析找参照系根据本课程,表扬只能让别⼈知道什么是错的,但很难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甚⾄他不知道为什判断题对错本课程提到,“三明治法”的基础是()单选题认同、欣赏⿎励、信任、⽀持根据本课程,与上级的沟通技巧有()多选题要了解上级的需求,以实现上级对你的⽀持跟上级沟通,⼀定要帮领导分忧,帮领导解决⼀些问题⿇省理⼯⼤学斯隆管理学院的雪恩教授指出,⼈的⽣命历程主要是由三种旋律交互构成的⼀⾸交判断题对错⼯作与家庭⽣活之间有着⾮常密切的关系,它的发展遵循着()的逻辑关系。
单选题此消彼长并⾏发展本课程指出,⼈的⽣命历程主要是由三种旋律交互构成的⼀⾸交响乐。
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其中所说的旋律?()多选题⼯作、职业与事业健康、⽣命与活⼒⼯作不仅是谋⽣的⼿段,它也应该给⼈带来最⼤的精神满⾜。
判断题对错美国的实⽤⼼理学家戴尔·卡内基曾经说过,有许多事情会造成⼯作职业⼼理学家研究发现,⼯作可以分为⼏种主要的动机,以下哪些选项是本课程提到过的动机选多选题经济安全的动机⼈际亲和的动机本课程认为,⼀个⼈⽣活得是否幸福取决于物质精神⽣活。
判断题对错本课程认为,情商与智商是()。
单选题对⽴关系两者⽆关⼈类资本主要包括()。
多选题物理资本⾦融资本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快节奏的⽣活,要保持快速的吃饭,讲话,做事,以节省时间。
判断题对错本课程认为,⼈的优雅关键在于()。
单选题丰富的学识创新的思维美国⼼理学家认为,情商应包括()能⼒。
多选题直觉⾃知的能⼒理解平衡的能⼒形象是天⽣的,后期的学习和训练⽆法改变。
判断题对错汉语中“魅”是指()。
单选题兽形的⼭神害⼈的精怪根据本课程,服饰的作⽤包括()。
多选题帮助⼈调整形体的不⾜保暖美的姿态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
刘大铭:传递中国理性的声音作者:明星来源:《中关村》2020年第01期作为国际化孵化器和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国北京(望京)留学人员创业园(以下简称“望京留创园”)自2017年实施“时空孵化”项目以来,在海外留学生创业群体中深受欢迎。
2019年,园区在英国海外联络站开设了“双双会-时空隧道”路演活动,成功吸引多位海外留学生创业者回国创业。
“传声”项目创始人刘大铭就是其中的一位。
刘大铭,1994年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
因幼年时基因突变,罹患世界性罕见病成骨不全症。
在生命的前十八年,他经历了九次骨折,十一次大型手术,其中两次,与死亡擦肩而过。
在他肌肤上所留下的疤痕,让他得以用血肉之躯见证中国医学的进步,在他身体中的数颗螺钉,也使刘大铭成为现实生活中的“钢铁侠”。
2011年,因地球重力,刘大铭的脊椎形变为字母S状,心肺功能受损,胃部被挤成了细条状,每天上课时,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在被近乎所有全国知名专家判处倒计时的“死刑”后,他独自一人翻译了自小到大的病例,撰写了求救信,发往世界各地医院。
刘大铭在信中的核心观点是:“我想活着,并非我惧怕死亡,而是我认为我的存在,能使更多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令刘大铭兴奋的是,意大利的一位专家回复了信件,他说:“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时,都会表现不同程度的恐惧与眷恋,只有十八岁的你,却会想不同的事,我愿意为了一个勇敢的生命冒险。
”2011年10月,刘大铭在米兰接受了长达十个半小时的脊椎重建手术,时长、难度均创下了欧盟记录,他也因此重获新生,实现了第一个愿望。
回国后,刘大铭不愿留级,在不落下功课的情况下,利用午休和晚上十二点过后的两小时,用八个月的时间,创作完成了17.5万字的个人自传《命运之上》,并成为了人民出版社建社以来,最年轻的签约作者。
“这本书累计售出5.5万册,为许多人带去了感动与力量,我也得以完成了第二个愿望。
为一名中学生出版作品,这在人民出版社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怎样投资我们的人生?作者:郭宇宽日期:2007-9-5所有的大赢家,都有坚定的信念。
在别人觉得你是书呆子甚至是傻子的时候,大胆为未来建仓,长期不懈地投资自己的才干和信用——我想人生的成功者,一定是这样。
从流动性说起2007年有一个新的关键词,报纸网络,包括政府工作报告总是提到一个词——“流动性”,而且这个流动性似乎成了让人头疼的事情。
这和我们的直观经验是完全相反的,具体到个人、家庭都希望自己的资产流动性越强越好,假如利率相同的情况下,谁都愿意把钱存成活期,所以银行不得不给出更高的定期利率,这样,储户手里的流动性转移到了银行,储户捏着一张死存折,银行手里就多了“活钱”。
对企业也是一样,资产流动性差,就不容易抗风险,有一句商界名言是“现金为王”,一个企业资产再多,现金流一出问题就很危险。
问题就随之而来,为什么流动性在微观层面对个人家庭,乃至企业都是好事,对国家怎么就成了坏事呢?其实也不能一概而论,从政府而言,也希望自己手里的资金流动性强一些,一年几千亿的公车开支、招待费,包括盖大楼都要从这里来。
不过一旦这种流动性成为政府控制不了的流动性,麻烦就随之而来,大笔的资金一旦汇成潮流,带着群体惯性流动,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谐。
缺乏长久信心造成流动性过剩那么是什么造成中国社会现在流动性过剩呢?很多学者写文章都说流动性是因为双顺差,这话太专业,而且我觉得没有说到点子上。
国家有顺差了,等于是一个家庭钱更多了,完全可以有序地用在有建设性的地方,并不是带来流动性过剩的充分条件。
要搞清楚流动性是怎么回事,先要搞清楚老百姓在处理家庭资产时候的逻辑是什么?老百姓为什么需要流动性?追求流动性其实是回避风险的一种防御性选择,人越缺乏安全感,就会越追求资产的流动性。
