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C反应蛋白
- 格式:docx
- 大小:411.52 KB
- 文档页数:3
全程C反应蛋白全程C—反应蛋白测定一、检测目的全程C—反应蛋白包括超敏CRP和CRP。
CPR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是在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出现在人血清中的一种特殊糖蛋白,具有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和免疫调理作用。
二、检测原理本试剂采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全血、血清、血浆样本中C—反应蛋白的浓度。
当样本与缓冲液混匀,并滴加到测试卡加样孔后,样本中的C —反应蛋白抗原和荧光标记的C—反应蛋白抗体结合形成反应复合物,反应复合物随层析作用沿着硝酸纤维素膜前移,被在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上的C—反应蛋白抗体捕获,样本中的C—反应蛋白捕获量与荧光抗体的信号强度正相关,通过荧光检测,可检测出样本中的C—反应蛋白的浓度。
三、试剂组成试剂盒由测试卡、缓冲液、ID芯片组成。
仪器是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提供的免疫荧光检测仪。
四、储存条件缓冲液和测试卡4℃—3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五、样本采集全血、血清、血浆标本均可用于测试。
1、全血收集:采用抗凝管采血,或在采血管里先加入EDTA抗凝剂(不建议使用EDTA以外的抗凝剂),将采集血样加入并摇匀备用。
指尖,耳垂末梢可用全血取样器采集全血后应尽快进行测试;避免溶血!如不能及时检测,应置于4℃储存,7天以上的全血样本不适用于本试剂。
2、血清、血浆收集:取血后应尽快分离血清、血浆,以免溶血,分离后的血清、血浆应尽快进行测试,如不能及时测试可将标本置于4℃储存,超过3天应置于-20℃冷冻保存。
对冷藏或冷冻的样本,测试前须恢复至室温并充分混匀,避免反复冻融。
六、检验方法1、准备1.1)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仪器进入初始界面,若需用使用快捷模式测试,选择“快捷模式”;若需使用标准模式测试,选择“标准测试”;点击“卡出”按钮。
1.2)将试剂缓冲液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并平衡至室温(25℃)1.3)从试剂盒中取出ID芯片,插入仪器的芯片端口。
1.4)撕开测试卡铝箔袋,取出测试卡。
2、取样2.1)血清、血浆样本:用移液器吸取5μL样本。
全程C-反应蛋白(CRP)测定试剂盒(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血浆、全血中C-反应蛋白的含量。
1.1 包装规格10人份/盒,20人份/盒,25人份/盒,30人份/盒,40人份/盒,50人份/盒。
1.2 主要组成成分2.1 物理性状2.1.1外观试剂盒应组分齐全,内外包装均应完整,标签清晰,液体试剂无渗漏。
2.1.2 膜条宽度产品的膜条宽度应≥2.5 mm。
2.1.3 液体移行速度液体移行速度应不低于10 mm/min。
2.1.4 净含量试剂盒中稀释液净含量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5%。
2.2 检出限应不高于0.5 mg/L。
2.3 准确度用CRP有证参考物质ERM-DA474/IFCC作为样本进行测定,其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5%。
2.4 线性在线性区间 [0.5,200] mg/L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
2.5 重复性在线性范围内,选择(1±0.1)mg/L和(10±1)mg/L浓度水平的样本,浓度选择参考医学决定水平,代表正常值和异常值水平。
各重复检测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6 批间差用三个批号的试剂盒分别选择(1±0.1)mg/L和(10±1)mg/L浓度水平的样本,则三个批号试剂盒之间的批间相对极差应不大于15%。
2.7 效期稳定性4℃~30℃保存,有效期为24个月。
取到期后2~3个月的试剂盒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应符合2.2、2.3、2.4、2.5项的要求。
c反应蛋白标准值C反应蛋白标准值。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通常在机体发生炎症或组织损伤时迅速产生。
测定C反应蛋白的含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炎症程度,对于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C反应蛋白标准值是指正常情况下人体内C反应蛋白的含量范围,了解这一数值有助于及时发现炎症性疾病的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C反应蛋白标准值的范围通常在0-10mg/L之间,但具体的标准值还会因不同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疾病情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健康成年人的C反应蛋白含量较低,通常在1mg/L以下;而在感染或其他炎症状态下,C反应蛋白的含量会显著升高,甚至可以达到数百毫克每升。
因此,当C反应蛋白的含量超出正常范围时,就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相关的疾病筛查和诊断。
除了炎症性疾病外,C反应蛋白的含量也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因此,C反应蛋白的检测也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和预防。
此外,C反应蛋白还被用于监测炎症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对于肿瘤患者的疾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C反应蛋白的检测已成为常规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之一。
