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情境与消费者行为
- 格式:ppt
- 大小:335.50 KB
- 文档页数:100
情境与消费者行为概述导言:消费者行为是指个人或组织在购买、使用和处置产品或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而情境则是指购买决策产生的背景和环境,包括个人的心理状态、社交背景以及购买场所的特点等。
情境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一、情境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1.1情境的定义情境是指购买行为发生的具体背景和环境。
它包括社交背景、购物环境、时间压力、个人心理状态等因素。
例如,购买电子产品时,消费者会考虑产品的功能、性能和价格等因素;而购买礼品时则会考虑到适用对象、社交关系等因素。
1.2情境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情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具体来说,情境通过两个主要的方面来影响消费者行为:情绪和对购买决策的评估。
情境可以引发消费者的情绪反应,如喜悦、害怕、焦虑等,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
同时,情境也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估,如产品的价值、质量、可信度等。
消费者的情境评估会直接影响其购买行为。
1.3情境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因素情境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a)社会因素:消费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群体关系会影响其对情境的感知和评估。
社交媒体、家人、朋友等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b)个人因素:个人的价值观、态度、需求等因素会影响消费者对情境的感知和评估。
例如,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会影响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的决策。
c)财务因素: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和购买能力会影响其购买决策。
财务压力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消费者对购买决策更加谨慎。
d)文化因素:文化背景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塑造不同的消费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二、消费者行为对情境的反馈消费者行为不仅受情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情境进行反馈。
具体来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改变情境的动态和发展。
2.1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情境的反馈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对情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直接影响是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导致情境本身发生变化,如增加了销售量、改变了购物环境等。
论情境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作者:蒋厚露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10期摘要:在消费者购买行为中,情境因素对消费者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不同的情境下,人们将会有不同的行为。
面对同样的营销刺激,如同样的产品、服务或是同样的广告,同一个消费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将会做出不同反应,采取不同的消费行为。
本文介绍了消费者情境的相关理论,对影响消费者的情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情境;消费者情境;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一、消费情境理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几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在呈现新的变化。
不再是以前传统的商品消费,而是当今社会的服务消费。
当我们频频光临麦当劳时,可能并不只是由于美味快餐的吸引,而是陶醉于那里独特的氛围;喝可口可乐时,品尝到更多的是年轻的活力和自由的精神;去迪斯尼乐园就是为了欢乐和笑声。
这就是情境的力量,这就是情境给消费者们带来的消费行为。
因此,消费情境一词也油然而生。
对于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营销界的研究热点。
情境是影响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贝克情境理论的指导下,贝克认为,情境由五个变量或因素构成,它们是社会环境(通常涉及购物或消费活动中他人对消费者的影响)、任务(消费者具体的购买理由或目的)、物质环境(构成消费者情境的有形物质因素)、先行状态(消费者带入消费活动中的暂时的生理状态和心情)、时间(用时间来描述对消费活动的影响)[1]。
后来,Engle等学者们对情境做出以下分类:(1)沟通情境:指消费者在同人(如销售人员、亲友)或物(如报刊杂志、广告)沟通、接触是所处的状况。
(2)购买情境:指消费者在购买或获取产品时所处的状态。
它细分为信息环境、零售环境、和时间影响。
(3)使用情境:指消费者使用产品时的时机或状态。
情境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情境因素指的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各种环境和外部因素,包括购买场所、气氛、促销活动、产品包装、陈列方式等等。
这些因素可以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购买场所:不同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场所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例如,高档商场会让消费者感觉购物是一种享受,而大型超市则更注重价格和便利性。
因此,消费者在不同场所的购买行为也会有所不同。
气氛:消费者在购物时所处的气氛也会对其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例如,在欢快的节日场合下,消费者更容易被商品的促销策略所吸引。
促销活动:促销活动也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打折、送礼、买一送一等促销方式都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促使其进行购买。
产品包装:产品包装是商品的外在形象,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之一。
精美的包装会提高商品的吸引力,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陈列方式:商品的陈列方式也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关。
如果商品陈列有序、整齐、美观,消费者就更容易被吸引并进行购买。
总之,情境因素可以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注重情境因素的营销策略,以提高商品的吸引力和促进销售。
