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完善创业决策张玉利创业管理第四版
- 格式:ppt
- 大小:1001.00 KB
- 文档页数:65
《创新创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是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包括创业机会、创业情境、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等主要内容,关注创业过程向创业认知的深化以及创新与创业知识的结合。
本课程突出理论与案例结合、经典理论与最新学术成果结合,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教学。
本课程将使学生全面掌握经典和前沿的创新与创业理论、方法,并运用于实践当中。
旨在让学生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创业热潮的背景下关注并了解创业思维和行动,塑造和强化创新创业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创新创业思维和行动,理解创业行动的内在规律及创新创业活动本身的独特性1.1了解创新创业活动的定义,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内容1.2 区分创新创业思维与其它管理思维的相似点和区别之处,了解创新创业活动的独特性课程目标2: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提升学生在国际化背景下创新创业的知识运用能力2.1 塑造和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2.2 培养学生创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课程目标3:通过思考训练,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技能3.1 通过讨论、演讲和书面分析,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3.2 通过小组实践与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创业、创业情境与创业思维1.教学目标:(1)了解创业活动的普遍性与特殊性;(2)认识创业与创新之间的关系;(3)学习创业认识的中的个体观、过程观、认知观;(4)提升创业情境中的创新能力。
2.教学重难点:(1) 创业与创新的区别;(2)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的区别;(3)技术创新与科学创新的区别。
3.教学内容:(1)创业活动及其本质;(2)创业认识的演进(个体观、过程观、认知观);(3)创业的类型;(4)创业逻辑与创业思维;(5)创业情境中的创新活动。
第12章完善创业决策第一部分本章概要1.1重点概念1.创业决策:是对高度动态复杂条件下创业过程中基于动态行为的评价、判断和选择的决策过程。
2.创业直觉决策:创业警觉认知通过与文化、产业、具体情境、技术等领域能力互动识别机会、创造新价值的动态决策过程。
3.自然决策理论:自然决策理论最早源于对棋艺大师的观察。
棋艺专家通过感知技能识别大量复杂的、先前便储存在记忆中的模式,不必逐一衡量变数便能根据直觉判断出手好棋。
强调专家在直觉判断方面的卓越之处。
4.启发式偏见理论:强调创业直觉判断的错误或不足,认为统计模型优于专家的直觉判断。
5.因果逻辑(Causation):特点就是以目标为导向,以预测为基础,其基本思路在于未来可以预测、目标可以预定。
6.效果逻辑(Effectuation):是指创业者在不确定情形下识别多种可能的潜在市场,不在意预测信息,投资他们可承担损失范围内的资源,并以与外部资源持有者互动过程中建立利益共同体的方式整合更多稀缺资源,充分利用突发事件来创造可能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
7.即兴而作(Improvisation):可用来描述想法的形成和执行几乎同时完成的创业决策,可用来解释创业者在发现机会以后,既不制定商业计划也不进行直觉推断,而是随即决定迅速开发机会的情形,是一种特殊的创业决策方式。
8. 启发式决策:创业者不可能等到系统分析不确定事件以后再进行决策,而常常是采用探试方式来快速决策和完善决策。
9. 创业者认知风格:基于创业情境的模糊性、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创业者常被视为具有较强的直觉型认知风格,会基于自身所储备的经验,采取启发推理与类比推理方式进行决策。
10. 创业学习: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将个人的经验、信息、知识转化为创业所需的专门技能从而提高创业效果的学习过程。
11. 创业生态系统:是创业决策所依存的一种客观环境状态,由于决策制定者(创业者)和决策载体(创业活动)的独特性,而具有不同于一般商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创业学》教学⼤纲《创业学》教学⼤纲课程名称:《创业学》课程学时:64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先⾏课程:管理学、经济法、会计学等参考教材:李时椿编著:《创业管理》,清华⼤学出版社,2008年4⽉。
参考书⽬:1.张⽟利等:《创业管理》,清华⼤学出版社,2006年8⽉;2.姜彦福等:《创业管理学》,清华⼤学出版社,2005年7⽉;3.葛建新等:《创业学》,清华⼤学出版社,2004年10⽉;4.李时椿等:《创新与创业管理》,南京⼤学出版社,2006年9⽉;5.吴振阳:《创业经纬》,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7⽉第⼀章创业浪潮中的⼤学⽣创业(4学时)教学⽬的:从21世纪全球范围来看,创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创业学就是对创业的整个流程进⾏系统研究的学问。
本章主要从整个中国的社会⼤背景来分析现代社会的创业浪潮、⼤学⽣创业的总体状况及趋势,以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发展为研究点,全⾯系统地分析⼤学⽣在创业实践中⾯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案。
教学要求:(1)从事实与理论的⾓度总体把握⼤学⽣创业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2)依靠详细讲解,让学⽣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创业所包含的要素以及中国创业活动的特点;(3)以详实的材料为依据,了解国内外创业理论、创业教育的发展概况,并让学⽣⾃觉得出经验总结。
教学内容:第⼀节创业浪潮势不可挡⼀、⼤学⽣创业的时代背景⼆、中国创业活动的特点三、创业的概念与要素(⼀)创业的概念(⼆)创业的要素四、创业的⼀般过程五、创业理论的研究动态六、⼤学⽣创业的重要意义第⼆节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国外创业教育的概况⼆、国外创业教育的启⽰第三节中国创业教育的现状⼀、中国⼤学⽣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三、中国⼤学⽣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四、开展⼤学⽣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阅读材料1-1 中国的就业与创业形势第⼆章创业精神与创业者(4学时)教学⽬的:通过管理哲学引发学⽣对创业精神的思考,更加深刻地理解创业精神的构成要素及内涵,进⽽准确地认识创业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特征与良好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