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爪卡盘的伞齿轮设计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258.80 KB
- 文档页数:3
齿轮各参数计算公式13-1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 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 = 40 mm ,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 =20。
处的半径r 和曲率半径p的大小。
13-3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 da = 106.40 mm ,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 z i = 22、z 2 = 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i = 240 mm ,大 齿轮全齿高h = 22.5 mm ,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 ?名称 代号 计算公式 模数 m m=p/n =d/z=da/(z+2)(d 为分度圆直径齿距 P p= n m=t d/z 齿数 z z=d/m=n d/p 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齿顶圆直径 da da=m(z+2)=d+2m=p(z+2)/ n 齿根圆直径 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咼 ha ha=m=p/n 齿根高 hf hf=1.25m齿高 h h=2.25m 齿厚 s s=p/2= n m/2中心距 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 k k=z/9+0.5公法线长度ww=m[2.9521(k-0.5)+0.014z]模数齿轮计算公式 ,z 为齿数)13-5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 i = 19、Z2 = 81,模数m= 5 mm,压力角=20°若将其安装成a' = 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 = 21、Z2 = 66,模数m =3.5 mm,压力角 =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模数齿轮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模数m m=p/π=d/z=da/(z+2) (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齿距p p=πm=πd/z齿数z z=d/m=πd/p分度圆直径 d d=mz=da-2m齿顶圆直径da da=m(z+2)=d+2m=p(z+2)/π齿根圆直径df df=d-2.5m=m(z-2.5)=da-2h=da-4.5m齿顶高ha ha=m=p/π齿根高hf hf=1.25m齿高h h=2.25m齿厚s s=p/2=πm/2中心距 a a=(z1+z2)m/2=(d1+d2)/2跨测齿数k k=z/9+0.5公法线长度w w=m[2.9521(k-0.5)+0.014z]13-1 什么是分度圆?标准齿轮的分度圆在什么位置上?13-2 一渐开线,其基圆半径r b=40 mm,试求此渐开线压力角α=20°处的半径r和曲率半径ρ的大小。
13-3 有一个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测量其齿顶圆直径d a=106.40 mm,齿数z=25,问是哪一种齿制的齿轮,基本参数是多少?13-4 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测得齿数z l=22、z2=98,小齿轮齿顶圆直径d al=240 mm,大齿轮全齿高h =22.5 mm,试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13-5 有一对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齿数为z1=19、z2=81,模数m=5 mm,压力角α=20°。
若将其安装成a′=250 mm的齿轮传动,问能否实现无侧隙啮合?为什么?此时的顶隙(径向间隙)C是多少?13-6 已知C6150车床主轴箱内一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齿数z1=21、z2=66,模数m=3.5 mm,压力角α=20°,正常齿。
试确定这对齿轮的传动比、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全齿高、中心距、分度圆齿厚和分度圆齿槽宽。
13-7 已知一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齿顶圆直径d al=77.5 mm,齿数z1=29。
最全齿轮参数计算公式1. 内齿模数齿轮2. 直齿模数齿轮3. 斜齿模数齿轮4. 伞齿模数齿轮5. 变位模数齿轮6. 直齿径节齿轮7. 斜齿径节齿轮8. 齿条节圆柱上的螺旋角:基圆柱上的螺旋角:齿厚中心车角:销子直径:中心距离增加系数:标准正齿轮的计算(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标准2、工齿齿形直齿3、模数 m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8、齿顶隙9、基础节圆直径10、外径11、齿底直径12、基础圆直径13、周节14、法线节距15、圆弧齿厚16、弦齿厚17、齿轮油标尺齿高18、跨齿数19、跨齿厚20、销子直径21、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其中,22、齿隙标准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标准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5、压力角6、齿数7、螺旋角方向(左或右)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正面压力角11、中心距离12、基准节圆直径13、外径14、齿底圆直径15、基圆直径16、基圆上的螺旋角17、导程18、周节(齿直角)19、法线节距(齿直角)20、圆弧齿厚(齿直角)21、相当正齿轮齿数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深24、跨齿数25、跨齿厚26、梢子直径其中,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28、齿隙移位正齿轮计算公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转位2、工具齿形直齿3、模数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或8、齿隙9、转位系数10、中心距离11、基准节圆直径12、啮合压力角13、啮合节圆直径14、外径15、齿顶圆直径16、基圆直径17、周节18、法线节距20、弦齿厚21、齿轮游标尺齿高22、跨齿数23、跨齿厚24、梢子直径25、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移位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移位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齿直角)5、压力角(齿直角)6、齿数7、螺旋方向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移位系数11、中心距离12、正面模数13、正面压力角14、相当正齿轮齿数15、齿直角啮齿压力角16、基准节圆直径17、外径18、啮齿节圆直径19、基圆直径20、基础圆柱上的螺旋角21、圆弧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高24、跨齿数25、跨齿厚26、销子直径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注:齿隙 f=m 1.25以下 0.025-0.075m 1.25-2.5 0.05-0.10蜗轮、蜗杆的计算公式:1、传动比=蜗轮齿数÷蜗杆头数2、中心距=(蜗轮节径+蜗杆节径)÷23、蜗轮吼径=(齿数+2)×模数4、蜗轮节径=模数×齿数5、蜗杆节径=蜗杆外径-2×模数6、蜗杆导程=π×模数×头数7、螺旋角(导程角)tgB=(模数×头数)÷蜗杆节径-End-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三爪卡盘卡盘组成及原理
1 概述:
利用均布在卡盘体上的三个活动卡爪的径向移动,把工件夹紧和定位的机床附件。
“卡盘”是机床上用来夹紧工件的机械装置。
从卡盘爪数上面可以分为:两爪卡盘,三爪卡盘,四爪卡盘,六爪卡盘和特殊卡盘.
