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悬架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3.36 MB
- 文档页数:46
9.6电控悬架系统传统的汽车悬架一般具有固定的弹簧刚度和减振阻尼力,它只能保证在一种特定的道路状态和速度下达到性能最优,因而不能同时满足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
例如降低弹簧刚度,平顺性会更好,乘坐更舒适,但会使操纵稳定性变差;相反,增加弹簧刚度虽可提高操纵稳定性,但会使车辆对路面不平度更敏感,平顺性降低。
因此,理想的悬架系统应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力,以同时满足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的要求。
电控悬架系统就是这种理想的悬架系统,它通过对悬架系统参数进行实时控制,使悬架的刚度、减振器的阻尼系数、车身高度能随汽车的载荷、行驶速度、路面状况等行驶条件变化而变化,使悬架性能总是处于最佳状态(或其附近),同时满足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现代汽车电控悬架系统有多种形式。
根据控制目的不同,可分为车高控制系统、刚度控制系统、阻尼控制系统、综合控制系统等形式。
按悬架系统结构形式,可分为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和电控液压悬架系统。
根据控制系统有源或无源,可分为半主动悬架和全主动悬架。
半主动悬架是指悬架元件中的弹簧刚度和减振力之一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全主动悬架则能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弹簧刚度和减振力。
可见,全主动悬架的各种性能都明显优予半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
而主动悬架按弹簧的类型,可分为空气弹簧主动悬架和油气弹簧主动悬架。
本章以丰田凌志LS400的电控悬架系统为例进行介绍。
9.6.1 概述丰田凌志lS400的电控悬架系统为空气弹簧主动悬架,可根据行驶条件自动控制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力及车身高度,以抑制加速时后坐、制动时点头、转向时侧倾等汽车行驶状态的变化,明显改善乘坐的舒适性和操纵的稳定性。
1.系统控制功能丰田凌志LS400的电控悬架系统主要对车速及路面感应、车身姿态、车身高度三个方面进行控制。
(1)车速与路面感应控制1)当车速高时,提高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力,以改善汽车调整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控悬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2. 熟悉电控悬架系统各部件的功能与相互关系。
3. 掌握电控悬架系统的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4. 通过实验验证电控悬架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二、实验原理电控悬架系统是一种集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于一体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实时检测车身高度、车速、转向角度等信号,对悬架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车身稳定、乘坐舒适、操纵稳定等目标。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控悬架系统实验台架2. 车身高度传感器3. 车速传感器4. 转向角度传感器5. 控制器6. 执行器7. 电脑8. 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四、实验步骤1. 系统搭建:按照实验台架说明,连接车身高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转向角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设备,确保各部件连接正确、可靠。
2. 系统调试:启动电脑,打开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设置实验参数,如车身高度、车速、转向角度等。
3. 实验操作:a. 在平直路面进行车身高度调整实验,观察电控悬架系统是否能够根据设定的高度值进行精确调整。
b. 在弯道进行车身稳定性实验,观察电控悬架系统是否能够抑制车身侧倾,提高操纵稳定性。
c. 在颠簸路面进行乘坐舒适性实验,观察电控悬架系统是否能够有效过滤路面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4. 数据采集与分析:记录实验过程中车身高度、车速、转向角度等数据,利用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电控悬架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车身高度调整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控悬架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高度值进行精确调整,调整误差在±5mm以内,满足实验要求。
2. 车身稳定性实验:在弯道实验中,电控悬架系统能够有效抑制车身侧倾,提高操纵稳定性。
实验结果显示,侧倾角度小于2°,满足实验要求。
3. 乘坐舒适性实验:在颠簸路面实验中,电控悬架系统能够有效过滤路面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实验结果显示,车身垂直加速度小于0.2g,满足实验要求。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电控汽车悬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实际操作方法,掌握电控悬架系统调试与故障诊断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汽车电控悬架系统的认识与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1. 电控悬架系统基本组成电控悬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传感器:车身高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转向角度传感器、制动传感器等。
(2)执行器:空气压缩机、电磁阀、高度控制阀、阻尼调节阀等。
(3)控制器:电子控制单元(ECU)。
(4)控制单元:空气弹簧、减震器、车身高度调节机构等。
2. 电控悬架系统工作原理电控悬架系统通过传感器收集车身高度、车速、转向角度、制动等信号,由ECU进行处理,然后控制执行器调节空气弹簧的充气压力、减震器的阻尼力以及车身高度,从而实现对悬架刚度和阻尼的调节,提高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以及通过性。
3. 电控悬架系统实训操作(1)实训设备:电控悬架系统实训台、空气压缩机、电磁阀、高度控制阀、阻尼调节阀、车身高度调节机构等。
(2)实训步骤:①连接实训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②调整车身高度,使其达到设定值。
③调整减震器阻尼力,使其达到设定值。
④调整空气弹簧充气压力,使其达到设定值。
⑤验证电控悬架系统是否满足要求。
4. 电控悬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1)故障现象:车身高度无法调节、减震器阻尼力无法调节、空气弹簧充气压力异常等。
(2)故障诊断方法:①检查传感器信号是否正常。
②检查执行器是否工作正常。
③检查控制单元是否工作正常。
④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常。
(3)故障排除方法:①根据故障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
②根据故障诊断方法,逐一排查故障原因。
③修复故障,确保电控悬架系统恢复正常工作。