- 1 -。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概述1. 消费者行为: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 消费者行为的特点:(1) 多样性–各人消费需求、偏好等不同–同一人不同期、不同情景、不同产品的行为方式不同。
(2) 复杂性。
受消费动机、文化背景、经济、个体等因素的影响(3) 行为共性。
由人们需要的共性决定。
该性质决定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4) 可引导性。
在满足消费者现实或潜在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可影响消费。
3.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从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层面划分:(1)决策导向研究(20世纪70—80年代)。
研究购买者理性决策过程。
(2)经验导向研究(20世纪80年代)。
探讨消费者非理性购买和体验型购买的行为。
(3)行为影响研究(20世纪90年代始)。
探讨源于外部非情感和信念因素产生的购买行动。
4.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本框架(必须掌握)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问题认知与信息搜索1. 消费者决策过程的5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搜索---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评价2. 消费者决策类型(1)扩展型决策• 属复杂决策。
对产品不熟悉,消费者介入程度高,备选产品或品牌差异程度大,购买的时间压力小。
• 特点:消费者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大量的比较、评价。
•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大量的内、外信息搜集---复杂的产品评价---购买---复杂的购后评价。
• 举例:住房、汽车、电脑等(2)有限型决策• 特点:消费者对产品了解有限;被选品差异性不大且数量有限;有限的外部信息搜集;介入程度不很高;所花时间较短。
•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以内部信息搜集为主---有限的产品评价(规则简单、属性少、品牌少)---购买---有限的购后评价• 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在它人影响下或某种情绪下的购买决策,一般属有限型决策。
• 举例:牛奶、酒等。
(3)名义型决策• 特点:购买介入程度低、购买基本不用决策、购后基本不评价。
情境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情境因素是指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包括时间、地点、氛围、人际关系、文化背景等。
这些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行为。
时间因素是指购买决策的时机和限制,如季节、假期、促销活动等。
在不同的时间点,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意愿会有所不同,因此产品的销售策略也需要根据时间因素进行调整。
地点因素是指购买决策的场所和环境,如商场、超市、网店等。
不同的购物场所有不同的氛围和服务质量,这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行为。
氛围因素是指购买决策时的情境和情感状态,如音乐、灯光、布局等。
这些因素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购物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人际关系因素是指购买决策时的社交关系和影响力,如家人、朋友、同事等。
在购买决策中,人际关系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影响作用,因此企业需要在营销策略中考虑到这一因素。
文化背景因素是指购买决策时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差异,如信仰、风俗、习惯等。
在跨文化营销中,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的发生。
总之,情境因素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应该在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第1章导论●消费:指人们为满足需要而消耗各种物质产品及非物质产品的行为和过程。
●消费者:消费者就是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人。
●消费者行为:就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
●消费者市场:市场是那些具有需要得到满足的需求、同时有能力获得这种需求的人、集团或组织。
消费者市场是由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购买商品的所有个人或家庭组成,是产业市场乃至整个经济活动为之服务的最终市场。
●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动机2)研究消费者的购买决策3)研究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的各种因素●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a 有利于企业赢得消费者 b研究消费者行为可以帮助和引导消费者,保护消费者权益 c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 d有利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市场细分:市场细分就是指按照消费者欲望与需求把一个总体市场划分成若干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子市场的过程。
●市场细分的依据(1)按地理变量细分市场(2)按人口变量细分市场(3)按心理变量细分市场(4)按行为变量细分市场●市场细分的原则(1)一致性(2)可衡量性(3)可进入性(4)效益性(5)稳定性●营销组合1)产品2)定价3)分销4)促销●产品定位产品定位,就是在消费者头脑中为产品确立某种地位或树立某种形象,使其与其他同类的竞争产品相区别。
第2章消费者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2.1.1萌芽时期(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2.1.2应用时期(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来源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心理学1)心理现象的内涵(1)心理动力(2)心理过程(3)心理状态(4)心理特征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心理学的发展(1)从哲学的心理学到科学的心理学冯特(2)现代心理学的三大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信息来源第二手资料:企业内部资料、企业内部资料、政府部门、市场调查机构、行业协会、互联网 + 第一手资料●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类型: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具体方法1)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况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第1章消费者行为学概述一、基本概念1.消费2.消费者3.潜意识4.认识过程5.情感过程6.意志过程7.个性倾向性8.个性心理特征9.市场实验法10.造句测验法二、问题解答1.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什么是消费者行为?3.消费者行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4.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之间是何关系?5.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构成包括哪几个方面?6.试述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现实意义。