2 结构:
三爪卡盘由卡盘体、活动卡爪和卡爪驱动机构组成。
三爪卡盘上三个卡爪导向部分的下面,有螺纹与碟形伞齿轮背面的平面螺纹相啮合,当用扳手通过四方孔转动小伞齿轮时,碟形齿轮转动,背面的平面螺纹同时带动三个卡爪向中心靠近或退出,用以夹紧不同直径的工件。
用在三个卡爪上换上三个反爪,用来安装直径较大的工件。
三爪卡盘的自行对中精确度为0.05-0.15mm。
用三爪卡盘加工工件的精度受到卡盘制造精度和使用后磨损情况的影响。
卡盘按驱动卡爪所用动力不同﹐分为手动卡盘和动力卡盘两种。
①手动卡:为通用附件,常用的有自动定心的三爪卡盘和每个卡爪可以单独移动的四爪卡盘。
三爪卡盘(图1 三爪卡盘)由小锥齿轮驱动大锥齿轮。
大锥齿轮的背面有阿基米德螺旋槽,与3个卡爪相啮合。
因此用扳手转动小锥齿轮﹐便能使3个卡爪同时沿径向移动,实现自动定心和夹紧﹐适于夹持圆形﹑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等的工件。
3工作原理:
三爪自定心卡盘利用三个螺钉,通过盘体止口端面上的螺孔,将卡盘紧固在机床法兰上。
将扳手插入任一齿轮方孔中,转动扳手时,小齿轮带动盘丝转动,通过盘丝端面螺纹的转动,带动三块卡爪同时趋进或离散。
4 缺点:
三爪卡盘使用久了,随着卡盘的磨损三爪会出现喇叭口状,三爪也会慢慢偏离车床主轴中心。
使所加工零件的形位公差增大。
要修复三爪和三爪卡盘。
齿轮几何要素的名称、代号齿顶圆:通过圆柱齿轮轮齿顶部的圆称为齿顶圆,其直径用 d a 表示。
齿根圆:通过圆柱齿轮齿根部的圆称为齿根圆,直径用 d f 表示。
齿顶高:齿顶圆 d a 与分度圆d 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齿顶高,用 h a 来表示。
齿根高:齿根圆 d f 与分度圆 d 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齿根高,用 h f 表示。
齿顶高与齿根高之和称为齿高,以h 表示,即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
以上所述的几何要素均与模数 m 、齿数z 有关。
齿形角:两齿轮圆心连线的节点P处,齿廓曲线的公法线(齿廓的受力方向)与两节圆的内公切线(节点P 处的瞬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分度圆齿形角,以α表示,我国采用的齿形角一般为20°。
传动比:符号i ,传动比i 为主动齿轮的转速n 1(r/min )与从动齿轮的转速n 2(r/min )之比,或从动齿轮的齿数与主动齿轮的齿数之比。
即i= n 1/n 2 = z 2/z 1中心距:符号a ,指两圆柱齿轮轴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即:a=(d 1+d 2)/2=m(z 1+z 2)/2齿轮几何参数计算压痕法是在被测齿轮的齿顶涂色后,使其在一张纸上滚动,这张纸上就留下了齿顶滚过的痕迹,根据压痕作出齿顶线的延长线及辅助线,然后用量角器测量出齿向角度,该角即为齿轮齿顶处的螺旋角β,然后再根据齿轮其它几何参数,计算出齿轮分度圆处的螺旋角β。
1) 什么是「模数」?模数表示轮齿的大小。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比,单位为毫米(mm)。
除模数外,表示轮齿大小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
【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2) 什么是「分度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是齿轮的基准直径。
决定齿轮大小的两大要素是模数和齿数、分度圆直径等于齿数与模数(端面)的乘积。
过去,分度圆直径被称为基准节径。
最近,按ISO标准,统一称为分度圆直径。
直齿锥齿轮传动设计[复制链接]发短消息加为好友cngear 当前离线最后登录2008-12-1注册时间2007-3-31齿轮币家园经验35家园积分40阅读权限30积分356帖子114精华1UID6中级会员中级会员, 积1楼cngear 发表于2007-4-5 22:30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打印锥齿轮是圆锥齿轮的简称,它用来实现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两轴交角S称为轴角,其值可根据传动需要确定,一般多采用90°。
锥齿轮的轮齿排列在截圆锥体上,轮齿由齿轮的大端到小端逐渐收缩变小,如下图所示。
由于这一特点,对应于圆柱齿轮中的各有关"圆柱"在锥齿轮中就变成了"圆锥",如分度锥、节锥、基锥、齿顶锥等。
锥齿轮的轮齿有直齿、斜齿和曲线齿等形式。
直齿和斜齿锥齿轮设计、制造及安装均较简单,但噪声较大,用于低速传动(<5m/s);曲线齿锥齿轮具有传动平稳、噪声小及承载能力大等特点,用于高速重载的场合。
本节只讨论S=90°的标准直齿锥齿轮传动。
1. 齿廓曲面的形成直齿锥齿轮齿廓曲面的形成与圆柱齿轮类似。
如下图所示,发生平面1与基锥2相切并作纯滚动,该平面上过锥顶点O的任一直线OK的轨迹即为渐开锥面。
渐开锥面与以O为球心,以锥长R为半径的球面的交线AK为球面渐开线,它应是锥齿轮的大端齿廓曲线。
但球面无法展开成平面,这就给锥齿轮的设计制造带来很多困难。
为此产生一种代替球面渐开线的近似方法。
分356, 距离下一级还需644 积分威望值147贡献值236积分356帖子1141查看全部评分鼓励威望值+ 2zhangjun.6666收藏0 分享0 顶0 踩0注册并登陆后,才能查看图片、无限制下载所有资料! [ 现在注册]回复引用举报返回顶部发短消息加为好友cngear 当前离线最后登录2008-12-1注册时间2007-3-31齿轮币家园经验35家园积分40阅读权限30积分3562楼cngear 发表于2007-4-5 22:33 |只看该作者2. 锥齿轮大端背锥、当量齿轮及当量齿数(1) 背锥和当量齿轮下图为一锥齿轮的轴向半剖面,其中DOAA为分度锥的轴剖面,锥长OA称锥距,用R表示;以锥顶O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应为球面的投影。
标准齿轮模数尺数计算公式找对应表太不现实了!告诉你一简单的:齿轮的直径计算方法:齿顶圆直径=(齿数+2)*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模数齿根圆直径=齿顶圆直径-(4。
5×模数)比如:M4 32齿34*3。
5齿顶圆直径=(32+2)*4=136mm分度圆直径=32*4=128mm齿根圆直径=136-4.5*4=118mm7M 12齿中心距D=(分度圆直径1+分度圆直径2)/2就是(12+2)*7=98mm这种计算方法针对所有的模数齿轮(不包括变位齿轮)。
模数表示齿轮牙的大小.齿轮模数=分度圆直径÷齿数=齿轮外径÷(齿数—2)齿轮模数是有国家标准的(GB1357—78)模数标准系列(优先选用)1、1。
25、1。
5、2、2。
5、3、4、5、6、8、10、12、14、16、20、25、32、40、50模数标准系列(可以选用)1.75,2。