贪污腐败的官员们对流动性的需求最大,一有风吹草动他们随时准备撤到海外,希望尽可能把资产转移;老百姓也需要流动性,尤其在没有充分社会保障的国家,生一场大病,或者孩子考上了大学,都会需要一大笔现金。
龙源期刊网
一本书读懂大前研一的管理哲学
作者:石川康
来源:《财会信报》2016年第22期
大前研一是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
他有着重要的五种能力:洞察未来的先见力、逻辑思考的突破力、一言九鼎的影响力、效率倍增的工作力、平衡人生的人间力。
这就是当今流行的“大前五力”。
本书主要介绍了大前研一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巧,并以详实的案例和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企业管理者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竞争中需要面临的挑战和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在这本书中,大前研一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以战胜竞争对手和“做得更好”的心态为出发点制定的企业战略往往是下策,只会加剧公司的“夹心困境”。
真正上乘的做法是,在必要的时刻将一切归零,专注于为顾客创造全新的价值,创造出新的市场空间。
作者:石川康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
让生活慢下来“速度”一词在当下各个领域备受关注。
在今天的社会转型期,欲望不断膨胀,大多数人为了获得金钱、权力等更多资源倍道而进。
吃饭要快,走路要快,工作要快,凡事都得讲“速度”。
人们不断压缩时间,仿佛慢下来就意味着低效率,赶不上,行不通,用秒计量节奏的紧张感随之充斥在生活的氛围里。
然而据世界专业人士统计,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压力最大国,每年因过劳死人数达60万。
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要“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是急不得的。
慢下来,多一点时间用来思考自己。
关于这一点,我是有感于自己。
自去年毕业后,一种莫名其妙的压力如影随形。
工作也好相亲也罢,人生中重要的生活中琐碎的或大或小的事情所带来的烦恼像驱除不走的“瘟疫”,越是用力摆脱越觉得问题倍增。
我一直是一个热衷于“快”的人,吃饭、工作,连和同事聊天都像赶集市的匆忙。
有一天吃过晚饭,同事喊着一块出去走走。
雨后的山间小路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眼前忽然多了满山的白色黄色的小花,嫩绿的树枝条在微风中飘荡。
一瞬间我感觉既轻松又舒坦。
在回来的路上突然问自己这些日子忙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脑海里却一片凌乱,没有清楚的答案。
显然,很大程度上这段时间我等于瞎忙了。
无目的的忙是没有实质性的成果的。
一个人连自己为什么忙都不清楚,他怎么会有真正的收获,真正的进步?我想和我有相似问题的年轻人比比皆是。
慢下来,多一点时间用来思考自己。
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将要前往哪里,目标还远不远,会有什么收获。
有时候急于上路就会疏于考虑为什么要开始,可能是盲目跟风;急于前行就顾不得眼下正在做什么,可能是在和别人做比较;急于要结果忘了质量,欲速则不达。
多一点时间思考自己,我们会更确定自己的选择与决定,更有成效地解决面对的问题。
慢下来,保持良好状态,从容面对生活。
在这个人人都争先恐后的时代想要慢下来并非容易。
买房买车、升值加薪,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资源,人们按照社会“默认”的幸福标准、人生目标一一努力实现,唯恐慢人一步。
mmrm“孤独经济"在海外“孤独经济”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我们的邻居日本,甚至远在欧洲的瑞典,都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催生更完整的单身经济“孤独经济”的概念最早是2001年由美国经济学家 麦卡锡在《经济学人》杂志中提出的$但那时,这个概 念更多指“单身女性经济”:她们是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 独身而且收入不菲,她们是最理想的 $丄,她们更有 的 和 , 东西够时髦、够奇趣,她们就会一$但 ,“单身经济”就 的实力摘掉了“女性”的 ,单身 性也开始展现自己强大的消费$ 、、、,娱乐、 、,单身经济 现出 的 $在美国的业体中,大多数买家选择独立的 单,而是,这是因为经济 的 ,是因为多数人都是单身 ,不那么多的 $在 的北欧更是如此,有,瑞典、挪威、芬兰以及丹麦,近45%的 都为独居者$独居不代表独身,都市聚集了大量青年人事业发的 和 ,这独居的年人更注重 我 达,也更舍得 时间$因此, 向单身 人士的商业形态越来越多$英国一项调查,单身者一年比已婚者多花5000英镑,独居一生的人要比已婚的人多花25万英镑$2019年世界经济坛的调查 ,英国的单身例自I960年以来已经翻了一倍$一个普通意大利家庭,每人每月吃喝的平均消费是187欧元,而单身人士则达320欧元$在单身比例最高的瑞典,这里的年轻人50岁结婚 都嫌早$有,全瑞典单身独居的 例高达51%,在他们的首都还超过了 60%$这一现象 在瑞典的房地产业得到了印证:即使是在土地紧缺的斯德哥尔摩,精心设计、物美价廉的单身公寓也四处可见$并且,瑞典人似乎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位在瑞典工作的英国人此评价瑞典人:“瑞典人 国家的人更看重独立性,我和多瑞典人约过,但往 往是短期的,我期待更有意义的关系”。
