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常见讨论
- 格式:ppt
- 大小:14.27 MB
- 文档页数:71
健康讲座-老年人常见四肢骨折的防治及康复一、认识骨折1、骨折:骨或骨小梁的连续性中断。
•⑴早期X光片显示骨折——骨折诊断明确;•⑵早期X光片未显示骨折——骨折待排除。
2、骨折的病因:•⑴主因:外部暴力及肌肉收缩力;•⑵诱因:①全身及局部疾病:脆骨症、骨质疏松、骨髓炎、骨肿瘤等(病理性骨折);②积劳性劳损:如长途行走致第2、3跖骨骨折;胫骨或腓骨下1/3骨折(疲劳性骨折)。
3、骨折的自我发现•⑴功能障碍:上肢骨折:不敢提东西;下肢骨折:不能站立或行走。
•⑵轴冲痛:在远离受伤部位叩击:伤处疼痛,则骨折可能性极大。
4、骨折的治疗原则•⑴复位:重建骨的支架作用——接骨(闭合复位;切开复位)。
•⑵固定: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内固定;外固定)。
•⑶功能锻炼:在不影响骨折固定的情况下,尽快恢复肌肉、关节囊的收缩活动(有益运动;有害运动)二、老年人常见四肢骨折1、肩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⑴解剖特点:肩关节组成部分;活动范围大;关节不稳;肩袖。
⑵治疗(治疗不当会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①复位固定:•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疗效好;•切开复位内固定—宜慎用。
•②药物治疗:•早期:活血祛瘀(骨八方);•中后期:接筋续骨、舒筋通络(四物汤、骨六方)。
•③康复锻炼:早期;中期;后期⑶预后:•①后遗不同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②后遗肩关节周围炎。
2、腕部骨折:桡骨下端骨折•⑴解剖特点:骨性腱沟;伸屈肌腱;腕管;•⑵治疗(治疗不当严重影响腕关节伸屈、前臂旋转活动)•①复位:•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疗效好;•切开复位内固定(或支架外固定)—骨折不稳定时采用,宜慎用。
•②药物治疗:•早期:活血祛瘀(骨八方);•中后期:接筋续骨、舒筋通络(四物汤、骨六方)。
•③康复锻炼:早期;中期;后期3、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⑴解剖特点:血运差,难愈合;承受巨大应力。
•⑵治疗•①复位内固定(空心拉力钉内固定):适应于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常见四肢骨折的护理骨折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身体损伤,是指我们人体的骨骼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因外力发生了中断,可发生在任何一个年龄阶段,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年人也时有发生。
这里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什么是四肢骨折,在医学上会把四肢骨连续性以及完整性的断裂称之为四肢骨折,四肢骨折原因常常是由于外伤或是意外事故引起的。
当发生骨折后一定要经过详细及时恰当的处理,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的患者在骨折后都能恢复到原来的肢体功能,少数患者回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此一定要四肢骨折的治疗以及后续骨折的护理工作,这与我们骨折的恢复程度以及恢复功能有很大的关系。
一、常见四肢骨折的分类四肢骨折分为上肢骨折和下肢骨折两类,一般常见的上肢骨折包括:肱骨干骨折、肱骨踝上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以及桡骨远端骨折;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胫腓骨干骨折。
1.肱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多见于青年和中年人之中;而肱骨近端的嵌插和移位性骨折则对见于来年人。
肱骨干骨折是发生在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的骨折,多由之间或是间接的暴力造成的。
2.肱骨踝上骨折肱骨踝上骨折对发生在5-12岁的儿童身上,主要由于间接的暴力造成的。
肱骨踝上骨折发生在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
3.尺桡骨干双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多见于强少年之中,引起骨折的原因多见于重物直接的打击或是刀具砍伤所致,也可由间接暴力或是扭转暴力引起的。