25,2。
75,3。
5,4.5,5.5,7,9,14,18,22,28,36,45模数标准系列(尽可能不用)3。
25,3。
75,6.5,11,30上面数值以外为非标准齿轮,不要采用!塑胶齿轮注塑后要不要入水除应力精确测定斜齿轮螺旋角的新方法Circular Pitch (CP)周节齿轮分度圆直径d的大小可以用模数(m)、径节(DP)或周节(CP)与齿数(z)表示径节P(DP)是指按齿轮分度圆直径(以英寸计算)每英寸上所占有的齿数而言径节与模数有这样的关系: m=25.4/DPCP1/8模=25.4/DP8=3。
175 3。
175/3。
1416(π)=1.0106模1) 什么是「模数」?模数表示轮齿的大小。
R模数是分度圆齿距与圆周率(π)之比,单位为毫米(mm)。
除模数外,表示轮齿大小的还有CP(周节:Circular pitch)与DP(径节:Diametral pitch)。
【参考】齿距是相邻两齿上相当点间的分度圆弧长。
2) 什么是「分度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是齿轮的基准直径。
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87⼀基本参数表⽰;α齿顶圆:轮齿齿顶所对应的圆称为齿顶圆,其直径⽤d齿根圆:齿轮的齿槽底部所对应的圆称为齿根圆,直径⽤df表⽰。
齿厚:任意直径dk的圆周上,轮齿两侧齿廓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厚,⽤sk表⽰;齿槽宽:任意直径dk的圆周上,齿槽两侧齿廓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槽宽,⽤ek表⽰;齿距:相邻两齿同侧齿廓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距,⽤表⽰。
设z为齿数,则根据齿距定义可,故。
齿轮不同直径的圆周上,⽐值不同,⽽且其中还包含⽆理数;πk也是不等的。
α⼜由渐开线特性可知,在不同直径的圆周上,齿廓各点的压⼒⾓分度圆:为了便于设计、制造及互换,我们把齿轮某⼀圆周上的⽐值规定为标准值(整数或较完整的有理数),并使该圆上的压⼒⾓也为标准值,这个圆称为分度圆,其直径以d表⽰。
表⽰,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压⼒⾓为20°α压⼒⾓:分度圆上的压⼒⾓简称为压⼒⾓,以模数:分度圆上的齿距p对π的⽐值称为模数,⽤m表⽰,单位为mm,即。
模数是齿轮的主要参数之⼀,齿轮的主要⼏何尺⼨都与模数成正⽐,m越⼤,则p越⼤,轮齿就越⼤,轮齿的抗弯能⼒就越强,所以模数m⼜是轮齿抗弯能⼒的标志。
顶隙:顶隙c=c*m是指⼀对齿轮啮合时,⼀个齿轮的齿顶圆到另⼀个齿轮的齿根圆的径向距离。
顶隙有利于润滑油的流动。
表⽰;α齿顶⾼:轮齿上介于齿顶圆和分度之间的部分称为齿顶,其径向⾼度称为齿顶⾼,⽤h齿根⾼:轮齿上介于齿根圆和分度之间的部分称为齿根,其径向⾼度称为齿根⾼,⽤hf 表⽰标准齿轮:标准齿轮:分度圆上齿厚与齿槽宽相等,且齿顶⾼和齿根⾼为标准值的齿轮为标准齿轮。
因此,对于标准齿轮有模数和齿数是齿轮最主要的参数。
在齿数不变的情况下,模数越⼤则轮齿越⼤,抗折断的能⼒越强,当然齿轮轮坯也越⼤,空间尺⼨越⼤;模数不变的情况下,齿数越⼤则渐开线越平缓,齿顶圆齿厚、齿根圆齿厚相应地越厚;齿轮计算公式节圆柱上的螺旋⾓:L d /tan 00?=πβ基圆柱上的螺旋⾓:n g αββcos sin sin 0?= 齿厚中⼼车⾓:Z θ/90?= 销⼦直径:m 728.1dp ?=中⼼距离增加系数:)1cos /(cos )2/)((y b 021-?+=ααZ Z标准正齿轮的计算(⼩齿轮①,⼤齿轮②)1.齿轮齿标准 2.⼯齿齿形直齿 3.模数 m4.压⼒⾓ c αα=0 5.齿数 21,Z Z6.有效齿深 m 2h e ?=7.全齿深 c m h +=28.齿顶隙 m 35.0,m 25.0,m 2.0c =9.基础节圆直径 m d 0?=Z 10.外径 m )2(d k ?+=Z 11.齿底直径 c 2m )2(d r ?-?-=Z12.基础圆直径 0g cos m d αZ ??= 13.周节 m t 0?=π 14.法线节距 0e cos m t απ??= 15.圆弧齿厚2/m S 0?=π16.弦齿厚)2sin(m S 1j Z πZ = 17.齿轮油标尺齿⾼ m m h j +Z-Z =)2cos1()2/(π18.跨齿数 5.0)180/(0m ??=Z αZ19.跨齿厚 ])5.0([cos 0o m inva m m S Z ?-?Z ??=πα20.销⼦直径 m 728.1d ?=21.圆柱测量尺⼨ d m d m +?Z =)cos /cos (0φα(偶数齿)d )]90(cos)cos /cos m [(d 0m +?=ZφαZ (奇数齿)其中, 00)2cos (1απαφinv m d inv +-?Z 22.齿隙f ?移位正齿轮计算公式(⼩齿轮①,⼤齿轮②)1.齿轮齿形转位 2.⼯具齿形直齿3.模数 m4.压⼒⾓ c αα=05.齿数 Z6.有效齿深 m 2h e ?=7.全齿深 c m )]x x (y 2[h 21+??-+= 或 c m 2h +?=8.齿隙 c 9.转位系数 x10.中⼼距离 m y x ?+=αα11.基准节圆直径m d 0?=Z12.啮合压⼒⾓021210b inv )x x (tan 2inv αZ Z αα+++?=13.啮合节圆直径)(x 2d 211b Z Z Z α+??=14.外径 m )x y (2m )2(d 21k ?-?+?+=Z 15.齿顶圆直径 h 2d d 1k r ?-=16.基圆直径 0cos t g m d α??Z = 17.周节 m t 0?=π 18.法线节距 00cos m t απ??= 19.圆弧齿厚 010tan m x 22mS απ=20.弦齿厚)tan x 2x 2sin(m S 1111j Z απZ ??+=21.齿轮游标尺齿⾼2d d )]tan x 22cos(1[2mh 110k10111j -+??+?-??=Z αZ πZ 22.跨齿数 5.0180x 1b m 1+?=αZ23.跨齿厚 01m sin m x 2)(S 1α+=标准齿轮的齿厚 24.梢⼦直径m 728.1d 1?=25.圆柱测量尺⼨11cos cos 1d m d m +??Z =φα(偶数齿)1110)90cos(cos cos 1d m d m +Z ?Z =φα(奇数齿)1010101i 1tan x 2)inv 2(cos m d inv Z ααZ παZ Φ??+-?-??=标准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式)(⼩齿轮①,⼤齿轮②)1. 齿轮齿形标准2. 齿形基准断⾯齿直⾓3. ⼯具齿形螺旋齿4. 模数 n c m m =5. 压⼒⾓ n 0c ααα==6. 齿数 1Z7. 螺旋⾓⽅向 0β(左或右)8. 有效齿深 n e m 2h ?= 9.全齿深c m 2h n +?=10. 正⾯压⼒⾓n1s cos m tan βZ α?=11. 中⼼距离n21cos 2m )(βZ Z α??+=12. 基准节圆直径n10cos m d βZ ?=13. 