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照明设计案例分析——巴黎协和广场
- 格式:ppt
- 大小:4.51 MB
- 文档页数:20
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现今,太阳能LED路灯在我国的市场还未得到普及,其因素有很多方面,主要为芯片的价格较高,基本依靠国外进口造成整体路灯成本较高,还有壳体材料技术等方面成为影响消费的阻碍,国内的太阳能LED路灯起步晚,我国照明用电量已占总用量的12%。
按照我国提出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照明节电已成为节能的重要方面。
目前的照明节能潜力很大,一般节能方案均能达到节约20%~35%,按保守的数量采取20%的计算,全国节约的电能价值非常巨大。
而太阳能LED照明的推广应用,让“绿色照明”实现了新的跨越。
太阳能路灯以太阳光为能源,白天充电、晚上使用,无需铺设复杂、昂贵的管线,可任意调整灯具的布局,安全节能无污染,充电及开/关过程采用光控自动控制,无需人工操作,工作稳定可靠,节省电费,免维护。
太阳能路灯的实用性已充分得到人们的认可。
所以尽快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提高太阳能LED路灯的质量和外形设计是必要的,全面推动我国的太阳能LED路灯的发展。
1.2课题研究来源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影响的。
人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通过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得以生存并不断的向前发展,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
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
传统的路灯设计的耗电量十分巨大,尤其传统的纳灯泡的耗电量更是如此,所以如果解决这个问题将会给环境和社会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所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中国的整个路灯市场的规模极大,仅2007年就安装了1700万盏。
当然,其中大部分为普通交流电高压钠灯,而不是太阳能LED路灯。
假如2009年的全部路灯安装数目可以达到2000万盏,而且全部改用太阳能LED路灯,那么所需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总功率将达到800万千瓦。
而发改委提出的到2020年才180万千瓦的任务,明年2009年就可以超额4.4倍完成。
而且三年下来,它的总功率将超过2400万千瓦,远远超过花费18年造成的三峡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
artdeco风格案例Art Deco风格是上世纪20年代流行的一种装饰艺术风格,以其独特的线条、几何形状和对称设计而闻名。
它的设计理念融合了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民族主义和科技主义的元素,形成了一种富有时代感且奢华华丽的艺术风格。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Art Deco风格的案例。
1.协和广场,巴黎,法国:协和广场是Art Deco风格的代表之一,也被誉为巴黎的明珠。
建于1929年,这座建筑展示了Art Deco的精髓,结合了大胆的几何形状、铁艺和玻璃材料。
其上部由三个几何形状的建筑体组成,形成了一个壮观的画面,给人一种艺术和现代感的结合。
2.帝国大厦,纽约,美国:帝国大厦是Art Deco风格的经典之作,也是纽约市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建于1930年代,建筑外观充满力量感,具有明显的对称美和几何设计。
大厦的顶部有一个巨大的尖塔,令人印象深刻。
大厦内部装饰豪华,配有镀金装饰、奢华的大堂和华丽的壁画,彰显出Art Deco 风格的豪华和奢侈。
3.雾凇戏院,上海,中国:作为中国Art Deco风格的杰作之一,雾凇戏院建于1930年代。
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线条和流线型设计而闻名,外观简洁而优雅。
大剧院的内部装饰讲究颜色的对比和对称布局,壁画、镀金饰品和华丽的灯光设计使整个剧院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4.曼哈顿三角洲建筑群,迈阿密,美国:这个Art Deco风格的建筑群位于迈阿密的南海滩,建于20世纪30年代。
建筑物色彩斑斓,充满了乐观和夏日的氛围。
整个建筑群的外观特点是明快的色彩、流线型设计和大胆的图案使用。
在美国夜总会时代的繁荣中,这个建筑群成为了迈阿密海滩的象征。
5.辉煌大厅,正在建设中的广州,中国:辉煌大厅是广州新建项目中的Art Deco建筑,它将Art Deco风格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展示出广州的城市魅力和现代性。
大厅外观简洁而富有动感,内部则采用了现代科技元素,如可变色的LED灯光、高清晰度的投影设备等。
国外广场设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原创实用版】目录1.研究现状1.1 国外广场设计的历史发展1.2 国外广场设计的主要理论和方法1.3 国外广场设计的实践案例及特点2.发展趋势2.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入2.2 多样性设计风格的体现2.3 科技手段的运用2.4 人性化与公共参与正文一、研究现状1.1 国外广场设计的历史发展国外广场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广场设计理念。
这些广场多以公共活动、社交、政治集会等功能为主,体现了古代城市文明的精神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世纪欧洲的广场逐渐成为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在文艺复兴时期,广场设计开始关注人的需求,注重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