尺桡骨干双骨折是多为常见额一种骨折形式,这种骨折容易并发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该骨折的特点是两骨的骨折线在同一平面,成横行,多为粉碎性或是多段骨折,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组织损伤,造成整复对位不稳定。
4.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中老年人,常见暴力所致,桡骨远端骨折常发生在桡骨下端3cm段内的伸直型骨折。
5.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以老年女性为多见,多由于骨质疏松造成股骨颈脆弱,再加上髋周肌肉退变,老年人平常的走路摔倒、上下床时上下肢突然地扭转都容易造成股骨颈骨折。
老年人常见四肢骨折的防治及康复佛山市中医院骨八科郑宝林主治中医师一、认识骨折1、骨折:骨或骨小梁的连续性中断。
•⑴早期X光片显示骨折——骨折诊断明确;•⑵早期X光片未显示骨折——骨折待排除。
2、骨折的病因:•⑴主因:外部暴力及肌肉收缩力;•⑵诱因:①全身及局部疾病:脆骨症、骨质疏松、骨髓炎、骨肿瘤等(病理性骨折);②积劳性劳损:如长途行走致第2、3跖骨骨折;胫骨或腓骨下1/3骨折(疲劳性骨折)。
3、骨折的自我发现•⑴功能障碍:上肢骨折:不敢提东西;下肢骨折:不能站立或行走。
•⑵轴冲痛:在远离受伤部位叩击:伤处疼痛,则骨折可能性极大。
4、骨折的治疗原则•⑴复位:重建骨的支架作用——接骨(闭合复位;切开复位)。
•⑵固定: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内固定;外固定)。
•⑶功能锻炼:在不影响骨折固定的情况下,尽快恢复肌肉、关节囊的收缩活动(有益运动;有害运动)二、老年人常见四肢骨折1、肩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⑴解剖特点:肩关节组成部分;活动范围大;关节不稳;肩袖。
⑵治疗(治疗不当会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①复位固定:•中医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疗效好;•切开复位内固定—宜慎用。
•②药物治疗:•早期:活血祛瘀(骨八方);•中后期:接筋续骨、舒筋通络(四物汤、骨六方)。
•③康复锻炼:早期;中期;后期⑶预后:•①后遗不同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②后遗肩关节周围炎。
2、腕部骨折:桡骨下端骨折•⑴解剖特点:骨性腱沟;伸屈肌腱;腕管;•⑵治疗(治疗不当严重影响腕关节伸屈、前臂旋转活动)•①复位:•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疗效好;•切开复位内固定(或支架外固定)—骨折不稳定时采用,宜慎用。
•②药物治疗:•早期:活血祛瘀(骨八方);•中后期:接筋续骨、舒筋通络(四物汤、骨六方)。
•③康复锻炼:早期;中期;后期3、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⑴解剖特点:血运差,难愈合;承受巨大应力。
•⑵治疗•①复位内固定(空心拉力钉内固定):适应于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常见四肢骨折的健康指导四肢骨折包括上肢和下肢骨折一.常见上肢骨折包括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colles骨折。
1.肱骨干骨折:是发生在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的骨折。
(1)指导复位内固定后病人进行患肢的主动舒缩运动。
包括手指,掌和腕关节活动。
以减轻水肿,促进静脉回流。
(2)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伤后2~3周,开始肩,肘关节的主动运动,防止肩关节僵硬或萎缩。
、2.肱骨髁上骨折:是发生在肱骨干与肱骨髁上交界处的骨折。
(1)伤后第一周,患者肢体避免活动。
(2)一周后逐渐开始握拳,伸指,腕关节屈伸及肩关节活动。
(3)4~5周后去除外固定后进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
3.尺桡骨干双骨折:(1)支持并开始保护患肢,防止腕关节旋后或旋前。
(2)指导患者进行受伤臂肌的舒缩运动,用力握拳和充分屈伸手指动作。
(3)伤后2周,局部肿胀消退,开始肩,肘,腕关节的运动,但禁止做前臂旋转运动。
(4)4周后可联系前臂旋转和用手推墙动作。
4.colles骨折:时发生在桡骨下端3cm段内的伸直型骨折。
(1)指导病人早期进行拇指及其他手指的主动运动。
同时进行肩,肘关节功能锻炼。
(2)伤后2周进行腕关节背伸和桡侧偏斜练习,同时进行前臂旋转运动。
二、下肢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和胫腓骨干骨折。