外径 n 01k m 2d d ?+= 14. 齿底圆直径 )c m (2d d n 01r ++= 15. 基圆直径gnn 1g cos cos m d 1βαZ ??=16. 基圆上的螺旋⾓n 0g cos sin sin αββ?=17. 导程1001cot d L 1βπ??=18. 周节(齿直⾓)n n 0m t ?=π19. 法线节距(齿直⾓) n n en cos m t απ??= 20. 圆弧齿厚(齿直⾓) 2 m S nn 0?=π21. 相当正齿轮齿数101cos βZ Z =22. 弦齿厚)2sin(m S 1v n 1v j 1Z πZ =23. 齿轮游标尺齿深n 1v n1v 1j m )2cos 1(2m h +?-??=Z πZ24. 跨齿数 5.01801v n m 1+?=Z αZ25. 跨齿厚]inv )5.0m ([cos m S s 11n n m 1αZ Z πα?+-=26. 梢⼦直径)2(cos 1111n v n v n inv inv m d απφα-Z ?+Z =其中,)(2tan 11Rad inv n v n απαφ-Z ?+=27. 圆柱测量尺⼨11cos cos 1d m d m +??Z =φα(偶数齿)1110)90cos(cos cos 1d m d m +Z ?Z =φα(奇数齿)10101011tan 2)2(cos Z ??+-Z ?-??Z =ααπαφx inv m d inv i 28. 齿隙f移位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式)(⼩齿轮①,⼤齿轮②)1. 齿轮齿形移位2. 齿形基准断⾯齿直⾓3. ⼯具齿形螺旋齿4. 模数(齿直⾓)n c m m =5. 压⼒⾓(齿直⾓) 0a a a c n -=6. 齿数 1Z7. 螺旋⽅向 0β8. 有效齿深 n e m h 2= 9. 全齿深 c m h n +=2 10. 移位系数 1n x 11. 中⼼距离n x ym a a +=12. 正⾯模数0cos βns m m =13. 正⾯压⼒⾓0cos tan βans m =14. 相当正齿轮齿数311β?s z z v =15. 齿直⾓啮齿压⼒⾓an v v n n ann a inv z z x x b inv +++=2121t an 216. 基准节圆直径11cos βno m z d =17. 外径n n n nk m x m m z d 101122cos ++=β18. 啮齿节圆直径)(22111z z z a d x b +=19. 基圆直径gnn g a m z d βcos cos 11?=20. 基础圆柱上的螺旋⾓ n o g a cos sin sin ββ=21. 圆弧齿厚 n n n on m a x s ??+=)tan 22(1π22. 弦齿厚 )t an 22sin(11111v on v n v j z a x z m z s ?+=π23. 齿轮游标尺齿⾼2)}t an 22cos(1{21111111o k v o n v n v d d z a x z m z hj -+?+-?=π24. 跨齿数 5.018011+=v n m z ab z25. 跨齿厚111sin 2n n n m a m x s ??+=)(标准螺旋齿轮的齿厚 26. 销⼦直径近似值=1d 27. 圆柱测量尺⼨/1111cos cos d a m z d ss m +?=φ(偶数齿)/1111190cos cos cos d z a m z d s s m +?= φ111111tan 2)2(cos z a x inva z a m z d in n n s n n ?+--='πφ注:齿隙f=m 1.25以下 0.025-0.075m 1.25-2.5 0.05-0.10))*25.2((tan 2)2(cos 22111111m r r L z a x inva z a m z d in n n s n n ---?+--='πφ。
齿轮基本参数计算公式齿轮基本参数计算公式齿轮参数计算公式节圆柱上的螺旋角:基圆柱上的螺旋角:齿厚中心车角:销子直径:中心距离增加系数:一、标准正齿轮的计算(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标准2.工齿齿形直齿3.模数m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8.齿顶隙9.基础节圆直径10.外径11.齿底直径12.基础圆直径13.周节14.法线节距15.圆弧齿厚16.弦齿厚17.齿轮油标尺齿高18.跨齿数19.跨齿厚20.销子直径21.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其中, 22.齿隙? 二、移位正齿轮计算公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转位2.工具齿形直齿3.模数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或8.齿隙9.转位系数10.中心距离11.基准节圆直径12.啮合压力角13.啮合节圆直径14.外径15.齿顶圆直径16.基圆直径17.周节18.法线节距19.圆弧齿厚20.弦齿厚21.齿轮游标尺齿高22.跨齿数23.跨齿厚24.梢子直径25.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三、标准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标准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5.压力角6.齿数7.螺旋角方向(左或右)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正面压力角11.中心距离12.基准节圆直径13.外径14.齿底圆直径15.基圆直径16.基圆上的螺旋角17.导程18.周节(齿直角)19.法线节距(齿直角)20.圆弧齿厚(齿直角)21.相当正齿轮齿数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深24.跨齿数25.跨齿厚26.梢子直径其中,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28.齿隙四、移位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移位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齿直角)5.压力角(齿直角)6.齿数7.螺旋方向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移位系数11.中心距离12.正面模数13.正面压力角14.相当正齿轮齿数15.齿直角啮齿压力角16.基准节圆直径17.外径18.啮齿节圆直径19.基圆直径20.基础圆柱上的螺旋角21.圆弧齿厚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高24.跨齿数25.跨齿厚26.销子直径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注:齿隙f=m 1.25以下0.025-0.075 m 1.25-2.5 0.05-0.10。