1.2 国外广场设计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国外广场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深受现代建筑学、景观建筑学等学科的影响。
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功能分区理论、人本设计理念、场所精神理论、生态设计方法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强调广场设计应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注重空间品质的提升,同时关注环境可持续发展。
1.3 国外广场设计的实践案例及特点国外有许多优秀的广场设计案例,如美国的时代广场、法国的巴黎协和广场等。
这些案例在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1)多功能性:广场设计充分考虑各种功能需求,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
(2)人性化:注重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打造舒适、宜人的空间品质。
(3)公共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广场的设计和管理,提高广场的活力和使用率。
(4)可持续发展:关注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广场的生态效益。
二、发展趋势2.1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成为广场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
设计师们在广场设计中,积极采用绿色建材、节能技术等手段,降低广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2 多样性设计风格的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外广场设计开始关注文化多样性,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设计师们在广场设计中,融入各种文化元素,打造富有特色的空间形象。
著名广场景观设计案例
近年来,城市广场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社交、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
而广场景观设计更是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个著名的广场景观设计案例:
1. 纽约时代广场:纽约时代广场是全球著名的商业中心和旅游胜地,其广场景观设计以独特的红色广告牌、水晶球和夜景灯光著称。
这些元素将广场打造成为独特的文化地标。
2. 巴黎协和广场:巴黎协和广场是巴黎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广场上有独特的喷泉和奥斯曼风格的建筑物。
广场景观设计以艺术与文化融合为主题,展现了法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3. 悉尼歌剧院广场:悉尼歌剧院广场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其广场景观设计以灵活性和创新性为主题,采用了多种颜色和形状的石材,打造出了现代感十足的设计。
4. 上海市民广场:上海市民广场是上海市中心的重要公共空间,其广场景观设计以融合中西方元素为主题,展现了上海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总之,广场景观设计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现城市文化和特色的一个重要载体。
这些著名的广场景观设计案例不仅为城市带来了美丽的风景线,也为城市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1 -。
公共空间光环境人性化设计与应用——以巴黎酒店大堂设计为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公共空间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光环境尤为重要。
本课题主要研究巴黎酒店公共空间设计中光环境人性化设计应用。
本课题以人为本,从光的角度出发,把光元素融会贯通于整个设计方案里,从而达到审美需求。
本课题旨在探究公共空间设计中光环境人性化设计应用价值和意义,为今后公共空间中光环境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公共空间;光环境;人性化;自然光源;人造光源1现状分析精品酒店大堂的公共空间光环境人性化设计讲究综合创造的设计,作为设计师应做到尽心尽力的完善空间的光度、氛围等,对于世界酒店大堂光环境的设计也必将是潮流。
当前我国的酒店空间设计也出现了各类不同的风格,简约大气的中式风格、金碧辉煌的欧式风格,对于各个年龄阶层的需求都有满足,然而大部分酒店大堂公共空间光环境的处理还是相对薄弱。
针对巴黎酒店大堂公共空间光环境进行设计,这也是一个别出心裁的想法,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在完善自身专业素养时,更要汲取好的设计要素和一些丰富的设计思想,可以从国内外一些好的设计作品中参考、理解并借鉴。
现代设计师对于酒店设计更多的是注重酒店的空间装饰和风格设计,对工装和软装的搭配协调考虑过多,而对于光环境的分析处理较为忽视,作为新时代设计师,我们应学会从专业的角度、理性的分析、完善的思考最终来诠释“光”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2设计目标以光环境为主题,将人性化设计引入到酒店大堂公共空间光环境设计中,改造酒店公共空间的光环境。