三、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对电控汽车悬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实际操作方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了电控悬架系统调试与故障诊断的基本技能。
以下是实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故障现象:车身高度无法调节。
电控悬架系统简介随着汽车制造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其中,车辆减震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采用普通螺旋弹簧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于是,适应能力更强,感受更完美的可变悬挂系统就诞生了。
组成:1.悬架阻尼调节装置(可调式减振器)。
2.空气悬架刚度调节装置(悬架控制执行器)。
3.车身高度控制装置(空气压缩机、排气阀、干燥器、进气阀、储气罐、调压阀、电磁阀、高度传感器、气室及控制单元)。
工作原理:电控悬架系统能够根据车身高度、车速、转向角度及速率、制动等信号,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悬架执行机构,使悬架系统的刚度、减振器的阻尼力及车身高度等参数得以改变,从而使汽车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而在日常调节中,空气悬挂会有几个状态。
1、保持状态。
当车辆被举升器举起,离开地面时,空气悬挂系统将关闭相关的电磁阀,同时电脑记忆车身高度,使车辆落地后保持原来高度:2、正常状态,即发动机运转状态。
行车过程中,若车身高度变化超过一定范围,空气悬挂系统将每隔一段时间调整车身高度:3、唤醒状态。
当空气悬挂系统被遥控钥匙、车门开关或行李厢盖开关唤醒后,系统将通过车身水平传感器检查车身高度。
如果车身高度低于正常高度一定程度,储气罐将提供压力使车身升至正常高度。
同时,空气悬挂可以调节减震器软硬度,包括软态、正常及硬态3个状态(也有标注成舒适、普通、运动三个模式等),驾驶者可以通过车内的控制钮进行控制目前电控悬架主要有电控磁流变式、油-气式、变节流面积式等多种型式。
电控磁流变式悬架主要是用可调阻尼的磁流变减振器代替传统的筒式减振器。
磁流变减振器是减振器中加入磁流变液和通电线圈,线圈中电流的变化会导致线圈周围磁场的变化,从而达到改变减振器阻尼的目的。
技术特点:主要功能:1.降低路面不平引起的加速度和车身急剧跳动对乘员的影响。
由于路面的输入是随机的,一般无专用设备的汽车无法探测路面的平整度,但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电压信号波动大小来判断路面的好坏。
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控悬架系统(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Suspension System,简称ECSS)是一种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来调节车辆悬架硬度和高度的技术。
通过ECSS,车辆可以根据驾驶条件和路面状况进行实时调节,从而提高悬架对车辆控制和乘坐舒适性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 1. 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电控悬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件组成:悬架传感器、电控单元、操控开关、执行器和悬架气囊(部分车型)。
悬架传感器用于监测车辆运动状态、路面情况以及车辆载荷,将这些数据传输给电控单元。
电控单元根据传感器输入的数据,通过操控开关来执行对悬架的控制指令,并通过执行器调节悬架系统的工作状态。
悬架气囊是电控悬架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根据电控单元的指令进行充气和放气,从而改变车辆的高度和悬架刚度。
通过这些部件的协同工作,电控悬架系统实现了对车辆悬架硬度和高度的精确调控。
### 2. 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感知路况、分析数据、调节悬架硬度和高度。
具体来说,系统通过悬架传感器对车辆运动状态、路面情况和载荷进行实时监测,将这些数据传输给电控单元。
电控单元根据传感器数据和预设的悬架控制算法,决定是否对悬架系统进行调节。
当电控单元判断需要调节悬架状态时,它会向执行器发送控制信号,执行器将根据指令调节悬架气囊的充气压力,从而改变悬架的刚度和高度。
举例来说,当车辆通过坎坷路面时,电控单元会增加悬架的硬度,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而当车辆行驶在崎岖路面上时,电控单元会降低悬架的硬度,以提高乘坐舒适性。
### 3. 电控悬架系统的特点电控悬架系统相比传统的悬架系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3.1 实时调节性能优越电控悬架系统能够实时感知并响应车辆的运动状态和路面情况,通过迅速调节悬架硬度和高度,提供了更好的悬架控制性能。
这使得车辆在不同路况下能够保持更好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电控悬架系统常见故障原因电控悬架系统是一种通过电子控制器控制悬架系统工作的汽车悬挂系统。
它通过感知车辆的行驶状况、操纵车辆悬挂系统的工作来实现对车辆悬挂高低调节、硬度调节、悬挂角度调节等功能。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电控悬架系统也会面临一些常见故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控悬架系统故障原因。
首先,电子控制单元(ECU)故障是导致电控悬架系统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
ECU 是电控悬架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控制执行器工作,同时也接收和解析司机的悬挂调节命令。
如果ECU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悬挂系统工作不正常,表现为悬挂高度调节异常、悬挂硬度调节失效等问题。
其次,传感器异常也是导致电控悬架系统故障的原因之一。
电控悬架系统中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感知车辆的行驶状况和悬挂系统的工作状态。
这些传感器包括高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
如果传感器出现故障,将无法准确感知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而导致悬挂系统工作不正常。
第三,执行器故障也是导致电控悬架系统故障的重要原因。
执行器是悬挂系统的执行部件,负责根据ECU的控制信号实现悬挂高度、硬度和角度的调节。
如果执行器出现故障,将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悬挂系统无法正确调节,从而影响到车辆的悬挂性能和驾驶舒适性。
此外,电控悬架系统还可能因为驱动电源供电异常、电气连接不良、悬挂系统的机械结构故障等原因导致故障。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针对电控悬架系统故障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首先,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控悬架系统,保持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执行器的工作状态良好。
其次,及时更换和修复出现故障的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和执行器。
同时,加强对驱动电源的监测和维护,确保电控悬架系统的正常供电。
此外,要保证悬挂系统的机械结构完好,及时修复和更换出现故障的部件。
综上所述,电控悬架系统的常见故障原因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故障、传感器异常、执行器故障、驱动电源供电异常、电气连接不良以及悬挂系统的机械结构故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