齿轮参数计算齿轮参数计算一般包括模数、齿数、齿距、螺旋角、压力角、齿宽等基本参数的计算。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齿轮参数计算方法:1. 模数计算方法模数是齿轮参数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代表着齿轮齿数和齿轮直径的大小。
通常,模数的计算需要考虑齿轮的载荷、转速、材料等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m = (πd) / z其中,m表示模数,d表示齿轮的直径,z表示齿数。
2. 齿数计算方法齿数是齿轮参数中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代表着齿轮传递动力的能力。
通常,齿数的计算需要考虑齿轮的模数、包络线等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z = πd / m其中,z表示齿数,d表示齿轮的直径,m表示模数。
3. 齿距计算方法齿距是齿轮参数中比较重要的参数,它代表着相邻齿轮齿槽之间的距离。
通常,齿距的计算需要考虑齿数、压力角等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P = πm / sinα其中,P表示齿距,m表示模数,α表示压力角。
4. 螺旋角计算方法螺旋角是齿轮参数中比较重要的参数,它代表着齿轮齿面旋转角度与轴线的夹角。
通常,螺旋角的计算需要考虑齿轮的垂直距离、齿距等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β= arctan L / (πD)其中,β表示螺旋角,L表示齿距,D表示齿轮的直径。
5. 压力角计算方法压力角是齿轮参数中比较重要的参数,它代表着齿轮齿面最大载荷的方向。
通常,压力角的计算需要考虑齿轮的载荷、齿距等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cosα= (m cosβ) / (z + 2)其中,α表示压力角,m表示模数,β表示螺旋角,z表示齿数。
6. 齿宽计算方法齿宽是齿轮参数中比较重要的参数,它代表着齿轮受力面的宽度。
通常,齿宽的计算需要考虑齿轮的载荷、转速等因素,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b = (2Ft / πτb) (1 / sinα)其中,b表示齿宽,Ft表示齿轮扭矩,τb表示齿轮受力面的切向应力,α表示压力角。
标准齿轮计算公式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它通过齿轮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在工程设计中,齿轮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齿轮的尺寸、齿数、模数等参数的确定。
本文将介绍标准齿轮计算公式,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齿轮设计和计算。
齿轮的基本参数。
在进行齿轮计算之前,需要先了解齿轮的基本参数。
齿轮的基本参数包括模数、齿数、分度圆直径等。
模数是齿轮齿数和分度圆直径的比值,通常用字母M表示。
齿数是齿轮上的齿的个数,通常用字母Z表示。
分度圆直径是齿轮齿根圆和齿顶圆之间的圆的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齿轮的计算公式。
1. 计算模数。
模数可以通过齿数和分度圆直径来计算,其公式为:M = D/Z。
其中,M为模数,D为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
2. 计算齿数。
齿数可以通过模数和分度圆直径来计算,其公式为:Z = πD/M。
其中,Z为齿数,D为分度圆直径,M为模数,π为圆周率。
3. 计算分度圆直径。
分度圆直径可以通过模数和齿数来计算,其公式为:D = MZ。
其中,D为分度圆直径,M为模数,Z为齿数。
这些是标准齿轮计算的基本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齿轮的各项参数。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条件,还可以进行一些修正和调整,但以上公式是齿轮计算的基础。
齿轮计算的应用。
齿轮计算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各种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和计算。
比如,汽车上的变速箱、工业设备上的传动装置、家用电器中的传动部件等,都需要进行齿轮计算。
只有通过合理的齿轮设计和计算,才能确保机械传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标准齿轮计算公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装置,合理的齿轮设计和计算对于机械传动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进行齿轮设计和计算,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各种齿轮参数计算公式大全齿轮是机器、仪器中使用最多的传动零件,齿轮是一个较复杂的几何体,对单个齿轮的齿廓加工误差国家标准规定了17种控制参数,根据齿轮使用要求的不同,对以上17个参数控制的要求也不同。
如何确定齿轮的精度等级以及依据其精度等级确定相关控制参数的公差值,是齿轮设计的关键所在。
齿轮的基本参数:齿轮的组成结构一般有轮齿、齿槽、端面、法面、齿顶圆、齿根圆、基圆和分度圆。
(1)齿数:一个齿轮的轮齿总数叫齿数,用Z表示。
小齿轮的齿数可取为z1=20~40。
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由于轮齿主要为磨损失效,为使齿轮不致过小,故小齿轮不亦选用过多的齿数,一般可取z1=17~20。
(2)模数由于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d 可由其周长 zp 确定,即d = zp/π。
为便于设计、计算、制造和检验,令p/π= m ,m 称为齿轮的模数,并已标准化。
它是决定齿轮大小的主要参数。
分度圆直径d=mZ,所以m=d/z。
(3)压力角α 即分度圆压力角,并规定其标准值为α=20°。
它是决定齿轮齿廓形状的主要参数。
分度圆直径d=mZ/cosβ压力角rb=rcosα=1/2mzcosα在两齿轮节圆相切点P处,两齿廓曲线的公法线(即齿廓的受力方向)与两节圆的公切线(即P点处的瞬时运动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也称啮合角。
对单个齿轮即为齿形角。
