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案

实验一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与实验仪器

一、实验目的

实验室和实验仪器是开展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平台,对实验室布局和仪器配置的掌握程度是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性的重要体现。华中农业大学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和国家柑橘育种中心的生物技术研究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有重要国际知名度,其实验室布局和仪器配置能代表目前国内外生物技术实验室的整体情况,通过现场参观和老师讲解加深同学们对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的认识。

二、实验场所选择及实验内容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开展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直接相关的实验室分工与布局和主要仪器:如与组织培养有关的超净工作台、高压灭锅、接种至、培养室等;与分子生物学有关的如高速冷冻离心机、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相关背景知识回顾:对课堂讲述的各种生物技术如分子标记、细胞和组织培养等操作过程进行回顾,重要指出每个环节要用到的必备仪器的作用、性能指标、操作注意事项及仪器选购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2、每班分为两小组简要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布局,及功能分区情况;针对每个分区的重要仪器进行讲述,结束时对所有参观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四、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有很多易损仪器或有毒试剂,参观时要求同学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动手,以保证仪器和人身安全。

五、思考题

1、根据参观内容,描述本次参观有了解到的主要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一个现代化生物技术实验室应具备的基本功能的必备仪器有哪些?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案

实验二植物组织培养

一、实验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原生质体融合、病毒脱除、离体快繁及遗传转化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胡萝卜以其培养体系成熟、再生容易而被视为组织培养的理想外植体材料,本实验通过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使同学们掌握基本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及培养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

基于1902年德国科学家哈勃兰特(HabrlMdt)提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即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分化发育成新个体的潜能。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都具备再生成完整植物的能力。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

仪器:PH计、微波炉、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室、三角瓶、封口膜、无菌滤纸、手术刀片、镊子、酒精灯、记号笔等

试材:新鲜胡萝卜,培养基配制所需相关试剂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的配制(小规模实验应按比例减少,避免造成很大的浪费):

大量元素(10倍液):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溶解定容到1升后,加到5升存储瓶中。

KNO395 g

NH4NO382.5 g

KH2PO48.5 g

MgSO4?7H2O 18.5 g

CaCl2?2H2O 22.0 g

注意事项:

1、配置母液前要仔细清洗存储容器

2、应按照顺序分别彻底溶解后混合,每加完一种药品,摇动存储瓶使其混合均匀;

3、溶解时最好加热,以便充分溶解,避免沉淀的产生;

4、夏季要用新制的蒸馏水,并加热,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水中带菌量过大而产生沉淀,同时可以减缓绿藻的生成;

5、沉淀的产生一是由于溶解不充分就混合造成的(浑浊型沉淀),所以配置时一定

不要急;二是由于长菌而产生絮状沉淀,所以要用新制的蒸馏水并加热。

●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100倍):取少量(200-300ml)温水依次加入下列药品,每加一

种药品后搅拌溶解,最后定容到1L:

KI 0.083 g

H3BO30.62 g

ZnSO4*7H2O 0.86 g

NaMoO4*2H2O 0.025 g

CuSO4*5H2O 0.0025 g

CoCl2*6H2O 0.0025 g

MnSO4*4H2O 2.23 g (MnSO4*H2O 1.69 g)

注意:配好后在室温下放置10 h以上再放入冰箱保存,即刻放入冰箱易产生结晶沉淀。配制过程中产生沉淀的原因有:1. 前一个没彻底溶解就加入了后一个药品;2. 蒸馏水pH 值过高,可加几滴盐酸校正。

●甘氨酸和肌醇的配制(100倍):

甘氨酸: 0.2 g溶解定容到一升; 肌醇: 10 g溶解定容到一升。

●铁盐的配制(100倍):

称取EDTA 3.73 g,FeSO4·7H2O 2.78 g,分别溶解后混合定容到1L,放入棕色细口瓶中,室温放置10 h以上(防止结晶沉淀),然后放入4℃冰箱。

●维生素B的配制(100倍):

改良MT:VB1(盐酸硫氨素)1g, MS:10 mg

VB6 (盐酸吡哆素) 1g, 50 mg

VB5 (烟酸) 0.5g, 50 mg

分别称取顺序溶解在温热的蒸馏水中,定容到1升。

注: 需要溶解完一个再加另一个。VB5不易溶解,需要搅拌,必要时可以加热。

●Vc的配制(100倍):

称取Vc 0.5g 溶解在蒸馏水中,定容到1升即可。

注意:母液最好不要配制太多,如果配制的量较大,短时间内用不完,最好分装一部分到小的细口瓶中,在做培养基时使用。这样不容易产生沉淀。

2、配好母液后,按以下体种(或质量)量取,最后用蒸馏水定溶到1升,调节pH 至5.8,用塑料烧杯放入微波炉中充分溶解后分装灭菌。

大量元素(10倍液) 100 ml

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100倍) 10 ml

甘氨酸和肌醇的配制(100倍) 10 ml

铁盐的配制(100倍) 10 ml

维生素B的配制(100倍) 10 ml

Vc的配制(100倍) 10 ml

蔗糖 20 g

琼脂 7.5 g

3、接种与培养,在超净台上接种后,用记号笔做好标签,放置到光照培养室中进行培养。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涉及到酒精及砷汞等危险品,注意人身安全的环境安全,废液不要随意乱倒。

2、外植体消毒及接种操作要规范,注意超净台的卫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六、实验结果处理

一星期后,统计污染率,并对未污染材料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并分析产生污染的可能原因。

