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1.2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教案北京课改版(20201101190053)
- 格式:docx
- 大小:11.64 KB
- 文档页数:2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2.能够识别常见的动植物;3.能够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辨认常见的动植物并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2.学生能够理解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3.学生能够描述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生命活动。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不同类型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基本生命活动的区别;2.学生能够辨认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种类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分类问答: 学生分小组回答“什么是动物?什么是植物?”。
2.案例教学: 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识别出图中物体是动物还是植物并说明理由。
二、知识讲解环节1.植物的基本特征: 讲解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包括植物的生长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等;2.植物的基本生命活动: 介绍植物的不同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物质运输等;3.动物的基本特征: 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动物的细胞结构、运动方式等;4.动物的基本生命活动: 介绍动物的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排泄、感知等。
三、识别动植物环节1.植物识别游戏: 学生分小组参加植物识别游戏,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或物品,识别出物体是植物还是动物并描述其特征。
2.动物识别游戏: 学生进行动物识别游戏,根据老师播放的动物视频或声音识别动物种类,并描述其特征。
四、实际操作环节1.实际观察: 老师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植物和动物,刻画出种类、环境、食物等基本特征;2.提供教具: 老师提供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样本供学生观察,同时让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细胞和细节特征。
五、探究和总结环节1.自主探究: 学生利用提供的植物和动物样本,探究其特征和生命特性,以便深入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2.总结复习: 分组学生进行PPT总结演讲,复习所学的植物和动物知识。
总结本文阐述了关于“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针对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学习需求,制定出真实可行的课程方案。
《第二节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病毒,细菌是生物。
2、认识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蘑菇和霉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识别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霉菌和蘑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识别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霉菌和蘑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学准备PPT、放大镜、霉菌培养物教学过程导入【图片展示】外科大夫给病人做手术时为什么要对病人进行消毒?请同学们猜猜这几幅图片是什么?【多媒体展示图片,设疑】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其广泛,江海河湖、空气、土壤、人类、动物、植物的体表,以及人、动物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尤其是消化道)中等,都有多种多样的细菌,那么细菌有多大?它的形态和排列如何?它的结构如何?……提出问题:这种肉眼看不见的物体是什么?属于生物吗?从而引出本节内容:微生物。
一、通过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微生物【提出问题】1. 什么是微生物?2. 微生物主要包括那些?3.真菌的分布?小结:1. 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2. 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大多数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其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1、从古到今,地球上死了很多的人,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遍地横尸的原野,看到的是生机怏然的世界,他们的尸体哪去了?就算土埋了,掏出的也仅仅是白骨,其他的成分呢?2、地球的寿命是5亿年,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是有限的,但是已经过了4.5亿年,地球的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应该说二氧化碳气体会越来越少,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二氧化碳是通过什么渠道补充来的?3.每到冬天,森林里都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
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会不会越积越厚呢?为什么?【图片展示】我们身边的真菌1.观察图片,分析总结他们的结构特征。
2.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细菌和病毒讲解:细菌和病毒的区别,细菌和病毒对人的影响。
1.2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自主学习案一、自主学习目标及范围1、认识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蘑菇和霉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2、参与霉菌培养和观察过程,以及通过对蘑菇的观察,初步训练实验观察能力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参与课堂讨论,分析资料,训练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自主学习要点1、我们身边有哪些细菌?2、我们身边有哪些真菌?3、我们身边有哪些病毒?三、自主学习检测1、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A、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B、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C、多数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酵母菌、细菌都属于真核生物2、生活中人们利用细菌制造、、等。
