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实名推荐制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银川一中关于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及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领军计划”的实施方案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银川一中学生凭借良好的素质,更多地受到大学的青睐,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今年,银川一中因优异的办学质量和良好的声誉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及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领军计划”的资格。
根据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及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领军计划”的具体要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成立银川一中“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及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领军计划”评审委员会主任:王力争副主任:张剑云蔺晓林成员:亢燕李春辉蔡永敦韩继宏张永宏高三年级组长二、推荐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原则,坚持“全面性、发展性、民主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原则。
三、推荐条件必须符合下列三个条件:1、根据学生意愿,推荐符合北大、清华标准和我校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的在籍应届优秀毕业生。
2、高中阶段学科成绩综合排名列全年级文科前10名、理科前20名的学生。
(综合排名按本方案第五条成绩赋分方法计算)3、在高中学习阶段,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思想进步,品行端正,综合素质评定为优秀。
四、实施程序1、学校做深入广泛的讨论和宣传动员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公布实施方案。
2、学生个人自愿申报:符合条件的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供个人500字以上的自我推荐信,阐述本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情况及特长,同时附相关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审核:评审委员会按照北大招办的相关要求及学校制定的方案,审核综合素质、学科成绩、学科奥赛成绩,根据三项总分排名确定推荐学生名单。
若三项总分并列则按以下顺序进行排名:学科成绩、学科奥赛、综合素质。
学校长实名推荐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发展和学校竞争日益激烈,学校长实名推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招聘方式。
传统的招聘方式往往只通过简历和面试来评估候选人的能力,但这种方式很难客观反映候选人的真实能力和表现。
因此,学校长实名推荐工作方案的引入可以更好地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潜力,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竞争力。
二、实施目标1.提高学校长招聘的科学性和公正性;2.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决策依据,减少招聘的盲目性;3.改善学校长的培养和选拔机制,提高教育和管理水平。
三、实施步骤1.明确招聘条件和要求在进行学校长实名推荐之前,学校需要明确招聘条件和要求。
这些条件和要求可以包括学历、学校管理经验、教学经验、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只有明确了条件和要求,招聘方案才能更具针对性。
2.开展选拔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学校长实名推荐开始前,学校需要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向校内外的师生宣传实名推荐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向他们介绍招聘流程和标准。
通过宣传和教育工作,可以增加师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愿,提高实名推荐的质量和效果。
3.选择合适的实名推荐方式学校可以选择适合的实名推荐方式来开展招聘工作。
常见的实名推荐方式包括学生评议、教师评议、家长评议、同行评议等。
不同的实名推荐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4.设立推荐委员会并制定评估标准为了确保实名推荐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学校需要设立推荐委员会。
推荐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负责审核和评估候选人的推荐材料和面试成绩,最终确定招聘结果。
同时,学校需要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开展实名推荐和面试工作学校需要通过公示等方式,征集候选人的实名推荐材料。
推荐材料可以包括个人简历、学习成绩、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荣誉证书、推荐信等。
收到推荐材料后,推荐委员会将对候选人进行面试和综合评估,并按照事先制定的评估标准进行打分。
学校长实名推荐工作方案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的时间与耐心。
我们发现,学校长实名推荐是对学生个人发展的有力支持,是对学校素质教育的有力推动,是对社会人才资源的有力把握,是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确保学校长实名推荐的质量与效果,我们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意义
学校长实名推荐是为了发掘、培养和使用具有特殊能力和潜质的学生,也是为了向社会展示本校优秀学生的品质和社会价值,是对学校良好声誉的推动和提升。
二、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方式