七、思考题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娅,曾君祉,周志勇,陈毓荃,黄华樑。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

建立。植物学通报, 2005,22:37-42

2.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柑橘课题组。实验手册,2002,武汉(课

题组内部资料)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案

实验三植物DNA的提取及电泳检测

一、实验目的

DNA 提取是开展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前提之一,高质量的DNA直接关系到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图谱构建及功能基因组研究等工作的成败。本实验旨在锻炼同学们DNA操作及检测的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

植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植物细胞内含有丰富的遗传物质。在机械研磨、高温和去污剂的共同作用下,植物细胞破裂,DNA从细胞核释放到提取缓冲液中。经蛋白质强变性剂处理结合离心,除去蛋白质和色素等杂质,再用乙醇沉淀便可获得高纯度的DNA。

DNA电泳是依据DNA带负电荷,而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孔径大小不同,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DNA由负极向正极移动,分子量小的移动快而分子量大的移动慢,最终达到不同分子量大小的DNA分离的目的。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

水浴锅、离心机、电泳仪等

新鲜健康柑橘叶片,液氮、及DNA提取有关试剂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药品的配制:

CTAB提取液:

(1) 100 mM Tris-HCl(PH 8.0),1.5 M NaCl,50 mM EDTA(PH 8.0)

(2) 1% PVP,2% CTAB

(3) 取少许(1)加到(2)中,搅拌成糊状,后加(1)至足量,65℃水浴充分溶解备用。使

用前要在65℃温浴一会儿,然后加入1-4%巯基乙醇,混均匀。

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重蒸酚65℃水浴溶解,在烧杯中加入80ml温热的蒸馏水,加入少许8-羟基喹啉,溶解后加入100ml重蒸酚,再加入100ml氯仿:异戊醇(24:1),加入20克Tris Base,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5 h左右至停止搅拌后很快分层,然后装入棕色瓶中,4℃冰箱中储存备用。

2. DNA的粗提

在装有叶片的离心管中加入石英砂少许(约0.07克),用尖头玻棒将材料研细后加入500 ul CTAB提取液,再继续研磨一会儿使其悬浮均匀,然后在65℃水浴锅中温

浴60分钟,隔15分钟取出上下轻轻颠倒几次,水浴之后,加入500 ul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上下晃动10分钟以上,其间置于37℃水浴锅中温浴一会(冬季),使之充分混匀,然后8000-10000 rpm离心5-10分钟,吸取上清液转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60 ul 5M NaCl,再加入-20℃冰冻无水乙醇1 ml,轻轻颠倒数次,混合均匀后冰冻30分钟沉淀DNA,然后8000-10000 rpm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加入1 ml 70%酒精浸泡2小时或过夜,8000 rpm离心5分钟,弃酒精之后在工作台上风干DNA,注意不要过干,否则会使以后溶解困难。

3. DNA的纯化:

向风干后的DNA中加入500 ul 1×TE,37℃水浴15-30分钟至DNA完全溶解,加

5 ul 5 mg/ml Rnase,37℃水浴6小时,然后加入500 μl苯酚:氯仿:异戊醇(25:

24:1),上下颠倒离心管约10分钟,至充分混匀,8000-10000 rpm离心5分钟,吸取上层液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500 μl氯仿:异戊醇(24:1),颠倒10分钟(方法同上),8000 –10000 rpm离心5分钟,吸取上层液至另一离心管中,加入60 μl 5M NaCl,再加入1 ml冷冻的无水乙醇,轻轻颠倒,然后在-20℃冰箱中置30分钟沉淀DNA,8000-10000 rpm离心2-3分钟,使DNA分散状紧贴在管壁上,弃酒精,加70%酒精1ml浸泡,2小时后换一次,后浸泡过夜,8000 rpm离心3分钟后弃酒精,风干,加50-100 μl TE充分溶解备用。

4、DNA检测

1)取DNA原液15 μl稀释至3.0 ml,用UV-160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230 nm、

260 nm及280 nm的吸光值。高质量的DNA要求:A

260/A

230

>2.0; 1.7

260

/A

280

<1.9

2)将DNA原液适当稀释后,用1 × TAE,0.8%琼脂糖凝胶2V/cm电泳1 h进行质量检测。

3)向一定量的DNA中加入限制性内切酶EcoR I至4-5 U/μg DNA,37℃消化过夜,用0.5 × TBE,0.8%琼脂糖凝胶2.5V/cm电泳3 h进行检测。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的液氮、氯仿、苯酚、EB等都是危险或有毒物质,操作时要戴手套,并在专门区域操作。

