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学考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8.51 KB
- 文档页数:2
音乐美学第一篇音乐表演美学原理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有哪些?(ABC )A 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的统一B 历史风格与时代精神的统一C 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的统一D 表演者与欣赏者的统一1、你怎么理解作品的真实性?所谓真实性,是指对音乐原作的忠实体现。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属于一定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在体裁形式与表现内涵上也都有其各自的规定性。
充分了解作曲家的历史时代与风格范畴,切实把握音乐作品形式与内涵的规定性,是进行第二度创造的基础,是音乐表演获得真实性的基本保证。
追求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必须把乐谱作为基本依据加以认真对待。
乐谱是作曲家创作意图的直接记录,随着记谱法的日趋完善,许多作曲家倾向于尽可能详尽地把自己的创作意图加以标示,因此对于作曲家写下的乐谱进行认真的研读与揣摩,对于获得真实性的音乐表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们也并不同意某些音乐家把乐谱作为唯一的依据,把音乐表演真实性的追求仅仅局限于照谱演奏的观点。
在我们看来,乐谱固然重要,但是不应把它孤立起来,对作曲家美学观念和创作意图的探讨,对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和风格范畴的研究,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音乐表演者必须从更广阔的视野、在更高的层次上去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只有把音乐作为在特定历史时代产生的文化意识,作为具有丰富内涵的作曲家的人生体验的艺术表现,才可能真正获得音乐表演的真实性。
2、简述现代音乐美学是怎样看待音乐表演创造的?现象学美学提出音乐作品是意向性对象的理论,从根本上为音乐表演的意向性活动规定了方向。
那就是,音乐表演的意向性活动的目的,在于对音乐作品这个意向性对象进行意义的填充和丰富,并由此体现音乐表演的创造性,这已如前述。
而从释义学的观点来看,音乐表演的创造性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历史释义学所提出的对音乐作品意义的还原和重建,要求表演者努力回到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从对与音乐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作曲家创作意图的追寻中,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的还原和重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性。
(0844)《音乐美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批次2:第二批次3:第三批次4:第四批次5:第五批次6:第六批次1:[论述题]3、当代综合主义音乐表演的美学观念。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一、要求在音乐表演中把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这两种美学观念加以综合,既要忠实于原作,这主要是指忠实于原作的精神和基本风格,而不是拘泥于乐谱记号,同时又要充分发挥表演者的创造个性,使音乐作品通过不同的表演创造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光彩。
二、要求音乐表演更加适合当代人的审美要求,更能激动当代人的心灵,因此要求音乐表演要具有一种新的现代的精神和风格。
三、在表演曲目上要求更加多样化,在仍然十分重视“大块文章”如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的同时,也要求恢复演奏各种类型的小型作品,包括一些早已被新古典主义音乐表演弃之不用的器乐小品,从而把音乐表演的严肃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一满足当代听众多方面的审美需求。
2:[论述题]2、音乐表演者的专业学习应包含哪些内容?参考答案:答案要点:音乐表演的技术与技巧是以对本专业的基本表演技术,即通常所说的基本功的掌握为基础的。
这些基本功,如声乐的发声方法、气息控制、吐字行腔,钢琴演奏中的触键运指、音色力度、踏板运用,弦乐演奏中的持琴按指,揉弦换把、弓法变换等。
音乐表演基本功的掌握必须有正确的方法,现代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在各个专业领域里都已经形成一套系统而科学的训练方法。
因此,音乐表演基本技术的学习,必须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按步就班、循序渐进地进行。
音乐表演的基本技术,即基本功的掌握固然重要,然而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基本技术灵活地运用于艺术表现的能力,或者说是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基本技术的能力,这才是音乐表演技巧的真义之所在。
