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应用-冷暖色的运用
- 格式:ppt
- 大小:3.10 MB
- 文档页数:35
小学美术色彩构成原理与运用色彩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色彩的构成原理和运用技巧,可以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创作表现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美术色彩构成原理与运用的基本知识,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进行美术创作。
一、色彩的构成原理1. 颜色的三要素色彩由色相、明暗度和饱和度三个要素构成。
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暗度是指颜色的明亮程度,从浅到深可以分为明色和暗色;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从鲜艳到灰暗可以分为高饱和度和低饱和度。
2. 色彩的冷暖对比冷色调与暖色调是色彩中常见的对比形式。
冷色调包括蓝、绿等具有凉爽感的颜色,暖色调包括红、黄等具有温暖感的颜色。
通过冷暖对比,可以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氛围和情绪。
3. 色彩的互补与对比互补色指在色相圆中相对的两种颜色,如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等。
互补色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二、色彩在小学美术创作中的运用1. 表现主题情绪色彩可以帮助小学生表达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情绪。
比如,通过运用明亮的颜色可以传达快乐、愉悦的情感;而运用暗色调则可以传达悲伤、恐惧的情感。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来传递情绪,可以使作品更加有表现力。
2. 突出画面主体在画面中选择明亮、鲜艳的颜色作为主体,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主题更加突出。
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3. 营造空间感色彩的明暗度对于表现画面的空间感非常重要。
在绘画中,通过运用明亮的颜色来表现前景,使用暗色调来表现背景,可以使画面产生立体感和深度感。
4. 强调人物形象在人物画中,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对比,可以强调人物的形象特点。
比如,使用明亮的颜色来突出要表现的部分,使用低饱和度的颜色来衬托背景等。
三、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色彩练习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色彩,可以在美术课堂中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
1. 色彩对比练习通过让学生运用互补色进行配对绘画,让他们感受到色彩对比所表达的不同效果,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冷暖色彩搭配艺术冷暖色彩是绘画、设计和装饰中常用的概念,它们可以通过搭配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冷色调给人以冷静、安静、沉稳的感觉,而暖色调则给人以温暖、活泼、充满活力的感觉。
在艺术创作中,冷暖色彩的搭配是一门重要的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传达出更加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一、冷色调的特点和应用冷色调包括蓝色、绿色和紫色等,它们给人以冷静、安静、沉稳的感觉。
蓝色是冷色调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常用于表达冷静、理性、沉思等情感。
绿色则给人以生机、活力的感觉,常用于表达自然、和谐、平和等情感。
紫色则给人以神秘、高贵的感觉,常用于表达神秘、浪漫、优雅等情感。
在艺术创作中,冷色调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出冷静、安详的氛围。
例如,在描绘夜晚的场景时,可以运用蓝色和紫色来表达出夜晚的宁静和神秘。
此外,冷色调还可以用于表达冷漠、孤独等情感。
比如,在描绘一个人独自行走在寒冷的冬天的场景时,可以运用冷色调来强调人物的孤独和冷漠。
二、暖色调的特点和应用暖色调包括红色、橙色和黄色等,它们给人以温暖、活泼、充满活力的感觉。