2、DAN电泳时只能由负极到正极,电泳时要注意电极是否正确。

六、思考题

简述DAN提取的步骤及主要试剂的作用。

2012年植物生理学及生物化学答案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学门类联考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植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l~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收发生在 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叶绿体和过氧化物体 C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体D叶绿体和线粒体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光合作用》——光呼吸 2.能诱导禾谷类植物种子产生α-淀粉酶的植物激素是 A.ABA B.GA C.CTK D.IAA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植物生长物质》——赤霉素的作用 3.下列关于蛋白复合物在细胞中存在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合酶位于高尔基体上 B.PSⅡ位于叶绿体基质中 C.F O-F1复合物位于叶绿体内膜上 D.LHCⅡ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与功能,叶绿体和光和色素 4.下列能支持韧皮部运输压力流动学说的是 A.筛管分子间的筛板孔是开放的 B.P蛋白特异地存在于筛管细胞中 C.蔗糖是筛管汁液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 D.韧皮部物质的运输存在着双向运输现象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同化物的运输、分配及信号转导》——韧皮部运输机理 5.照射波长为730mm的远红光,植物体内Pfr和Pr含量变化为 A.Pfr升高,Pr降低 B.Pfr降低,Pr升高 C.Pfr降低,Pr降低 D.Pfr升高,Pr升高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植物的生长生理》——光形态建成的作用机理 6.下列蛋白质中,在酸性条件下具有促使细胞壁松弛作用的是: A.扩张蛋白 B.G蛋白 C.钙调蛋白 D.肌动蛋白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组成》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试卷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试卷 姓名: 成绩 1.什么是生物技术?(10分) 答: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有时也称生物工程,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茎尖大小与脱毒效果及成活率的关系?(10分) 答: (1)细胞全能性是指在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只要条件许可,都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 (2)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病毒在植物体内通过维管束和胞间连丝传播,因此在植物体内含量不均匀,顶端分生组织带毒少,病毒含量低。 (3)进行茎尖培养时,切取茎尖越小,带有病毒的可能性越小,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脱毒效果越好。但茎尖太小,离体培养时成活率小,反之则反。 3.何谓原生质体融合?园艺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方法及体细胞杂种的筛选和鉴定技术?(20分) 答: (1)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

指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 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 (2)园艺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方法: 硝酸钠法、高钙离子法、PEG法、电融合法、多聚化合物法以及聚集微束激光法。 (3)体细胞杂种的筛选: 根据不同对象和目的,可用各种方法,如按细胞的形态大小,细胞繁殖状态上的差异,或利用融合细胞对温度、药物的敏感性、营养要求不同等特性进行分离选育,主要有遗传互补选择、形态特征选择、生长特性选择、敏感差异选择、低密度培养选择等方法。 (4)体细胞杂种的技术鉴定: ①、RFLP和RAPD应用于鉴定体细胞杂种;②、种特异重复DNA;③、Southern杂交在体细胞杂交中的应用;④、基因组原位杂交仔植物杂种中鉴定;⑤、其它方法。如SSR、核糖体DNA间隔序列分析及内部转录间隔区分析。 4.园艺植物常用的分子标记有哪些?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0分) 答: (1)园艺植物常用的分子标记有: 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APD(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SSR (简单序列重复)、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等4种。 (2)分子标记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 1)品种鉴别与产权保护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试题 名词解释(12分,2分/个) 1、细胞器; 2、木质部脊; 3、束中形成层; 4、完全叶; 5、花程式; 6、聚合果 二、判断与改错(17分,对的填“ +”,错的填“-”并将错的改正) 1、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2、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3、根的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4、水生植物叶小而厚,多茸毛,叶的表皮细胞厚,角质层也发达。() 5、胡萝卜是变态根,主要食用其次生韧皮部。() 6、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7、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线。() 8、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9、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10、桃和梨均为假果。() 三、填空(21分,0.5分/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_和_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 和___ 三部分。 2、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丽不厂可分为___________ 和___ 。 3、兰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4、植物种子是由 , 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部分,前者称种子,后者 称种子。 5、禾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形。 6、双子叶植物和裸 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和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 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7、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故又称维管束。 8、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和等两个方面。 9、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____ 、____ 、___ 、_____ 、 ___ 和____ 六部分。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_______ 和_____ 。 10、小抱子母细胞进行减^^前?1雨101二般岳厂、、和组成。花粉成熟时,花粉囊壁一般 只留下和。 11、被子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发生次。 四、选择题(10分,1分/个) 1、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A .显微结构;B.亚显微结构;C.超显微结构;D.亚细胞结构 2、裸子植物靠输导水分。 A .导管和管胞;B.管胞;C.筛管;D .筛胞 3、成熟蚕豆种子的种皮上一条黑色眉状物是。 A .种脊;B.种脐;C.种阜;D.种柄 4、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属于。 A .居间分生组织;B.原分生组织;C.初生分生组织; D.伸长区 5、在方形(如蚕豆)或多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 A .厚角组织;B.厚壁组织;C.薄壁组织;D.石细胞 6、栅栏组织属于。 A .薄壁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机械组织 7、以下所列的结构,哪一些都是茎的变态?。 A .皂荚的分枝刺,葡萄和豌豆的卷须; B.马铃薯、姜、摹养、芋头; C .莲藕、菊芋、竹鞭、白萝卜、胡萝卜; D .蔷薇和刺槐(洋槐)的刺,豌豆的卷须 8、具的花为整齐花。 A .舌状花冠;B.唇形花冠;C.蝶形花冠;D.十字花冠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2分,2分/个) 1、细胞器; 2、木质部脊; 3、束中形成层; 4、完全叶; 5、花程式; 6、 聚合果 二、判断与改错(17分,对的填“+”,错的填“-”并将错的改正) 1、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 2、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 3、根的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 4、水生植物叶小而厚,多茸毛,叶的表皮细胞厚,角质层也发达。( ) 5、胡萝卜是变态根,主要食用其次生韧皮部。( ) 6、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 7、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线。( ) 8、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 9、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10、桃和梨均为假果。()