通过测定C反应蛋白的含量,医生可以及时了解病人的炎症状态,帮助诊断炎症性疾病,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此外,C 反应蛋白的检测还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对于疾病的治疗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C反应蛋白标准值的了解对于炎症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及时测定C反应蛋白的含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炎症程度,评估疾病的风险,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议有相关疾病症状或高危人群的人群定期进行C反应蛋白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疾病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保障身体健康。
c-反应蛋白(crp)检测标准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是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感染、炎症和组织损伤等情况。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CRP 检测标准:
1. 正常范围:一般认为,CRP 的正常范围在0-10 mg/L 之间。
2. 轻度升高:当CRP 水平在10-25 mg/L 之间时,可能提示存在轻度的炎症或感染。
3. 中度升高:当CRP 水平在25-50 mg/L 之间时,可能提示存在中度的炎症或感染。
4. 显著升高:当CRP 水平超过50 mg/L 时,可能提示存在严重的炎症或感染,或者是其他潜在的疾病。
CRP 的检测标准可能因不同的检测方法、实验室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因此,具体的参考范围可能会有所变化。
在解读CRP 结果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医生的专业判断进行综合分析。
如果你对自己的CRP 检测结果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咨询医生或实验室专业人员。
c-反应蛋白的正常值范围C-反应蛋白的正常值范围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血液中的蛋白质,它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可以在感染、炎症和组织损伤等情况下迅速增加。
通过检测C-反应蛋白的浓度,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炎症的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下面将介绍C-反应蛋白的正常值范围。
C-反应蛋白的正常值范围是指在健康人群中的平均水平。
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和实验室,正常值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的C-反应蛋白浓度应在0.1-10毫克/升之间。
这个范围是通过大量的健康人群的检测结果统计得出的,可以作为参考标准。
在某些情况下,C-反应蛋白的浓度可能会超出正常范围。
当人体出现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时,C-反应蛋白的产生会增加。
因此,C-反应蛋白的升高往往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指标,不能单独用于诊断某种疾病,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C-反应蛋白的升高可以提示机体正在发生炎症反应。
常见的炎症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肾炎、肝炎等,都可以导致C-反应蛋白的升高。
此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会引起C-反应蛋白的升高。
因此,在临床上,C-反应蛋白的测定常常用于炎症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除了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的升高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例如,肥胖、吸烟和高血压等都与C-反应蛋白的升高有关。
这些因素可能通过慢性炎症的机制影响C-反应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导致其浓度的升高。
C-反应蛋白的浓度也可以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变异与C-反应蛋白的浓度升高有关。
这些基因可能通过影响C-反应蛋白的合成、分泌或清除过程来影响其浓度。
C-反应蛋白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免疫比浊法、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血液或体液中C-反应蛋白的浓度来评估炎症的程度。
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C-反应蛋白的浓度是否异常。
c反应蛋白检测原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在炎症和组织损伤时产生的血浆蛋白,它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能够在炎症发生后的数小时内迅速增加。
通过检测人体内CRP水平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炎症的程度和监测炎症的治疗进展,因此CRP的检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CRP的检测原理主要基于免疫学。