3:[填空题]1、音乐表演者要具备的特殊才能有⎽⎽⎽⎽⎽⎽⎽、⎽⎽⎽⎽⎽⎽⎽⎽⎽⎽⎽⎽⎽、⎽⎽⎽⎽⎽⎽⎽⎽⎽⎽⎽。
参考答案:奥地利卡拉扬4:[填空题]2、__国指挥家___是"现代指挥家”的代名词。
音乐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音乐美学中,音乐的“美”是指:A. 音乐的物理属性B. 音乐的社会功能C. 音乐的审美价值D. 音乐的创作技巧答案:C2. 以下哪位哲学家对音乐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音乐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A. 音乐的歌词内容B. 音乐的旋律线条C. 音乐的创作背景D. 音乐的表演风格答案:B4.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补充C. 完全相同D. 互不影响答案:B5. 音乐的“情感表达”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的?A. 歌词的直接叙述B. 旋律的起伏变化C. 乐器的音色选择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音乐美学是一门研究音乐审美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对)2. 音乐的“美”仅仅是一种主观感受,与客观因素无关。
(错)3. 音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是相互独立的。
(错)4. 音乐的创作和欣赏不受文化背景的影响。
(错)5. 音乐的“情感表达”是音乐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对)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答案: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音乐的审美价值、音乐的审美体验、音乐的审美标准、音乐创作与欣赏的审美规律等。
2. 描述音乐与绘画在审美体验上的异同。
答案:音乐与绘画在审美体验上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
不同点在于音乐是通过声音和时间的流动来传达情感和意象,而绘画则是通过视觉元素和空间的布局来表现。
音乐的体验是动态的,依赖于时间的流逝,而绘画的体验是静态的,可以反复观看。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音乐美学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音乐美学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美学提供了一套理论框架,帮助音乐家理解音乐的审美价值和创作原则;其次,音乐美学的研究可以指导音乐家探索新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再次,音乐美学有助于音乐家与听众之间的沟通,增强音乐作品的感染力;最后,音乐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培养听众的审美能力。
音乐美学试题复习题选一、选择题:1、美学(Aesthetic)作为一个特指概念,最初在1750年提出这一概念的德国哲学家是A:鲍姆嘉通B:黑格尔C:康德D:舒巴尔特2、卓菲娅·丽莎是一重要的音乐美学家,其在这一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是A :《美学》B:《音乐美学问题》C:《论音乐的特殊性》D:《论音乐的美》3、苏珊·朗格作为一重要的美学家,她在一部著作中对我国音乐美学基本问题的认识有较大的帮助,这部著作的名称是A:《艺术问题》B:《审美特性》C:《美学与哲学》D:《情感与形式》4、在20世纪出版的一些比较权威的音乐词典的音乐美学条目中,对音乐美学研究有一定帮助,其中,《标准音乐词典》使用的是A:德文 B:日文 C:俄文 D :英文5、音乐美学是一门年轻而又古老的学科,远古时代关于音乐的种种传说暂且不论,仅就有著作可考的,在我国就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其中,中国这一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是A:《唱论》B:《梦溪笔谈》C:《乐记》D:《乐府传声》6、音乐表现“画面”有多种手段,例如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就可以表现某种画面,体现这一方面的音乐作品应该是A: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B:格里格《朝景》C: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一乐章D:聂耳《铁蹄下的歌女》7、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虽然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抒情的意味,然而从其所表现的情感性质与音乐特征来看,最基本的美学范畴却是A:优美B:壮美C:欢乐美D:悲剧美8、纯音乐中的喜剧美,由于音乐自身手段的限制,主要表现为幽默和谐谑,某些大型作品往往把这类乐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其中,体现这一方面的作品有A: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第一乐章B: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C: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三乐章D:海顿《惊愕交响曲》第四乐章9、认为审美经验是人和现实功利保持了一段距离的结果,提出这一(“心理距离说”)理论的美学家是A:莱布尼兹B:波普尔C:爱德华·布洛D:克罗齐10、《音乐美学基础》是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教材,它的作者是张前、王次炤,全书除“绪论”外,在结构上共分A:七章B:八章C:九章 