三、填空(21分,分/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和三 部分。 2、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 3、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4、植物种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部 分,前者称种子,后者称种子。 5、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形。 6、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和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 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7、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故 又称维管束。 8、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和等两个方面。 9、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和六部分。其中最主 要的部分是和。 10、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花粉囊壁一般由、、和组成。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整合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就是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P1 答: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就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她基础学科得科学原理,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器官、染色体、基因、核酸片段等)得特性与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得新物质或新品系,加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得综合性技术。 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就是指通过微生物得初级发酵来生产产品,如酱油、醋、酒、面包、奶酪、酸奶等食品得制作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就是指以现代生物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得一系列技术得总称。 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渔、医药食品、轻工业、化学工业与能源等领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2、什么就是园艺植物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in horticultural plants)?P1 答:园艺植物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inhorticulturalplants)以园艺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技术,创造或改良种质或生物制品得一门技术,它就是园艺学与生物技术得交叉技术学科,就是在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工程、植物染色体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分子标记与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得、这些先进得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科学上得应用构成了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得主要内容。 3.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得主要内容有哪些?P1—-5 答:①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也称园艺植物离体培养) 指无菌与人工控制得环境条件下,利用人工培育基,对园艺植物得胚胎(成熟与未成熟得胚、胚乳、胚珠、子房等)、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分生组织、形成层、韧皮部、表皮、表层、薄壁组织、髓部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原生质体等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发育成完整植株得过程。植物细胞全能性就是植物组织培养得理论基础。 ②园艺植物细胞工程 指应用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得原理与方法,通过某种工程手段,以植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增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得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品种与创造新品种,加速植物繁殖或获得某种有用物质得过程。 ③园艺植物染色体工程 培养获得单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迅速获得纯系;诱导多倍体,通过选育直接获得多倍体品种;通过染色体交换、附加或易位,获得染色体代换系、附加系或易位系、 ④园艺植物基因工程 就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学得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得基因(或DNA 分子),按预先设计得蓝图,在体外构建杂交DNA分子,然后导入园艺植物细胞,以改良园艺植物原有得遗传特性,获得新种质或新品种。 ⑤园艺植物分子标记 广义分子标记就是指可遗传得并可检测得DNA序列或蛋白质。狭义得分子标记就是指能反映园艺植物个 4、您认为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发展趋势有哪些?P11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得DNA片段。? ——13 答:①产业化步伐加快,②由转移抗性性状向优质、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发展,③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得实用化进程加速(分子标记技术、胚挽救技术与细胞融合技术、单倍体培养技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筛选技术),④基因表达与功能研究更加深入 植物组织培养部分(第2-6章) 一.主要名词概念 1.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得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一套完整得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得潜能、 2.脱分化:离体培养下,已经分化得细胞,组织或器官茎细胞分裂或不分裂,失去原有得结构与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得细胞团或愈伤组织。

2009植物生物学(上)期末理论课试题(A)参考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 2009~2010 学年秋季学期 植物生物学(上)(A卷)课程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胞间连丝 是贯穿相邻两个植物细胞壁的跨细胞复杂管状结构(细胞器),其外衬质膜,中央是压缩内质网。(1分)使植物体各细胞的原生质体连通,是植物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是跨越细胞的共质体桥梁)(1分)。 2、细胞编程性死亡(资环答),Cytoskeleton(生院、试验班答) 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细胞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连续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是正常的生理性死亡(1分),是基因程序性活动的结果, 它是生物界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1分)。 Cytoskeleton细胞骨架遍布于真核细胞胞基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等组成(1分);参与细胞分裂、细胞壁的形成及细胞内组分的运动等(1分). 3、凯氏带 指内皮层的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横壁上有木质素和木栓质沉积,呈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1分)凯氏带阻断了皮层与维管柱之间的质外体运输途径,选择透性控制着营养物质和水分进入维管柱,并维持从土壤到维管组织的渗透梯度,使水和溶质源源不断地进入导管,并可阻止维管柱内的溶质倒流。(1分) 4、原套和原体:原套由茎尖生长锥表面排列整齐的1至几层细胞组成,只进行垂周分裂增加生长锥表面积1分,原体是原套内方一团不规则排列细胞,进行各向分裂增大生长锥体积1分。 5、双受精(资环答),male germ unit(生院、试验班答) 双受精:被子植物进行有性生殖时,2个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相融合的现象,称为双受精1分。合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是被子植物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1分。 雄性生殖单位: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一对精子(一个生殖细胞)和营养核之间构成的功能复合体(结构联合体),1分;是作为一个整体传送精细胞的装置,使姐妹精细胞在花粉管的移动达到同步并有序地到达雌性靶细胞。1分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植物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2分,2分/个) 1、细胞器; 2、木质部脊; 3、束中形成层; 4、完全叶; 5、花程式; 6、 聚合果 二、判断与改错(17分,对的填“+”,错的填“-”并将错的改正) 1、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 2、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 3、根的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 4、水生植物叶小而厚,多茸毛,叶的表皮细胞厚,角质层也发达。( ) 5、胡萝卜是变态根,主要食用其次生韧皮部。( ) 6、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 7、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线。( ) 8、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 9、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10、桃和梨均为假果。()

