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不确定度)
- 格式:ppt
- 大小:620.00 KB
- 文档页数:43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关于实验数据的不确定度的计算和分析作者:孙红章王翚苏向英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35期摘要:本文首先讨论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关于不确定理论中的直接测量量的A类、B类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不确定度以及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的通常表示方法,随后推算出了几个基本物理实验中各个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对大学本科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不确定度计算;固体密度测量;杨氏弹性模量测量;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中图分类号:G642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169-02现如今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为了更加准确和精确的表示实验测量结果,常使用不确定度理论来表示实验测量结果。
[1,2]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不确定度的计算一直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许多本科学生因为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非常复杂,而且计算量很大,而放弃对实验数据的科学处理。
这里我们将阐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不确定度的通常表示方法,并结合有关的基本物理实验,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演示,使大学一年级学生很容易掌握不确定度的计算,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不确定度理论的一般原理和计算方法[3,4]不确定度理论对于直接测量量把数据的不确定度根据数据的性质来分类,把符合正态分布统计规律的称之为A类标准不确定度,而不符合正态分布统计规律的称之为B类标准不确定度。
把两类不确定度的平方和的根称之为测量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或者简称为不确定度。
大学物理实验中物理量的直接测量量的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即为A类标准不确定度,它的计算公式为:t的大小与物理量的测量次数n和置信概率p有关系,置信概率p一般约定取值为68.3%,特殊情况下置信概率p取95.4%。
如果我们测量9次,置信概率取p=68.3%,那么置信因子取t=1.07。
如果我们测量5次,置信概率取p=68.3%,置信因子取t=1.14。
大学物理实验不确定度引言在进行大学物理实验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测量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情况。
然而,真实的物理量是由各种各样的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组成的。
因此,正确地评估和报告测量的不确定度对于得出准确的结果至关重要。
什么是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物理量真值之间的差异度量。
它反映了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和可靠性。
测量不确定度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测量设备的精确度、实验条件的稳定性、人为误差等。
如何评估不确定度评估不确定度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直接对被测量物理量进行测量和记录。
在这种情况下,不确定度可以通过测量设备的精确度和重复测量来评估。
重复测量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进而评估不确定度的大小。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对几个相关的物理量进行测量,然后使用数学关系式计算所要测量的物理量。
在这种情况下,不确定度的评估需要考虑每个测量值的不确定度以及数学关系式的传递误差。
不确定度的类型不确定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
随机不确定度随机不确定度是由于测量条件的变化或测量设备的随机误差引起的。
它可以通过重复测量获得一系列测量结果,并从中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来评估。
系统不确定度系统不确定度是由于系统性误差或仪器固有误差引起的。
它通常不会在重复测量时得到纠正。
评估系统不确定度需要考虑实验装置的特性以及操作者的技术能力。
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表示不确定度的常见方法有两种: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一种方法。
它表示为一个具有区间的数字,通常用测量结果的标准差表示。
标准不确定度给出了测量结果的范围,但无法确定具体的上下限。
扩展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是在标准不确定度的基础上,根据所选的置信度给出测量结果的范围。
它考虑了标准不确定度的不确定性,并通过乘以一系列修正因子来扩展结果。
不确定度的传递规则当使用数学关系式计算一个物理量时,我们需要考虑每个测量值的不确定度如何传递给最终结果。
大学物理实验不确定度简介在大学物理实验中,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然而,任何测量都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我们通常关心的是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而精确性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为什么需要关注不确定度?了解和考虑不确定度对于科学实验的合理设计和数据分析至关重要。
准确的不确定度估计可以帮助实验者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并评估实验偏差的可能原因。
不正确地估计不确定度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和误导性的数据分析,甚至对进一步的研究产生不良影响。
如何计算不确定度?在物理实验中,不确定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计算:1. 个别测量值的不确定度个别测量值的不确定度可以通过实验仪器的精度和分辨力来估计。
精度是指仪器测量结果的稳定性,而分辨力是指仪器能够分辨出来的最小变化量。
根据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分辨力,我们可以对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进行估计。
2. 多次测量的不确定度在大学物理实验中,我们通常会进行多次测量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多次测量的不确定度可以通过计算测量值的标准偏差来估计。
标准偏差是多次测量结果与其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的度量。
标准偏差越小,表示测量结果的精确性越高。
3. 不确定度的合成在实验中,我们通常会有多个测量结果,并且每个测量结果都会有其个别的不确定度。
为了获得整个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将个别不确定度合成为一个总体不确定度。
合成不确定度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加法合成法和乘法合成法等。
如何减小不确定度?在物理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小不确定度:1. 提高实验仪器的精度和分辨力使用高精度的实验仪器可以减小个别测量值的不确定度。
精度更高的仪器可以提供更准确和精确的测量结果。
2. 增加测量次数多次测量可以减小多个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
通过进行多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 注意仪器使用的环境条件在进行物理实验时,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