D :十章11、上世纪50年代,我国翻译了《音乐美学问题》(又译《音乐美学问题概论》)一书,这造成了音乐美学逐渐为人所知,这一著作的原作者是A:鲍姆嘉通B:舒巴尔特C:克列姆辽夫D:里曼12、认为“音乐美只体现在形式之中”的观点在音乐美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持有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卓菲娅·丽莎B:汉斯立克C:苏珊·朗格D:鲍姆嘉通13、马克思是重要的德国哲学家,他有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著作,一般称之为A:《共产党宣言》B:《反杜林论》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美学》14、在20世纪出版的一些比较权威的音乐词典的“音乐美学”条目中,对音乐美学研究有一定帮助,其中,《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词典》使用的是A:德文 B:日文 C:俄文 D :英文15、写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音乐美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A:《乐记》B:《声无哀乐论》C:《唱论》D:《梦溪笔谈》16、体现“绘画性内容”的音乐作品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A: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B:海顿《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C: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二乐章D: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二乐章17、以中国现代歌曲而论,冼星海的《二月里来》是一首较为重要的作品,它的最基本的美学范畴应该属于A:壮美B:欢乐美C:悲剧美D:崇高18、“优美”在音乐美诸范畴中最具有普遍性的性格,这一方面被称为“杰出的优美之作”的作品之一是A:《满江红》B:《山村来了售货员》C:《牧童短笛》(第一段)D:《十面埋伏》(第一段)19、“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一美学话语的提出者是A:恩格斯B:马克思C:列宁D:普列汉诺夫20、任何一部音乐作品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经过作曲家精心思考创作出来的,所以,这些声音应该是A:自然的B:非自然的C:语义性的 D :对应性的21、第一个使用“音乐美学”这一概念的德国诗人是A:舒伯特B:舒巴尔特(Schubart,1739-1791)C:克列姆辽夫D:里曼22、前苏联音乐学家玛采尔有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著作,它就是A:《论音乐的特殊性》B:《论音乐的美》C:《论旋律》D:《音乐美学问题概论》23、康德是重要的哲学家,他对我们理解音乐形式美有较大帮助的著作是A:《美学》B:《判断力批判》C:《审美特性》D:《艺术问题》24、在20世纪出版的一些比较权威的音乐词典的音乐美学条目中,对音乐美学研究有一定帮助,其中,《大赫尔德词典》使用的是A:德文 B:日文 C:俄文 D :英文25、音乐美学是一门年轻而又古老的学科,其中,中国这一方面较有影响的并由我院音乐研究所教师“注释”的著作是A:《乐府传声》B:《梦溪笔谈》C:《声无哀乐论》D:《乐记》26、“运动性”是音乐艺术表现的重要特点,体现这一方面的音乐作品是A: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B:歌剧《卡门》第二幕间奏曲C: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三乐章D:贝多芬《命运》第一乐章27、舒伯特的《圣母颂》表现的是轻柔、真诚与倾诉衷肠,它的最基本的美学范畴是属于A:壮美B:欢乐美C:悲剧D:崇高28、中国器乐作品中有许多表现悲剧美的优秀作品,其中之一是A:《江河水》B:《牧童短笛》C:《良宵》D:《梅花三弄》29、“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美学命题的提出者是A:康德B:黑格尔C:马克思D:苏珊·朗格30、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应首先取决于哪些因素?A:表情性因素B:标题性因素C:无标题性因素D:曲式结构因素二、解释题:1、“声无哀乐”2、“劳动创造了美”3、“音乐无国界”4、“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5、《论音乐的美》6、“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7、音乐美只体现在音乐的形式之中8、“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9、“美是生活”10、《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1、“心理距离说”12、“移风易俗,莫善于乐”13、“情感重于音画”(“与其说是描绘,不如说是感情表现”)14、“纯粹美”和“依存美”15、《论音乐的特殊性》三、概述题:1、音乐美学一词的由来2、音乐美的基本范畴3、音乐中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声音有何不同?4、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5、音乐的绘画性内容6、音乐的“时间”与物理的“时间”有何不同?7、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8、音乐的文学性内容9、音乐中的声音与语言表述的声音有何不同?10、标题音乐与无标题音乐及其两者的关系11、音乐与情感(举例说明)12、精神创作与物质创作及其两者的关系13、音乐的审美价值14、音乐美的形态等15、等等等等。