三、填空(21分,分/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和 三部分。 2、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 3、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4、植物种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 部分,前者称种子,后者称种子。 5、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形。 6、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和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 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7、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 故又称维管束。 8、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和等两个方面。 9、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和六部分。其中最主 要的部分是和。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12分,2分/个) 1、细胞器; 2、木质部脊; 3、束中形成层; 4、完全叶; 5、花程式; 6、聚合果 二、判断与改错(17分,对的填“+”,错的填“-”并将错的改正) 1、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 2、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 3、根的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 4、水生植物叶小而厚,多茸毛,叶的表皮细胞厚,角质层也发达。( ) 5、胡萝卜是变态根,主要食用其次生韧皮部。( ) 6、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 7、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线。( ) 8、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 9、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10、桃和梨均为假果。() 三、填空(21分,0.5分/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和三部分。 2、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 3、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4、植物种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部分,前者称种子,后者 称种子。 5、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形。 6、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和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 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7、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故又称维管束。 8、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和等两个方面。 9、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和六部分。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和。 10、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花粉囊壁一般由、、和组成。花粉成熟时,花粉囊壁一般 只留下和。 11、被子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发生次。 四、选择题(10分,1分/个) 1、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A.显微结构;B.亚显微结构;C.超显微结构;D.亚细胞结构 2、裸子植物靠输导水分。 A.导管和管胞;B.管胞;C.筛管;D.筛胞 3、成熟蚕豆种子的种皮上一条黑色眉状物是。 A.种脊;B.种脐;C.种阜;D.种柄 4、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属于。 A.居间分生组织;B.原分生组织;C.初生分生组织;D.伸长区 5、在方形(如蚕豆)或多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 A.厚角组织;B.厚壁组织;C.薄壁组织;D.石细胞 6、栅栏组织属于。 A.薄壁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机械组织 7、以下所列的结构,哪一些都是茎的变态? 。 A.皂荚的分枝刺,葡萄和豌豆的卷须; B.马铃薯、姜、荸荠、芋头; C.莲藕、菊芋、竹鞭、白萝卜、胡萝卜; D.蔷薇和刺槐(洋槐)的刺,豌豆的卷须 8、具的花为整齐花。 A.舌状花冠;B.唇形花冠;C.蝶形花冠;D.十字花冠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案 实验一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与实验仪器 一、实验目的 实验室和实验仪器是开展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平台,对实验室布局和仪器配置的掌握程度是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性的重要体现。华中农业大学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和国家柑橘育种中心的生物技术研究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有重要国际知名度,其实验室布局和仪器配置能代表目前国内外生物技术实验室的整体情况,通过现场参观和老师讲解加深同学们对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的认识。 二、实验场所选择及实验内容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开展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直接相关的实验室分工与布局和主要仪器:如与组织培养有关的超净工作台、高压灭锅、接种至、培养室等;与分子生物学有关的如高速冷冻离心机、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相关背景知识回顾:对课堂讲述的各种生物技术如分子标记、细胞和组织培养等操作过程进行回顾,重要指出每个环节要用到的必备仪器的作用、性能指标、操作注意事项及仪器选购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2、每班分为两小组简要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布局,及功能分区情况;针对每个分区的重要仪器进行讲述,结束时对所有参观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四、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有很多易损仪器或有毒试剂,参观时要求同学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动手,以保证仪器和人身安全。 五、思考题 1、根据参观内容,描述本次参观有了解到的主要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2、一个现代化生物技术实验室应具备的基本功能的必备仪器有哪些?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教案 实验二植物组织培养 一、实验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原生质体融合、病毒脱除、离体快繁及遗传转化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胡萝卜以其培养体系成熟、再生容易而被视为组织培养的理想外植体材料,本实验通过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使同学们掌握基本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及培养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 基于1902年德国科学家哈勃兰特(HabrlMdt)提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即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分化发育成新个体的潜能。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都具备再生成完整植物的能力。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 仪器:PH计、微波炉、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培养室、三角瓶、封口膜、无菌滤纸、手术刀片、镊子、酒精灯、记号笔等 试材:新鲜胡萝卜,培养基配制所需相关试剂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培养基的配制(小规模实验应按比例减少,避免造成很大的浪费): 大量元素(10倍液):称取下列药品分别溶解定容到1升后,加到5升存储瓶中。 KNO395 g NH4NO382.5 g KH2PO48.5 g MgSO4?7H2O 18.5 g CaCl2?2H2O 22.0 g 注意事项: 1、配置母液前要仔细清洗存储容器 2、应按照顺序分别彻底溶解后混合,每加完一种药品,摇动存储瓶使其混合均匀; 3、溶解时最好加热,以便充分溶解,避免沉淀的产生; 4、夏季要用新制的蒸馏水,并加热,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水中带菌量过大而产生沉淀,同时可以减缓绿藻的生成; 5、沉淀的产生一是由于溶解不充分就混合造成的(浑浊型沉淀),所以配置时一定

高三生物植物激素调节练习题及答案

植物激素调节 一、单选题 1.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右图。这个实验能够证明( ) A.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 B.“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 C.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2.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表示单侧光)() … A.②⑤⑦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 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 4.松树主干长得粗壮,侧枝细弱,树冠呈“宝塔型”;而丁香却没有明显的主干与侧枝,树冠也不呈“宝塔型”,这是由于() A.松树是阳生植物,具有顶端优势;丁香是阴生植物,不具有顶端优势 B.松树是阴生植物,具有顶端优势;丁香是阳生植物,不具有顶端优势 C.松树和丁香均具有顶端优势,但松树的顶端优势较丁香显着 D.松树和丁香均具有顶端优势,由于丁香开花后顶端枯死,顶端优势随之解除 5.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籽黄瓜的处理() 组别甲· 乙 丙丁 处理自然 状态 开花后,用适 宜浓度的生长 素处理柱头。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 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 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 袋。 |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 后,用适宜浓度的秋水 仙素处理柱头,然后再 套上纸袋。 注:黄瓜是雌雄异花植物 6.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主要是由于() A.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植物不起作用 B.生长素类似物能够强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 C.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 D.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 ` 7.向日葵主要收获种子,番茄主要收获果实。上述两种植物在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关于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的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 B.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向日葵的产量下降 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D.番茄形成有籽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籽果实 8.某高三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③将3株全部保顶芽: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将甲株的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⑥观察三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B.①②④⑥ # 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 9.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与激素作用无关的是() A.带芽的枝条扦插易生根B.阉割猪以利于育肥 C.无籽西瓜的培育D.无籽番茄的培育 10.一般在幼果生长时期,含量最低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B.赤霉素C.乙烯D.细胞分裂素 11.植物的果实从开始发育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主要由下列哪些激素共同起作用()①萘乙酸②生长素③2,4—D ④细胞分裂素⑤乙烯 ~ A.②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 12.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以后植株的结实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试卷

