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某线模筑衬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17.00 KB
- 文档页数:92
目录第一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2)第二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21)第三章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29)第四章编制依据 (42)第五章编制原则 (42)第六章编制范围 (43)第七章工程概况 (43)第八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46)第九章施工进度安排及保证工期措施 (52)第十章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措施 (61)第十一章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组织 (133)1第一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2、安全保证体系2.1、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2、安全管理体系2.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指挥部成立以指挥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指挥长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为安全生产的技术负责人。
2)机构配置指挥部设安全质量监察部,安全质量监察部下设安全组,下设专职安全员。
施工作业队设安全室,配置专职安全员。
2.2.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指挥长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各作业点设共青团安全监督岗。
2)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针对各工序及各工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由各级安2全组织检查落实。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4)项目开工前,由指挥部编制实施性安全技术措施,对隧道开挖、爆破、初期支护、二次衬砌、运输及通风防尘等作业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领导小组同意后实施。
5)严格执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项目施工队对施工班组及具体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各级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并作好记录。
6)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1)针对工程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重点对专职安全员、安全监督岗岗员、班组长及从事特种作业的起重工、爆破工、电工、焊接工、机械工、机动车辆驾驶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学习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安全意识。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快速掘进施工终南山经理部税明东赵伟【摘要】在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中,利用常规机械,采用传统钻爆法快速施工,终南山经理部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连续多月高产并创造了单口大断面(88m2)月开挖360米的优良成绩,本文希望能为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公路隧道快速掘进经验总结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位于新建西至安康高速公路西安至柞水段青岔与营盘镇之间,隧道全长18.020Km,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特长公路隧道。
进口里程K64+796,出口里程K82+816,设计为双向四车道。
中铁五局集团承担了东线北口K64+796~K67+796,K71+320~K72+320共4Km的施工任务。
隧道进口段约有60mⅡ类围岩堆积体,因受地形的限制,洞口施工场地狭窄,正面进洞施工难度较大。
因此,设计根据地形在隧道进口右侧设置一个横洞,横洞长度为127m,距洞口约306m。
工程特点: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全长18.020Km。
深:终南山隧道绝大部分埋深均在600m以上,最大埋深1400m,是国内埋深最大的公路隧道,由于埋深大,施工中将遇到地热、高地应力(对坚硬围岩易产生岩爆,软弱围岩石易产生塌方)、涌水对施工带来的不良影响。
硬:终南山隧道以花岗岩和混合片麻岩为主,石英含量高,石质完整、坚硬,岩石干抗压强度在82MPa~325 MPa之间,绝大部分在150 MPa~300 MPa之间,这样大区段的坚硬岩石在国内隧道施工史上是不多见的。
杂:终南山隧道通过的地区经历多期构造、变质、岩浆活动及混合岩化作用,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十分复杂,隧道区段内有断层14条,地质的复杂多变性,给隧道掘进增加了极大的困难。