1. 学校开展“学校长实名推荐”活动,应事先进行宣传,并发布报名公告。
2. 学生自愿报名,提交材料。
3. 由学生所在班级、年级组进行初步筛选,确定获得实名推荐资格的学生名单。
4. 学校根据资格名单进行推荐,每位学生最多推荐三个学生。
5. 推荐学生的材料包括学生自评和学校长评,评价内容应兼顾学生优秀综合素质和校长的评价。
6. 学校长实名推荐工作由学校分管领导与学生工作部门负责,推荐结果由学校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实验高中“北大招生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实验高中北大招生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一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选拔领导小组,业务校长任组长的工作面试小组,负责选拔推荐工作,并组建监督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组员:学校领导。
工作面试小组:组长:,组员:校领导年级领导和教师代表。
监督小组:组长:,组员:学校成员人。
二推荐原则:自愿公平公正公开择优。
三推荐名额:根据北大要求今年只推荐理科生名。
四推荐对象:优秀高三理科应届学生。
五推荐条件:思想品德高尚。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素质优秀。
志向远大明确,具备发展潜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多方面素质表现突出。
学科成绩突出。
高一上下学期期末成绩列全年级前名,高二上下学期期末及高三第一次考试成绩列全年级前名。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秀。
六实施程序:宣传发动→自主申报→级部推荐→工作小组审核→面试确定初步人选→领导小组复审评定→公示。
宣传发动:学校通过校园公示栏校园网站等公布《实施方案》,做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
自主申报:凡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均可到所在高三年级级部办公室领取并填写《县实验高中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申报表》,并上交证明自己实力的入高中以来的获奖证书目录及原件复印件,另交字左右的自荐材料及班主任推荐信。
级部推荐:各级部组成推荐工作组,对学生的申报材料和学科成绩进行核实,择优推荐到学校工作小组,级部主任填写级部推荐意见并签字,名额不超过人。
工作小组审核:工作小组根据推荐范围及条件,对各级部报送的学生材料进行审核,合格者进入面试环节。
面试确定初步人选:面试内容包括个人陈述(分钟)现场答辩(分钟)两部分。
工作小组根据学生综合表现,确定推荐人选顺序,上报学校选拔领导小组。
选拔领导小组复审评定:学校领导小组对工作面试小组推荐的人员进行复审,确定推荐人选。
公示:学校将在校园网站校内公示栏对最终确定的推荐人选进行为期天的公示,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媒体的监督。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1. 引言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是指中学校长任职的一种制度,即学校校长的选拔和任命将通过实名推荐的方式进行。
该制度旨在提高中学校长的选拔标准和公正性,确保校长担任职务的能力和素质符合要求,从而提升中学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
2. 背景传统上,中学校长的选拔方式多采用由教育部门或学校行政机构内部选拔、提拔等方式。
然而,这种选拔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例如选拔过程不透明、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个别任职官员的权力滥用等。
这些问题对教育质量和学校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开始逐渐被提出和广泛应用。
通过实名推荐,可以更加公开、透明地选拔和任命中学校长,避免不正当干预和选拔标准的降低,从而提高中学校长的素质和能力。
3. 实行方法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具体实施方法可以参考以下步骤:3.1. 制定推荐标准制定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标准是制度实施的关键。
应根据中学校长所需的能力、素质、教育理念等要求,制定详细的推荐标准和条件。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学历要求、教龄要求、综合素质评估等内容,确保校长担任职务的能力和素质达到要求。
3.2. 开展实名推荐程序教育部门或学校行政机构应组织实名推荐程序,并邀请相关部门和专家参与,确保程序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实名推荐程序可以包括以下环节:•校长推荐公告:发布针对校长职位的推荐公告,明确推荐条件和要求;•推荐申报:根据公告要求,符合条件的人员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如个人简历、教育经历、成绩单等;•评审和筛选:组织专家进行申报材料的评审和筛选,综合考虑候选人的学术背景、教育经验、科研成果等因素;•面试评估:对通过初步筛选的候选人进行面试和评估,以进一步了解其能力和素质;•公示和投票:将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名单公示,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投票表决,选出中学校长。
3.3. 增强监督和责任为确保推荐程序的公正性和高效性,需要增强监督和责任。
教育部门或学校行政机构应设立相关的监督机构或职能部门,负责监督推荐程序的进行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校长推荐制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管理体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校长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力量,其选拔和任用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选拔优秀的校长人才,推动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我们决定推行校长推荐制,以期提高校长选拔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二、实施目的。
1. 提高选拔公平性。