音乐美学考试一、名词解释1.音乐形式:是音乐音响的组织结构样式。
是使“精神内涵”得以体现的音响构成样式,是创作者音乐审美表现意图的声音外化物,因此不包含“精神内涵”的纯粹客观的“形式”是不存在的。
2.内心听觉:是记忆中的音响经验在想象中的再现,即对想象中声音的感受与体验。
3.音乐内容:根据“内容”的日常用法,可把音乐内容理解为: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对象——如视觉形象、情感、观念性、戏剧性内容等。
但这个定义又过于狭义,因为音乐给人内在的体验。
所以“音乐的内容是审美主体赋予音乐并从音乐中体验到的精神内涵”。
4.灵感:是一种才思泉涌、创造力超常发挥、创作极端顺利的愉悦状态,同时又是理性与意识所难以控制、可遇不可求的,因此,也存在着将这种心理活动神秘化的现象。
5.自律论:音乐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
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
认为音乐的本质内容存在于音乐的自身形式之中,不同的音乐作品以不同的具体形式来呈现的。
6.想象:在任何种类的艺术创作过程中,想象都是具有核心地位的心理活动。
这种心理活动的实质是在意识中对经验中的感性元素进行结构重组,从而产生新的感性样式。
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7.音乐审美特征:也就是对象符合人的感性需要的知觉特征。
对于音乐艺术来说,也就是音乐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符合人的感性需要的知觉特征。
8.音乐风格:就是在音乐结构方面存在的稳定的、系统化的感性特征。
9.联觉:对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可以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联觉”10.求异性心理:心理活动的一种自然倾向是:当长时间保持一种心理状态时,就会产生一种希望心理状态向相反的性质转化的倾向。
我们把这种需要变化、对比的心理倾向称为“求异性”心理倾向。
二、简答题1.简述不同类型的音乐欣赏方式。
答:a、侧重于听觉直观的欣赏方式。
b、形象化的音乐欣赏方式。
《音乐美学基础》练习题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1、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
2、物质材料在构成艺术作品时被称为它是沟通人与艺术作品的媒介。
3、音乐形式的基本要素包括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音色。
4、音乐形式的组织手段包括和,前者一般包括5、从音乐存在方式的角度来看,音乐通过自身的特性创造出一种时间的、空间、运动。
6、音乐的内容可以归结为两种含义,一种是直觉的/非想象的的内容因素,另一种是非直觉的想象的可以称之为的内容因素。
7、在音乐声音的表现性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8、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一般包括等。
9、音乐表演的本质是二、简答(每题5分,共40分)1、音乐材料的表现性体现在那些方面?2、音乐美的范畴一般包括哪些?3、音乐一般来说包含哪些内容?它们分别包括哪些要素?4、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有哪些?5、如何看待美的本质这一问题的?6、如何理解音乐创作的本质?7、如何认识音乐功能的三个层次?8、音乐欣赏过程中涉及哪些心理因素?如何培养音乐欣赏能力?三、论述(共20分)1、你认为学习音乐美学有哪些意义?一、填空1、美学规律2、感性材料3、力度(音强)速度节奏音程(音高)音色4、传统作曲技法现代作曲技法旋律和声复调配器曲式5、表象虚幻想象中6、音乐性非音乐性的7、表情性8、过程冲突(戏剧性)抒情9、二度创造二、简答1、音乐材料的表现性体现在那些方面?音乐的声音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声音,它是一种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的声音。
它建立在创造性的基础上,而这种创造性的因素又蕴涵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等表现手段之中。
因此,从总体上说,音乐的声音是一种表现性的声音,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都没有离开这个原则。
即使是现代音乐中的噪音,也没有摆脱这个基本的原则。
波兰作曲家潘德列茨基在弦乐曲《祭广岛受难者的哀歌》中,采用弓根和指尖敲击乐器的面部,在琴马和系弦柱上拉奏等手段,由这种新的演奏法所造的噪音,也同样是一种表现性声音。