独身, 因为瑞典人在婚 更为 和由$ —位在瑞典旅居多年的心理 到,t国家,瑞典人“可以 而 居, 以有 而结婚”$《单身社会》的作者克里南伯格就断言:“单身社 会正成为一种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
主持人(张蔚):我想先问问现场的观众有哪些认为自己是人才的,能不能给我举一下手?全都是人才,我们今天太幸运了,能不能用简短的三句话跟我说一下你为什么觉得自己是人才?再举一下手,这位先生,比较简短的回答,我帮你拿。
观众:我觉得我是人才,第一我做事很认真,第二我很有独创能力,第三我跟同事合作的方法很好。
主持人:所以你是个人才。
观众:是。
主持人:谢谢你谢谢你。
还有哪位观众朋友,这位小伙子。
观众:我觉得我是人才,是因为我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因为我现在学了两个专业。
另外我觉得我和同学和同事们相处能力尤其和他们沟通的能力不错,另外我觉得我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主持人:跟他有点儿像啊。
观众:是,大概吧。
主持人:谢谢谢谢。
有没有哪位女同学觉得自己是人才?观众:我觉得我是人才,第一我觉得我做事比较细心,第二我觉得我比较有合作精神,最后一条就是说我比较好学。
主持人:比较好学勤学,谢谢谢谢。
还有没有哪位观众朋友愿意跟我分享一下?为什么你是人才?观众:我觉得我是人才。
主要是从两方面:一方面从我参加工作以来,从我的同事从我的上级反馈中得到的,他们一致认为我是个人才。
第二方面我认为我这个人有什么好处呢?第一我得到的知识背景很广泛,我知识背景技术性很强;第二我做事很认真负责,我有责任心;第三我注意团队精神,我注意和人的沟通和协作,就是这样。
主持人:他分了两大点,然后第二点有三小点,给他鼓励一下,你觉得除了你以外谁还是人才?观众:我觉得我们的观众中很多人都是人才。
主持人:比如说出一个,你觉得最是人才最佩服的人才?观众:我觉得比尔·盖茨。
主持人:比尔·盖茨是你心目中最理想的人才?观众:我是他的崇拜者,我本人对李开复先生比较崇拜。
主持人:那你觉得他是人才吗?观众:从技术背景的角度来讲以及从跨国企业领袖的角度讲,我认为李开复先生是今天在座的人才之一。
主持人:我觉得你的话里面好像有点儿保留,不是特别肯定的。
观众:在座的今天我感觉有些跟李开复先生是同一个技术背景或者同一个教育背景的人,比如我今天说李开复先生是唯一的话,就贬低了其他人才的存在,所以我只能说李开复先生是之一。
大前研一告诉你,50岁以后如何生活大前研一的前世今生在日本的管理学家中,大前研一的名字如雷贯耳。
加上这位好说“大话”的学者十分关注中国,动不动就来中国转一圈发表一番震世骇俗的演讲,所以,相当多的中国人,都听说过大前研一,他的书也得到许多人的推荐。
这位日本管理学家,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一是“天才”,二是“狂人”。
先说他的“狂”,从大前研一的言行就可以窥见一斑。
身为日本人,他偏要声明:“我的户籍是世界,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只是恰巧住在日本罢了”。
在西方人眼里甚至在中国人眼里,日本人通常都是含蓄内敛的。
同日本人打交道,那种鞠躬、“哈咿”、不厌其烦的礼节,会使豪放不羁的人也不得不摒声静气。
然而,大前研一的张扬粗犷和口无遮拦,却真正是日本人中间的“另类”,令见惯了世面的西方人也瞠目结舌。
英国的《金融时报》这样描述大前研一:“坦率无忌型名人非常稀缺的国度里的一个名人。
当绝大部分日本人还在小心翼翼不敢冒犯别人时,大前研一却是生硬率直,有时还单刀直入般地粗鲁。
”再说他的“才”,从大前研一的跳槽经历就可以一览无遗。
他本来是搞核物理工程的,是再典型不过的工科专业人士。
然而,他似乎在什么地方都要显露一手。
他有可能觉得当工程师是一种屈才,所以,只要他感兴趣的事,他都要试一试。
例如,他开过公司,当过总经理;风风火火地到处演说,干过形形色色的顾问,还试图推进日本的社会改革,最后成了著作等身的普及作家。
在管理咨询业,他似乎先是去当票友,结果一去就做出了大名堂。
不过,好像管理学家的头衔还不够,他还想当单簧管演奏家和摩托车骑手,还想竞选东京都知事,还想当政治家……没有什么是他不想干的,工、商、政、学他都掺和过,而且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引人注目。
在他离开麦肯锡公司时,获得了这样的告别辞:“一位伟大的咨询师,一位魅力四射的演说家,一位丰富多产的作家,一位音乐家和一名摩托车手(最后一项的成就不明显)。
”大前研一横空出世大前研一是怎样“横空出世”的?他到底有什么样的思想造诣?这位曾经给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当过顾问的名人,到底是绝顶高人还是浪得虚名?让我们先从他的经历说起。
商业研究6全国流通经济孤独经济下的消费行为及其心理动因欧阳盛玺(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北京201315) 摘要:如今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缺乏现实中的社交链接,孤独感也成为都市青年人中的普遍现象㊂同时,人们的消费能力提升,为了缓解孤独,很多人会选择消费,众多相关行业都因此受益,催生了所谓的孤独经济㊂在孤独经济中,大众的具体消费行为和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分析㊂本文首先阐释了孤独㊁孤独人群㊁孤独经济等概念,以外卖行业㊁单人份商品行业㊁宠物行业㊁游戏行业为例分析孤独经济催生的产业链㊂之后,进一步分析了孤独经济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得出结论㊂关键词:孤独经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即时满足;社交恐惧症中图分类号:F 713.55;F 