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 歌表演 保护小羊|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歌表演保护小羊》人教版(3)一. 教材分析《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是人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五单元《歌表演保护小羊》。
本单元通过一首歌曲《保护小羊》,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了解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歌曲《保护小羊》旋律简单,节奏明显,易于学生学唱。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音乐课程充满热情。
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对动物具有较强的兴趣,利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更容易地引导学生投入到歌曲学习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保护小羊》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教育学生关爱动物,培养学生的爱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歌曲《保护小羊》。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3.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情感教学法:通过歌曲《保护小羊》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关爱动物,培养学生的爱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歌曲《保护小羊》相关的课件,包括歌词、图片、动画等。
2.教学乐器:准备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拍手鼓、铃鼓等。
3.教学环境:布置一个温馨、舒适的音乐教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关于小羊的动画片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小羊。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保护小羊》,展示课件,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歌表演:保护小羊-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动物的保护意义,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2.能够听懂和演唱歌曲《保护小羊》;
3.能够动手制作一份小羊手工;
4.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度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歌曲《保护小羊》的学习;
2.手工制作。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张小羊的图片;
2.呈现《保护小羊》歌曲;
3.准备手工制作所需材料。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1.呈现一张小羊的图片,问学生它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作用;
2.引导学生了解小动物的保护意义。
第二步:学习和演唱歌曲
1.播放《保护小羊》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
2.再让学生跟着音乐唱,帮助学生正确唱出歌词和旋律;
3.多唱几遍,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第三步:手工制作
1.教师出示制作小羊的材料,并讲解制作过程;
2.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加强动手能力。
第四步:结束
1.汇报制作情况和心得体会;
2.教师宣布本次课结束。
五、教学评价
1.学生能否听懂、演唱歌曲和制作出手工;
2.学生是否理解保护小动物的意义;
3.整堂课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
1.学生可以观察家里的宠物或者周围的生物,从而更加深入了解各种生物的保护意义;
2.引导学生收集制作更多的小动物手工,了解小动物的特征和不同体型。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简谱)《歌表演保护小羊》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保护小羊》是一首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采用简谱编写。
歌曲以轻松愉快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讲述了小羊在草原上玩耍,遇到危险时,大家共同保护小羊的故事。
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同时,通过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符认识和简单的歌唱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保护小羊》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3.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4.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保护小羊》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3.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要领。
4.游戏法:将音乐教学融入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保护小羊》的歌词、旋律、图片等元素的课件。
2.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学道具:小羊头饰、草原背景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歌曲《保护小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保护小羊》,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歌唱姿势。
然后,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感。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保护小羊》教学目标:1.能根据歌曲内容自编自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2.分辨简单的节奏型并正确的打击节奏。
3.学习歌曲《保护小羊》,创编动作自由歌舞。
教学重点:运用艺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提高创编表演的能力。
教学准备:动物图片,头饰,录音机、光盘等。
教学过程:一、师生礼仪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快乐小舞曲》二、导入1、刚刚我们复习了《快乐小舞曲》,今天,老师又带了一个大森林里的故事,下面,我来播放几段音乐,你们猜猜都是什么小动物?羊:性格温和友善,易于相处,不会袭击人类,它们甚至不会撕咬或顶撞,常处于安静状态。