一、将下面词组相对应的中文译成拉丁文或拉丁文译成中文。 1. Propagation 2. liquid medium 3. antibody 4. vitrification 5. SSH 6. 克隆 7. 接种 8. 非对称融合 9. RT-PCR 10. 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 二、判断下列各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填“Y”错误的填“N”。 1. 培养基灭菌后其Ph值会略微降低。 2. 胚状体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专门术语,是指由体细胞形成的、类似于生殖细胞形成的配子胚发育过程的胚胎发生途径。 3. 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多采用湿热灭菌。 4. DNA电泳操作时要戴手套,是因为其中的EB是一种强致癌物和诱变剂。 5. DNA复制时,新合成链的延伸方向是从5’到3’方向。 6. 可用作病毒鉴定的草本指示植物种类很多,常用的有藜科、茄科、豆科、十字花科、

葫芦科等植物。 7. 花药培养属于小孢子培养,而花粉培养则属于器官培养的范畴。 8. 胚抢救主要是对由于营养和或生理原因,造成难以播种成苗或要发育中期阶段就败育或退化的胚进行中期离体培养。 9. 理论上,从同一植物的根、茎、叶等不同器官中分离的DNA样品它们之间不存在多态性;但分离Mrna再合成Cdna后可能存在丰富的多态性。 10. 引起病毒类病害的病原包括病毒、类病毒、植原体、螺原体和韧皮部及木质部限制性细菌等。 11. 常用的报告基因吸cat、GUS、Ant、Luc、AFLP等。 12. 植物生物技术的外植体材料以离体操作为主。 13. 载体的条件是:能在宿主细胞中能自我自制并能稳定保存,要有多个酶切位点,每种酶切位点最好只有一个,酶切后不损坏其自制能力及选择标记基因并能嵌于外源DNA具有可作为选择。 14. 在DNA电泳中,分子量大的片段比分子量小的片段距负极更近。 15. DNA双链中AT间形成的氢键比CG间少。 三、填空题:将下列各题空缺部分的答案填在后面的方框内,两者用“,”隔开。 1. 常见的启动子有_、_、_等。 2. 进行胚抢时,就最终对胚抢救成活及成苗率影响大小而言,所利用的组织优劣顺序是:_、_、_、_。 3. 日前世界上有200多种植物成功地再生出单倍体植株,其中我国首先报道的有40多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整合版

1.什么是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P1 答: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器官、染色体、基因、核酸片段等)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加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技术。 生物技术包括传统生物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初级发酵来生产产品,如酱油、醋、酒、面包、奶酪、酸奶等食品的制作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物学理论为基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林牧渔、医药食品、轻工业、化学工业和能源等领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2. 什么是园艺植物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in horticultural plants)?P1 答:园艺植物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 in horticultural plants)以园艺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技术,创造或改良种质或生物制品的一门技术,它是园艺学和生物技术的交叉技术学科,是在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工程、植物染色体工程、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分子标记和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些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在园艺科学上的应用构成了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 3.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1——5 答:①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也称园艺植物离体培养) 指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人工培育基,对园艺植物的胚胎(成熟和未成熟的胚、胚乳、胚珠、子房等)、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分生组织、形成层、韧皮部、表皮、表层、薄壁组织、髓部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原生质体等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②园艺植物细胞工程 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某种工程手段,以植物细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增殖,或人为地使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品种和创造新品种,加速植物繁殖或获得某种有用物质的过程。 ③园艺植物染色体工程 培养获得单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迅速获得纯系;诱导多倍体,通过选育直接获得多倍体品种;通过染色体交换、附加或易位,获得染色体代换系、附加系或易位系。 ④园艺植物基因工程 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或DNA 分子),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交DNA分子,然后导入园艺植物细胞,以改良园艺植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种质或新品种。 ⑤园艺植物分子标记 广义分子标记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狭义的分子标记是指能反映园艺植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片段。 4. 你认为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发展趋势有哪些?P11——13 答:①产业化步伐加快,②由转移抗性性状向优质、高产等多种优良性状发展,③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的实用化进程加速(分子标记技术、胚挽救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单倍体培养技术、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筛选技术),④基因表达与功能研究更加深入 植物组织培养部分(第2—6章) 一.主要名词概念 1.植物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2.脱分化:离体培养下,已经分化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茎细胞分裂或不分裂,失去原有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 3.再分化:脱分化的细胞或细胞团在适宜条件下可重新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细胞,组织,器官,甚至完