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1)06-0006-03一㊁绪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整体增速逐渐放缓㊂在生产关系与社会分工上,分工愈加精细化,对职场人的要求和挑战都越来越高㊂尤其是在大城市,职场人面临着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状态㊂因为工作繁忙㊁距离遥远等多种原因,他们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和朋友面对面地社交,虽然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即时与高效,但是虚拟网络建立的情感链接在稳定性和可感知性上明显弱于实地社交㊂而微博㊁小红书㊁抖音㊁快手等社交媒体的流行,又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于虚拟网络的依赖性[1]㊂此外,由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许多行业与市场开始从增量博弈转化为存量博弈,竞争愈发白热化㊂在复杂社会环境的多重挤压下, 孤独感 成为都市中青年群体普遍的情感共鸣㊂早在2018年,脉脉数据研究院曾对职场人开展 孤独感 调研[2],受访的上万人中,61.47%的人表示自己会感到孤独㊂排名前五的原因依次是离开家乡㊁单身㊁贫穷㊁缺少朋友㊁事业不顺㊂孤独作为一种情绪,与之相应的是庞大的情感需求市场,这也刺激了商家的嗅觉㊂同时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随之水涨船高,也催生了多元化的消费市场㊂尤其是针对单身且独自租房的 空巢青年 ,出现了单身公寓㊁一人食㊁小家电㊁宠物经济等细分市场[3]㊂与此同时,为了去满足人们缺失的安全感或是满足感,陪玩㊁陪聊等产业逐渐兴起㊂人们对于排遣孤独的强烈渴望使他们即使省吃俭用也要为自己的情感需求买单㊂本文希望研究孤独经济下人们的消费行为,并借助案例分析等方式,来探究消费者背后的心理动因㊂二㊁孤独与孤独经济的内涵阐释1.孤独及孤独人群孤独既可以是个体产生的与社会或他人疏离的主观感觉,也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生活状态,这两者分别对应被动孤独和主动孤独[6]㊂被动孤独由来已久,主要指内心渴望社交却被迫孤独,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因素,主要受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㊂从个人角度来看,性格开放程度不同和表达能力差异导致一个人从日常社交活动中得到的反馈不同㊂如果一个人从社交中得到的多是负面反馈,那么就容易对社交产生恐惧,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进而产生孤独感㊂从社会环境来看,调查显示金融业㊁互联网I T 和教育三个行业,以及设计师㊁教师㊁运营编辑三个职业最容易产生孤独感㊂而主动孤独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未必与不愉快的精神体验有关,反而可能是个人主动选择的结果,一般对应着年轻㊁时尚乃至有一定经济基础人群㊂目前,主动孤独成为都市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潮流㊂2.孤独经济孤独经济这一概念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麦卡锡在2001年的‘经济学人“杂志中提出的,但当时重点描述的是 单身女性经济 ,即她们是广告业㊁娱乐业㊁媒体业所提供额产品与服务的理想消费者㊂十年之后的2011年,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在‘一个人的经济:成熟市场也有大金矿“中提出所谓 一个人的经济 ,包含狭义的单身消费以及一个人独自消费的行为[7]㊂2013年,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㊃克里南伯格在著作‘单身社会“中把孤独人口在大城市中国占比越来越多乃至逐渐赶超家庭数量的社会称为 单身社会 ,或商业研究全国流通经济7孤独经济 ㊂在我国,2015年起孤独经济逐渐兴起,根据百度搜索指数,2015年下半年 孤独 关键词的搜索量达到高峰㊂简单来说,孤独经济指孤独人群通过消费来排遣孤独感所衍生的经济模式㊂从年龄㊁是否结婚分析㊁工作上分析,空巢青年和单身人群是孤独经济的主体㊂2017年阿里巴巴发布的‘中国空巢青年图鉴“显示全国已有5000万 空巢青年 ㊂这些空巢青年除了工作时间之外,大多数时间宅在家中,沉浸在虚拟网络,时间一久便难以消磨寂寞,网上消费便成为一大排遣方式㊂对于单身人群,他们的父母通常有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能力,作为子女没有赡养的压力,往往每月有着多余的钱㊂由于单身这一特性,他们没有约束,尽可能的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而需要的满足通常是通过消费,孤独经济自然飞速发展㊂三、孤独经济催生的消费产业链1.外卖行业外卖行业对应着人们对饮食的基本需求,有着高频率的特点,是单身人群生活方式的重要构成部分㊂相较于传统的餐饮行业,外食的成本相对较高;相较于自己下厨,外卖所花费的时间更少㊂据统计,从2016年至2019年,中国在线外卖用户从0.63亿人增至4.23亿人,年均增长188.7%㊂2019年中国外卖行业市场规模为6536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39%㊂此外,2019年外卖行业渗透率达到14%,比起2018年提高了3%,在餐饮市场上逐渐扩大影响力,并向三四线城市发展㊂据美团公布的数据,外卖消费以食品为主,其中快餐小吃占比69%,如奶茶㊁甜点㊁汉堡等快餐,为单身人群提供了快速消费㊂外卖的消费场所中,住宅区占比49.7%,其次是企业写字楼㊂同时2019年上半年外卖用户年龄画像分布中,25岁~30岁占比37.5%,20岁~24岁占比21.5%,30岁~34占比27.3%,也就是说80后㊁90后外卖订单占比达86.3%,而80后和90后同时也是孤独人群的重要构成,可见孤独人群(单身青年与空巢青年)对外卖行业的贡献之大㊂2.