动画片喜羊羊、聪明。
美羊羊、乖。
沸羊羊、结实。
懒羊羊、很懒。
慢羊羊、充满智慧。
狼:嗅觉敏捷、强攻击性、团队协作、纪律严明。
大象: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刺猬: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
猎狗:警惕性非同寻常,有特别灵敏的鼻子,一般都很聪明,有活力,比较好动。
训练还可以,服从性强。
狗熊:有个胖子傻头傻脑,爱吃蜂蜜不怕蜂咬。
熊是卤莽的,上肢有力,爪子锋利,一般不攻击不移动的物体,所以见到熊最好保持不动。
(黑板板书节奏条和动物的卡片)①X - ∣X - ∣大象②X X ∣X X ∣狗熊③X XX∣X XX∣小猎狗④XX XX∣XX XX∣小刺猬2、示范表演:表演要求:请学生扮演小羊、豺狼、大象、狗熊、小刺猬、小猎狗等动物(头戴各种动物头饰),模仿动物们的动作与形象,边由老师解说,边进行《保护小羊》音乐故事的表演。
学生模仿动物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按照老师解说的故事情节发展来表演。
并在解说的过程中由学生加入模仿动物们的音响效果和放乐曲《保护小羊》录音作为背景音乐。
解说: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一群洁白、可爱的小绵羊来到一座绿油油的小山岗上。
它们在山岗上无忧无虑地吃草、做游戏。
(加入小绵羊的音响)突然,从岩石的后面窜出了三只可恶的大豺狼(加入豺狼的音响)。
歌表演保护小羊-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会唱《保护小羊》这首歌曲。
2.了解保护小动物的重要性。
3.发扬爱护小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歌曲《保护小羊》的词曲特点。
•难点:正确地吐字、表达歌曲情感。
三、教学过程1. 音乐欣赏播放《保护小羊》的音乐,让学生们先听一遍,让他们自由地听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曲调。
2. 歌曲学唱•第一遍:老师带领学生们口型跟唱《保护小羊》。
注意教唱时要充分展示儿歌的朗朗上口的优点,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遍:让学生们跟着音乐唱歌,同时引导他们注意音乐、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第三遍:让学生们自由地唱歌,并鼓励小朋友们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3. 分组表演•建议分为小组表演形式,让小朋友们自选角色,分好自己的组,自由编排小短剧。
•活跃气氛,并获得表演锻炼的机会。
4. 讨论感受表演之后,让学生们讨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以下问题:•你们的表演有什么不足之处,该如何改进?•你们觉得《保护小羊》这首歌曲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小动物和自然,让环境更美好?辅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引导他们明确保护环境和小动物的意义和价值,并梳理出一些小小的保护环境/小动物的行为。
四、教学反思歌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动手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而且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创意劳动的能力。
此活动副课外内容,能够丰富幼儿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演唱、表演的基本技能。
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感受音乐内容形象,感受表现歌曲的情绪特点。
在创编表演方面有一定难度,有的学生表现力匮乏,可能会束手无策,这加大了授课难度。
本节课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开展教学环节。
同时,以听唱法、对比法、听赏法实施教学,贯穿律动来表现音乐作品。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歌曲的学唱及表演过程中自然的渗透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发扬集体主义、战胜困难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在师生共同参与歌曲的表演与编创,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提高编创、表演能力并从中得到快乐。
3、知识与技能:有表情地演唱《保护小羊》,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形象, 加深学生对动物形象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
让学生学会表演音乐故事《保护小羊》。
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角色。
将音乐表演自然的融入到不同动物的模仿之中。
一、导入表演1.学生听《保护小羊》伴奏音乐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
师:同学们都知道大森林中有很多动物,这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动物吧?你能听着音乐用动作或声音表现出来,让老师猜猜嘛?2、教师说出学生表演的动物时,请同学们表演出来,并指出动物的特征。
二、音乐故事表演。
1、导入师:现在,这六种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些事, 老师来讲述故事,我们分成六组,每一组分别来扮演一种动物,边听老师讲故事,边进行故事的表演。
生:学生扮演小羊、豺狼、大象、狗熊、小刺猬、小猎狗(头戴各种动物头饰),模仿动物们的动作与形象来表演。
2、教师讲述故事,学生表演讲述表演过程中放乐曲《保护小羊》伴奏作为背景音乐。
故事结尾处: (朋友们热烈拥抱、欢声笑语,共享胜利的喜悦) 播放音乐《保护小羊》学生舞蹈三、学唱歌曲《保护小羊》1、请同学们为这个故事起个名字。
2、听歌曲范唱。
3、学唱歌曲a 听唱法b 师生对唱c 对比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的相同不同。
4、歌曲处理师:当小羊遇到大灰狼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和心情? (惊慌) 师生模仿。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歌表演保护小羊》人教版(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主题是“歌表演保护小羊”。
本节课通过一首名为《保护小羊》的儿歌,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了解并培养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一年级的学生学习。
教材还提供了相应的动作指导,让学生在唱歌的同时进行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保护小羊》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动作表演歌曲。
3.教育学生关爱小动物,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歌曲《保护小羊》,并能进行动作表演。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会歌曲。
3.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动作示范,然后引导学生跟随模仿。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保护小羊》的音频文件和歌词。