根据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来分析酒店公共空间设计中光环境人性化设计应用,研究在酒店公共空间设计中如何根据光源、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设计定位,从而做到人性化设计。
将人的需求与光环境设计结合,空间功能与装饰风格结合,人性化与舒适性结合,实用性与美观性结合。
2.1独特性与其他酒店相比,巴黎酒店秉承人性化设计原则,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深入其中。
巴黎浪漫开放景观设计文化图解来源:徒步阅读世界景观与设计作者:佘依爽缔造空间的意图最终是为了组织和缔造交流——阿.拉普波特毫无疑问,户外生活比任何建筑构思的组合都更加丰富,更激动人心,也更有价值——扬?盖尔看与被看存在于有人的每个角落,但是在巴黎这个神奇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更容易形成一种看与被看的关系,不论是设计师有意还是无意,人——更加清晰的作为活的景观设计元素,呈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中,成为了视觉风景的一部分。
本文描述的就是怎样的一类人的活动和什么样形式的行为空间,能够充分体现人看人。
不论是“我”作为一个看的主体还是最后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了被看的个体,都形成了一种发生在空间里一种微妙的角色扮演的关系,在视觉关系发生的同时,人与人之间也由陌生变为熟悉,由匆匆一瞥到语言交流的建立再到默契的心领神会,这一系列有趣的过程,组成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真实而令人感动。
笔者就以相遇、相识、相知三个部分由浅入深的将巴黎生活中人看人的活动分析呈现。
1.相遇因为人的独特活动而观看。
在这里,我作为一个旅游者,站在“看”的主体上,观察着周围的新世界,发现原来吸引我们相遇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还有各式的人的有趣的活动,无论是带有商业性质的街头表演还是凑巧碰上的集会和游行,都促使了我们来到同一个空间,纯粹的成为欣赏与被欣赏者的聚会。
1.1集会和游行图1(左):广场周末学生自发的演唱会(佘依爽摄)图2(中):巴黎歌剧院前总统候选人演讲场面(佘依爽摄)图3(右):当地民俗节日的游行(佘依爽摄)1.2街头表演图4(上左):巴黎圣母院外的活人雕塑(李迪华摄)图5(上中):国王广场上唱歌剧的女孩们(刘琴博摄)图6(上右):巴黎地铁里职业的表演者(韩西丽摄)图7(下左):巴黎歌剧院外有组织的流浪乐队吸引着大批的人群(韩西丽摄)图8(下中):艾菲尔铁塔下的滑稽表演(佘依爽摄)图9(下右):蒙马特高地的街头肖像画家(佘依爽摄)这些表演体现了巴黎人的热爱生活,在他们自信的演出中没有卑微的乞讨,虽然可能也会有因为生活的窘迫而展艺街头,但是更多的是让人觉得这是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并怡然自得于自己的幸福中。
照明案例分析讲解在现代社会中,照明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提供光线,而是在不同场景下,适应不同需求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照明案例,来探讨如何通过照明设计来营造理想的氛围和环境。
案例一:商业空间照明设计商业空间的照明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顾客的感受和购买行为。
以购物中心为例,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力,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设计照明方案。
在入口处和走廊中使用明亮而柔和的照明,以烘托氛围;在商品展示区使用适当的聚光灯,突出商品的特点;而在休息区则可以运用柔和的灯光创造舒适的环境。
案例二:室内景观照明设计室内景观的照明设计是为了突出室内环境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例如,在一个博物馆展览馆内,为了照亮展品并突出展品的细节,需要使用精确而柔和的照明。
通过合理选择光源的位置和角度,可以使光线在展品表面产生适当的映射,增加视觉艺术的层次感。
案例三:户外照明设计户外照明设计对于城市的美化和夜间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夜间的建筑立面照明可以提升城市的夜景品质和生活质量。
而在公共场所如公园和步行街等,合理的照明设计可以增加人们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例如,在步行街上,通过地面灯和路灯交替布置,不仅照亮行人的道路,还营造出独特的夜市氛围。
案例四:室内办公照明设计对于办公场所而言,照明设计不仅要满足实用性,还需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感。
在通用的办公区域,应该避免刺眼的灯光,选择柔和的照明方式,以减少眼部疲劳。
而在会议室和休息区域,可以运用柔和而温暖的灯光,以提供轻松的环境氛围。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照明设计的经验和原则。
首先,照明设计需要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来进行灵活应变。
其次,灯光的亮度、颜色和角度的选择都必须考虑到整体氛围的营造。
最后,照明设计在考虑美观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实用性和环境的节能性。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照明设计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智能照明系统的兴起,可以根据感应器来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色温,提高照明效果的同时也实现了能源的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