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隧道分镜头本1-10
- 格式:doc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16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特殊灯光带结构设计赵秋林【摘要】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长度位居亚洲公路山岭隧道第一,其双洞4车道高速公路的隧道建设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为了减缓超特长隧道司乘人员行车单调、紧张、烦躁、恐惧等情绪,保障行车安全,专门为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设计了特殊灯光带景观.简要介绍特殊灯光带结构设计方案,包括平纵断面布置、内轮廓设计、衬砌支护设计等,为超特长隧道建设提供借鉴经验.【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7(000)003【总页数】3页(P72-74)【关键词】特长隧道;公路隧道;特殊灯光带;结构设计【作者】赵秋林【作者单位】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西安,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3.71 概况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工程是西康高速公路穿越秦岭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18.020 km,为东线、西线双洞4车道,中线间距30 m。
洞内为人字坡,最大纵坡为1.1%。
主隧道轴线基本为直线,仅在南口40 m处设有曲线与洞外路线相连。
最大埋深1 600 m。
设计行车速度为80 km/h。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横穿秦岭东西向构造带,该带历经了多期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和混合岩化作用,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复杂。
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岩爆、突涌水及围岩失稳。
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大致可分为以下4段。
第一段:岩性以混合片麻岩为主,夹有斜长角闪片麻岩和片岩残留体,干抗压强度100.0~148.0 MPa。
大部分段落岩体受构造影响较严重~严重,节理发育~较发育;该段分布有19条断层,均为压性逆断层。
水文地质条件较好,绝大部分位于贫水段,可能发生轻微~中等程度的岩爆。
第二段:岩性为混合花岗岩,局部夹片麻残留体,干抗压强度152~209 MPa。
区域性大断层F4、F5通过本段,受其影响发育有5条小断层、数条挤压结构面及多处节理密集带。
水文地质条较差,包括中等富水和弱富水两段,可能会发生大或较大的涌水,可能发生中等程度的岩爆。
目录第一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2)第二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21)第三章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29)第四章编制依据 (42)第五章编制原则 (42)第六章编制范围 (43)第七章工程概况 (43)第八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46)第九章施工进度安排及保证工期措施 (52)第十章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措施 (61)第十一章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组织 (133)1第一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2、安全保证体系2.1、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2、安全管理体系2.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指挥部成立以指挥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指挥长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为安全生产的技术负责人。
2)机构配置指挥部设安全质量监察部,安全质量监察部下设安全组,下设专职安全员。
施工作业队设安全室,配置专职安全员。
2.2.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指挥长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各作业点设共青团安全监督岗。
2)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针对各工序及各工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由各级安2全组织检查落实。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4)项目开工前,由指挥部编制实施性安全技术措施,对隧道开挖、爆破、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运输及通风防尘等作业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领导小组同意后实施。
5)严格执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项目施工队对施工班组及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各级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并作好记录。