7.试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主要方法。
讨论题:1.请结合本文及相关资料分析,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我国消费市场及消费者行为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2.政府和企业应该怎样应对我国消费市场及消费者行为出现的新情况?第2章消费者需要与购买动机一、基本概念1.需要2.消费者需要3.动机4.购买动机5.生理购买动机6.心理购买动机7.诱因理论8.唤醒理论9.投射法二、问题解答1.简述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一般规律。
2.人的需要心理是如何产生的?3.简述消费者需要的分类。
4.消费者需要的特点有哪些?5.试述消费者需要的基本存在形态。
6.理解购买动机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7.购买动机的作用是什么?8.常见的消费者具体购买动机有哪些?9.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第3章消费者的注意、感觉与知觉一、基本概念1.注意2.无意注意3.有意注意4.感觉5.感觉阈限6.知觉7.错觉8.首因效应9.光环效应二、问题解答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2.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有哪些?3.试述注意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4.举例说明“韦伯定律”。
5.试述感觉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6.在社会知觉方面的错觉主要包括哪些?7.什么是知觉的选择性?它在营销活动中有何作用?8.消费者的风险知觉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降低知觉风险?三、案例分析《红叶超市的购物环境》讨论题:1.红叶超市原先的购物环境中哪些因素不利于吸引顾客的注意?2.红叶超市应当怎样改造和安排购物环境以增加消费者的注意,并引导消费者的认知朝着经营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第4章消费者的记忆、想象与思维一、基本概念1.记忆2.想象3.形象思维4.逻辑思维二、问题解答1.简述记忆的心理过程。
消费者行为学教案第一章:消费者行为学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1.2 消费者的概念与特性解释消费者的定义探讨消费者的基本特性,如多样性、可塑性等1.3 消费者行为学的历史与发展回顾消费者行为学的发展历程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重要里程碑和理论演变1.4 消费者行为学的应用领域探讨消费者行为学在商业、政策制定等领域的应用强调消费者行为学对企业和政府的重要性第二章:消费者心理与行为2.1 消费者心理过程分析消费者感知、认知、情感和意志的过程探讨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2.2 消费者行为模式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模式和阶段分析消费者在不同购买情境下的行为特点2.3 社会影响与消费者行为探讨社会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如文化、社会阶层、参照群体等分析社会因素如何塑造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偏好2.4 消费者决策过程了解消费者决策的基本流程探讨信息搜索、评价选项、购买和后购行为等环节的心理机制第三章:消费者需求与偏好3.1 消费者需求理论解释需求的概念和特性探讨需求曲线、需求弹性等基本概念3.2 消费者偏好理论探讨偏好排序、无差异曲线、边际效用等概念3.3 消费者需求与市场分析分析消费者需求与市场供给的关系探讨市场需求、市场均衡、价格等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3.4 消费者需求预测与估计介绍消费者需求预测和估计的方法分析消费者行为数据,预测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第四章:消费者储蓄与投资4.1 消费者储蓄行为探讨消费者储蓄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分析储蓄行为对消费者行为和市场的影响4.2 消费者投资行为解释投资的概念和类型探讨消费者投资决策的因素和过程4.3 金融产品与消费者行为分析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推广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探讨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时的决策因素4.4 消费者财务规划与理财建议介绍消费者财务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给出针对不同消费者的理财建议和策略第五章:消费者行为与企业策略5.1 消费者行为与企业营销策略分析消费者行为对营销策略的影响探讨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等营销组合策略的制定5.2 消费者定位与市场细分解释消费者定位和市场细分的重要性探讨消费者细分标准和定位策略的选择5.3 消费者满意度与忠诚度分析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系探讨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方法和策略5.4 消费者行为与企业竞争优势探讨消费者行为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分析企业如何通过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来获得竞争优势第六章:消费者行为与技术探讨互联网、移动设备、社交媒体等科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科技如何改变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决策过程6.2 电子商务与消费者行为解释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点探讨电子商务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如购物便利性、产品选择等6.3 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介绍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分析网络消费者行为数据,了解消费者偏好和购买行为6.4 数字营销与消费者行为探讨数字营销的策略和方法分析数字营销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品牌忠诚度第七章:消费者行为与文化7.1 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探讨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如价值观、信仰、习俗等分析文化差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和营销策略的适应性7.2 文化消费者行为研究介绍文化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和框架分析文化消费者行为的特点和趋势7.3 