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 格式:doc
- 大小:350.00 KB
- 文档页数:5
第四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学生版)一、备考导航四、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命题点一物质决定意识【典例1】(2015·四川卷,6)观察下图。
漫画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③人们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认识能力的高低④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变式训练1】(2016·河南郑州质量预测,21)《孔子家语》有载:鲁国在年终举行盛大的腊祭,庆祝一年的劳动成果。
孔子带着一群弟子去观赏,他对子贡说:“你看见他们心里的快乐吗?”子贡不屑地说:“这个国家的人都疯了,我看不出有什么值得快乐的。
”孔子教训他道:“唉!你懂得什么啊,百日之劳,换来的不过是一天的快乐,这是上天赐予的恩泽,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啊!”孔子与子贡对腊祭的不同看法表明( )①形成正确认识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意识会因为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而不同③意识源于个人的内心体验,具有自觉选择性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可能相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命题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典例2】(2014·新课标Ⅰ卷,39)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
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
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
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
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
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
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物质决定意识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_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______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______的机能。
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提示纯粹的动物的心理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电脑思维”不同于“人脑思维”;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区别于大脑。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是__________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______的。
提醒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的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
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2)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__________。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__________。
提醒意识能反映物质不等于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意识能反映物质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的决定性。
三、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____________和尊重__________结合起来,把高度的__________同严谨踏实的__________结合起来。
(3)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号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
5.1意识的本质5.1.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从其自身的发展中产生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因此,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5.1.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没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生理系统——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本能。
条件反射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具体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是在语言刺激下产生的反射,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所特有的。
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5.1.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
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厂房和机器,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就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明确考点本课考点: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考查重点: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3年2考,选择题居多,以漫画、名人名言、哲理典故为命题载体有一定难度);意识的能动作用(3年5考,选择题、主观题(热点)皆有,重点掌握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以及和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3年7考选择题、主观题皆有,往往以具体事例,典故或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
关注热点:1.关注我国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关注“十二五”规划的出台,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
2.关注我国“嫦娥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
二、画出第四课知识结构图三、默写基础知识(一)物质决定意识1.原理(1)从意识的________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意识的____________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3)从意识的________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核心提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事求是。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2)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2.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1)原理:①人能够能动地____________。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②人能够能动地____________。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________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是什么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____________,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________。
2.为什么(1)哲学依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实事求是。
(2)现实意义第一,是做好各种事情的____________;第二,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________________;第三,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________________。
3.怎么办(1)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________________结合起来。
(3)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____________结合起来。
(4)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二是片面强调____________,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四、重点突破重点一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直击高考例1 (2011·课标,22,4分)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档装置”出现故障有关。
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例2 (2010·安徽文综)右图漫画《招聘》启示我们(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勇于挑战和敢于创新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直击高考例1(2010·浙江文综.T28)“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例2 (2011·北京文综)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重点三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例1 [2011·海南卷] “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
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
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
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例2 面对自然灾害,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韧不拔地克服困难,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惊慌、不退缩、不悲观,坚定信心、顽强拼搏。
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坚持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的原则④以科学理论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五、误点探究、指点迷津1.判断正误(1)只要有了人脑就会产生意识。
( )(2)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 )(3)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 )(4)神话是脱离实际一种虚构。
( )(5)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 )易错点1 错误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1.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运行;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
这些事实说明( )A.人的意识能够直接改变客观事物B.人的意识能够与任何事物相互作用C.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人的意识能够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任何意志发生变化易错点2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基于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国务院决定2012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体现了政府在决策中做到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坚持客观和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易错点3将物质的反应与意识的反映混淆3.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
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
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
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六、目标检测1、(2012·安徽文综,9,4分)“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
”下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2、(2011·天津文综)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
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
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
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3.[2012·广东卷] 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
这集中反映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④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12·天津卷] 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人的主观随意性B.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C.真理的条件性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5.[2012·重庆卷] 明朝《医有百药》言:古之圣人,其为善也,无小而不崇;其于恶者,无微而不改。
改恶从善,是药饵也。
这说明( )A.人的善恶观念决定其善恶行为B.道德教育是中医治病的主要方式C.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影响其身心健康D.善恶相对,有恶方有善,有善才有恶6. (2011·福建文综)“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
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7、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