校长推荐制将更多地依据校长的实际工作表现和综合素质,避免一切不正当的干扰和干预,确保选拔程序的公平公正。
2. 提高选拔科学性。
通过校长推荐制,可以更好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拔出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优秀校长人才,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3. 提高选拔透明度。
校长推荐制将选拔程序透明化,让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都能够清楚地了解校长选拔的程序和标准,增强选拔的公信力。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选拔标准。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校长选拔的标准和条件,明确选拔的要求和依据,确保选拔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 开展校长推荐。
通过广泛征求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意见,了解校长的工作表现和综合素质,形成校长推荐名单。
3. 组织评审。
成立校长选拔评审委员会,对校长推荐名单进行评审,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和校长的实际情况,确定最终的选拔名单。
4. 公示选拔结果。
公示最终的选拔名单,并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意见,确保选拔结果的公开透明。
四、实施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校园广播、校报校刊等媒体,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宣传校长推荐制的意义和目的,增强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参与意识。
2. 健全选拔机制。
建立健全的校长选拔机制,明确选拔程序和标准,确保选拔的公平公正。
3. 强化监督管理。
加强对校长选拔程序的监督管理,建立监督机制,确保选拔程序的公开透明和公正公平。
五、实施效果。
经过校长推荐制的实施,将会取得以下效果:1. 提高校长选拔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避免一切不正当的干扰和干预,确保选拔程序的公平公正。
2. 提高校长选拔的科学性,更好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拔出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优秀校长人才,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校长推荐制的意思|校长推荐制是什么意思基本解释校长实名推荐制是指:获得推荐资质的中学校长,可向北大推荐优秀毕业生,审核合格的推荐生将直接入围北大自主招生面试范围。
校长实名推荐制并不是面向全国所有的高中生,中学校长必须首先以所在中学和本人名义向北大招办提交书面申请并获得通过后才有资格推荐学生。
该制度一经推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
校长推荐制是北京大学在2010年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主招生政策。
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各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可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直接候选人。
按照常规,推荐的考生需经过笔试、面试,成绩合格才能成为自主招生候选人。
校长推荐制度旨在为具有不同资质的优秀学生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是一次革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的探索。
该制度一经推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
校长推荐制不是面向全国各地的高中生。
根据北大的方案,招生对象是北京、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陕西、新疆等省(区、市)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
校长推荐制不是全国所有的中学校长都具有推荐资格。
中学校长必须首先以所在中学和本人名义向北大招办提交关于参加实名推荐制的书面申请;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再根据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对递交申请的中学进行评审。
评审通过的中学,将获得参加北京大学实名推荐的资质,并可按分配名额推荐优秀学生。
具有资质的中学,如当年没有符合推荐条件的学生,则可以不推荐,所具有的资质将自动延续。
而当年提出申请未获通过的中学,可在下一年度再次向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各方态度中学校长可实名推荐优秀学生成为自主招生候选人,这是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将实行的新政 .对于这一校长实名推荐制改革,有人叫好,也有人忧虑。
赞同:为中学校长推荐优秀学生上大学投张信任票尽管高考改革一直步履维艰,尽管有些举措不尽如人意,但是,打破一考定终生的桎梏,改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状,是大势所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使高考朝着公平公正的方向迈进,必须坚定不移。
“校长实名推荐制”
自实施自主招生制度以来,全国大学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根据自身办学特色,立足人才培养目标,招收了一大批素质全面、特长突出的优秀学生。
为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2009年年底,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北京大学结合开展自主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全国部分省区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这一举措已实行了2年,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这2年中实行的效果。