2.准备相应的动作指导图示。
3.准备教学道具,如小羊玩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保护小羊》的音频文件,引导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
在唱完歌曲后,向学生介绍歌曲的主题和意义,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动作指导图示,并讲解相关的动作要求。
然后,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表演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示范,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表演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教学内容:歌表演:《保护小羊》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从歌曲中感受团结的力量。
2、师生共同参与歌曲的表演与创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提高编创、表演的能力,并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感受团结的力量教学难点:编创情景、表演、展示教学准备:图片小动物头饰小道具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导入:老师:同学们,大家看看老师带来的小动物图片是什么动物?老师分别把小羊和大灰狼图片贴在黑板上。
学生:小羊和大灰狼。
老师:大灰狼想要干什么?学生:吃小羊。
(大家猜测各种可能)老师:我们要怎么办呢?学生:保护小羊。
2、板书课题:《保护小羊》老师:今天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一起来快乐的歌舞。
二:讲授新课1、发头饰:(送给孩子们的小礼物)老师:这节课老师带来了这一课里所有出现的小动物的头饰,做为老师送给同学们的小礼物,大家打开音乐课本42 页,看看《保护小羊》这一课都出现了哪几个小动物呢?学生:小羊、大灰狼、大象、狗熊、小刺猬、小猎狗。
老师:根据老师对同学们的了解和喜爱,现在我把头饰一一对号发给大家,“小羊”坐在一起,“大灰狼”坐在一起,保护小羊的“小动物”坐在一起好吗?(老师发头饰,同学们根据各自的角色迅速按老师安排的座位坐好)2 、课件展示:1)欣赏歌曲《保护小羊》。
老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后,有什么感受何想法?学生思考。
2)复听。
学生讨论谈感受。
3)简单介绍云南傈僳族民族民风。
3 、学习歌曲。
1)出示歌曲曲谱课件。
2)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再次体会歌曲内涵。
3)老师分句教唱歌谱两遍。
老师:大家跟着老师学习了两遍歌谱,同学们仔细的观察,上下两句旋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老师分句教唱歌词两遍4 、跟伴奏轻声哼唱。
5 、老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提示学生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该如何做?)6、老师:让我们伴随着欢快的节奏一起来感受这首歌曲吧!7 、安排学生分组就为。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五单元歌表演保护小羊》人教版(4)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第五单元,主题是“歌表演”。
本节课的内容是《保护小羊》,歌曲内容生动有趣,描绘了一只小羊在森林里遇到危险,被善良的人们保护的故事。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优美,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培养集体合作意识,同时也能加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他们对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符、节奏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角色扮演和表演技巧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内容和表演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保护小羊》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3.通过角色扮演和歌表演,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保护小羊》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2.歌表演中的角色扮演和表演技巧。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学习。
2.运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集体中演唱、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音乐知识和技巧。
4.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保护小羊》的音频、视频资料,以及与歌曲相关的图片、道具等。
2.安排教室内的座位,以便于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和表演。
3.准备教材、乐谱、歌词卡片等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保护小羊》,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保护小羊》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歌表演保护小羊》人教版(4)一. 教材分析《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的主题是“歌表演”,通过歌曲和表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歌曲《保护小羊》,歌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旨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保护弱小的品质。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一年级学生学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
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角色扮演和表演尚缺乏经验,需要在教学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保护小羊》的歌词,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学会用动作和表情演绎歌曲。
3.教育学生关爱他人,保护弱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角色扮演和表演。
2.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3.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和表演,引导学生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教师点评指导。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意义,培养关爱他人、保护弱小的品质。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歌曲,提高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保护小羊》的课件或黑板报。