6)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1)针对工程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安全监督岗岗员、班组长及从事特种作业的起重工、爆破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机动车辆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学习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试验段某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①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试验段招标文件及补遗书。
②根据招标文件及交通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③结合我集团公司机械设备状况、技术力量、施工能力等进行编制。
编制原则①以满足本标段工程施工需要为目的,合理配置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工程材料等资源。
②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生产,做好工序衔接,确保按工期完成本标段全部工程量。
③突出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确保全标段工程质量创优。
④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保证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
⑤严格执行交通部现行的《规范》、《验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积极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编制范围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东线试验段隧道进口洞口全部土建工程及自进口某段3km洞内主体及附属工程以及为修建隧道而设在K65+200处的斜井工程。
1 工程概况本次招标的某标段工程范围为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东线试验段隧道进口洞口全部土建工程及自进口某段3km洞内主体及附属工程以及为修建隧道而设在K65+200处的斜井工程。
隧道进口里程为K64+796,位于石砭峪河右岸,有一宽约2-3米的临时道路在其正下方通过。
隧道进口段位于一岩堆体内,洞口段有约60米长的II类围岩堆积体,受地形限制,洞口施工场地狭窄,正面进洞施工难度较大。
根据地形在K65+200位置设置有一角度为5°的斜井,长约180m(见补遗书),断面设为双车道。
该斜井主要为正洞施工开辟工作面而设,同时为后续西线施工创造条件。
隧道通过地段岩性主要为混合片麻岩夹斜长角片岩及片麻岩残留体,岩体强度为600-800Kpa。
隧道通过12条秦岭小断层及1条秦岭隧道地区断层,围岩类别以Ⅳ、Ⅴ类围岩为主,共长2056米。
在洞口段设计有56米的Ⅱ类围岩衬砌,断层通过地段大多为Ⅲ围岩,共长438米。
秦岭终南山隧道调查报告土木116 201104273 余学胜1、基础情况介绍世界最长的双洞高速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该隧道是国家交通规划网内蒙古包头至广东茂名高速公路在陕西境内的重要路段,也是陕西省“三纵四横五辐射”公路骨架网中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沟通秦岭南北地区交通的控制性工程。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北起西安市长安区五台乡,南抵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隧道单洞全长18.02公里,双洞长36.04公里。
隧道按双向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隧道净宽10.5米,限高5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总投资31.93亿元。
2、整体设计结构①衬砌设计隧道洞身地段均采用曲墙复合式衬砌。
采用三心圆内轮廓形式,内轮廓净宽10.92m,净高7.6m。
行车交叉口处正洞复合式衬砌加强,长度13~14m。
行车交叉口处二次衬砌在III、IV类围岩段采用C25模筑钢纤维混凝土,V、VI围岩段采用C25模筑混凝土。
洞口段为满足国防要求,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模筑衬砌。
②隧道仰拱II、III类围岩地段均设置与二次衬砌拱部等厚的混凝土仰拱,填充采用C10混凝土。
③防排水隧道采用双侧水沟排水。
全隧拱墙设Φ100,高度25mm的弹簧半圆透水管,纵向间距一般为10m,富水段为5m,岩爆段为15m,与墙角纵向盲沟相连通;墙角两侧设Φ100×5mmPVC纵向盲沟,与环向盲沟及墙角泄水孔采用三通连接,在纵向每隔100m双侧设检查井,以便清洗检查;全隧两侧墙角每隔10m设一处PVC泄水孔,采用三通将墙角纵向盲沟和侧沟连接起来。
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1.2mm厚的EVA防水板和300g/m2的无纺布。
行人、行车横通道在喷混凝土与模筑衬砌之间设EVA防水板和无纺布。
3、照明系统终南山隧道根据不同情况,设置了三种照明系统①一般照明一般照明包括保证隧道内正常行车所必需的基本照明和消除出入口“白洞”和“黑洞”效应的加强照明。
设计中对基本照明光源的选择进行了荧光灯和高压钠灯的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光效更高、透雾性更好、寿命更长的高压钠灯作为终南山公路隧道的基本照明光源,出入口加强照明采用大功率高压钠灯。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Qinling Zhongnanshan Highway Tunnel operation safety management包头 茂名西安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内蒙古包头至广东茂名线重要路段。
2367””公路骨架网中西安——安康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陕西省“2367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在陕西省的地理位置隧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和商洛市柞水县之间,隧道北口距西安市区约32公里。
