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00.00 KB
- 文档页数:16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古典舞创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都有哪些呢?快来看看吧!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山膀:手以"掌形",手臂内旋成长弧形,平抬于身旁,高度与肩平,沉肩、松肘、推手。
按掌:手以"掌形",小臂屈回成圆弧形,按在身前,位置约在胃的高度,距离身体约6—7寸为准,沉肩圆肘。
托掌:手以"掌形",手臂外形是长弧形,手臂托于头的前上方,由兰花手翘推撑住,手心向斜上方;沉肩,肘打开向旁。
提襟:手以"拳形",手臂外形是长弧形,至于身侧,虎口与髋部相对,保持约一尺间距平行。
双山膀、双合掌、双托掌、双提襟:均在基础手位上,做双手对称姿态。
山膀托掌:又称"顺风旗",是山膀和托掌的组合手位托按掌:是托掌和按掌的组合手位提襟按掌:是提襟和按掌的组合手位冲掌:一手在身体侧前方,保持手臂弧线,一手肋旁托掌(手心朝上)。
山膀按掌:是山膀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舞姿中国古典舞蹈中的舞姿是非常丰富的,它的基本动作具有高度的雕塑性。
它不仅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也使跳跃、旋转与翻身等技巧具有强烈的雕塑性。
基本舞姿要求腿部、躯干、手臂、头和眼睛(视线)等动作有高度的协调性。
因此,基本舞姿的'训练实际上也是掌握古典舞风格的手段。
由于在基本舞姿训练时往往是将一腿静止另一条腿在空中运动形成各种姿态,因此,腿与上身都要有很好的控制能力,所以舞姿也可称为控制动作。
这种控制能力是舞蹈中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
1、抬前腿、旁腿、后腿(原地,带辗转的,带半环动和全环动的; 或从一个舞姿经辗转或经半脚尖立变成另一舞姿)2、大射雁3、金鸡独立(原地,带辗转)4、踹燕(原地,辗转变成探海)5、探海(原地,辗转变成踹燕)6、斜探海(原地,带辗转)7、躺身旁腿8、软踹燕(女)9、后腿侧身(原地,带辗转)10、掀身探海(女,原地,带辗转)11、拧身探海(男,原地,带辗转)12、紫金冠(女)13、老鹰展翅(男)14、商羊腿(男,原地,带辗转)15、商羊腿踹燕(男)要求:1、基本舞姿练习可采用两种速度:大多是用徐缓慢速形成舞姿后短暂静止。
古典舞手形、手位与舞姿〜(一)掌女:兰花掌(如图1-14)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指节微贴,使虎口自然与手掌合拢,形成以中指为主要用力点,带动其余 的形态。
男:虎口掌(如图1-15)动作:虎口撑开,四指自然而松弛地并拢,用力意识集中在指尖,形成指尖微向上翘,手掌成涡形的形态。
(二)指3指指尖上翘 图1-14 兰花掌(女)图1-15 虎口掌(男 )女:兰花指(如图1-16)动作:食指与中指并拢且挺直,力贯指根、指尖,并以折腕之力使指上翘,其余三指,以拇指与无名指虚搭 紧挨为形,是为剑指。
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松弛地相搭连,形成 丽的指形,是为兰花指。
O 状,同时,食指伸出上翘,其余两指松弛地与中指并拢,形成秀男:剑指(如图1-17)兰花指(如图1-16)剑指(如图1-17)女:拳形(如图1-18)拳形(如图1-18)动作:拇指与食指相搭贴,食指与其余三指依次相握,形成拳形男:拳形(如图1-19)拳形(如图1-19)自食指起的四指合拢握紧,大拇指贴在食指上,手腕微向里扣,形成拳形按掌(如图1-20)腕。
按掌(如图1-20)以女兰花掌、男虎口掌之形,将手臂放置于胸腹之间的位置,成圆弧形、沉肘,是为按掌。
托掌(如图1-21)图1-21 托掌男、女各以虎口掌和兰花掌之形,将手臂向上撑直成圆弧形置于额头前上方,是为托掌。
防止动作成型时折提襟(如图1-22)图1-22 提襟男、女以各自的拳形,手臂成圆弧形,置于身体的侧斜前方,其位置大体与身体的胯部持平,是为提襟。
单山膀(如图1-23)单山膀(如图1-23)女:以兰花掌形将手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单山膀。
双山膀(如图1-24)图1-24 双山膀男:以虎口掌形将双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双山膀。
前点步山膀托掌(顺风旗)(如图1-25)(如图1-26)大掖步摊扬掌(如图1-26)踏步蹲冲掌(女)(如图1-27)(如图1-27)(如图1-28)弓箭步拧身冲掌(男)(如图1-28)(如图1-29)双展翅(如图1-29)(如图1-30)平肩手(如图1-30)以上7个动作,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的常用基本舞姿,它们均是步位、手位、手形相互结合的结果。
古典舞的24个手位讲解古典舞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其优雅的动作与精致的手势是其独特之处。
在古典舞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手位对于表达舞者的情感和唱诵故事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古典舞中的24个手位及其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形式。
第一手位:合掌古典舞中最基本的手位是合掌,即两手手掌完全贴合,手指伸直并合拢。