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一般为20”。
在某些场合也有采用α=14.5° 、15° 、22.50°及25°等情况。
(4)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h*a 、C*两齿轮啮合时,总是一个齿轮的齿顶进入另一个齿轮的齿根,为了防止热膨胀顶死和具有储成润滑油的空间,要求齿根高大于齿顶高。
为次引入了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正常齿:h*a =1; C*=0.25 短齿:h*a =0.8; C*=0.3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模数、压力角必须相等。
标准齿轮的压力角(对单个齿轮而言即为齿形角)为20°齿轮参数计算公式大全:1. 内齿模数齿轮2. 直齿模数齿轮3. 斜齿模数齿轮4. 伞齿模数齿轮5. 变位模数齿轮6. 直齿径节齿轮7. 斜齿径节齿轮8. 齿条。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汇总大全,收藏了,随时看!1. 内齿模数齿轮2. 直齿模数齿轮3. 斜齿模数齿轮4. 伞齿模数齿轮5. 变位模数齿轮6. 直齿径节齿轮7. 斜齿径节齿轮8. 齿条节圆柱上的螺旋角:基圆柱上的螺旋角:齿厚中心车角:销子直径:中心距离增加系数:标准正齿轮的计算(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标准2.工齿齿形直齿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8.齿顶隙9.基础节圆直径10.外径11.齿底直径12.基础圆直径13.周节14.法线节距15.圆弧齿厚16.弦齿厚17.齿轮油标尺齿高18.跨齿数19.跨齿厚20.销子直径21.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其中,22.齿隙标准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 齿轮齿形标准2. 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 工具齿形螺旋齿4. 模数5. 压力角7. 螺旋角方向(左或右)8. 有效齿深9. 全齿深10. 正面压力角11. 中心距离12. 基准节圆直径13. 外径14. 齿底圆直径15. 基圆直径16. 基圆上的螺旋角17. 导程18. 周节(齿直角)19. 法线节距(齿直角)20. 圆弧齿厚(齿直角)21. 相当正齿轮齿数22. 弦齿厚23. 齿轮游标尺齿深24. 跨齿数25. 跨齿厚26. 梢子直径其中,27. 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28. 齿隙移位正齿轮计算公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2.工具齿形直齿3.模数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或8.齿隙9.转位系数10.中心距离11.基准节圆直径12.啮合压力角13.啮合节圆直径14.外径15.齿顶圆直径16.基圆直径17.周节18.法线节距19.圆弧齿厚20.弦齿厚21.齿轮游标尺齿高22.跨齿数23.跨齿厚24.梢子直径25.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移位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2. 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 工具齿形螺旋齿4. 模数(齿直角)5. 压力角(齿直角)6. 齿数7. 螺旋方向8. 有效齿深9. 全齿深10. 移位系数11. 中心距离12. 正面模数13. 正面压力角14. 相当正齿轮齿数15. 齿直角啮齿压力角16. 基准节圆直径17. 外径18. 啮齿节圆直径19. 基圆直径20. 基础圆柱上的螺旋角21. 圆弧齿厚22. 弦齿厚23. 齿轮游标尺齿高24. 跨齿数25. 跨齿厚26. 销子直径27. 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注:齿隙 f=m 1.25以下 0.025-0.075m 1.25-2.5 0.05-0.10蜗轮、蜗杆的计算公式:1,传动比=蜗轮齿数÷蜗杆头数2,中心距=(蜗轮节径+蜗杆节径)÷23,蜗轮吼径=(齿数+2)×模数4,蜗轮节径=模数×齿数5,蜗杆节径=蜗杆外径-2×模数6,蜗杆导程=π×模数×头数7,螺旋角(导程角)tgB=(模数×头数)÷蜗杆节径。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这次终于整全了!1. 内齿模数齿轮2. 直齿模数齿轮3. 斜齿模数齿轮4. 伞齿模数齿轮5. 变位模数齿轮6. 直齿径节齿轮7. 斜齿径节齿轮8. 齿条节圆柱上的螺旋角:基圆柱上的螺旋角:齿厚中心车角:销子直径:中心距离增加系数:标准正齿轮的计算(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标准2.工齿齿形直齿3.模数 m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8.齿顶隙9.基础节圆直径10.外径11.齿底直径12.基础圆直径13.周节14.法线节距15.圆弧齿厚16.弦齿厚17.齿轮油标尺齿高18.跨齿数19.跨齿厚20.销子直径21.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其中,22.齿隙标准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标准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5.压力角6.齿数7.螺旋角方向(左或右)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正面压力角11.中心距离12.基准节圆直径13.外径14.齿底圆直径15.基圆直径16.基圆上的螺旋角17.导程18.周节(齿直角)19.法线节距(齿直角)20.圆弧齿厚(齿直角)21.相当正齿轮齿数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深24.跨齿数25.跨齿厚26.梢子直径其中,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28.齿隙移位正齿轮计算公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转位2.工具齿形直齿3.模数4.压力角5.齿数6.有效齿深7.全齿深或8.齿隙9.转位系数10.中心距离11.基准节圆直径12.啮合压力角13.啮合节圆直径14.外径15.齿顶圆直径16.基圆直径17.周节18.法线节距19.圆弧齿厚20.弦齿厚21.齿轮游标尺齿高22.