牛背梁青岔营盘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北口西线:K 33+456.018Y 东线K 3+427.1830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南口西线:YK 51+476.018东线:K51+447.018长安区柞水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既是贯穿秦岭南北的咽喉要道,也是贯通黄河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圈的黄金通道,穿越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秦岭山脉。
隧道的建成通车,使西安——柞水公路的行驶里程缩短了60公里,对促进陕西南北文化经济交流和社会发展、完善国家和本省高速公路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隧道设计及建设情况二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措施三安全管理取得的成效四隧道安全设施的维护五隧道节能管理一、隧道设计及建设情况(一)隧道土建工程隧道单洞全长18.02公里,双洞共长36.04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隧道净宽10.5米,限高5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安全等级一级,消防等级标准50MW ,总投资32亿元。
隧道建设规模达到世界第一,单洞长度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挪威莱尔多隧道24.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
莱尔多隧道秦岭终南山隧道该项目于2002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新奥法设计,钻爆法开挖施工,利用了当时已经贯通,但尚未投入运营的西康铁路西线隧道作为公路东线隧道施工导洞,实现长洞短打,加快进度。
2007年1月20日建成通车,实际建设工期58个月。
考虑火灾工况下减少烟雾和有害气体,减少照明、节约能源,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弯拉强度5.0MPa;隧道路面横坡采用2%的单向坡,路面板厚度计算采用28cm,面层下设12cm厚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层。
终南山隧道技术调研报告——高速公路隧道1.隧道概况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1.1基础情况介绍世界最长的双洞高速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该隧道是国家交通规划网内蒙古包头至广东茂名高速公路在陕西境内的重要路段,也是陕西省“三纵四横五辐射”公路骨架网中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沟通秦岭南北地区交通的控制性工程。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北起西安市长安区五台乡,南抵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隧道单洞全长18.02公里,双洞长36.04公里。
隧道按双向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隧道净宽10.5米,限高5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总投资31.93亿元。
1.2隧道概况秦岭是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是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必须克服的天然屏障。
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位于西康公路西安至柞水段,隧道全长18.020km,为东线、西线双洞四车道,中线间距30m。
该隧道是国家公路网规划的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中的内蒙古阿荣旗至广西北海和银川至武汉两条路线上的共用段,也是陕西省规划的"米"字型公路网主骨架西康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建成对促进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陕西省与周边省市的经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隧道由石砭峪垭口翻越秦岭地区的终南山,在隧道东侧与西康铁路秦岭特长隧道相邻。
进口位于长安县石砭峪乡青岔村石砭峪河右岸。
出口位于柞水县营盘镇小峪街村太峪河右岸。
洞内为人字坡,最大纵坡为1.1%。
隧道最大埋深1600m。
行车速度为60~80km/h,隧道内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1.3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洞身岩性主要以混合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为主,岩石坚硬,岩体完整,受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围岩类别多为Ⅳ、Ⅴ类,最大埋深1640m。
耗资40亿!上万中国人在秦岭上“掏”了一个洞,搞出一条世界之最中国秦岭绵延八百里,山势耸高仿佛直达天际。
而秦岭的主峰终南山因为地形险阻、道路崎岖,自古便被认为是人迹罕至的“隐士福地”,《左传》中提到终南山就是“九州之险”,《史记》里形容终南山是“天下之阻”。
可就是在这样一座地形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的山体之中,中国人“掏”出了一个洞,挖出了一条足以穿越险岭屏障的世界之最、超长隧道——终南山隧道,全称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秦岭终南山隧道双洞全长36040米,仅需半小时就可以穿越终南山一个来回,它北起西安市长安区青岔村,终点在陕西省商州市柞水县营盘镇,而中间则接上了西安市至柞水县的高速公路岭北段,这意味着这条隧道多渠道地打通了陕西西安到陕南的路线,大大缩短了其交通时间。
世界上最长的双洞高速公路隧道终南山隧道于2001年1月8日动工,2007年1月20日正式竣工通车,历时整六年,修筑了世界上最长的双洞高速公路隧道,第二长的单洞高速隧道。