这个手位表达出尊重和祈祷的情感,常用于舞蹈开场和舞蹈中对神明的敬意表达。
第二手位:手心在手心手位中,双手的手掌相对,手指微微弯曲似乎搭着一件无形的物品。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持物品或者接受礼物的情景。
第三手位:托碗托碗手位是右手掌抬高,左手掌在右手掌下方托住。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舞者托起碗、盘等物品的动作。
第四手位:雁字雁字手位是左右手掌平行,中间有一段间隔,手指伸直并合拢。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达挥洒自如、飞翔的情感,是展示舞者灵动的手指技巧的手位。
第五手位:玉钩玉钩手位是拇指与其他四根手指弯曲相连,形成一个弯弧。
这个手位经常用于表达拿取、抓取物品的动作,并且带有宫廷舞蹈的气息。
第六手位:花翻花翻手位是手指连续弯曲,形成弧形,类似于花瓣翻转的形态。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花朵盛开、摇曳的形象。
第七手位:盘盘手位是左掌向上,右手指弯曲屈腕,手指尖点触掌心。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持盘、盛物品的动作。
第八手位:蛇头蛇头手位是手指伸直弯曲,指尖向前,形成一条弯曲的线条。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达动态、欢快的舞蹈动作,如舞蹈中的蛇腰舞步。
第九手位:花抱花抱手位是手臂抱起,手肘微微弯曲,手指向上并合拢。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抱花、回抱等动作,突显出柔美的舞姿。
第十手位:兰花指兰花指手位是四指合拢,食指伸直向上,状如婉约的兰花。
这个手位多用于表达文雅、品味的形象,是舞蹈中高雅表现的手位。
第十一手位:竖指竖指手位是拇指与其他四根手指分开,形成一个竖直的直角。
这个手位常用于表达邀请、指引的动作,突出指引和引领的意义。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与讲解中国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
大家知道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吗?一、基本云手要求:双手交*胸前时要保持圆臂,要含胸提气。
双手配合的感觉要象在胸前揉抚一个圆球一样,完成云手的过程身体也要在过程中随之提、仰、含、沉、眼睛要先跟随上面的手,后随下面的手,要有浑厚的内涵气质。
节奏处理基本上同“云肩转腰”一样,先做连绵不断的慢速,然后在慢中给以“点”的处理,强调轻重缓急的节奏变化。
二、冲靠云手在基本云手的基础上,加以上身冲靠为动律带动云手的`同时加上脚的前后移动重心整个过程要完成两次上身的冲靠,两次脚步的前后移重心。
手腕在揉球过程中是连续的盘腕三、大开大合云手强调“横拧开合”的技术要领。
要尽量挺拔上身并横拧,二位手臂要向后打开一些,上下身较劲产生一种“拧麻花”的形态。
左臂要尽量后掰,之后从头前饶过,接着变“走上身留下身”动律转体过来。
四、波浪云又称“云手大揉球”。
其始动作要比基本云手舒展和撑长一些,是上身经过右旁提-后仰身-左旁提的大幅度运动过程,双手间距要适当放大。
腿部要有弯曲移动重心的过,身体要有深含的过程,右手“反平穿”左手“正平穿”带动直腿立腰,又成右旁提,与前面左右对称。
适合用一些强烈的、伸展的、多变的旋律性强的伴奏音乐。
古典舞基本手位讲解手臂的基本姿态:(1)单山膀:(以右手为列,下同从略),小踏步,身体面向一点,目视八点双手叉腰准备。
动作时,右手顺胯向下经体侧撩掌至头的前上方,然后盖掌或者切掌至胸前,微扣腕向右拉开,至上臂与肩同平为止,身体面向两点,头转向八点;(2)双手膀:丁子步或小踏步,身体面向一点,目视八点双手叉腰准备。
动作时眼随右手拉成单山膀,然后眼随左手拉成双山膀,眼亮相于两点上方;(3)顺风旗:小踏步,左手拉山膀同时,右手直接向上撩至托掌位,眼随右手亮相于八位血上方;(4)双托掌:丁字步或小踏步,双手叉腰准备。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山膀、按掌、托掌、提襟、冲
掌、顺风旗
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山膀:手以“掌形”,手臂内旋成长弧形,平抬于身旁,高度与肩平,沉肩、松肘、推手。
按掌:手以“掌形”,小臂屈回成圆弧形,按在身前,位置约在胃的高度,距离身体约6—7寸为准,沉肩圆肘。
托掌:手以“掌形”,手臂外形是长弧形,手臂托于头的前上方,由兰花手翘推撑住,手心向斜上方;沉肩,肘打开向旁。
提襟:手以“拳形”,手臂外形是长弧形,至于身侧,虎口与髋部相对,保持约一尺间距平行。
中国古典舞基础手位对称位双山膀双合掌双托掌双提襟以上四个对称位均在基础手位上,做双手对称姿态。
中国古典舞基础手位配合位顺风旗:山膀托掌又称"顺风旗",是山膀和托掌的组合手位。
托按掌:是托掌和按掌的组合手位提襟按掌:是提襟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冲掌:一手在身体侧前方,保持手臂弧线,一手肋旁托掌(手心朝上)。
山膀按掌:是山膀和按掌的组合手位。
古典舞基本手位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是舞者在舞台上的基本动作,也是古典舞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动作。
它以基本的动作组合而成,构成古典舞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者进行舞蹈创作、表演、训练的基础。