所谓“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就是在面向社会公示的前提下,各校长可实名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可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直接候选人。
获得推荐资格的中学可以由校长直接保举优秀毕业生进入北京大学面试,面试合格者可以在高考录取时获得降分的优惠。
“中学校长推荐制”的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
在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下,可以进一步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中学和学生能够把精力从被动应付考试逐步转化为主动培养素质,从而逐步影响乃至改变高考“一考定终身”的现状,使那些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学科特长更加突出的优秀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北大接受教育。
这项新措施实施的关键,在于中学校长能够真正从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认真履行职责,把那些综合素质优秀、学科特长突出的优秀学生推荐给北大。
这项政策除了对现行高考招生制度进行补充,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学校长肩负着为国家、民族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优秀人才的神圣使命,他们的言行将对中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应当是社会最值得信赖的群体之一。
然而在这2年的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了不少问题。
其一,有的推荐程序太过笼统。
在161位校长所列的推荐程序中,有的学校抄照北大的实施方案并无细化,有的学校只有一句话,如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陈建华的推荐程序是“学生报名,学校综合考评”;更甚者,推荐程序一栏空白,如重庆市梁平中学校长余孝明的推荐、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校长王德清的推荐。
如此笼统甚至空白的推荐程序,如何能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其二,有的推荐理由过于简单。
既然是向北大实名推荐优秀学生,推荐理由显然非常重
要。
应该说,多数推荐者写得比较详细,但也有的推荐者写得十分简单,甚至只有一句话。
如贵州师范大学附中校长陈建华推荐的学生王言泽,理由只有六个字:“综合成绩优秀。
”这也太过随意了吧
其三,不少推荐理由过于夸张。
且不说在推荐理由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字,简单且大量罗列各种考试、比赛的名次,在161位校长所列的推荐理由中,诸如“巨大的发展潜能”、“发展潜质巨大”、“杰出代表”、“才华横溢”、“极强的责任心”、“极富培养前途”、“北京大学未来的骄傲”等夸张的溢美之词随处可见。
也许被推荐的学生的确优秀,但是,这些夸张的修辞对他们来说,可能还是有些“华而不实”了。
仅从这三方面看,北大今年的校长实名推荐,有些就给人太随意的感觉。
是中学校长觉得不重要,还是北大也不看重推荐的理由既然是向公众公开的,严谨细致也应该是教育工作者的本分,但有些推荐很草率,也太不应该了。
而且,在2年的实施中,获得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的名单中大多是各省会城市的重要名校,而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却没有出现在其名单中。
北京大学人才选拔具体标准却模糊不清,这不免有失公平。
校长推荐制所遭遇的诚信软肋,很难用打补丁的方式解决。
尤其是,在个人诚信难以确保的前提下,让学生记录自身道德水准,实在不够高明。
校长推荐制推出时就饱受争议。
当时,教育部原发言人王旭明称其为“一道美妙而难念的经”,北大出身的美国学者薛涌也称此举有悖于国情。
揣其大意,推荐制固然符合自主招生理念,但在现实中难免遭遇水土不服。
也早有人质疑:谁来保证校长推荐的公正性这一质疑暴露了校长推荐制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即校长推荐制的根基在于个人诚信,而这恰是目前国内社会的一大缺失。
在这种情况下,推荐制很难实现其制度设计初衷。
原本事情很简单,校长(或经过集体评议)觉得哪个人可获推荐,直接签名就行。
由于害怕有失公正,如今不得不进行规则细化。
相关细则不仅包括被推荐学生的入选条件,还制定了相应遴选程序,比如规定中学应成立专门监督机构。
这样一来,中学校长推荐制实际上就成了中学推荐制,校长签字就是一个象征。
最终,肯定还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最容易进入推荐名单。
校长推荐的制度悖论,至此表露无遗。
个人认为,虽然“校长实名推荐制”与我无直接的利益关系,但我觉得这个制度本身是好的,僵硬的高考模式,实在是苦了广大的考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偏才和怪才来说,和一些在高考
中没有发挥好的真正人才来说,只是怕这个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得不到严格的执行,而最终走向腐败而已。
而对于名校推荐,中国卧虎藏龙的地方很多,何况是学校呢,要推荐就得全面推荐,为什么一定要名校推荐呢。
而且教育的现状就是大多数学校“以分论人”的习惯一直存在,名校推荐的大多数成绩优异出众的,而现在社会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才人。
成绩出众并不代表品德高尚,校长推荐,只能从他的个人观点和自身价值去评判,校长推荐制所遭遇的诚信问题,没有监督机构去监督与审核,这就会造成推荐中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或许我是多虑,但现在社会诚信缺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推荐其中的“暗箱”操作可能会出现,而且现在教育的不平等,不公平问题也引起了重大的关注。
但2012年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经过2010年在全国13个省市试点以及2011年在全国推广后,在总结前两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北大决定2012年在全国继续实施“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在规定的期限内,北大招办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26所中学递交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