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髋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 格式:ppt
- 大小:435.50 KB
- 文档页数:54
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 适应症髋臼假体翻修术适用于:髋臼假体失败的病人在清除骨水泥及肉芽纤维组织后,髋臼骨床常成为松质骨很少、骨缺损较多而周边骨质硬化的扩大的髋臼。
如再次应用骨水泥,其固定效果差,松动率高,并且易对骨床造成第2次损伤。
故此,对大部分病例以应用无骨水泥固定的半球形金属加强髋臼杯进行翻修为宜。
由于骨水泥固定髋臼尚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可早期起床等优点,对于髋臼软骨缺损较少的70岁以上高龄病人,仍可应用骨水泥固定髋臼杯。
2. 禁忌症暂无可参考资料。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1.全面考虑全身情况,包括年龄、体重、健康情况、活动状况等是否适合手术。
2.体检应注意两下肢长度差距,关节软组织挛缩情况,这些可影响术后脱位及能否行走。
3.X线检查假体固定的情况,估计假体的大小及是否需要植骨。
美国骨科学会(AAOS)将髋臼骨缺损分为五型:Ⅰ型为髋臼边缘骨缺损;Ⅱ型为髋臼窝的中央或周边骨缺损;Ⅲ型为髋臼边缘和髋臼窝骨质缺损;Ⅳ型骨盆的连续性遭破坏,需大块植骨,此型少见;Ⅴ型不能翻修,需行髋关节固定。
髋臼杯固定方法的选择:髋臼骨质缺损过多,翻修术时用骨水泥固定,术后失败率高。
对Ⅱ、Ⅲ、Ⅳ及一部分Ⅰ型髋臼骨缺损应尽量考虑行植骨后换用无骨水泥髋臼杯。
当然还需考虑病人其他情况。
如病人年老体弱,预期寿命不长仍可采用骨水泥固定。
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中即可牢固固定等因素对病人是有利的。
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1.在翻修手术时,由于关节周围常形成较厚瘢痕组织且粘连固定,造成关节脱位困难,应注意将关节囊周围连同瘢痕切除。
若入路显露时困难,则应毫不犹豫地采用大粗隆切断术。
这样显露比较方便,出血也少。
2.去除髋臼杯及骨水泥手术原则是清除骨水泥及肉芽组织,而不损伤骨质。
松动的髋臼杯取除并不困难,如髋臼固定较牢,则用薄髋臼凿沿骨水泥与髋臼杯之间凿入,注意勿伤及髋臼骨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