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68.08 KB
- 文档页数:3
产仔、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认真做好产前准备产前补钙补硒为预防母猪产后前产后瘫痪的发生,可在母猪产前30天左右,每头每天补充粘土、蛎粉、碳酸氢钙、蛋壳粉、骨粉等30克~40克,连喂15天~30天。
为预防子猪白肌病的发生,可在母猪产前15天~20天,用0.1%亚硒酸钠8毫升~10毫升,对母猪作出一次量肌肉注射即可。
防疫和驱虫严格执行母猪免疫和驱虫制度。
产前21天每头肌肉注射88k99大肠杆菌双价基因治疗苗2头份;产前20天前后选用阿维菌素等细菌驱虫药驱除母猪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准备好产房产前10天~15天,检查、维修、打扫、冲洗、消毒产房。
可用甲醛溶液密闭消毒液产房空间;选用2%过氧化氢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消毒产房地面。
产前1周调入产房母猪调入产房前,先将母猪全身洗刷干净,再用适当的消毒液防腐母猪全身,后用1%的敌百虫溶液喷洒母猪周身。
临产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母猪阴门、乳房和腹部。
控制饲料喂量产前5天开始减料,每头每天喂2千克,产前2天减至1.5千克,分娩当天不喂料,只供给饮水。
少数体弱的母猪,可在分娩当天结构性供给少量加糖盐的温热截叶麸皮水。
以后逐渐增加喂料使用量,直至产后10天,才能供给哺乳期最高的包茎奶制品量。
实行人性化管理细心看管和善待临产前母猪,饲养人员对母猪态度要温和,平时多与母猪接触,如经常刷拭猪体,按摩乳房等。
预产期前20天左右,饲养人员应该于每天早饲后美发按摩母猪乳房10分钟,建立人猪感情,这样可以减少母猪分娩与哺乳时的恐惧,母猪就不怕人,以便接产和护理,母猪产后也母乳喂养能顺利进行哺乳;禁止棍打脚踢、强行追赶轻率和剧烈运动等粗暴管理,防止因跨沟、咬架、滑倒、拥挤等造成流产;做好防暑与防寒组织工作,避免中暑与感冒;产前一个月适当运动,多晒太阳,产前半个月停止运动;分娩前后母猪若发生便秘,可在饲料中会添加轻泻药物,如硫酸钠或硫酸镁30克~80克,加水500毫升~1000毫升,一次内服。
怎样做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怎样全面落实哺乳管理模式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奶对仔猪非常关键哺乳期如果仔猪获得足够母猪奶对之后生
长发育非常非常重要和关键,喂养所以需要做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那么怎样做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体制?
(1)伺料和词养技术。
母猪产后当天切忌不宜喂料太多,并喂以稀
料或麸皮类词料,经2?3天后逐渐提高词料量,母猪采食正常时,可
以按母乳喂养母猪的正常量哺乳饲喂,词料品种结构要相对稳定,不
得随意改变。
同时多给青绿饲料。
要继续保持母猪有旺盛的食欲,要
根据母猪的体况及时调整日粮水平和饲喂量。
(2)管理技术:
①栏舍保持清洁卫生、干燥,空气新鲜,调教母猪有固定点下肢
和轮转粪的习惯,冬季要有保温措施,夏季有防暑降温配套措施。
②尽快让仔猪吃上能初乳,并幼生将仔猪固定好吸乳的乳头,把
瘦弱仔猪浮动在第2~3排的乳头上吃奶
怎样资金管理做好哺乳母猪的饲养财务管理?
