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396.33 KB
- 文档页数:15
第1页,共15页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 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动系统由骨骼、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B. 关节由关节头、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
C. 骨骼肌既可以牵拉骨,又能推开骨
D. 人体的运动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
2.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指刚出生的小牛犊不畏惧老虎,不知道躲避危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该事实说明初生牛犊的先天性行为不利于生存
B. 成年的牛闻到老虎气味会逃跑,属于学习行为
C. 学习行为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有利于生存
D. 学习行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后天逐渐形成的
3.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相关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甲是生产者
B. 丙不是消费者
C. 丁是分解者
D. 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条食物链
4. 下面四个同学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王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B. 刘芳: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它细菌
C. 赵明: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
D. 张磊: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荚膜
5.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B. 人为地捕杀或者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环境 第2页,共15页 C. 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D. 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6. 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⑤上有气孔
B. 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一个空腔⑦,它是气室
C. 卵黄上乳白色小点①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D. 能为①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只有②
7. 下列关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试管婴儿技术通过有性生殖实现
B. 马铃薯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C. 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不能产生生殖细胞
D. 草莓匍匐茎上长出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
8. 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 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C. 若用此图表示苍蝇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D. 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9. 有关人的性别遗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B. 就性染色体而言,男性产生两种类型、数量相等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
C. 男性把Y染色体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
D. 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父方,也可能来自母方
10. 西瓜果肉的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若将纯种红果肉西瓜的花粉传授到纯种黄果肉西瓜的柱头上,则当年黄果肉西瓜藤上所结的果实,其果肉的基因组成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第3页,共15页 A. Rr rr B. rr Rr C. RR rr D. RR Rr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1. 如图分别是骨、关节的结构和屈肘运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 ______ (填序号)内有神经和血管,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 ______
(填序号)中的骨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
(2)图乙中 ______ (填序号)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3)图丙中能为屈肘运动提供动力的骨骼肌是 ______ (填序号),骨骼肌收缩或舒张时,牵引骨绕着 ______ 活动,从而产生了躯体运动。
12. 资料分析
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用捕来的昆虫喂养在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机会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牛奶瓶的盖子,并且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资料一中“美国红雀喂金鱼”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属于______行为。
(2)资料二中“其他大山雀也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3)美国红雀喂金鱼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所决定的。
(4)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
(5)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天鹅、大雁等,冬天在领头天鹅、领头雁的带领下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春天飞回北方去。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来看,鸟类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和______行为。
13. 如图是小明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调查后绘出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有 ______ 条食物链,请写出图中最长的食第4页,共15页 物链(写一条即可): ______ 。
(2)如果大量捕杀农田中的青蛙,在一定的时间内,农田中昆虫的数量会 ______ 。
(3)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减少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农民往往通过大量使用杀虫剂来毒死昆虫,这种防治昆虫的方法的弊端及危害是: ______ 。
(4)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考虑,请你提出一条防治农业害虫的措施:
______ 。
14. 从一个细胞到一个“美少女”,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变化,请据如图回答问题:
(1)新生命的起点是 ______ ,形成的场所是图甲中的 ______ (填序号),孕育新生命的摇篮是图甲中的 ______ (填序号)。
(2)请用图乙中序号和箭头完善胎儿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的途径:胎儿→ ______ →母体。
(3)胎儿发育成熟后,会通过④从母体内产出,这一过程叫做 ______ 。
(4)青春期的“美少女”有很大变化,如乳房发育、骨盆变宽等,这与 ______ 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
15. 豌豆属于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容易控制外界因素对实验的干扰,且相对性状明显,是遗传学家研究遗传规律的理想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种子有圆粒和皱粒等。豌豆的这些性状是由位于DNA分子上的______控制的。
(2)豌豆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有7对,它的精子内的染色体有______。
(3)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
如图是豌豆杂交实验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①子一代出现了矮茎,这种变异属于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②理论上,矮茎豌豆在子一代中所占的百分比是______。
③若用子一代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多次杂交实验,请推测其后代(子二代)豌豆可能的基因组成:______。 第5页,共15页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6. 通常人们认为大蒜具有抑菌作用。大蒜真的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吗?某生物小组利用大肠杆菌在无菌条件下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取等大的10片滤纸片,5片浸泡于大蒜滤液中,5片浸泡于无菌水中备用;将接种了等量大肠杆菌的10个培养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实验操作如下:
甲组 乙组
实验操作 取浸有大蒜滤液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 取浸有无菌水的滤纸片分别放在5个培养基的相应区域内
培养条件 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实验现象 滤纸片周围0.5cm(平均值)范围内没有大肠杆菌生长 滤纸片周围有大肠杆菌生长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乙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
(3)每组使用了5个培养基,实验结果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大肠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它代谢强度高,繁殖速度快,因此大肠杆菌常被用作实验材料。 第6页,共15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A错误。
B、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B错误;
C、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C错误。
D、人的运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D正确。
故选:D。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据此答题。
明确运动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A、先天性行为是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缺的行为。对于动物维持生存来说,其意义在于它是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其局限性在于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A错误;
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成年的牛闻到老虎气味会逃跑,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正确;
C、动物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是:使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C正确;
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而获得的行为。D正确。
故选:A。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这种行为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是种族延续的保证。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使动物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