单人份商品行业单身人群是孤独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单身人群的自身需求创造了庞大的市场,并在很多传统行业中开辟了新的细分市场,如饮食㊁家电㊁休闲娱乐设置等㊂以饮食为例,‘中国消费族谱餐饮特篇“中指出90后消费群体中55%的人有独立在外用餐的习惯㊂比如呷哺呷哺专门为单身人群提出了一人食火锅,备受年轻人热捧,且顾客平均用餐时间更短,翻台率更高,从而为餐厅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率,在2017年股价上涨了160%㊂在即时性饮食上,自嗨锅这一产品满足了人们在家一个人吃火锅的需求,2020年年初销量暴增300%㊂在家电行业,小熊家电发现了单身人群对便捷独立家具的需求,通过推出迷你榨汁机㊁迷你洗衣机㊁煮蛋机㊁迷你面包机等产品㊂从2017年到2018年,迷你微波炉销量同比增长970%,迷你洗衣机销量增630%,其强大的消费能力也使得小型家电企业从中受益,小熊家电就因此快速发展并成功上市㊂在娱乐产业上,迷你K 歌亭迎合了单身人群的K 歌需求,如唱立方㊁科唱美吧㊁友唱K-B a r 等品牌纷纷抢占市场,通过在大型商场建立迷你K 歌房,提供了录音棚式的歌唱体验,因此在推广之初受到了很多有K 歌需求却无人同行的单身人群的欢迎㊂3.宠物行业近年来,宠物行业呈爆炸性增长㊂中国养宠物的数量从2013年的6934万户增长至2018年的9978万户,累计增长43.9%,宠物行业成为当今热门㊂‘2017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80后㊁90后占养宠群体的79.5%,其中多数人养宠物的原因是:独自居住想要找个伴,来排遣孤独㊂由于很多单身人群没有时间照顾宠物,这些自动养宠装置便受很多人青睐㊂天猫国际数据显示宠物自动喂食机㊁自动饮水机销量增长显著,自动铲屎机器日销甚至增长了26倍㊂‘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46.7%的养宠人群受 携宠出行难 困扰,所以养宠物带来的一些不便利性使得爱宠人士将目光转向撸猫咖啡馆和云吸猫等替代产品与服务㊂数据显示,快手上有关宠物的短视频单日最高播放超7亿,且观看者多为80后㊁90后年轻人㊂这些年轻人通常通过云吸猫㊁云吸狗等方式,在不需要自己养宠物的情况下,却能获得宠物陪伴的满足感㊂4.游戏行业游戏产业一直有着很大的用户规模,游戏也不仅是青少年的专利,更是都市中万千孤独人群的重要娱乐手段㊂游戏行业的优势在于花销弹性大㊁娱乐性以及社交性㊂类似于绝地求生㊁王者荣耀等竞技类手游,可以选择组队模式,与队友进行交流与沟通,开展浅层次的社交,能够满足孤独人群的社交需求㊂最新数据显示,王者荣耀在2020年大年三十当日流水达到20亿元,甚至打破了其在2019年同日创造的13亿元日流水的记录㊂此外,游戏产业还衍生出了所谓的陪玩市场,满足孤独人群和他人一起玩游戏的需求㊂2017年陪玩市场规模1.82亿元,到2018年就增长至4亿元,而2018年下半年起该行业呈现出了更强劲的增长势头㊂语音聊天室㊁游戏陪练A P P 等付费型陪伴A P P 大量涌现,淘宝㊁咸鱼等平台也有商家出售各式陪聊项目㊂随着市场的扩大,陪玩费用上升,陪玩次数却依然在大幅上涨,可见人们愿意在陪玩上花钱来排遣独自游戏的孤独㊂据比心陪练A P P 统计,兼商业研究8全国流通经济职游戏陪练月收入平均3000元~4000元㊂由此可知,孤独经济下的消费行为与衍生产业链,均是与孤独人群的闲暇时间㊁娱乐方式和情感需求等息息相关的㊂四㊁孤独消费的心理动因1.即时满足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微博㊁微信公众号㊁哔哩哔哩等自媒体的崛起,任何一个个体都能在互联网上 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为社会个体带来了庞大的信息获取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信息筛选与判断压力㊂而对于内容生产者而言,谁拥有更多的用户注意力,谁就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也衍生了内容生产领域的速食主义㊂这种对大众的时间和注意力的极致分割,也使得大众习惯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同时耐心越来越少,大众都开始追求即时满足㊂例如,当有短暂的闲暇时,很多人会选择打开抖音或快手,刷短视频,并获取短暂与虚无的快乐㊂这对大众的专注力和耐受力都产生了大量的挑战㊂此外,一二线城市的中青年人都面临着很强的工作压力和竞争压力,基本都有着快节奏的工作方式,难以沉淀出稳定的社交圈㊂当孤独感产生,越来越多人希望通过消费等即时满足的形式,来排解自己孤独感㊂2.功利主义在这个速食主义的时代,人们在追求信息㊁收益的时候,同时希望花费最少的时间,也进一步引发了大众的功利主义㊂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 一节课让你掌握演讲技巧 ㊁ 3天提高情商 ㊁ 一周学会p y t h o n /数据分析 等课程,一时间获得了大量拥趸,推动了知识付费领域的快速发展㊂但这些课程往往未能带来长期的收益,只能一时满足皮毛需求,有时甚至毫无实用,从而进一步引发人们的焦虑感,带来恶性循环㊂此外,如今是一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在大众寻求 悦己化 的过程中,精致利己主义的思想也在逐渐蔓延㊂在此不评判这些主义在道德层面的对错,而在经济层面,功利主义也的确成为重要的心理动因,促进孤独人群开展消费㊂3.