古典舞的基本手位主要分为跨步、单步、转身、蹲步、抬步、跳跃、转动、拗步、抬腿、跳步、抬腿跨步、抬腿单步等。
跨步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最常用的一种,它由一只脚先移动,另一只脚再移动,移动的脚与脚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由此形成一个跨步的动作。
跨步的动作可以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等方向移动,并且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速度移动。
单步也是古典舞基本手位的一种,它是一只脚在原地进行的移动,另一只脚则保持不动,它一般是以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速度进行移动,并且可以有不同的方向。
转身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通过转动腰部,移动胸部、腿部、脚步等,以及改变身体方向的一种动作,转身的动作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可以有不同的转动角度和转动速度。
移动的动作,这种动作可以有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速度,有助于改变古典舞的节奏和表演水平。
抬步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一种由一只脚往上移动,另一只脚往下移动,形成一种站立在脚尖上抬起另一只脚的动作,抬步的速度和节奏可以有不同。
跳跃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通过一只脚的抬起和另一只脚的着地,以及双脚的变化,使双脚离地,形成一种立体跳跃的动作,跳跃的动作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速度。
转动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最常用的一种,它是通过腰部、肩膀、腿部等移动,以及改变身体方向的一种动作,转动的动作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可以有不同的转动角度和转动速度。
拗步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一种基本的步法,它是一种由两只脚交叉移动的动作,拗步的动作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速度,可以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方向移动,并且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速度移动。
抬腿是古典舞基本手位中一种基本的动作,它是一种将腿从前往后抬起,然后将腿放下的动作,抬腿的动作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可以有不同的抬腿高度和抬腿速度。
中国古典舞基础手位及舞姿中国古典舞基础手位及舞姿大全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这种特色更多体现在身法和韵律上。
同时在各类舞蹈动作的组合中又包含着许多步法。
基本训练中腰功与腿功的动作和各类技巧动作都是与身法、步法互相依存、融会贯通的。
由于传统身法与步法的种类繁多现只能从中选择部分典型动作,作为训练演员掌握古典舞中的基本风格和韵律的教材。
同时这部分身法与步法的动作也是舞台上表演所采用的舞蹈动作。
古典舞的身法和步法大全,喜欢的朋友来学习哦!相关古典舞男女手形、手位与舞姿1女:兰花掌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指节微贴,使虎口自然与手掌合拢,形成以中指为主要用力点,带动其余3指指尖上翘的形态。
2男:虎口掌动作:虎口撑开,四指自然而松弛地并拢,用力意识集中在指尖形成指尖微向上翘,手掌成涡形的'形态。
3女:兰花指动作:大拇指与中指松弛地相搭连,形成0状,同时,食指伸出上翘,其余两指松弛地与中指并拢,形成秀丽的指形,是为兰花指4男:剑指动作:食指与中指并拢且挺直,力贯指根、指尖,并以折腕之力使指上翘,其余三指,以拇指与无名指虚搭紧挨为形,是为剑指。
5女:拳形动作:拇指与食指相搭贴,食指与其余三指依次相握,形成拳形。
6男:拳形自食指起的四指合拢握紧,大拇指贴在食指上,手腕微向里扣,形成拳形。
7按掌以女兰花掌、男虎口掌之形,将手臂放置于胸腹之间的位置,成圆弧形、沉肘,是为按掌。
8托掌男、女各以虎口掌和兰花掌之形,将手臂向上撑直成圆弧形置于额头前上方,是为托掌。
防止动作成型时折腕。
9提襟男、女以各自的拳形,手臂成圆弧形,置于身体的侧斜前方,其位置大体与身体的胯部持平,是为提襟。
10单山膀女:以兰花掌形将手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单山膀。
11双山膀男:以虎口掌形将双臂成圆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于肩部,是为双山膀。
12 前点步山膀托掌(顺风旗)13 大掖步摊扬掌14踏步蹲冲掌(女)15弓箭步拧身冲掌(男)16 双展翅17平肩手以上 7 个动作,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的常用基本舞姿,它们均是步位、手位、手形相互结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