2.准备歌曲《保护小羊》的曲谱。
3.准备表演道具(如小羊道具、狼道具等)。
4.准备教学用具(如音响、话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故事引入课题,讲述一只小羊遇到了狼,其他小动物们如何保护小羊的故事。
引导学生关注保护弱小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保护小羊》,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角色,了解故事情节。
3.学唱歌曲(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指导学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
《保护小羊》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保护小羊》,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2、指导学生区分歌曲中两个结束音的不同。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即兴表演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团结的力量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机组织教学:师:同学们好!生:你好,你好,李老师你好!教学过程:1、猜谜语,故事导入:出示课件年纪不算大,胡子一大把,爱吃青青草,总是喊妈妈?(小羊)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羊的故事,你们想听吗?随旋律钢伴,将歌曲中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师: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略(团结)2、新课教学:师:现在老师要把这个故事和音乐结合起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音乐问:音乐中有几种动物?其中的主角是哪两种动物?(羊、狼)问:在音乐中,表现小羊的旋律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唱旋律:(用ding演唱)师:那我们刚才说的另一个主人公是谁啊?(狼)师:我们来看看,音乐中是怎样表现狼的?教唱旋律:(用bong演唱)提示附点节奏分别用“ding”和“bong”完整演唱这两句旋律(注意附点节奏的演唱)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老师的琴声,看看小羊的旋律出现了几次?(2次)师钢伴完整弹奏歌曲第一段旋律师:再来听听,大灰狼的旋律出现了几次?师:同学们,仔细听一下,大灰狼的旋律发生了什么变化?(尾音不同,同头换尾3—1)随琴声,演唱狼的旋律和结尾旋律(结尾旋律用la演唱,区分相似的两个乐句)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的模仿能力,大灰狼可以怎么表现?生:(略)把大灰狼的动作融入旋律当中,随琴声再完整演唱一遍,唱大灰狼的旋律时,做动作师:同学们做的真好,现在老师想把这个故事和音乐结合在一起,你们同意吗?生:同意!师带领生,随琴声有节奏的朗读第一段歌词,注意附点节奏的朗读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帮助小绵羊呢?以同样的形式,朗读第二段歌词跟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演唱时,做大灰狼的动作)问:其他动物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让学生发挥想象把大象、狗熊、刺猬、小猎狗表演出来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故事验出来呢?(师示范,把几种动物的动作串起来,进行表演)播放音乐,学生跟老师一起做动作表演请个别同学到台上进行表演将学生分组,两组同学打节奏,两组同学做动作演唱(时间充足交换表演谈)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到了集体的力量是十分大的,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克服困难,同学之间要互相友爱、团结。
一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第五单元歌表演保护小羊》人教版(4)一. 教材分析《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五单元的主题是“歌表演”,本节课的内容是《保护小羊》。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故事情节展现了小羊与小狗、小猫之间的友谊,强调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一年级的学生学习。
教材通过这首歌词教育学生要关爱他人,保护弱小,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善于模仿,喜欢表现自己。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接受能力。
但同时,学生的自律性、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保护小羊》的歌词、旋律,学会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保护弱小,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保护小羊》的歌词、旋律的学习与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音高的转换,以及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教学乐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讲述小羊、小狗、小猫之间的友谊,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a.教唱歌曲,讲解歌词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关爱他人、保护弱小的主题。
b.分组学习,让学生互相教唱,提高演唱能力。
c.分析歌曲节奏、旋律特点,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3.歌表演:a.分成角色,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b.邀请学生上台表演,给予鼓励和评价。
4.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爱他人、保护弱小的主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保护小羊】歌词:小羊羔,小羊羔,我们一起保护好,小狗儿,小猫儿,友谊永远牢。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歌表演保护小羊》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歌表演”以保护小羊为主题,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和音乐实践能力。
歌曲《保护小羊》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寓言故事歌曲,以简单的手拍、动作等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唱、动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善于通过动作来感受和表达音乐。