社交恐惧孤独人群中的被动孤独人群往往并没有很好的社交能力,但同时却渴望社交㊂社交恐惧,指的是一个人对于社交场景有本能的恐惧,从而抗拒参与社交场景的行为㊂对于社交恐惧,心理学上有两种主要的解释理论,分别为社交认知能力缺陷理论和高社会认知能力理论㊂从社交认知能力缺陷理论来看,缺乏社交认知能力的人往往对他人的理解不够准确而不敢发言,更加害怕自己的想法得不到认同㊂从高度会认知能力理论来看,高度的自我意识产生的社交敏感使另一类人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㊂不论是哪种情形,社交恐惧者都很难从社交中获得归属感㊂而人是社会动物,根据马斯洛层次理论,当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人们就会有社交和尊重的需求㊂而根据媒介异化理论,许多人已经习惯了使用各类社交媒体和工具,缺乏主动社交的动力,也难以开启一系列正反馈㊂因此,当社交恐惧者难以从日常社交中被满足,那么只能通过消费来寻找情绪上的出口,或者说,利用消费来赢得身份认同㊂因此,社交恐惧等心理因素也是孤独经济消费行为下重要的心理动因㊂五㊁结论传统婚姻观念的改变使得单身人群的数量正逐渐增长,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其单身人群占比越来越高㊂不论是被动单身还是主动选择的独身注意,其中很大一部分正面临着孤独感的侵蚀㊂此外,工作压力过大及其对生活空间的挤压也是造成孤独感的重要成因㊂由此,孤独经济的存在正是为了满足数量庞大的孤独人群的基本生活诉求和精神需要,故有着独特的意义㊂面对这样的社会趋势,孤独人群除了积极消费以外,更应该去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进行自我情绪管理,专注个人成长,从而学会适应孤独感,和自己更好地相处㊂参考文献:[1]付冰倩.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异化[D ].华东师范大学,2019.[2]农郁. 孤独 如何言说? 孤独的青年与孤独经济[J ].中国图书评论,2019,(11):36~44.[3]李恒杰,石雪雁,杜芳芳.消费小时代: 孤独经济 的商业狂欢[J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2):93~94.[4]李凤燕. 孤独经济 的解析及营销策略[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5):12~13.[5]胡坚.孤独经济:消费行为的变迁与衍生的产业链[J ].人民论坛,2019,(25):52~53.[6]朱雪丽.孤独经济下的消费行为及行业发展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20,(9):14~15.[7]周洁. 孤独经济 在海外[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9,(12):48~49.作者简介:欧阳盛玺,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学生㊂。
后五十岁的选择〈大前研一〉心得后50岁的人该怎样选择?以下是精录日本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的著作,他曾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选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
本文对于后五十岁的人来说,是一项绝无仅有的提醒,劳碌了大半生,的确有必要来个及时的盘整,在想法上和步伐上做适当的调整(括号内文为何伟之有感而写):五十岁后仍在原公司上班的人:先回顾自己先前25年的工作,把上班族生活中累积的库存全都清出来,看看自己擅长的领域是财务?人事?会计事务?或业务?盘点库存后,如果看得出来,那就专注在擅长的领域同时别忘了将自己的眼界放在充实第二个人生上,把对公司的期待降到最低标準。
(不要把老板当作终身幸福的守护者。
当时间来的时候,老板会很客气的对你说谢谢你这些年来对公司的贡献,或是规章制度进行“换人”或“荣休”,在最后的常年宴会上颁给“长期服务金表或金笔,然后说拜拜!)对於五十岁后想换工作的人:五十岁的人若要换公司,应该选择降两级的公司,才是正确的做法,降级求职比较能够抬高自己的身价。
对於五十岁后仍梦想创业的人:绝不可将退休金全部投入新事业—直到五十岁以前都是上班族的你,就好比是早已被驯养的动物,欠缺经营者的素质,选择在有年轻人开展事业时,以顾问的身分进入,或以协助者的身分进入他们的企业,才是最佳策略。
(人到五十换工作岗位是件很尴尬的事,特别是那些临退休把毕生所有投入新的事业,就像是徒手走入非洲森林,身陷豺狼虎豹之险。
那些把房子抵押做生意的,简直就是精神错乱了。
)退休后;别冒险、别借钱、将工作当成兴趣,别想用欲望赚钱,这是大原则。
对於五十岁后已退休的人:重新开机,从今以后,就「人」的角度,专心而快乐地度过退休后的二十年吧!现在自己在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最后能说出:「啊!我的人生过得很好」而做的事情。
(多美妙的事哦!做老板的人,也该在需要放下的时候放下,才活得潇洒自如。
买张机票和家人或朋友到国外走走,千万不要说,太忙了,实在走不开,好像什么事情少了你就不行。
在升学的压力下, 读书只为应试; 进入职场后天天混沌度日。
——缺乏危机意识的上班族终将被淘汰。
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及经济上的依持, 凭借卓越的个人能力脱颖而出。
——具备即战力的专业人士正迅速崛起。
锻造一流即战力的三大武器——外语能力,理财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类社会已进入实力至上主义时代, “乘坐自动电梯”的个人发展方式越来越变得荒谬。
35至 50岁这段时间,很多上班族几乎从不学习,而专注于公司内部人际关系的蝇营狗苟。
若某些人还对“电梯”的正常运转抱有些许幻想的话, 我奉劝他们赶紧开始全速登上旁边的“楼梯”,为储备体能而发奋训练吧。
自己来决定前进的方向, 只有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而这就是荒野之上唯一的生存法则。