2002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植物学期末考试卷

02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专业 植物学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2003年6月23日)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除注明者外,每空0.5分,总40分) 1.石竹科的子房1室室,具有特立中央胎座,胚珠多数。 2.双子叶植物原始花被亚纲的雄蕊着生在花托上,珠被常2 层; 合瓣花亚纲的雄蕊着生在花冠管上,珠被常1 层。 3.苏铁的大孢子叶羽状分裂,银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领_, 在松 柏纲大孢子叶称为珠鳞,买麻藤纲珠被形成珠孔管。 4.表明苏铁和银杏具有联系,是它们在生殖过程中都产生兼作 吸器的的花粉管;大形陀螺状有多数鞭毛的精子;前胚期具有具有多数的游离核阶段。 5.十字花科植物具有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 6.(8分,每空1分)无花果属的学名是:Ficus ;Cinnamomum 是樟属的学名;茶的学名是Camellia sinensis ;大豆的学名是:Glycine max;Cymbidium sinensis是墨兰的学名;Oryza sativa 是水稻的学名;人参的学名为Panax ginseng ;Cucurbita是

南瓜属的学名。 7.菊科植物的萼片, 通常变态为冠毛、鳞片和倒刺三种类型。 8.山毛榉科的雄花常排成柔荑花序。果为坚果, 外有总苞(壳斗)包 被。 9.写出右下图中小叶罗汉松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1)套被; (2)种子; (3)苞片; (4)种托; (5)苞片。 10.泽泻科植物具有离生的雌雄蕊,缺乏胚乳的种子。 11.在松柏纲四个科中, 松科的珠鳞与苞鳞大部分分离, 杉科的珠鳞 与苞鳞大部分合生, 柏科的珠鳞与苞鳞完全合生, 而南洋杉科珠鳞退化、苞鳞发达。 12.在所学过的被子植物中, 具有下列特征的各举两个科: (1) 心皮多 数, 分离, 螺旋状排列的有木兰科、毛茛科。(2) 叶对生, 子房下位的有茜草科、桃金娘科。(3) 叶有香气并有透明腺点的有芸香科、桃金娘科。(4) 茎具双韧维管束的有夹竹桃科、萝摩科。(5) 植

(完整版)植物生物学试题汇总

《植物生物学》试卷(一) 一、填空(0.5 * 30 = 15 分) 1.在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体占优势,在蕨类植物生活史中()体占优势,在种子植物生活史中()体占优势。 2.周皮是一种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形成层、()层和()层三部分组成。 3.可食用的藻类有()和()等。 4.原核生物包括()和()两大类。 5.木材的三切面有()切面、()切面和()切面。 6.植物根吸收水分的动力有()和()两类。 7.典型的种子包括()、()、()三部分。 8.在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中,凯氏带是在内皮层细胞上的两个()壁上和两个()壁上沉积而成。 9.在我国裸子植物中著名的孑遗植物有()和() 10.关于被子植物的起源有()学说和()学说。 11. 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分裂、()分裂和无丝分裂。 12.植物变异来源于()()和()三个方面。 13.胚乳的发育形式有()型、()型。 二、判断对错(对“V”错“X”,1 * 5 = 5 分) 1.在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均为死细胞。 2.成熟的胚囊又称为雄配子体。 3.在树木的年轮中先形成的木质部为早材,后形的木质部为晚材。 4.根毛和侧根在起源方式上是相同的。 5.叶绿体是双层膜构成的细胞器。 三、单项选择填空(1 * 5 = 5 分) 1.双受精是()特有的现象。 A、裸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种子植物 D、蕨类植物 2.在植物根尖中吸收水分的区域是()。 A、根冠区 B、分生区 C、身长区 D、成熟区 3.禾本科植物叶中的泡状细胞(运动细胞)分布在()上。 A、上表皮 B、下表皮 C、上表皮和下表皮 4.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2017春 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指导 (自编) -1要点

生物工程综合实验—植物生物技术模块 生物工程教研组编 2017年春学期

目录 实验一植物组培实验室设计和实验设备、实验用品认知 (3) 实验二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6) 实验三MS培养基配制与灭菌 (9) 实验四无菌接种操作 (12) 实验五外植体分化生长的诱导培养 (12) 实验六外植体脱分化生长的诱导培养 (17) 实验七组培苗的炼苗 (20)

实验一植物组培实验室设计和实验设备、实验用品认知 一、目的与要求 1、结合对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车间和研究实验室的现场认知,了解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组成和所需的基本仪器设备,学会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 2、为后续植物组培实验课程学习与实训准备所需的相关用品。 二、教学场所 1、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生物工程综合实验分室(A514)。 三、内容与方法 (一)关于植物组培实验室的认知与设计 1、组培实验室设计原则 要求环境干燥清洁;符合无菌操作规程要求;满足生产技术流程需要。 2、组培实验室的一般组成与设备 包括化学实验室、洗涤准备室、培养基制备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细胞学观察研究室,等。 (1)化学实验室 各种相关药品的贮存、溶液配制等。 主要设备:药品柜,防尘橱,冰箱,天平,蒸馏水发生器,加热器(电磁炉等),玻璃器皿,等。 (2)洗涤准备室 用于完成相关器具的洗涤、干燥、堆放存储等。 主要设备:洗涤池,洗瓶机,操作台,烘箱,储物架(柜)等。(3)培养基制备室