红色是暖色调中最具有活力和激情的一种颜色,它常用于表达热情、激情、力量等情感。
橙色则给人以温暖、开朗的感觉,常用于表达活力、快乐、温馨等情感。
黄色则给人以明亮、轻快的感觉,常用于表达阳光、快乐、希望等情感。
在艺术创作中,暖色调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出温暖、活泼的氛围。
例如,在描绘夏天的场景时,可以运用橙色和黄色来表达出夏日的炽热和活力。
此外,暖色调还可以用于表达温馨、快乐等情感。
比如,在描绘一个家庭团聚的场景时,可以运用暖色调来强调家庭的温馨和快乐。
三、冷暖色彩的搭配技巧冷暖色彩的搭配是一门需要技巧和经验的艺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冷暖色彩搭配技巧:1. 冷暖色彩的对比搭配:将冷色调和暖色调进行对比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对比。
例如,在一幅画中,可以将冷色调的背景与暖色调的主体进行对比,以突出主体的重要性和活力。
冷暖色在画中的用途有哪些冷暖色是指色彩的色温,暖色调包括红色、橙色和黄色,而冷色调包括蓝色、绿色和紫色。
在绘画领域中,冷暖色的运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画家表现画面的氛围、情感和意境。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冷暖色在画中的用途。
1. 着色和分离空间在画中,冷色调和暖色调可以用于着色和分离空间。
冷色调通常用于深处或远处的物体,而暖色调通常用于近处或前景物体。
例如,在一个山谷里,山巅和远处的山峰通常会用冷色调来表现,而河流和树木等前景物体则用暖色调来强调它们的存在感。
这种技巧帮助画家更好地分离空间,营造出更真实的画面效果。
2. 表达情感和意境冷暖色彩的运用可以表达画面中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在一个充满霜雪和冰冷的冬季场景中,画家可以使用冷色调来强调季节的寒冷和凛冽。
而在一个充满热情和欢快气氛的场景中,画家可以使用暖色调来表达快乐和温暖的情感。
这种技巧可以帮助画家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主题,并向观众传达深层次的情感。
3. 增加色彩对比度使用冷暖色彩可以增加画面中的色彩对比度,使画面更加有趣和有张力。
在使用冷暖色彩时,画家还可以使用互补色或对比色来增加画面的对比度。
例如,在一个使用蓝色调的沉闷的场景中,画家可以使用橙色来增加对比度和亮度,从而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4. 强调主体画家可以使用冷暖色彩来强调画面中的主体,从而增强画面的焦点和视觉效果。
通常,画家会将主体用暖色调来突出它们,而用冷色调来隐蔽它们周围的背景。
这种技巧可以帮助画家吸引观众的眼球,使他们更加关注画面中的主要元素。
5. 改善气氛最后,冷暖色彩的运用可以改善画面中的气氛。
例如,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场景中,画家使用青色和蓝色的冷色调来表达寒冷和孤独,强调清冷的夜晚气息。
而在一个温暖的阳光明媚的场景中,画家可以使用黄色和橙色的暖色调来表达快乐和生气。
这种技巧可以帮助画家创造出更加逼真和生动的场景。
总之,冷暖色彩的运用在画中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画家表现画面的氛围、情感和意境,并创造出更加真实、有趣和有张力的画面。
图3-23灰绿色放在不同纯度的底色上对比
冷暖色对比构成及欣赏
人们对色彩会产生冷暖感觉,这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些感受在视觉经验上的体现,色彩的冷暖在情感表达上包含着很多含义,在色彩心理学和美学上有着特别的意义。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组成。
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给人以暖和感,它们照射到任何颜色上都会有暖和感,这些颜色会给人以温暖、舒适、有活力的感觉。
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使用这些颜色配色会显得稳定和清爽(见图3-24
冷色与暖色除了给我们温度上的不同感受外,还会带来一些其他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等。
暖色看起来会偏重,冷色看起来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感;暖色透明感较弱,冷色的透明感强;暖色显得干燥,冷色显得湿润。
冷色与暖色还能产生空间效果,冷色有后退感和收缩感,看起来有远离观众的效果,所以适于做页面的背景;而暖色有迫近感和扩张感,视觉效果更贴近观众。