《音乐美学》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A. 音乐的创作技巧B. 音乐的审美规律和审美特征C. 音乐的表演形式D. 音乐的传播方式2.下列哪位音乐家对音乐美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贡献?A. 贝多芬B. 肖邦C. 汉斯立克D. 巴赫3.音乐美学中的“形式主义”观点主要强调:A. 音乐的情感表达B. 音乐的社会功能C. 音乐的形式结构D. 音乐的创作背景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音乐美学的研究范畴?A. 音乐的审美心理B. 音乐的审美标准C. 音乐的演奏技巧D. 音乐的审美教育5.“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这一观点主要体现了音乐美学的哪种理论?A. 表现主义B. 形式主义C. 客观主义D. 实用主义6.下列哪位哲学家对音乐美学的理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7.音乐美学中的“自律论”与“他律论”主要争论的是:A. 音乐的创作方法B. 音乐的审美标准C. 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D. 音乐的传播方式8.下列哪一项是音乐美学中“表现主义”观点的核心?A. 音乐是形式的艺术B. 音乐是情感的表现C. 音乐是社会的反映D. 音乐是理性的产物9.“音乐美学”这一术语最早由哪位学者提出?A. 汉斯立克B. 康德C. 黑格尔D. 叔本华10.下列哪一项不是音乐美学研究音乐与社会关系时可能涉及的方面?A. 音乐的社会功能B. 音乐的社会背景C. 音乐的演奏技巧D. 音乐的社会影响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始于______世纪。
2.“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这一观点强调了音乐的______功能。
3.在音乐美学中,“自律论”认为音乐的内容主要存在于音乐的______之中。
4.“他律论”认为音乐的内容主要来源于音乐的______。
5.汉斯立克的《______》是音乐美学领域的重要著作。
6.音乐美学中的“形式主义”观点主要受到______哲学思想的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自考期末考试
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美学考核试题课程代码:10319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A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
1、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有哪些?()
A 忠实原作与表演创造的统一
B 历史风格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C 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的统一
D 表演者与欣赏者的统一
2、下列属于音乐精神内涵范畴的有:()
A 情感—情绪—情态,属纯粹情感范畴;
B 情思—情意—思想,属感情与思想相结合的范畴;
C 情境—形象—意境,属感情与客体形象相结合的范畴;
D 性格与气质,属人的感性特征范畴。
3、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到音乐的风格:()
A 作曲家的个人风格
B 时代风格
C 民族风格
D 流派风格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
1、在音乐的各要素中,音强感受特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音乐形象美的表现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音乐表演者对作曲家及其作品风格的把握,不能只停留在理解和体验的阶段上,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寻找适合表现这种风格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并通过自己的
_____________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
4、音乐作品的风格是通过该作品所独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以及富于独创性的_____________体现出来。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
1、音乐表演者不必完全拘泥于乐谱的规定,可以根据演奏的需要和自己的兴之所至,对乐谱加
以改动。
()
2、深刻理解和领会乐曲的情感内涵是音乐表演中投情的基础,然而如果表演者不能在表演中投
入自己的真实情感,那还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投情。
()
3、20世纪伟大的大提琴家斯特恩说:“不要机械地照搬和理解乐谱上的术语,因为乐谱是无法
记录下作曲家无限的精神和感情的。
演奏者工作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再现作曲家的精神。
”
()
4、法家音乐美学思想中“新声”的特点是“悲”。
()
5、“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音乐美学思想出自于《庄子》。
()
6、想象是贯穿在音乐表演过程中的另一种心理要素,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的体验和意境的
领会,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
()
第 1 页共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