1、股骨颈骨折:(1)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距小腿关节屈伸及足背活动。
即收缩股四头肌10秒。
休息10秒,收缩10次为一组。
重复10次。
每天可3~4次。
以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肌萎缩及关节僵硬。
(2)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后1周后,帮助病人坐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
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
(3)术后2~3周时允许下床后,指导病人在有人陪同下正确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
使用拐杖应加垫,以防滑和避免损伤腋部。
当手握把柄时,屈肘不超过30度。
行走时,患肢不负重。
骨折完全愈合后患肢方可持重。
2、股骨干骨折:是指股骨小转子以下,股骨髁上部位的骨折。
这是一篇和四肢骨折有关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和其他事件会造成人们骨折的意外。
四肢骨折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尤其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四肢骨折是指人体四肢中的骨头连续性完全或部分中断,四肢骨折大多数是由于受到了外界的直接暴力所致,因此多为横型、斜型、螺旋、粉碎性骨折。
普通人遇到四肢骨折后应如何应对,后期如何护理,都是需要了解的知识。
一、四肢骨折的临时处理1.在现实生活中,如遇到有四肢骨折的患者首先应该拨打120,由专业急救医生处理伤口。
还可以先将患者的受伤部位制动,可临时找一些木棍、竹片等笔直、坚硬的物品作为简易夹板进行骨折固定。
目的是避免运送途中或者患者自己活动的过程中使骨折处再次受损。
2.给患者固定好骨折处后,应马上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就医治疗。
四肢骨折的患者可使用普通担架进行运送,可以保持患者的平稳。
运送途中既要快速,还要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及创口出血情况。
运送途中要保证患者身体不要受凉,可以利用电热毯、热水袋、棉被等保暖用品防止患者体温过低。
有一项很重要的事项,运送途中不可以给患者任何饮食,患者如果非常渴,只能用小器皿少量喂给患者,如果患者出现呛咳、恶心、疼痛加重等问题,应立即停止喝水。
二、四肢骨折的饮食护理四肢骨折的临床护理中,通常把患者的情况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的营养物质和饮食要求有所不同。
1.第一阶段患者骨折后第1-2周是创口炎症消退的一个过程,创口处主要表现是局部肿胀、疼痛等,骨折端发生移位的情况比较多见,软组织在恢复完善的过程中。
这段时间患者会因为疼痛短期内食欲不振,而且长时间静卧休息消耗低,会引起肠蠕动减慢、腹胀等情况。
因此这段时间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以提供一些营养丰富,好消化的软食。
例如给软面条中加入新鲜蔬菜、瘦肉等,豆制品、禽蛋类。
这段时间的饮食不要过辣过油,避免刺激患者肠胃。
2.第二阶段患者骨折后3-5周创口进入骨痂形成期,需要大量的营养满足骨痂生长的需求。
这个阶段的饮食应以高营养、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为主,可以帮助患者增加整体抵抗力。
科普一下四肢骨折的常规护理四肢骨折是指四肢(包括手臂和腿)中的骨骼发生断裂或骨折。
这种伤情可以包括胳膊、手、腿或脚的任何部位。
骨折可能是部分骨折,其中骨骼只是部分断裂,或完全骨折,其中骨骼完全断裂成两段或更多段。
四肢骨折通常由外力造成,如意外事故、跌倒、运动损伤或暴力冲突。
常见的四肢骨折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局部变形、无法移动或使用受伤的肢体以及可能的皮肤破裂。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四肢骨折?四肢骨折的病因及症状?四肢骨折的常规护理措施?四肢骨折四肢骨折是指四肢的骨骼断裂或破裂,通常由外力作用引起,如交通事故、摔倒、运动损伤等。
四肢骨折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剧烈疼痛、肿胀、变形、活动受限和异常感觉等;四肢骨折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指骨骼断裂引起的骨端直接暴露在外,易感染和出血。
闭合性骨折则骨骼断裂未伴有皮肤破裂,通常较为稳定;四肢骨折的治疗包括保护、复位、固定和康复。