正常情况下时速60千米穿越隧道需要18分12秒,如果一脚油门踩到底飙一个生命时速200千米的话,也需要5分多钟才能通过整条隧道。
前提是,没被隧道里每隔250米就有一个的监控摄像机直接就地逮到的话。
终南山隧道的建造花了40亿巨资,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的纪录:除了是世界上最长的双洞高速公路隧道外;还是世界上口径最大、深度最高的竖井通风工程;是世界上最完备的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项目;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特殊灯光带高速隧道;是世界上首条运用策略自动生成软件管理的公路隧道……终南山隧道从开工之日起便饱受国内外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它将秦岭“天堑变通途”,更是因为这条隧道实打实地攻克了许多世界仍存在的“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难题。
“基建狂魔”中国的“奇迹工程”【1】“世界双洞最长隧”的诞生——“长隧短打”终南山隧道的诞生十分来之不易——因为它太长,且地形太复杂。
正常情况来说,如果不是逼不得已,公路部门不会选择修建隧道,原因是实在太费钱。
2014/?/?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调查报告西南交通大学高速公路隧道课指导教师:??XXXXX 2011土木?班XXXXX 2011土木?班目录基础情况介绍 (2)隧道概况 (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3)隧道整体设计构造 (4)洞门及洞身结构形式 (5)施工通风技术 (6)营运通风照明技术 (7)防灾报警系统 (10)营运监控技术 (11)XXXXX 2011土木?班基础情况介绍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是世界最长的双洞高速公路隧道。
该隧道是国家交通规划网内蒙古包头至广东茂名高速公路在陕西境内的重要路段,也是陕西省“三纵四横五辐射”公路骨架网中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沟通秦岭南北地区交通的控制性工程。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北起西安市长安区五台乡,南抵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隧道单洞全长18.02公里,双洞长36.04公里。
隧道按双向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隧道净宽10.5米,限高5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总投资31.93亿元。
007年1月20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举行通车仪式,至此,制约陕南经济发展的秦岭天堑变为通途,西安至柞水的通行里程缩短约60公里,行车时间由原来的3小时缩短为40分钟。
隧道概况秦岭是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是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必须克服的天然屏障。
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位于西康公路西安至柞水段,隧道全长18.020km,为东线、西线双洞四车道,中线间距30m。
该隧道由石砭峪垭口翻越秦岭地区的终南山,在隧道东侧与西康铁路秦岭特长隧道相邻。
进口位于长安县石砭峪乡青岔村石砭峪河右岸。
出口位于柞水县营盘镇小XXXXX 2011土木?班峪街村太峪河右岸。
洞内为人字坡,最大纵坡为 1.1%。
隧道最大埋深1600m。
行车速度为60~80km/h,隧道内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秦岭终南山隧道洞身岩性主要以混合片麻岩和混合花岗岩为主,岩石坚硬,岩体完整,受构造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围岩类别多为Ⅳ、Ⅴ类,最大埋深1640m。
秦岭终南山隧道简介陕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是目前排名世界总长度第二的公路隧道,15分钟就可穿越秦岭。
秦岭终南山隧道位于我国西部大通道内蒙古阿荣旗至广西北海国道上西安至柞水段,在青岔至营盘间穿越秦岭,隧道进口位于陕西省长安区石砭峪乡青岔村,出口位于陕西省柞水县营盘镇小峪街村,全长18.4公里,道路等级按高速公路,上下行双洞双车道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60至80公里,隧道横断面高5米、宽10.5米,双车道各宽3.75米。
上、下行线两条隧道间每750米设紧急停车带一处,停车带有效长度30米,全长40米;每500米设行车横通道一处,横通道净宽4.5米,净高5.97米;每250米设人行横通道一处,断面净宽2米,净高2.5米。
隧道内路面为水泥砼路面。
隧道衬砌除进出口II类围岩地段及悬挂风机地段采用模筑衬砌外,洞身其余地段结合地质条件设计为复合式衬砌。
隧道运营通风设三竖井分段纵向式通风。
监控系统包括:交通监视和控制系统、安全系统、通讯系统、设备管理、收费、计算机控制、中央控制室七个监控系统。
防火系统做到检测、报警的迅速、可靠,一般设置易识别的手动与自动相结合的多通道报警系统,通过消防设施、避难设施等进行消防救援。
建设过程终南山隧道2001年1月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建设,设计工期为67个月,总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
秦岭终南山隧道重大工程是“十五”期间陕西交通三大标志性工程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长隧”的秦岭隧道横穿秦岭山脉,断层、涌水、岩爆、瓦斯爆炸等灾害频发,其中列入铁道部科研攻关项目的就有6大类、24个。