③保持哺乳白眉林安静,让母子能安静休息好。
母猪放乳时,不
得大喊大叫、扫栏和投料等,以免影响母猪泌乳。
④保护好胸部和乳头。
在带仔数大于乳头数时,应训练仔猪吃几
个奶头,防止未被利用的乳头萎缩,争取阴部头胎时乳头就能充分利用。
⑤防止产后奶少或无奶。
⑥预防疾病。
在肉牛断奶的前后,做好母猪的常规疫苗注射,同时,防止感冒、乳房炎等疾病发生。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1.哺乳母猪的环境要求:确保母猪舒适的住所和良好的通风系统。
猪舍内温度适宜,通风良好,防止过度拥挤和过分噪声。
2.饲养与饮水:哺乳母猪需要高品质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
饲料应符合合理的营养需求,其中包括高能量、高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定期提供新鲜水源,并确保水源清洁无污染。
3.饲喂方式与时间安排:一般来说,哺乳母猪应在产仔后24小时内开始进食。
一开始可以提供容易消化的饲料,如高水分的饲料。
并逐渐过渡到更均衡的饲料。
饲喂时间应固定,避免频繁换饲喂时间,以养成母猪的饮食规律。
4.疫苗免疫:母猪需要进行常规的疫苗免疫,以预防常见的猪源疾病。
如口蹄疫、猪瘟和猪肺疫等。
提前制定并执行免疫计划,定期接种疫苗以保持良好的免疫状况。
5.配种与妊娠管理:合理的配种管理可以提高母猪的受孕率和产仔率。
确保配种的母猪健康,合适的身体条件,并在适宜的发情期进行配种。
一旦确认受孕后,关注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如适量增加饲料和营养补充。
6.哺乳期管理:母猪分娩后,要确保乳汁充足。
观察母猪乳房的状态,如有乳腺炎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乳汁质量。
对乳猪通过猪流行性腹泻等疾病的威胁做好防控工作。
7.杂交和品系选择:选择优质的品种和个体进行繁殖,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效益。
针对不同的饲养环境和市场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8.定期体检:定期检查母猪的身体状况,包括体重、体温、乳房状况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保持母猪的健康状态。
9.饲养记录与数据管理:建立健全的饲养记录系统,包括配种、分娩、断奶等记录,以及疫苗免疫和体检结果等。
通过数据管理和分析,及时调整饲养策略,提高繁殖性能和生产效益。
总的来说,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合理的环境、高质量的饲料和水源,定期免疫和体检,合理的配种和妊娠管理,以及建立健全的饲养记录和数据管理系统。
通过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效益。
二、母猪分娩前的准备与护理(一)母猪分娩前的准备1.产房的准备猪场最好为母猪设置专门的产房。
如果不设产房,在天冷时,圈前也要挂草帘,圈内生火。
产房内要求:温暖干燥,清洁卫生,舒适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温度在22~23℃,相对湿度为65~75%为宜。
产房内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是仔猪死亡和母猪患病的重要原因。
在母猪产前的5~10天将产房打扫干净,再用3~5%的石碳酸或2~3%的来苏儿或2%的火碱水进行消毒,墙壁用石灰水粉刷,地面干后再铺上柔软清洁的垫草。
2.接产用具及药品的准备包括母猪生产记录表格、灯、接产箱(筐)、擦布剪子、5%的碘酒、2~5%的来苏儿、结扎线(应浸泡在碘酒中)、秤、耳号钳、火炉(或干柴草)、絮草、干土等。
3.猪体的清洁消毒母猪应在产前的3—5天迁入产房,以适应新环境。
迁入产房前应进行猪体的清洁消毒。
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先用温水擦洗腹部、乳房及阴门附近,然后再用2~5%的来苏儿水消毒。
在冬季或早春可先用刷子进行刷拭后,再进行消毒。
(二)母猪分娩前的护理应根据母猪的膘情和乳房发育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膘情及乳房发育良好的母猪,产前3—5天应减料,逐渐减到妊娠后期饲养水平的l/2或1/3,并停喂青绿多汁饲料,以防母猪产后乳汁过多,而发生乳房炎,或因乳汁过浓而引起仔猪消化不良——拉稀。
对那些膘情及乳房发育不好的母猪,产前不仅不应减料,还应加喂一些含蛋白质较多的饼类饲料或动物性饲料。
产前3—7天应停止驱赶运动或放牧,让其在圈内自由运动。
三、母猪临产征状(一)乳房的变化母猪在产前l5—20天左右,乳房由后向前逐渐下垂,越接近临产期腹底两侧象带着两条黄瓜~样,乳头呈“八”字形分开,皮肤紧张,初产母猪还发红发亮。
(二)乳头的变化母猪前面的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在24h产仔;中间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在12h产仔;最后一对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在4~6h产仔。
(三)母猪的表现如母猪出现叼草絮窝、突然停食、紧张不安、时起时卧、性情急躁,频频排粪排尿等情况,说明即将产仔。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养猪技术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