跨文化消费者行为策略探讨跨文化消费者行为策略的制定强调企业在跨文化市场中的适应性和包容性探讨文化创新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文化创新如何激发消费者兴趣和购买欲望第八章:消费者行为与政策法规8.1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消费者行为探讨消费者权益保护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的作用和效果8.2 广告与消费者行为分析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如说服力、误导性等探讨广告伦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8.3 食品安全与消费者行为探讨食品安全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食品安全政策和法规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8.4 环境保护与消费者行为探讨环境保护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环保产品和绿色消费的趋势和挑战第九章: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因素9.1 消费者心理因素概述探讨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如动机、态度、认知等分析心理因素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作用9.2 消费者情绪与行为解释情绪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探讨消费者情绪的管理和调节策略9.3 消费者自我认同与行为分析消费者自我认同的形成和影响探讨消费者自我认同与购买行为的关系9.4 消费者心理障碍与行为探讨消费者心理障碍对购买行为的影响分析消费者心理障碍的识别和应对策略第十章: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调研10.1 市场调研与消费者行为解释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和方法探讨市场调研在理解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趋势中的应用10.2 消费者行为数据分析介绍消费者行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分析消费者行为数据,获取消费者洞察和市场机会10.3 消费者行为预测与市场趋势探讨消费者行为预测的方法和工具分析消费者行为预测对市场趋势和营销策略的影响10.4 消费者行为与商业智能解释商业智能的概念和应用探讨商业智能如何帮助企业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消费者需求与市场分析市场需求、市场均衡、价格等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重点环节二:消费者储蓄与投资消费者储蓄行为、消费者投资行为、金融产品与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财务规划与理财建议重点环节三:消费者行为与企业策略消费者行为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消费者定位与市场细分、消费者满意度与忠诚度、消费者行为与企业竞争优势重点环节四:消费者行为与技术互联网、移动设备、社交媒体等科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电子商务与消费者行为、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数字营销与消费者行为重点环节五:消费者行为与文化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文化差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和营销策略的适应性、跨文化消费者行为策略、文化创新与消费者行为重点环节六:消费者行为与政策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广告与消费者行为、食品安全与消费者行为、环境保护与消费者行为重点环节七: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消费者情绪与行为、消费者自我认同与行为、消费者心理障碍与行为重点环节八: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在理解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趋势中的应用、消费者行为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预测与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与商业智能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全面涵盖了消费者行为学的各个方面,从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消费者需求与偏好、消费者储蓄与投资、消费者行为与企业策略、消费者行为与技术、消费者行为与文化、消费者行为与政策法规、消费者行为与心理因素到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调研。
消费者行为学关键词整理需要(Needs)——人们某种不足或者短缺的感觉。
欲望(Wants)——对具体满足物的愿望,受到社会经济、文化、个性的影响,有差异性。
需求(Demands)——对有能力购买并且愿意购买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
动机: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sensitivity)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感受性的高低是以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
感觉阈限(sensation threshold)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感觉出刺激物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差别阈限:是指刚刚能感觉到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也称最小可觉差。
差别感受性:韦伯定律:在中等强度刺激的范围内,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K=△R/R 。
其中R为原刺激量,△R为差别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性: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同类)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包括:(1)同时对比——不同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2)先后对比——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梨&糖;苦药&白开水)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感觉的深入。
接触的方式(1)有意识、有目的的接触,称为主动性接触;(2)随机的、偶然的接触,称为被动性接触。
阈下(blow the threshold)在感觉阈限以下,即能够刺激人类感官的最低强度以下。
条件反射:就是指借助于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之间已有的联系,经由练习建立一种中性刺激与同样反应之间联系的过程。
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重复、顺序、强度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将产品的所有可能用户分群的过程,每个群体的消费者具有类似的需要,不同群体的消费者需求存在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