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基本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
2.学会歌曲《保护小羊》,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3.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歌曲《保护小羊》的歌词和旋律。
2.运用手拍、动作等表现形式,参与歌表演。
3.理解歌曲寓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法、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保护小羊》的音频、视频,图片等。
2.教学道具:小羊玩偶、小树苗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保护小羊》,引导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提问:“歌曲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让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小羊玩偶,引导学生认识小羊,并讲述歌曲中保护小羊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理解歌曲寓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保护小羊》,教唱歌词和旋律。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学会歌曲。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表演,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如小羊、狼等),通过手拍、动作等形式,表现歌曲中的故事情节。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保护小羊》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用洪亮的声音演唱《保护小羊》。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根据歌曲内容自由表演。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即兴表演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团结的力量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教学用具:动物头饰电子琴课件打击乐器等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我们只模仿了几个小动物的叫声,可是动物王国里还有很多的小动物呢!但是今天老师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傈僳族的小动物,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图片)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小动物是谁?(小羊)同学们,你们认识吗?它是什么小动物呀?那谁能用动作模仿一下小羊是什么样子的呢?(依次出示动物图片)好了,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的小动物了,但是在我们的课堂还有一位小动物呢!它可是带着任务来的呦,让我们赶快把它请出来吧。
(出示手偶:巧虎:同学们大家上午好,现在就来看看我给大家带来了那些小任务吧!出示任务图片,巧虎: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这次的任务呀?好,那就让我拭目以待吧!)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小动物们来的路上还发生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吗?那就让我们先来听一段歌谣吧,(播放一遍)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对了,就是小羊在吃草,突然来了3只大灰狼,那么后来出现了那些小动物来帮忙了呢?让我们在来听一听(播放第二遍)提问出现那些小动物?最后怎么样了?同学们,歌谣好听吗?你们想学吗?好,那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歌谣的内容吧(拍手打节奏读歌词两遍)同学们,歌谣的内容我们也知道了。
但是歌谣还没有名字呢?谁来给歌谣取一个名字呢?(出示课题)二:学习歌曲1.同学们,你们想学歌谣吗?好,那么老师先给大家范唱一遍2.教唱一遍3.跟琴学唱一遍4.齐唱三:话筒接龙游戏1.师生接龙一遍2.加动作跟音乐演唱一遍3.齐唱加打击乐器四:故事表演课堂小结:只有小动物们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打败凶恶的大灰狼。
5歌表演保护小羊1、教学目标1. 通过《保护小羊》音乐故事的讲述,熟悉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明确故事情节的内涵,能用歌声把故事表演出来。
2. 巩固三种节奏型,采取多种形式学唱歌曲《保护小羊》。
3. 通过《保护小羊》音乐故事的角色扮演,学生在情境中表演,感受参与演出短小情景剧的快乐,在合作中树立团结一心、互相帮助、战胜困难的信心。
2、学情分析对于这一课我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年龄学情分析小、爱玩、好动,所以我让他们尽量在玩的过程中学习音乐, 并爱上音乐,针对他们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对有趣的事容易产生兴趣,喜欢模仿的特点,我设计多种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活动方式,更好的激发学生学好音乐,表现自我的欲望。
3、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三种节奏型,学唱歌曲《保护小羊》,合作扮演角色,表现歌曲内容。
难点:了解这首歌曲由二个乐句组成,感受二个乐句基本相同的旋律和不同的结束音。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谜语导入:年纪不算大,胡子一大把,爱吃青青草,总是喊妈妈。
(小羊)1.师:大家知道在十二生肖里,小羊排在第几位吗?(学生回答)对。
只要能在十二生肖中占一席之地的一般都大有来历,像小猴子聪明伶俐、活泼可爱;马儿勤劳忠实、善于奔跑;老虎就更厉害了,勇猛威武,是兽中之王呢!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在十二生肖中排列第八的“小羊”的故事。
2. 说说“羊”。
请同学们说一说小样的形象,分享一些关于“羊”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师:你觉得小羊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学生回答。
3、讲一讲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啊,今天徐老师也准备了一个小羊的故事,现在正想讲给大家听呢!同学们想听吗?活动2【讲授】讲故事1. 第一幅图(《保护小羊》图一)师:一个晴朗的早晨,一群小羊来到一座绿油油的小山岗上。
它们在小山岗上无忧无虑地吃草、玩耍、做游戏,还有的在快乐地唱着歌。
听它们在唱什么呢?生:模仿小羊的歌唱声。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保护小羊》人教版《保护小羊》教案教学内容:歌表演《保护小羊》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从歌曲中感受团结的力量。