跨齿数23.跨齿厚24.梢子直径25.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奇数齿)移位螺旋齿的计算公式(齿直角方式)(小齿轮①,大齿轮②)1.齿轮齿形移位2.齿形基准断面齿直角3.工具齿形螺旋齿4.模数(齿直角)5.压力角(齿直角)6.齿数7.螺旋方向8.有效齿深9.全齿深10.移位系数11.中心距离12.正面模数13.正面压力角14.相当正齿轮齿数15.齿直角啮齿压力角16.基准节圆直径17.外径18.啮齿节圆直径19.基圆直径20.基础圆柱上的螺旋角21.圆弧齿厚22.弦齿厚23.齿轮游标尺齿高24.跨齿数25.跨齿厚26.销子直径27.圆柱测量尺寸(偶数齿)注:齿隙 f=m 1.25以下 0.025-0.075m 1.25-2.5 0.05-0.10蜗轮、蜗杆的计算公式:1,传动比=蜗轮齿数÷蜗杆头数2,中心距=(蜗轮节径+蜗杆节径)÷23,蜗轮吼径=(齿数+2)×模数4,蜗轮节径=模数×齿数5,蜗杆节径=蜗杆外径-2×模数6,蜗杆导程=π×模数×头数7,螺旋角(导程角)tgB=(模数×头数)÷蜗杆节径-End-来源:网络。
机械加工工序卡--模板机械加工工序卡--模板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名称小伞型齿轮10 工序号 10 工序名称粗车每毛坯可制件数 1 设备编号1 材料牌号毛坯种类锻件设备名称车床夹具编号每台件数 1 同时加工件数 160 10设备型号 CA6140 夹具名称三爪卡盘工序工时 (分) 准终单件工步号 1 2工粗车小端端面打孔主轴转速 r/min 500切削速度 m/min 15.7进给量 mm/r 0.4切削深度 mm 5.4工步工时机动辅助车刀、游标卡尺设计(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产品名称零件图号零件名称共10 页第 2 页材料牌号工序名称粗车每毛坯可制件数 1 设备编号毛坯种类锻件设备名称车床夹具编号每台件数 1 同时加工件数 160 10设备型号 CA6140 夹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 准终单件工步号 1 2工粗车大端端面打孔主轴转速 r/min 500切削速度 m/min 15.7进给量 mm/r 0.4切削深度 mm 3.1工步工时机动辅助车刀、游标卡尺设计(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产品名称零件名称工序号 30 工序名称粗车共 10 页第材料牌号毛坯种类锻件设备名称车床夹具编号每毛坯可制件数 1 设备编号每台件数 1 同时加工件数 160 10设备型号 CA6140 夹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 准终单件工粗车外圆锥面主轴转速 r/min 800切削速度 m/min 30.14进给量 mm/r 0.3切削深度 mm 1.2工步工时机动辅助设计(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产品名称小伞型齿轮车间零件图号零件名称工序号 40 工序名称精车每毛坯可制件数 1 设备编号每台件数 1 同时加工件数共 10 页第 4 页材料牌号坯种类锻件设备名称60 10夹具名称切削液工序工时 (分) 准终单件工精车外圆锥面主轴转速 r/min 800切削速度 m/min 30.14进给量 mm/r 0.1切削深度 mm 0.1工步工时机动辅助设计(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产品名称小伞型齿轮车间零件图号零件名称工序号 50 工序名称共 10 页第 5 页材料牌号每毛坯可制件数 1 设备编号每台件数 1 同时加工件数 1 夹具名称切削液毛坯种类锻件设备名称60 10工序工时 (分) 准终单件工步号 1 2 3主轴转速 r/min 1220 800 800切削速度 m/min 38.31 20.1 25.6进给量 mm/r 0.14 0.4切削深度 mm 0.9 1 0.5进给次数 2 2 1工步工时机动辅助粗车Ø8 外圆粗车Ø6 外圆粗车Ø7.5 外圆设计(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产品名称小伞型齿轮车间零件图号零件名称工序号 60 工序名称车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共 10 页第 6 页材料牌号毛坯种类锻件设备名称60 10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夹具名称切削液工序工时 (分) 准终单件工步号 1 2工车退刀槽倒角主轴转速 r/min 800 800切削速度 m/min 25.6 20.1进给量 mm/r切削深度 mm 0.5进给次数 1 1工步工时机动辅助设计(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产品名称小伞型齿轮车间零件图号零件名称工序号 70 工序名称铣每毛坯可制件数 1 设备编号每台件数 1 同时加工件数 1 夹具名称切削液共 10 页第 7 页材料牌号毛坯种类锻件设备名称60 10ZBT8216工序工时 (分) 准终单件主轴转速 r/min切削速度 m/min 26.94进给量 mm/r切削深度 mm 1.7工步工时机动辅助设计(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产品名称零件图号零件名称工序号 80 工序名称铣每毛坯可制件数 1 设备编号每台件数 1 同时加工件数 1 夹具名称切削液共 10 页第 8 页材料牌号毛坯种类锻件设备名称60 10铣床夹具编号ZBT8216工序工时 (分) 准终单件主轴转速 r/min切削速度 m/min进给量 mm/r切削深度 mm工步工时机动辅助设计(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产品名称小伞型齿轮车间零件图号零件名称工序号 90 工序名称共 10 页第 9 页材料牌号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毛坯种类锻件设备名称60 10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 准终单件主轴转速 r/min切削速度 m/min进给量 mm/r切削深度 mm 0.1工步工时机动辅助精磨Ø8 外圆和伞齿轮背平面设计(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产品名称零件图号零件名称工序号 100 工序名称共 10 页第 10 页材料牌号毛坯种类每毛坯可制件数 1每台件数 160 10工序工时 (分) 准终单件主轴转速 r/min切削速度 m/min进给量 mm/r切削深度 mm 0.1工步工时机动辅助精磨Ø6.5 外圆及其端面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