面对“长、深、硬、杂”的工程特点,面对大断面施工及3000m的独头掘进,无论是开挖、运输,还是通风、供电都给施工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困难,而工期仅13个月,平均月掘进230米,工程历经两个冬季施工,施工难度很大。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主要工程数量 (1)四、施工准备工作 (2)五、劳力及机械安排 (2)1.劳力安排 (3)2.机械安排 (3)六、风、水、电管线布置 (3)1.施工通风 (3)2.供风 (3)3.供电 (4)4.供水 (4)5.风、水、电、管路布置 (4)七、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4)八、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4)1.隧道暗洞防排水 (4)2.排水半管施工工艺 (5)3.防水板、土工布施工工序及要求 (5)4.防水板的铺设要求 (7)5.衬砌施工缝和沉降缝设止水带防水 (8)6.二次衬砌钢筋的施工 (8)7.衬砌模板 (9)8.二次衬砌砼施工 (11)9.衬砌砼的浇注 (11)10.二次衬砌砼背后回填压浆施工 (12)九、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十、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3)十一、文明施工措施 (15)十二、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16)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16)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16)十三、冬季施工措施 (19)马家梁隧道右线Ⅴ级围岩洞口加强段洞身衬砌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铜川至黄陵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隧道篇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C10-2007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二、工程概况马家梁隧道位于铜川市金锁关镇后华石村,为左右分离式隧道,左线设计长2171m,右线设计长2335m。
隧址区属于低山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大,隧道轴线横穿基岩山脊,进出口段基岩裸露,表层为黄土覆盖,洞身段主要为中三叠系铜川组砂岩及泥岩,隧道最大埋深210m。
隧道洞口加强段围岩、V级浅埋段、,IV级围岩段二衬均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
隧道暗洞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敷设土工布及防水板,二次衬砌沉降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止水,施工缝采用缓膨胀橡胶止水条。
一、项目概述秦岭隧道位于我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和商洛市柞水县境内,全长18460米,是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之一。
隧道穿越秦岭山脉,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为确保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机构成立隧道工程指挥部,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下设工程部、质量部、安全部、物资部、财务部等部门。
2. 施工人员组织具有丰富隧道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三、施工方法与技术1. 施工方法(1)线隧道采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施工,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线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结合新奥法原理,先进行锚喷初期支护,然后进行马蹄形带仰拱的模筑混凝土复合衬砌的二次支护。
2. 施工技术(1)地质勘探与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穿越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探,采用TSP、TGP等先进技术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测量与控制采用全站仪、GPS等先进设备进行施工测量,确保隧道轴线、高程等参数的准确性。
(3)围岩分类与支护设计根据围岩分类标准,合理选择支护形式和参数,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4)防水与排水采用防排水系统,包括防水板、排水管、盲沟等,确保隧道防水效果。
四、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1. 施工进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 质量控制(1)加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
(2)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五、安全与环保1. 安全(1)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 环保(1)加强施工现场环保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污染环境。
(2)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加强施工垃圾处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六、施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组织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试验段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①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试验段招标文件及补遗书。