它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其合成受到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介质的刺激。
在炎症发生后,IL-6的产生增加,刺激肝脏合成CRP。
因此,CRP的水平可以反映炎症的程度。
CRP的检测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免疫测定法。
免疫测定法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免疫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
免疫比浊法是利用CRP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导致溶液中颗粒物质的聚集和散射光的增强。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可以间接测定CRP的浓度。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和初步诊断。
免疫荧光法则是利用CRP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的荧光信号进行测定。
在免疫荧光法中,通常会使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来标记与CRP结合的抗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物的荧光强度。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适用于临床确诊和炎症监测。
除了免疫测定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检测CRP,如免疫电泳、免疫凝胶扫描等。
这些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CRP的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炎症的程度和监测炎症的治疗进展。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CRP水平较低,正常参考范围在0-8毫克/升之间。
当发生炎症或组织损伤时,CRP水平会迅速增加,一般可达到数十至数百毫克/升。
CRP的水平越高,炎症的程度越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CRP的检测只是一种辅助诊断手段,综合其他临床资料的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此外,CRP的水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肥胖等,所以在解读CRP的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能够在炎症和组织损伤时迅速增加的血浆蛋白,通过检测CRP的水平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炎症的程度和监测治疗进展。
全由C -反应蛋白(B-CRP )免疫比浊定M1 .实验原理QuikReadCRP 是一个用抗人CRP 包被的微粒进行免疫比浊测定CRP 的仪器。
样本中的CRP 和微粒进行反应,反应生成物改变了溶液的浊度,通过QuikRead 仪器进行测定。
全血加到缓冲液中,血细胞被溶解掉。
测定也用这一个比浊管进行。
试剂被预先定标,每批特定的定标标准曲线已存入在试剂盒提供的磁卡当中。
QuikReadCRP 结果和免疫浊度法测定的结果相关性良好。
2 .标本采集2 .1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无需特殊准备3 .2标本种类:末梢血、血清或血浆4 .3标本要求:QUikReadCRP 试剂盒直接用全血进行检测。
肝素/EDTA 血浆或者血清标本也能够进行测定,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测定,应注意样品量的区别:1)吸取12μ1的血浆血清标本。
最后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2)吸取20UI 的样品,最后结果乘以0.6。
测定范围在5-lOOmg/l,超过范围必须进行稀释。
5 .标本储存:室温下放置,30分钟完成实验。
6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7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8 .试剂6. 1试剂名称:QuikReadCRP 试剂6.2试剂生产厂家:XX6. 3包装规格:50Test∕kit6.4 试剂盒组成:CRP 试剂帽缓冲液比浊管 QuikRead CRP 试剂盒组成: Cat.No. 68789 2X25 120ml501 质控液另外提供:QUikReadCRP 质控液Cat.No.682966.5 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所有试剂2-25℃可保存到试剂盒上所标的失效期。
7.仪器设备7. 1仪器名称:QuikRead 分析仪7.2仪器厂家:XX 科技有限公司7. 3仪器型号:QuikRead 型8. 4仪器通道选择:采取两个发光二极管:654μm,950um;吸收范围:0.0-2.57.5仪器校准程序:每个试剂盒有一个己知的校正数据,它记录在磁卡上,用以确定分析曲线,让磁卡通过仪器上读卡器,该数据信息就能送入QUikRead 仪器之中,然后仪器就处于等待使用状态。
全程G反应蛋白(hsCRP+常规CRP)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一、观点全程C-反应蛋白检测项目,包含: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常规C-反应蛋白(CRP)检测检测线性范围:0.5-200mg/L,一次检测同时出具超敏C-反应蛋白和常规C-反应蛋白两个检测结果,增加了C-反应蛋白的临床运用价值。