2、师生共同参与歌曲的表演与编创,让学生在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提高编创,表演能力并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师生共同参与歌曲的表演与编创,让学生在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提高编创,表演能力并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难点1、从歌曲中感受团结的力量。
2、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提高编创,表演能力并从中得到快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练声1234 |5 —|5432|1—|| 小朋友们好老师好我们来唱发声练习:1=C-F 2/4 1234|5—|56 5|5432|1—||小朋友唱歌啦啦啦小鸟(叽)小猫(喵)小狗(旺)小羊(咩)鸭子(嘎)公鸡(喔)喜鹊(喳)2、复习歌曲《咏鹅》,有动作表情地演唱。
3、我给大家猜个谜语:年纪不算大,胡子—大把,爱吃青春草,总是喊妈妈(小羊)二、教唱歌曲今天老师给大家讲讲关于小羊的故事1、第一幅图:师:一个晴朗的早晨,一群小羊来到一座绿油油的小山岗上,它们在无忧无虑地唱着歌。
X XX|X X|X XX|X X||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2、第二幅图X X|X X |X X |X || 突然来了三只狼X· X|XX|XX|X|| 突然来了三只狼分别练习一下,加了附点,前长后短,表现很着急的情绪。
大象来了它的长鼻子还是武器呢。
3、欣赏歌曲同学们都迫不及待了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1)学生初次聆听歌曲(录音)(2)介绍傈僳族(图片)谁来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热烈欢快的气氛4、教唱简谱(1)听老师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出示简谱)有两个乐句组成,这两个乐句前面重复,最后一小节,有点变化,教唱一遍,齐唱一遍,注意附点的地方。
(2)教唱一遍简谱,提问,两篇乐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对前面是重复的。
后面一句有变化,一起来唱一遍(3)用“来”唱一遍5、唱新歌(1)听老师范唱一遍歌词(2)好,我们现在来玩接唱游戏,老师唱第一句,同学们唱第二句,老师唱第三句,大家唱第四句。
保护小羊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保护小羊,能用悠闲自得、紧张害怕、焦急不安,勇敢坚定等不同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保护小羊》音乐故事的讲述,熟悉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明确故事情节的内涵,能用歌声把故事讲出来
3. 通过《保护小羊》音乐故事的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合作中树立团结一心、互相帮助、战胜困难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学唱歌曲《保护小羊》,合作扮演角色,表现歌曲内容。
2. 了解这首歌曲由二个乐句组成,感受二个乐句基本相同的旋律和不同的结束音。
教材分析
《保护小羊》是一首傈僳族民歌,歌曲,以叙述小动物们勇敢团结,保护小羊不受三只狼的侵害为内容,极具儿童趣味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导入新课(
1,幻灯片1-猜谜语):年纪不算大,胡子一大把,爱吃青青草,总是喊妈妈。
(打一动物)
生:“羊”。
2.师:你觉得小羊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学生回答。
(善良,温柔),
3.讲故事
师:现在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羊的故事吧
1. 幻灯片2
师:一个晴朗的早晨,一群小羊来到一座绿油油的小山岗上。
它们在小山岗上无忧无虑地吃草、玩耍、做游戏,又蹦又跳的,开心极了。
2幻灯片3)
师:小羊们正玩得快乐的时候,突然从树林里钻出了三只大灰狼,它们龇着牙咧着嘴、舞着锋利的爪子一步一步地逼近小羊。
你觉得大灰狼是什么样的动物呢?(狡猾,凶恶)
师:看着凶恶的大灰狼步步逼近,,小羊们害怕极了,它们会怎么办呢?(急切的向四周呼叫求救)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
3.幻灯片4
师:在小山岗附近的动物朋友听见了小羊们急切的求救声,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营救。
都有谁呢?它们是怎样把大灰狼给赶跑的呀?(学生讲述。
)
4. 幻灯片5
师: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大灰狼终于被赶走了。
小羊们得救了,和朋友们尽情地欢笑.玩耍起来。
问:故事里都有哪些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儿?(生:在小羊遇到困难时,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团结起来保护小羊,让他们不受伤害)
三.揭示课题。
师:这是一首云南“傈僳族”民歌,聪明的傈僳族人把流传在当地的小羊的故事改编成儿歌,还谱上曲子传唱下来,并给歌曲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保护小羊》。
四.学习歌曲。
(1)初听;师:我们一起来听听云南傈僳族小朋友唱的这首歌曲吧。
放(《保护小羊》动画)
师:从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说歌曲内容。
2读一读:
教师分句教读歌词,学生跟读。
学生自己读
1学唱歌谱。
(2)学生分句跟唱一遍。
,再跟老师唱。
(3)听琴声分句唱一遍。
找出两句旋律的相同和不同
(2)再次聆听歌曲,说说歌曲的情绪、速度、声音。
(出示幻灯片
;听音乐填空)
师:你觉得傈僳族小朋友唱得怎么样?为什么觉得好听呀?让我们来寻找一下答案吧。
(3)第三次听歌曲。
师:小朋友是用适中的速度、轻巧活泼的声音、热烈的情绪来歌唱的。
让我们打开书本,跟着傈僳族小朋友轻声唱一唱,并找出你觉得较难唱的句子。
5. 处理歌曲)。
(1)学生找出较难的句子,教师先引导学生朗读,掌握节奏,然后学唱。
突然来了三只狼----要唱出大灰狼来了的危险情境。
(提示学生带八分附点音符的唱法)
对比示范两种唱法(加附点,不加附点----问:哪一种更能表现狼的凶恶)
快来保护小绵羊---要唱出小羊盼望朋友们以最快的速度来保护自己的焦急心情
(2)学唱歌词
第一段分句跟师学唱,完整唱,
第二段轻声分句跟琴唱,完整唱
6. 采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师生接唱;同学之间接唱。
(2)指导学生用轻巧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五、演一演
师:除了唱一唱,拍一拍,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
1.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各种动物的动作。
2. 找学生分角色表演。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今天你学了一首什么歌曲,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帮助有困难的人,互帮互助,团结起来力量大。
小动物们只有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打败凶恶的大灰狼。
团结就是力量。
如果我们班的同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应该怎么做呢?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什么困难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