②根据招标文件及交通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③结合我集团公司机械设备状况、技术力量、施工能力等进行编制。
编制原则①以满足本标段工程施工需要为目的,合理配置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工程材料等资源。
②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生产,做好工序衔接,确保按工期完成本标段全部工程量。
③突出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确保全标段工程质量创优。
④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保证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
⑤严格执行交通部现行的《规范》、《验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积极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编制范围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东线试验段隧道进口洞口全部土建工程及自进口K64+796~K67+796段3km洞内主体及附属工程以及为修建隧道而设在K65+200处的斜井工程。
1 工程概况本次招标的1标段工程范围为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东线试验段隧道进口洞口全部土建工程及自进口K64+796~K67+796段3km洞内主体及附属工程以及为修建隧道而设在K65+200处的斜井工程。
隧道进口里程为K64+796,位于长安县石砭峪乡青岔村石砭峪河右岸,有一宽约2-3米的临时道路在其正下方通过。
隧道进口段位于一岩堆体内,洞口段有约60米长的II类围岩堆积体,受地形限制,洞口施工场地狭窄,正面进洞施工难度较大。
根据地形在K65+200位置设置有一角度为5°的斜井,长约180m(见补遗书),断面设为双车道。
该斜井主要为正洞施工开辟工作面而设,同时为后续西线施工创造条件。
隧道通过地段岩性主要为混合片麻岩夹斜长角片岩及片麻岩残留体,岩体强度为600-800Kpa。
隧道通过12条秦岭小断层及1条秦岭隧道地区断层,围岩类别以Ⅳ、Ⅴ类围岩为主,共长2056米。
陕西秦岭终南山隧道3#竖井工程二次衬砌施工组织设计中铁二十局3#竖井项目部二00七年八月三十日目录一、编制依据、原则、范围·2二、工程概况··2三、施工准备··3四、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4五、滑模施工··6六、工期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11七、防治水措施··13八、质量保证措施··14九、冬雨季施工措施··20十、安全施工措施··21十一、文明施工··26一、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编制依据1.1、陕西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3#竖井工程设计文件。
1.2、《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煤矿安全规程》(2004);《煤矿建设安全规定》(试行)199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公路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3)99号,《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1-2004 。
1.3、本公司现有施工力量、技术水平、技术装备和机械化程度。
2、编制原则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正确选择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贯彻执行国家各项基本建设、经济及施工政策,狠抓关键工程的施工,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人力、物力,确保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工期的实现,使用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选用成熟配套的施工设备,提高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确保施工安全,坚持严格的质量标准,确保实现创优质工程的目标。
3、编制范围3.1、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通风竖井工程。
3.2、供水及供电系统,混凝土生产运输系统,提升系统,滑模结构的加工制作及安装工程,及通讯系统。
3#竖井井筒开挖结束后,根据设计要求,下一步对井筒进行混凝土衬砌支护施工,其成井断面为φ11.5m,井深395.992m,壁厚为40cm、45cm和80cm三种形式。
xxxx特长隧道(东、西线)模筑衬砌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
1.1编制依据
1、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xxxx特长公路隧道设计图》、《xxxx特长公路隧道预埋管线和洞室两阶段施工图》、《xxxx特长公路隧道预埋管线和洞室两阶段施工图(补充)》;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xxxx特长公路隧道预埋管线和洞室两阶段施工图》;
2、xxxx公路隧道工程指挥部《二次衬砌预埋管线及洞室技术交底会议纪要》;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xxxx特长公路隧道衬砌断面变更设计图》;
3、有关公路隧道施工规范、质量验评标准等;