二、定义当人体受了微生物等多种因子侵袭后,人体的血液中在几小时内很快产生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这种蛋白以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超反应,于1930年由Tillett和Francis首次阐述命名为C-反应蛋白(CRP)oCRP是由分子质量为115—140KD的血清B球蛋白,是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环状五球体,由肝细胞合成,在人的血清、脑脊液、胸腹水等多种体液中均可测出。
超敏C-反应蛋白:常规CRP检验方法可在感染或组织损伤时检测出CRP>10mg/L的浓度,但是不能很好的检测出低浓度(0.1—10mg/L)的CRP变化,该浓度的CRP与新生儿的感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浓度的CRP被称为超敏CRP(hsCRP)全程C-反应蛋白检测包含:超敏C-反应蛋白和常规C-反应蛋白。
正常参考值:hsCRP<1.0mg/L;CRP<10mg/L检测线性范围:0.5—200mg/L;样本类型及样本量:全血15ul血清/血浆10ul。
三、CRP在血浆中的转化I-CRP的血浆半衰期T约为19小时。
治疗成功的正常化率为:20—70%/天;T50%下降:3.5—1天。
T50%取决于CRP的合成和清除两方面。
四、全程C-反应检测的临床应用:(1)全程C-反应检测的临床应用建议表:项目名称检测结果超敏CRP<1.0mg/L1.0—3.0mg/L>3.00mg/L常规CRP儿<10mg/L童10—25mg/L>25mg/L临床应用建议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低危险性1、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中度危险性,建议给予抗炎治疗2、间隔2周后再次检测一次,取平均值作为观察的基础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高危险性,建议给予抗炎与抗栓同时治疗病程大于6—12小时,可基本排除细菌感染或细菌已被清除1、提示病毒感染;2、在抗生素治疗时CRP应降至此水平以下;(2)全程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应用:A、广泛应用于体检中心: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评估和体内是否存在急慢性炎症或组织坏死的筛查。
全程C反应蛋白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全程C—反应蛋白测定
一、检测目的
全程C—反应蛋白包括超敏CRP和CRP。
CPR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是在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出现在人血清中的一种特殊糖蛋白,具有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和免疫调理作用。
二、检测原理
本试剂采用免疫荧光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全血、血清、血浆样本中C—反应蛋白的浓度。
当样本与缓冲液混匀,并滴加到测试卡加样孔后,样本中的C —反应蛋白抗原和荧光标记的C—反应蛋白抗体结合形成反应复合物,反应复合物随层析作用沿着硝酸纤维素膜前移,被在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上的C—反应蛋白抗体捕获,样本中的C—反应蛋白捕获量与荧光抗体的信号强度正相关,通过荧光检测,可检测出样本中的C—反应蛋白的浓度。
三、试剂组成
试剂盒由测试卡、缓冲液、ID芯片组成。
仪器是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提供的免疫荧光检测仪。
四、储存条件
缓冲液和测试卡4℃—3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五、样本采集
全血、血清、血浆标本均可用于测试。
1、全血收集:采用抗凝管采血,或在采血管里先加入EDTA抗凝剂(不建议使用EDTA以外的抗凝剂),将采集血样加入并摇匀备用。
指尖,耳垂末梢可用全血取样器采集全血后应尽快进行测试;避免溶血!如不能及时检测,应置于4℃储存,7天以上的全血样本不适用于本试剂。
2、血清、血浆收集:取血后应尽快分离血清、血浆,以免溶血,分离后的血清、血浆应尽快进行测试,如不能及时测试可将标本置于4℃储存,超过3天应置于-20℃冷冻保存。
对冷藏或冷冻的样本,测试前须恢复至室温并充分混匀,避免反复冻融。
六、检验方法
1、准备
1.1)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仪器进入初始界面,若需用使用快捷模式测试,选择“快捷模式”;若需使用标准模式测试,选择“标准测试”;点击“卡出”按钮。
1.2)将试剂缓冲液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并平衡至室温(25℃)
1.3)从试剂盒中取出ID芯片,插入仪器的芯片端口。
1.4)撕开测试卡铝箔袋,取出测试卡。
2、取样
2.1)血清、血浆样本:用移液器吸取5μL样本。
2.2)全血样本:用移液器吸取8.5μL或用试剂配套的全血取样器吸取样本。
3、混匀
将缓冲液瓶盖打开并刺开封口膜,将样本加入到缓冲液中,充分混匀,并严格控制时间30s—1min。
4、加样
4.1)移液器加样:用移液器从上述容器中吸取75μL加入到测试卡的加样孔中。
4.2)全血取样器加样:将全血取样器倒置过来并将前2滴溶液滴至取样器盖中,并确保加样端无气泡,随后垂直滴加3滴到测试卡的加样孔中。
5、测试
5.1“快捷测试”模式:测试卡加样3min后,立即将测试卡插入仪器中,点击“测试”按钮,系统将自动读卡并给出测试结果。
5.2“标准测试”模式:测试卡加样时,即点击“测试”按钮,并在倒计时1min内将测试卡插入仪器中,系统将继续倒计时,并自动读卡给出测试结果。
5.3点击“打印”按钮,系统将自动将测试结果打印在打印纸上面。
6、退卡
将用过的测试卡从仪器中取出,并和多余的缓冲液及移液器枪头按传染性物品进行处理。
七、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hsCRP:﹤1.0mg/L;CRP:﹤10mg/L。
八、质量控制
每个测试卡包含内部质控以满足日常质控的需要。
这一质控保证了测试卡被正确插入以及被免疫荧光检测仪正确识别。
不正确的内部质控会在免疫荧光检测仪上显示出错误信息,需要重新测试。
每日结束检验后,点击屏幕上的“退出”按钮,并关闭仪器的电源开关,等屏幕熄灭后,擦拭仪器的表面及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