齿轮参数计算公式速比12z z u =扭矩{}{}{}m i n 9549r kwNm n P T =参考中心距()βc o s 221z z m a n d +=分度圆模数(端面)βc o s /n t m m =分度圆压力角(端面) βααc o s /t a n t a n n t =或()r r b t /a r c c o s =α节圆压力角(端面) ()w b wt r r /arccos =α节圆压力角(法面)w wn wt βααcos /tan tan =齿顶压力角(端面)()a b at r r /arccos=α 有效终止圆压力角(端面)()Fa b Fat r r /arccos=α (其他各圆压力角及端面法面间的转换可参考上面两个公式,注意直径和螺旋角对应) 基圆螺旋角 t b αββc o s t a n t a n =节圆螺旋角wt w b αββcos tan tan = (基圆是计算的基础,其他同理)有效终止圆螺旋角 F a ta b αββc o s t a n t a n = 分度圆直径 βc o s /n t zm zm d ==基圆直径t b d d αcos =工作节圆直径12121+=z z a d ww 12212+=z z a d w w齿顶圆直径 a a h d d 2+= 齿顶高 )(*n a n a x h m h +=齿根圆直径ff h d d 2-= 齿根高)(*n f n f x h m h -=有效终止圆直径k a Fa h d d 2-= (k h 齿顶倒角)啮合起始点直径2122222221s i n 2b b Fa wt w Nf d d dz z a d +⎪⎪⎭⎫ ⎝⎛--=α()22221212sin 2b b Fa wtwNf ddda d +--=α有效起始圆直径 (标准21771 P58) 有效齿宽 k F b b b 2-= (k b 端面倒角)工作齿宽()21,min F F w b b b =分度圆齿距(法面) ()pi m p n n =分度圆齿距(端面) βcos /()n t t p pi m p ==基圆齿距(法面) n n bn p p αcos =基圆齿距(端面)b bn bt p p βcos /= 或 t t bt p p αcos =分度圆齿厚(法面))t a n 22()(n n n x pi m s α+= 分度圆齿厚(端面)βc o s /n t s s =任意圆(直径为y d )齿厚(端面) )(/t ty y y t ty inv inv d d d s s αα--= 任意圆(直径为y d )齿厚(法面)y yt yn s s βcos =节圆线速度 1000*60*2()2pi n d r v w w w ==ω齿顶圆线速度1000*60*2()2pi n d r v Fa Fa a ==ω (用有效终止圆直径)啮合终止圆滑动速度211111gf a ga u g v νω=⎪⎭⎫⎝⎛+= (标准21771 P43)啮合起始圆滑动速度211111ga f gf u g v νω=⎪⎭⎫⎝⎛+=齿顶滑动比⎪⎭⎫⎝⎛+=u d g K w a ga1121 齿根滑动比 ⎪⎭⎫ ⎝⎛+=u d g K w f gf 1121齿顶滑动系数 1211Fa Nf a u ρρξ-= 2121Fa Nf a ρμρξ-= 齿根滑动系数 1211Nf Fa f u ρρξ-=2121Nf Fa f ρμρξ-=顶隙22121a f w d d a c --=22212a f w d d a c --=工作齿高w a a w a d d h -+=221齿根圆角*r m n (*r 齿根圆角半径系数)成品变为系数n n m x pi s ⎪⎭⎫ ⎝⎛+=αtan *22 (根据齿厚算偏差) n n m x pi e ⎪⎭⎫ ⎝⎛-=αtan *22 端面重合度()()[]()pi wt z z Fat wt Fat 2/tan tan tan tan 2211ααααεα-+-=轴向重合度()pi m b n w /sin βεβ=总重合度 βαγεεε+=。
标准齿轮计算公式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它通过齿与齿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经常需要对齿轮进行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传动效果。
本文将介绍标准齿轮的计算公式,帮助读者了解齿轮设计和计算的基本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齿轮的基本参数。
齿轮的基本参数包括模数、齿数、齿轮直径、齿轮宽度等。
模数是齿轮齿数与齿轮直径的比值,通常用m表示。
齿数是齿轮上的齿的数量,用z表示。
齿轮直径是齿轮上齿顶圆的直径,用d表示。
齿轮宽度是齿轮齿的宽度,用b表示。
这些参数是齿轮计算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标准齿轮的计算公式。
标准齿轮的计算公式包括模数计算、齿数计算、齿轮直径计算和齿轮宽度计算。
其中,模数计算公式为:m = d/z。
齿数计算公式为:z = πd/m。
齿轮直径计算公式为:d = mz。
齿轮宽度计算公式为:b = 12m。
这些计算公式是齿轮设计和计算的基础,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齿轮的各项参数,为齿轮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便利。
除了基本的齿轮参数计算外,我们还需要了解齿轮的啮合传动原理。
齿轮的啮合传动是通过齿与齿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
在齿轮设计和计算中,需要考虑齿轮的啮合传动效果,确保齿轮的正常运转和传动效率。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齿轮的制造和装配。
在齿轮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齿轮的质量和精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齿轮的润滑和维护,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
总之,标准齿轮的计算公式是齿轮设计和计算的基础,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齿轮的各项参数,为齿轮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便利。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齿轮的啮合传动原理,确保齿轮的正常运转和传动效率。
在齿轮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齿轮的质量和精度。
最后,还需要注意齿轮的润滑和维护,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齿轮设计和制造方面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