4、本单位工程现状、机械设备情况、管理水平、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和工期要求,本着“均衡生产、合理安排,统一协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原则精心组织,结合我单位所具备的生产实力进行施组编制,以指导现场施工。
1.3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公路东线隧道K67+796~K71+320、K72+320~K74+280段长5484.25m,以及西线隧道YK64+825~YK69+335长4510m范围内的各类围岩衬砌、防排水、预埋管线、路面等分项工程的施工。
2 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xxxx特长公路隧道是xx高速公路上的控制性重点工程,隧道位于长安县、柞水县交界处,设计为两座平行的双车道隧道(上、下行)。
下行线隧道进口中线距西康铁路Ⅱ线隧道中线间距30m,出口中线距西康铁路Ⅱ线隧
道中线间距120m,上行线在下行线的西侧,两隧道中线间距30m,呈平行线。
东线K64+796~K82+816为下行线隧道,全长18020m,隧道进口高程为1026m,出口高程为896m。
西线YK64+825~YK82+845为上行线隧道,全长18020m,隧道进口高程896.85m,出口高程为1025.29m,洞口内最大纵坡为+3%。
隧道最大埋深1600 m,埋深超过1000m地段约4Km。
2.2 隧道衬砌设计
本段隧道洞身岩性为混合片麻岩,部分地段夹黑云母斜长角闪片麻岩、云母片岩残留体及花岗质伟晶岩脉。
本隧道衬砌内轮廓净宽10.92m,净高7.6m。
本段设计紧急停车带,间距500米,全长40米,宽度较正常地段加宽3.0米。
行车横通道,间距为750米,净高5.8米,净宽4.5米。
行人横通道,间距250米,其中有1/3的行人横通道与行车横通道合用,净宽2米,净高2.5米。
正洞普通段Ⅱ类、Ⅳ类、Ⅴ类、Ⅵ类围岩采用复合式衬砌,二次模筑衬砌为C25防水混凝土;Ⅲ类围岩采用C30钢纤维混凝土模筑衬砌;其中西线隧道洞口段YK64+825~+881段为Ⅱ类C25钢筋混凝土模筑衬砌。
隧道衬砌设计厚度:Ⅱ类模筑衬砌60cm、Ⅱ类复合式衬砌50cm、Ⅲ类衬砌32cm、Ⅳ类复合式衬砌30cm、Ⅴ类复合式衬砌27cm、Ⅵ类复合式衬砌27cm。
2.3 隧道防排水设计
本段隧道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1.2mm厚EVA防水板和300g/m2的无纺布,拱墙设φ100mm弹簧半圆管盲沟,间距10m布置一环。
全隧道墙脚设φ100mmPVC硬塑料管盲沟,与环向盲沟、墙脚泄水孔三通连接。
隧道内设双侧水沟,隧底排水在隧道路面下设15cm的水泥处理碎石排水基层。
本隧道路面设计横坡2%,在低侧设φ200mm的圆形路缘排水沟。
路缘排水沟除
紧急停车带处采用C35钢筋混凝土预制块外,余均采用C35混凝土预制块,并在与水沟连接处铺设含防水胶泥的止水带。
路缘排水沟间隔100m设置一处清洗用检查井,便于养护管理。
2.4 隧道监控及防灾系统设计
该隧道设置八项监控及防灾系统:①交通监视和控制系统;②通讯系统;
③环境检测系统;④运营通风系统;⑤照明系统;⑥报警、消防系统;⑦供电系统;⑧中央系统。
本隧道监控及防灾系统种类繁多,由于隧道内机电设施的各种缆线一般不明装,应穿管敷设或敷设于电缆沟,施作各种预留控制箱洞室。
2.5 隧道路面设计
本隧道路面设计等级:高等级路面,隧道行车速度:80Km/h;本施工管段最大纵坡: 1.1%,位于直线地段。
隧道路面设计采用BZZ-100标准轴载,按交通量分级为特重型,采用C35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面横坡采用2%的单向坡,行车道为单向双车道,宽度为2×3.75m。
紧急停车带地段,路面加宽3.0米,即路面宽度为10.5m。
路面板设计厚度为25cm,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厚度为15cm。
2.6 施工概况
本次xxxx特长公路隧道我指挥部承担的施工管段,东、西线隧道共计9994.25m。
东线隧道管段为K67+796~K71+320、K72+320~K74+280.25,共计5484.25m。
其中东线隧道除1#通风竖井K68+530~K68+650(计120m)、2#竖井搬入坑道口K72+595~K72+695(计100m)、2#通风竖井K73+000~K73+120(计120m)暂不进行衬砌施工,其余施工长度为5144.25m。
西线隧道管段为洞口YK64+825至隧道中部YK69+335,全长4510m。
其中YK68+530~YK68+660(计130m)为1#施工通风竖井暂时不施工,故可施工段长4380m,
按此任务进行工程衬砌的组织施工。
我单位施工管段内衬砌拟采用6台整体式模板台车施工,其中西线3台、东线3台,台车长度12.2m,拱墙一次成型;在洞外混凝土拌合楼机械搅拌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运输罐车运输至施工地点,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防水板安设采用简易平台施工。
2.7 施工条件
公路隧道进口工区有公路便道通至五台乡青岔村,还有西康铁路青岔站,交通比较方便。
电力供应,主要考虑在铁路隧道施工时所引入的大网供电,备用电源采用铁路隧道施工时所建电厂供应。
水源及水质情况,隧道所处区域地表径流水源充足且水质纯净,均可用于生活及生产用水,公路隧道衬砌施工用水采用铁路隧道施工所建成的供水设施提供。
2.8 主要技术标准
(1)隧道等级:高速公路
(2)隧道行车速度: 80Km/h
(3)隧道最大纵坡: 1.1%
(4)平曲线半径: 位于直线地段
(5)行车道数: 单向双车道
(6)行车道宽度: 3.75m/条
(7)衬砌内轮廓净宽: 10.92m
(8)衬砌内轮廓净高: 7.6m
2.9 隧道衬砌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xxxx公路隧道(东线)衬砌
主要工程数量表xxxx公路隧道(西线)衬砌
3. 组织机构设置
本工程由中铁一局集团公司西康公路xx隧道工程指挥部承担施工,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进行机构设置。
按照本合同段的要求,公司已组建西康公路xx隧道工程指挥部,设指挥长1名、副指挥长4名、总工程师1名、9个部室、12个作业项目部。
指挥部组织机构见附图:
根据施工任务地划分,每组模板台车指挥部下设12个作业项目部,各项目部配备见下表:
每组模板台车人员配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