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一:我们身边的细菌和病毒有哪些?1、观看课本8页中的图片,分析哪些是细菌,哪些是病毒?2、细菌和真菌有哪些特点?3、细菌和真菌会导致人类患哪些疾病?探究二:我们身边的真菌有哪些?1、观察教材中9页的图,回答问题:(1)真菌分为哪三类?(2)真菌与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关系?二、随堂检测1、存储的橘子长“毛”了,判断该“毛”属于()A、霉菌B、大肠杆菌C、乳酸菌D、葡萄球菌2、青霉素是由哪种生物所产生的()A、曲霉B、青霉C、酵母菌D、根瘤菌3、食物腐败主要是由什么物质引起的()A、细菌和真菌引起的B、食物本身产生的一种可导致食品腐败的物质造成的C、盐放多了导致腐败D、阳光照射多的原因参考答案自主学习检测:1、D2、酸奶泡菜醋随堂检测:1、A2、B3、A。
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北京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不同的生物(如细菌、真菌、植物、动物等),并能简要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利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将生物进行分类;3.培养学生对周围生物的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1. 生物的种类及特点1.细菌:基本特征;细菌的作用及对人类的影响;2.真菌:基本特征;真菌的作用及对人类的影响;3.植物:基本特征;植物分为哪些类别,各有什么特点;4.动物:基本特征;动物分为哪些类别,各有什么特点。
2. 生物的分类方法1.根据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分类;2.通过比较、观察等方法进行分类。
3. 生物环保意识1.解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3.倡导环保意识,提倡爱护周围的环境和生物。
三、教学方法1.演讲课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2.通过图示进行生物分类的教学;3.进行实地考察和探究,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第一课时:生物的分类及分类方法(40分钟)1.通过图片、视频和文字介绍不同种类的生物及其基本特征,让学生对生物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以实验为例子,介绍分类方法,并进行讨论和比较,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分类方法的基本概念。
3.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生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进行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4.总结归纳不同类别的生物,明确其特点和作用。
第二课时:细菌、真菌及其作用(40分钟)1.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细菌和真菌的特点,并探究它们在生物链中的作用。
2.从实验中了解真菌和细菌对人类的影响,提高学生对生物的保护意识。
3.比较相似或不同的生物,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细菌与真菌的区别。
第三课时:植物及其种类(40分钟)1.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形式介绍植物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性,以及植物的分类方法。
2.采集本地常见植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分类植物,掌握植物分类方法。
3.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的特点,探究植物与人类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认识我们身边的其他生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病毒,细菌是生物。
2、认识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蘑菇和霉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能力目标:
1、参与霉菌培养和观察过程,以及通过对蘑菇的观察,初步训练实验观察能力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参与课堂讨论,分析资料,训练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霉菌和蘑菇的观察学会使用放大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的合作过程中培养团队意识。
初步体会我们身边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识别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霉菌和蘑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
识别霉菌和蘑菇的种类,认识到霉菌和蘑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Ppt 、放大镜、霉菌培养物。
教学过程:
如引起“非典?”的冠状病毒的图片,不同种类细菌图片,提出问题:这种肉眼看不见的物体是什么?属于生物吗?从而引出本节内容:微生物。
大多数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其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
(一)细菌和病毒讲解:细菌和病毒的区别,细菌和病毒对人的影响。
体积
存在
导致人类患传染病
细菌个体微小
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肺结核、破伤风、伤寒、细菌性痢疾等
病毒比细菌还
小
可侵染细菌、真菌、植物、动物、人,自然界分布广泛流感、乙型乙肝、狂犬病、艾滋病等
细菌并不是都是对人类有害的,有些还是有益的,现在随着对微生物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细菌和病毒的利用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真菌讲解:真菌通常分为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三大类。
三种真菌的区别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些真菌有致病性,有些真菌是对人类有益的,人们在食品加工、抗生素制造、饲料生产以及酿酒等方面广泛应用,还有些真菌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
活动:观察我们身边的真菌。
目的要求:观察青霉、曲霉和蘑菇。
材料器具:长有青霉的橘子皮,长有曲霉的玉米芯,蘑菇,放大镜。
过程:1、观察材
料
的准备。
(1)将橘子皮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过一段时间长出毛茸茸的灰绿色霉斑,这就是青
1
3、 2
2) 煮熟的玉米出去玉米粒,将玉米芯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或装入塑料袋中)。
过 段时间,玉米芯表面就会长出毛茸茸的灰黄色的霉斑,这就是曲霉。
(3) 夏季雨后,在树荫下肥沃的土壤、树干、枯木或草地上可以采到蘑菇,亦可从市场 购买。
2、观察霉菌
用放大镜观察橘子皮和玉米表面生长的霉菌, 注意观察两种霉菌的颜色, 形状等特征。
观察
蘑菇
用放大镜观察蘑菇正反面颜色和形态。
讨论: 1、青霉与曲霉的颜色、形态有什么不同? 2、蘑菇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形态有什 么特点? 阅读资料:列文虎克和微生物学
列文虎克利用自己发明的显微镜,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