用于进行培养基的生产。 主要设备:冰箱,天平,蒸馏水发生器,酸度计,加热器(电磁炉等),玻璃器皿,分装机,灭菌设备,操作台,等。 (4)无菌操作室 主要用于植物材料的消毒、接种、培养物的继代等。无菌室的房间不宜太大,数量根据需要设置。要求干爽清洁,相对密闭,墙地光滑防潮,配置平移门。每一无菌室设内外二间,外间为缓冲室,内间较大,为接种室。 主要设备:紫外灯,超净工作台,臭氧发生器,酒精灯,接种器械(镊子、剪刀、解剖刀、接种针),手推车,等。 (5)培养室 是将接种的材料进行培养生长的场所,大小依规模而定。培养室的设计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节省能源为原则。 主要设备:空调机,加热器,增湿器,培养架,光照设备,培养箱,转床,人字梯,等。 (6)细胞学观察室 用于进行培养物的取样观察和分析。 主要设备:显微镜,细胞染色、计数、制片设备,天平,离心机,等。(二)组培实验用品的准备 1、玻璃器皿及规格 (1)培养瓶:100~500 mL的玻璃或塑料培养瓶等; (2)培养皿:9~15 cm;(3)烧杯:100~5000 mL; (4)量筒:10~1000 mL;(5)移液管:1~10 mL; (6)试剂瓶:100~1000 mL;(7)容量瓶:100~1000 mL。 2、接种器械 酒精灯,不锈钢镊子、剪刀、解剖刀等。

植物生物学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生物学:是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类群、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阐述植物 的形态、构造、生理、分类、分布、遗传变异和进化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 的一门课程。 2、纹孔: 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 3、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 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 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4、完全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 5、不完全叶:缺少叶片、叶柄和托叶中任一部分或两部分的称为不完全叶。 6、单叶:在一个叶柄上生有一个叶片的叶 7、复叶:在一个总叶柄上生有多个小叶片的叶 8、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一般有3种基本类型:互生、对生和轮生。 9、等面叶:叶肉中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10、异面叶: 叶肉中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11、细胞型胚乳:从初生胚乳核分裂开始,即伴随细胞壁的形成,以后各次分裂都是如此。 12、核型胚乳:是被子植物普遍的胚乳发育形式。初生胚乳核在最初一段发育时期进行细胞 核的分裂而细胞质不分裂,不形成细胞壁,直至胚乳发育后期才发生细胞质 分裂,产生细胞壁,形成胚乳细胞。 13、初生生长: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产生各种成熟组织的过程。 14、初生结构:植物茎端或根端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和生长形成的结构。 15、次生结构:由根和茎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产生的结构 16、无限花序:其开花的顺序是花轴下部的花先开,渐及上部,或由边缘开向中心,如油 菜的总状花序 17、有限花序:花序中最顶点或最中心的花先开,渐及下边或周围,如番茄的聚伞花序。 18、传粉: 指花粉粒由花粉囊中散出,经媒介的作用而传送到柱头上的过程。 19、双受精:花粉管到达胚囊后,其末端破裂,释放出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 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另一个与两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三倍 体的初生胚乳核。卵细胞、极核同时和二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叫做双受 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特有现象。

植物生物学参考试题及解析

植物生物学参考试题及解析 LYT&FLN 一、名词解释: 原生质:细胞内有生命活性的物质,组成原生质体,物理性质是一种半透明的亲水胶体。 原生质体:是指单个细胞内的分化了原生质,是细胞的最主要部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构成。 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显示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器结构。 不活动中心:处于植物根尖顶端分生组织中心部分组成一个区域,不常分裂,大小变化很小,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速率很低。 内皮层:皮层最内方的一层细胞,细胞小、排列紧密,各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横壁有带状的木化和栓化加厚区域,称为凯氏带。 髓射线:中柱内的薄壁组织,是由原形成层以内的基本分生组织分化而来。 补充组织:周皮形成过程中,在原来气孔位置下面的木栓形成层不形成木栓细胞,而产生一团圆球形,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 叶痕:茎上的叶片脱落后留下的疤痕 叶脉: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组织及外围的机械组织。由分布在叶片中的维管束及其周围的有关组织组成,起支持和输导作用。 完全花:具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花。 不完全花:缺少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中的一种或两种的花。 开花:当雄蕊中的花粉粒和雌蕊中的胚囊或二者之一已经成熟。花冠,花萼张开,雌、雄蕊露出的现象。 传粉:花被打开,花药开裂,成熟的花粉粒借外力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双名法:属名+种名+定名人的姓氏或姓名缩写.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的多样化。 共质体:通过胞间连丝结合在一起的原生质体。 质外体:共质体以外的部分。 胞间层:又称中胶层,是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时形成的,由相邻的两个细胞向外分泌果胶物质构成共有的一层薄膜。初生壁:是细胞增长体积时所形成的壁层,由相邻细胞分别在胞间层两面沉积壁物质而成。 二、概念: 细胞壁以内的溶液是什么?(答案:原生质体,其中的溶液为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液) 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么?为什么?(答案:成熟的导管分子为长管状的死细胞, 无生活的原生质体,成熟的筛管为长形活细胞,筛管分子长成后,细胞核退化,但细胞质仍保留,与有机 物的运输有关。) G0期细胞还能分化么?为什么?(提示:能,G0细胞在形成之后不再进行DNA的复制,暂时脱离细 胞周期的细胞(休止期),适当刺激即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G1期,恢复分裂、分化能力,进行增殖) 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哪三个系统?(答案:、维管系统、基本组织系统、皮系统) 主根和侧根均属于初生根么?(答案:不是) 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各三束,应该是几原型?(答案:三原型) 次生结构中仍有皮层存在么?(答案:没有,由周皮代替外皮层起保护作用) 不定根发生在哪里?(答案:中枢鞘) 等面叶的主要代表物种有哪些?(答案:禾本科水稻) 通气组织是什么?(答案:水生或湿生植物体中,由发达的胞间隙,形成的气腔或气道。贮存或交换气 体,抵抗机械应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