真正的专业人士, 即便将其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 他也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判断力及洞察力,发现前进的方向,进而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一切从零开始学习的勇气及机变是十分了不起的。
所谓即战力, 就是即使进入全新的环境, 也能够通过冷静的观察发现事物的本质, 继而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及计划,而这也就是专业主义。
英语是最为实用的语言。
锻炼敏锐的英语听力。
最好每天从早到晚不间断地收听 CNN 这样的英语节目。
孩子成年以后, 他们所关心的只是金钱的量入为出, 却十分不擅长资产管理及积极的投资理财。
培育理财能力应从对自己的资产进行合理的运用开始。
死盯倍率经济的负面作用, 而对投资抱有恐惧而不敢出手的人, 是永远无法具备卓越的理财能力的。
无论何时, 如果不按照一般规律或是正确的方法而随便出手的话, 身负重伤是在所难免的。
要培养将股票价格的变动及世界经济形势联系在一起观察的习惯, 换句话说, 也就是时刻紧跟全球的资金走向。
股票投资的一个大前提是,没有永远通行的方程式。
想成为高手就不要怕受伤,高手一定是在摔断两根骨头后才炼成的。
为了防止国家掠夺国民的个人财富, 今后惟有靠自己来很好地运用属于自己的资产。
大研前一低欲望社会读后感大前研一提出的“低欲望社会”这个概念,真的是让我感觉像是被人突然敲了一下脑袋,然后恍然大悟:“哦,原来现在的社会有这么个情况啊!”他书里描述的那些现象,就像在照镜子一样。
你看现在的年轻人,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劲儿。
就说消费吧,以前的人要是有点钱,就想着买个大房子,换辆好车,各种名牌往身上招呼。
可现在呢?好多人觉得租房子也挺好,能住就行,买车也不追求什么豪车,够用就得了。
这就像大前研一说的,大家的消费欲望在降低。
为啥会这样呢?我觉得有好多原因。
一方面,现在的生活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就拿工作来说,找个好工作难如登天,每天累得像条狗,工资还不见得多高。
这种情况下,谁还有心思去追求那些高大上的消费呢?就像我朋友,天天加班,周末只想在家躺着,对于那些什么新出的时尚单品,根本就不关心,觉得还不如多睡会儿觉呢。
再一个就是社会发展得太快了。
各种信息爆炸式地涌来,大家都有点懵了。
以前的梦想是有个稳定的工作,幸福的家庭,现在呢?看着那些成功人士的生活,感觉自己怎么追都追不上,就干脆放弃追求那些所谓的“成功标配”了。
比如说那些网络上到处都是的富豪生活,今天这个在私人游艇上开派对,明天那个在世界各地买房产,普通年轻人看了就会想:“得了,我这辈子都不可能这样,那我还努力个啥劲儿呢?”不过呢,低欲望社会也不完全是坏事。
从好的方面看,大家变得更加注重内心的感受了。
像现在很多年轻人开始追求一些小众的兴趣爱好,什么手工制作啊,小众音乐啊。
他们不再随波逐流,而是真正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有个同事就特别喜欢做手工皮具,他说在做皮具的时候,他能感受到一种平静和满足,这是在那些消费狂欢中找不到的。
但是,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低欲望社会还是有点让人担忧的。
如果大家都不消费了,企业的东西卖不出去,就会影响经济发展。
经济不好了,大家的工作机会可能就更少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就像大前研一在书里担心的那样,整个社会好像陷入了一种懒洋洋的状态,没有了那种蓬勃向上的活力。
中国式一个人经济引发新经济时代冷妍妍 南京金城三国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摘要:现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不只是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等,更多的是人的思想发生变化,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观念的变化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不再一成不变。
近年来随着全国结婚率的逐年下降,降到一定的历史低位的时候,产生了这样一群单身群体,不急于仓促结婚,反而享受一个人也能优雅自在生活的状态。
他们不再是可怜孤独的代名词,相反独立自主,经济尚可,追求个性化体验和享受个人空间的闲适,由此催生一系列新产业涌现和社会变革的加剧。
最终给相对成熟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创新空间,特别是第三产业生机勃发,促进国内经济向更合理和更高层次的迈进。
关键词:一个人经济;单身;个人价值;个性化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30-0005-02一、单身群体的流行单身创造新商机:迈入智能化、5G的时代,不同年龄层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有人说“这是一个年轻人想要一个人生活,中年人爱上一个人生活,老年人必须一个人生活的新时代”,概括的比较精辟,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不止是老龄化的空巢模式,年轻群体的个人化开始凸显,在中国单身不再是一种有悖传统的异类,而是乐活独立的一个特色群体,其中不乏优质的高收入阶层,他们更创造了新的商机,影响了这个时代的发展。
二、个人经济1.个人经济的解读早在2011年日本的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出版了《一个人的经济:成熟市场也有大金矿》就提出过“一个人的经济”概念,归纳为一个人独自消费和体验,除了狭义的单身消费,还包括一个人独立消费的行为,如同没有配偶在身边的个人独立商超消费也囊括。