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哺乳母猪的疾病预防工作。
1、提供充足的营养哺乳母猪除了要维持自身的基础代谢外,由于其泌乳的需求、体质的恢复、生殖系统的复旧等都需要大量的营养,因此,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是母猪哺乳阶段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各类营养物质都是泌乳母猪必不可少的,主要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能量。
母猪在哺乳阶段需要的能量要比空怀期高。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母猪每生产1kg乳汁需消化能8. 708 MJ,每千克饲料中含有消化能为12. 983 MJ,哺乳5头仔猪需要4 kg,每增加1头仔猪,需给母猪多饲喂0.4 kg的饲料,因此,单一的能量水平并不能满足所有条件下的泌乳母猪,母猪对能量的实际需求要根据哺乳母猪实际的养殖情况,包括体重、哺乳仔猪数、仔猪的生长率等来决定,只有这样才可满足母猪在哺乳期对能量的需求,才可保证哺乳母猪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使身体和生殖系统得到快速的恢复。
蛋白质。
泌乳期母猪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高,蛋白质的摄入水平对母猪的泌乳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研究表明,如果将日粮中的蛋白质水平提高到20. 2%时,赖氨酸提高到1. 12%时,母猪的泌乳量大幅度增加,但是也并不是蛋白质浓度越高越好,一般在泌乳期保持蛋白质的水平在18%,赖氨酸的水平在1.O%的效果最佳。
蛋白质除了对泌乳量有影响外还会影响乳体蛋白质的量,如果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低,则母猪在泌乳期体质蛋白质损失严重,乳中的蛋白质水平也相对的降低。
因此,要保持泌乳母猪日粮中适宜的蛋白质水平。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
点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
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
饲养目的:增加产奶量,提高乳猪断奶体重,减少母猪体重体重损失。
仔猪28天断奶时增重的营养90%以上来源于母乳,所以哺乳母猪的营养提供对仔猪生长影响非常大。
母乳是由饲料营养转化而来,如果饲料中的营养不能满足仔猪对奶水的需要,一方面乳猪的断奶体重下降,另一方面母猪必须动用自己的体组织来转化成奶水,以满足仔猪生长对奶水的需要。
哺乳母猪日进食能量不足,母猪就要消耗背标变为母乳的能量,日进食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母猪就会动用肌肉组织转化为母乳中的蛋白。
如果体能过度消耗,一方面造成仔猪营养性腹泻,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母猪体重的过度损失,造成母猪发情间隔或不发情,甚至下一胎次的产仔数也会下降,母猪将失去连续性高产的性能。
目前哺乳母猪失重在15公斤范围内可以接受(相应P2背膘厚度降为3mm左右),如果超过15公斤说明体组织体组织消耗过大,同时说明哺乳母猪摄入营养不够。
而现在大多数猪场的母猪在哺乳期失重都会超过15公斤,原因就是母猪采食量低或哺乳母猪饲料营养水平低。
要是哺乳母猪失重控制在15公斤之内,经产母猪代谢能的摄入标准应该为16~18兆卡/天,赖氨酸(Lys)60~64克/天。
根据这两个标准,如果母猪采食量足够大,选择任何一种哺乳料都可以,如果母猪采食量低于6公斤/天,必须选择营养水平高的哺乳母猪料。
但不管采取哪一种措施,都需要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总量,从而保证母猪有充足的奶水,减少仔猪的腹泻,提高仔猪的断奶重,保证母猪更少的体重损失,保持母猪最佳的繁殖状态。
饲喂方法:产仔当日不喂料,饲喂麸皮加电解多维水,第二天喂2公斤料,以后每天增加公斤,直至产后6~7天自由采食。
哺乳母猪日喂料量的确定方法:
母猪用于维持自身体需的饲料量约是其体重(W)的1%,每哺乳1头小猪增加公斤的喂料量,如母猪体重150公斤,哺乳10头小猪,则每日采食量≈150×1%+×10=公斤/天
增加哺乳母猪采食量的方法
1)妊娠期间严格限饲;防止母猪过肥。
据有关研究表明,妊娠期母猪的日进食量为公斤时,母猪母乳期的采食量最高;当妊娠期的采食量增加1公斤/天时,泌乳期的采食量第一胎会减少公斤/天,第二胎则减少公斤/天。
2)增加饲喂次数
每天饲喂次数由三次增加到四次,母猪日进食量增加约1公斤。
建议喂料时间在早晨6:00、上午10:00、下午4:00和晚上10:00。
3)保持猪舍事宜的舍温
哺乳母猪最适宜温度是18~22℃,温度每提高1℃,母猪日采食量下降约100克,温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
4)增加水的供应量
哺乳母猪每日饮水需要量20~30升,为了增加母猪饮水量,产后可改为水槽饮水。
5)添加食盐
为了达到增加饮水量和采食量的目的,可以在饲料中额外添加食盐~%。
6)使用湿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