图3-24冷暖色相对比(1)图3-25冷暖色相对比(2)。
油画知识:颜色冷暖运用颜色色彩暖、冷并不是绝对的。
那应该怎样加以运用?颜色本身性质:接近黄色、火红色的色调称作暖色。
倾向清凉的颜色、蓝的色调称作冷色。
暖色调和暖色调上,暖色效果增强。
暖色间相混合时,色彩明亮。
冷色调与冷色调和,色彩保持鲜明。
暖色调和冷色调混合,强度减弱,产生灰暗效果。
暖色过多,给人产生热的错觉。
冷色过多,画面显得阴沉寒冷。
对比、交替使用冷暖色调,使画面更具魅力。
画面色调,不应是纯粹的冷色调,或纯粹的暖色调,经常是冷暖色调产生的共同效果。
冷暖之分不代表红与蓝的对比,就是冷暖的对比。
在所有的红色中,玫瑰红与橘红相对于玫瑰红,偏冷一些。
若画面中,由于光线照射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有几个冷暖不同的对象。
颜色冷暖随着光线和邻近色变化而变化。
如:亮橙色在和同一明度的原色蓝色相比,显得较“暖”,在正常的自然光下,亮橙相对暖。
若将光源换成深蓝,橙色就几乎成黑色,而蓝色几乎变成白色。
在正常的光线条件下,可增加同一明度的较暖或较冷的颜色来改变色性,如:土黄和玫瑰土红混合起来的肤色可加翠绿变冷,翠绿比原来的调子相对的较冷。
只要加进去的冷色属于同一明度,就可改变色彩冷暖而不会改变其明度。
色度(明暗):色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用一个从黑(最暗色调)到白(最亮色调)的尺度表来衡量。
画画时,几种色调从白到黑排列,至少在心理应该有数。
1.白(最亮的亮调子)2.亮中间调子3.中间调子4.暗中间调子5.黑(最暗的调子)从印象派开始现代油画更多地运用冷暖色对比法。
互补色作为冷暖对比最强烈的色彩,更能发挥色彩强烈的冲击力。
塞尚的静物画中,经常三对互补色同时出现,红绿和橙蓝构成清晰的对比,黄紫则起辅助作用。
色彩有浓有淡,有明有暗,这样便取得了具有高度涵盖力的混合色调。
基于冷暖色中最强烈的互补色的剧烈对比,叫做“对比色画法”。
对比色画法:最浓艳的颜色同时用画笔或调色刀画上去,再用调色刀迅速把颜色刮下,使其只留下薄薄的颜色效果。
冷暖对比在色彩构成创作中的应用作者:肖肇鸿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06期【摘要】色彩构成被视为广大从事艺术设计创作的基础课,色彩构成有很多对比手法,其中冷暖对比,是色彩构成中非常重要的创作表现手法。
本文从色彩构成创作的相关理论内容出发,阐述了色彩构成中冷暖对比的含义,对冷暖对比在色彩构成创作中的具体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冷暖对比;色彩构成;应用在用色彩构成的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冷暖对比是非常重要的创作表现手法,大到艺术作品的整体效果,小至作品的每个细节的描绘,都可以窥见作者在色彩构成创作过程中,所采取的冷暖对比手法。
色彩的冷暖关系处理,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色彩构成创作的成败关键所在,如果一个作品缺乏冷暖色调的对比,无疑会对作品的表现力造成影响,显得作品暗淡无光,没有生气,因此冷暖对比在色彩构成创作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色彩构成的内涵、创作形式和需求三方面,对色彩构成创作本身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冷暖对比在色彩构成创作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1.色彩构成创作分析1.1色彩构成内涵色彩构成的内涵可以从其发展过程和创作过程来体现,色彩构成的概念,国内最早是由李冰洁先生提出的,他在1938年出版的《工艺意匠》中,提出了“构成之法则、色彩配合之意匠”,形成了色彩构成的雏形;随后在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美院制定了系统的《色彩构成》的教学讲义,在教学方面开启了先河;1990年,广州美院更是将其设置为独立的专业,如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色彩构成已成为艺术学校绘画、设计专业的必修功课。
从色彩构成的发展来看,色彩构成对现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色彩构成的含义重在强调色彩的构成创作方面,即色彩的相互作用,色彩构成的过程实际包含人的主观行为性和色彩本身的特质,首先色彩构成,是始于人对色彩的感觉和心理效果,通过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人的意识决定的基本要素;人的再创作性,是将色彩与空间、量、质三者结合,按照一定的创作规律呈现出新的构成形式;然而色彩并非是独立的,它的呈现是需要载体的,因此色彩构成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