特别喜欢阿桑曾唱的“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那不再是一个人的寂寞,恰恰是独享的一个人的狂欢。
曾几何时单身贵族的生活让人心驰神往,只是遥不可及的梦。
可是当高龄化、少子化和网络化的连锁效应后,这个群体应运而生,不再受到传统统一洗礼的束缚,起码做个自由的空巢青年还是能够达到的小目标。
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修正现象,而是修正原因,必须将病因连根拔起。
;只要埋头工作,就会加薪,升职)日本终身雇佣制)是战后构建日本社会的一大前提,这一大前提创造了日本大批的中产阶层,但由于经济步入衰退期,这一大前提渐渐崩溃,经济结构也由此产生变化,人口结构渐渐转入M型社会——中产阶层向低产阶层和高产阶层过渡,形成两头人多中间人少的。
一个人薪水的高峰平均在他40岁左右,过这个高峰,就几乎没有机会升职,或加薪。
M型社会,收入两极化,人口结构两极化,低收入人口占多数。
在新经济里,企业可以拿让人期待的未来交换金钱的。
憧憬自由之丘:高品质低价格的商品或服务,中低阶层消费观。
东横INN:以主妇的感人经营,让客人感到如家庭般的温馨之感。
新奢华:提供让中低阶层的客户虽说觉得有点贵,但想获得的商品服务。
中低阶层:中上阶层的品质,中低阶层的价格消费观。
新奢华:以中低阶层为主流,再加入一点奢华主义的购买冲动,提供质量高,感觉好的产品和服务,只要在加点钱便可唾手可得的价格范围内,消费者是乐于多出点钱。
美国就在这种消费模式固定之后开创了全新的商品和服务。
新奢华理念:犒赏自己或享受偶尔的奢侈,中低层心理。
以合理的价格提供有奢华的商品,企业成功的秘诀。
中低层时代的主流观念:以有限的收入享受自己可以认同的生活。
高收入者并不代表名牌和高价商品,低收入者并不代表便宜货和低价商品,M型社会的消费心理洞察。
针对收入两极化,企业应针对其中已阶层或两阶层制定不同战略。
决定瞄准高收入阶层的企业,必须问自己是否有创造相应价值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如能有能力走彻底的奢华路线,即可讨论进军上层阶层。
而如果企业选择以低收入阶层为主要客户群,则要有能力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产品或者彻底锁定低收入阶层走低价路线。
要求企业彻底消除生产、流通过程中的无端浪费,在自有品牌、收益结构价值设计等方面提出适当的对策,方能于中赢取生存空间。
中低阶层市场营销战略在低价格业态中,加入附加值:低价高品质;重视实用性,在已有产品中多加一分实用性,多提高一些特性,就能创造出符合中低阶层生活形态所需的商品;质量让库存流动,增加消费:增加消费者的选择项目,让生命周期较长的产品产生流动,就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机会。
62Z'Magazine 丨2019丨观点中等城市核心期刊·月坛·VIEWPOINT 责任编辑丨段 康“悦己消费”别成为“孔雀开屏”文丨■ 左崇年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悦己”渐成另一道风景。
身处知识不断进化与消费快速升级大潮的最前沿,他们愿意在最大消费能力范围内取悦自我,“悦己经济”市场可谓商机暗涌。
“悦己型消费”成年货网购新趋势,呈现出更注重“悦己”体验的升级特征。
何谓“悦己型消费”?但从字面上来看很容易读懂。
一切消费为了自己愉悦。
事实上,《经济学人》杂志最早提出这一概念时,将之概括为“单身女性消费”。
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则提出了更概括性也涵盖更广的概念:一个人的经济。
“一个人的经济”包含的不只是狭窄的单身消费,还包括任何状态下仅仅为了取悦自己的独立消费行为。
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今天,老百姓有了多元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
如果说过去人们消费是为了满足生活必需,现在的消费则更加千姿百态。
“悦己型消费”是消费观念的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
随着人们收入递增,消费观念发生改变,“悦己型消费”已经成了主旋律。
一个人经济的核心在于,一个人生活最大的消费主张是,即使不便宜,也要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年轻人购买的则是一种生活方式。
而生活方式则注定了“一个人的经济”囊括了各种消费场景和领域。
然而如今“悦己型消费”事实上不仅是单身女性的专利,而是新时代年轻人的时尚追求。
在生活富足,衣食无忧的当下,更注重身心平衡,更关心人生幸福的获取。
对“什么是时尚”的认知,已经突破服饰、发型、美容等浅表层面,进而全面深入至生活的各个领域,涵盖到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等更为宽泛的精神领域。
从对品牌、潮流的跟随,扩展到对品牌精神内涵的认知,自我意识广泛觉醒,突出个性、愉悦自我成为时尚消费的主打追求。
年轻人捍卫“生活有滋味”的鲜明主张,“离经叛道”的消费行为,“平价高价无所谓,新鲜好吃不怕贵”。
一个人的经济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不在适用于现在的个人经济学
大前研一
大前研一认为与其执着于应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来将市场这张饼做大,不如想一想如何刺激每一个人进行消费
日本作为成熟的市场
成熟的市场与不成熟的市场,不成熟的市场销量由生活必需品
成熟的市场应该是精神,文化的产品价值的渗透
贵的要独特,便宜的要超值
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出口与贸易量急剧下滑
所以中国由出口导向便成为内需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