在急救阶段,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损伤。
复位是将骨骼恢复到正常位置,通常需要医生进行操作。
固定可以通过石膏、外固定器或内固定器来保持骨骼稳定。
康复阶段包括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旨在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四肢骨折的恢复时间因伤情和治疗方法而异。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随访和康复训练。
及时治疗和有效地康复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四肢骨折的病因及症状四肢骨折是指四肢(包括手臂、手腕、手指、腿、脚、脚踝等)骨骼断裂或破裂的损伤。
其病因和症状如下:病因:1.外力作用:四肢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外力作用,如交通事故、跌倒、运动伤害或暴力冲突等;2.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骨骼变脆、易折断的疾病,可能导致轻微外力就引发骨折;3.骨肿瘤:恶性骨肿瘤可能破坏骨骼结构,使其容易发生骨折;4.骨折病变:某些骨折病变,如骨囊肿或骨质异常,可能增加骨折风险。
症状:1.剧烈疼痛:骨折时会出现剧烈而持续的疼痛,疼痛程度与骨折的严重程度相关;2.肿胀和淤血:受伤部位会出现肿胀和淤血,局部皮肤可能变红、紫或发绀;3.畸形和变形:骨折部位可能出现明显的畸形或变形,如断裂的骨头移位或突出皮肤;4.运动障碍:骨折会导致受伤部位的功能受限,患者可能无法正常移动或使用该肢体;5.异常感觉:有些人可能感到刺痛、麻木或刺痒的异常感觉。
四肢复杂骨折病例精选-回复四肢复杂骨折病例的处理方法及应对措施。
骨折是指骨组织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且通常也会伴随着相应的软组织损伤。
四肢复杂骨折则是指四肢骨骼的多处骨折或单个骨折伴随多处骨折的情况。
这种类型的骨折非常复杂,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来处理和修复。
一、骨折的分类四肢复杂骨折可以根据骨折的类型来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指骨折处有创伤性损伤,骨骼露出皮肤。
闭合性骨折指骨折处没有与外界直接相连的伤口。
根据骨折线的方向,骨折还可以分为横向骨折、斜向骨折、纵向骨折和融合骨折。
二、四肢复杂骨折的处理方法1. 初始处理:对于出现四肢复杂骨折的患者,首先需要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初步评估。
这包括评估整体患者状况、了解骨折的情况(位置、类型、骨段移位等)以及伴随的软组织损伤情况。
2. 紧急处理:在确定四肢复杂骨折后,紧急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开放性骨折,应立即进行伤口清洗,防止感染。
对于闭合性骨折,需要及时进行适当的复位和固定。
3. 重建手术:对于复杂骨折,有时需要进行骨折术或者骨折复位术来重建骨骼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手术可以通过内固定(如金属板、钉子和螺丝等)或外固定(如外固定器)来实现骨骼的固定和稳定。
4. 伴随损伤的处理:四肢复杂骨折通常伴随软组织损伤,如血管、神经和肌腱的损伤。
在处理骨折的同时,需要注意对伴随损伤的处理,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四肢的功能。
5. 术后恢复: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术后的康复治疗。
这包括进行物理疗法、运动训练和康复训练,以帮助恢复肌肉的功能和四肢的活动能力。
三、应对措施对于四肢复杂骨折的处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专业的团队配合。
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1. 建立多学科团队:组建由外科医生、骨科专家、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医生组成的多学科处理团队。
他们将共同讨论和决策最佳治疗方案。
2.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具体骨折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这将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和固定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