隧道是沟通黄河经济圈与长江经济圈的交通枢纽,也是陕西省规划的“米”字形公路网主骨架西康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对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陕西省与周边省市的经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是西安至安康高等级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与已建成的我国第一长隧道——西安安康铁路秦岭隧道并行。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岩爆特征及处理措施(原创) (2007-05-20 17:12:18)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岩爆特征及处理措施张杰中国天津市摘要:介绍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岩爆发生的条件、岩爆类型及特征,提出了钻爆法施工通过岩爆段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公路隧道岩爆施工措施1、前言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为国家规划“四纵四横”西部大通道中的“银川—西安—武汉”和“二连浩特—包头—西安—北海”两条大通道公用线上的特大型控制工程,也是我国目前长度最长达18.02Km,最大埋深为1600m公路特长隧道。
隧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石贬峪乡与柞水县营盘镇之间,设计为两座平行双车道隧道,分为东、西两线,两线间距为30m。
该公路隧道东线通过洞口及现有的秦岭铁路隧道II线作为出渣通道施工,实现了长隧短打,可缩短工期,减少投资。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较强烈的岩爆,岩爆是此隧道施工主要的地质灾害。
本文拟通过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出口段柞水境内7.6Km地段围岩的岩爆分析、研究,提出钻爆法施工通过岩爆地段的施工处理措施。
2、工程地质情况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出口段地质按岩性主要分为两段,发生岩爆地质灾害的地段主要分布在第二段,具体地质、岩爆分布见图一(图一见附页)第一段(K82+816—K79+580):岩性以含绿色矿物混合花岗岩为主,间夹蚀变闪长岩、闪长玢岩、伟晶岩及长英岩等岩脉,除蚀变闪长岩外,其余岩石强度高、变形小(见表1),岩体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断裂构造发育,有大小断层15层,皆为压性逆断层,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发育,地下水局部较发育,主要为渗水、滴水和小股流水。
本段围岩主要为Ⅲ-Ⅳ类,断层带及蚀变闪长岩发育地段为Ⅱ—Ⅲ类,隧道埋深50—600m,具中等地应力(见表2),主要地质灾害是围岩坍方,局部有轻微的岩爆现象。
第二段(K79+580—K75+180):岩性以混合片麻岩为主,间夹角闪片麻岩、黑云母片岩残留体、长英岩及伟晶岩岩脉等,岩石强度高、变形小(见表1),岩体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较严重,节理裂隙不发育或较发育,断层局部发育,地下水不发育,仅少数地段有渗水、滴水或小股流水。
秦岭终南山隧道调查报告秦岭终南山隧道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1.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秦岭终南山隧道的相关信息,包括隧道的建设情况、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环境影响评估等。
1.2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涵盖了秦岭终南山隧道的全部区域,包括隧道入口与出口位置、施工区域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
二、隧道建设情况调查2.1 隧道设计方案根据调查,秦岭终南山隧道的设计方案遵循了国家标准,并且考虑了地形地貌、地质情况、地下水位等因素,确保了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2.2 施工管理措施隧道施工期间,采取了比较严格的管理措施,包括工程进度管理、安全监测、环境保护等,确保了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3 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地质灾害、地下水涌入等。
调查发现,相关问题在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基础上,采取了合理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影响。
三、环境影响评估结果3.1 大气环境影响根据调查和测量数据,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没有明显的空气污染源。
3.2 水环境影响隧道施工期间,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经过处理后,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符合相关水质标准。
3.3 土壤环境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施工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避免了土壤的污染和破坏现象。
3.4 生物多样性保护秦岭终南山隧道的建设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秦岭终南山隧道的设计图纸;2.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文件和记录;3.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家标准:指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的具有强制性的技术规范和规定。
2. 地质灾害:指自然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及其活动或构筑物造成破坏的现象。
3. 水质标准:指对水体中有害物质浓度和水质指标的要求的规范。
六、总结秦岭终南山隧道建设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管理措施得当,环境影响评估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