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2
- 格式:docx
- 大小:23.73 KB
- 文档页数:6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2013-12-30一、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豪放---- 婉约----- 隽永----- 朴素自然----屈原—王安石—李商隐—李清照—陆游——杜甫——白居易——李白——王维——辛弃疾——杜牧——苏轼——二、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三、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注的词:1、动词是我们鉴赏诗歌用语的重点,要善于通过动词的使用来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修饰词: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叠词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李清照)4.拟声词5、色彩词:四、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第一种模式炼字型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动的效果。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何处?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作用)例题1 咏柳宋·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请分析鉴赏“依”字的艺术效果答案示例:“依”字有之意,(步骤一)写出了柳条之态,用的修辞手法,(步骤二)不仅写柳,更。
(步骤三,作用)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题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课件 (二)
-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 什么是语言风格?
- 语言风格是指作品所采用的语言的特点和风格。
- 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哪些?
- 抒情、叙事、议论、描写等不同的诗歌类型,其语言风格也各有不同。
- 抒情诗的语言风格通常比较柔和、细腻,善于表达情感。
- 叙事诗的语言风格则比较平实、朴素,注重叙述事件的过程和情节。
- 议论诗的语言风格则比较直白、简明,注重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 描写诗的语言风格则侧重于描绘景物、人物的形象,语言通常比较生动、形象。
- 语言风格与诗歌的意境有何关系?
- 语言风格是表达诗歌意境的一种手段。
- 不同的语言风格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境,从而影响读者的感受和理解。
- 诗歌意境的深刻和丰富,往往与其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密切相关。
- 如何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 通过深入理解诗歌的题材、情感、意境等方面,分析其所采用的语言风格。
- 注意诗歌的节奏、押韵、音律等方面的特点,这些也是语言风格的体现。
- 通过对比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诗歌,了解其语言风格的变化和演变。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一、考点解析1、语言的技巧---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词语的运用(是否准确、典型、生动、形象)、句式的选用(长句短句、整句散句)。
2、语言的风格---含蓄\明快、简洁\细腻、冷峻\热情、婉约\豪放、朴实\华美、工稳\泼辣、典雅\俚俗、精细\粗犷、用典\平易。
3、语气---庄重\幽默、冷静\激昂、沉稳\活泼\振奋、娓娓而谈\平和\亲切\自然\严肃。
4、语言表达的内容和作用---表现的对象、表现的情理、怎样表现。
二、鉴赏示例例1: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首诗的语言表达有怎样的特点?这首诗像是在对朋友促膝而谈:君自故乡而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
你来的时候注意到没有,美丽的窗前的梅花开放了吗?在这首诗里,作者借一枝寒梅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其语言表达的特点,从风格上来看,以口语人诗,可谓平易朴实,另外,抒情委婉,含蓄深挚;从语气上来看,亲切自然;从修辞上来看,末句以设问结束,不作回答,耐人寻味,富有情趣。
例2: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
宣室:汉代未央殿正室。
孝文帝在此召见贾谊(即贾生)。
诗中生动描绘了孝文帝怎样的情状?题干所说的“情状”应是指“感情”和“状态”。
这里的“状态”,对人来讲,应是指“神态”。
根据题干,在诗中搜索有效信息:直接描写孝文帝的地方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席”,但这并不是孝文帝的“情状”。
我们还要根据这个词向题干所说的感情、神态的方向生发联想,向答案靠拢:孝文帝“前席”表现出他的虚心,他虚心垂询的神态当是全神贯注的。
答案可以这样表述:诗中生动描绘了孝文帝虚心垂询、凝神倾听的情状。
例3(诗上例):说说“可怜”一词的表达效果。
“可怜”一词的表现对象是孝文帝。
对孝文帝来说,作者借这个词讽刺了他的浅薄(客观),表达了自己对他只知自己心五百姓的悲哀(主观)。
初中语文速记:11种诗歌鉴赏常见语言风格诗歌鉴赏常见的11种语言风格1.豪迈雄奇。
此类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强烈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宏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八月塞外飞雪的奇观,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颇为豪迈雄奇。
2.悲壮慷慨。
此类风格的作品,感情悲壮,语出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生动形象。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其中,巧妙使用动词能取得独特的效果。
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穿”“拍”“卷”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4.绚丽飘逸。
诗歌辞藻华丽,色彩繁多,景象绮丽、变幻莫测。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呈现出俊逸秀美的特色,具有绚丽飘逸的特点。
5.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诗人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顿挫,一般为音节、音韵有节奏,有力量。
杜甫的《登高》和《蜀相》二诗,就是沉郁顿挫的典型代表。
6.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7.朴素自然。
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的语言非常朴素自然,而蕴含了淡泊名利、隐居田园的意蕴。
8.清新明丽。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作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作者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作者的艺术特色。
不同的作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语言风格有时也不尽相同。
常见、常考的诗歌的语言风格有以下几种。
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词直接陈述。
或用白描,不加修饰,平易近人;或用口语,情真意切;或朴素自然,宛如民歌。
总之,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中蕴含着深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陶渊明 饮酒(其五)》]这20个字,表面看来句句平淡,但平淡之中蕴含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清新自然具有此种语言风格的诗歌常为写景诗,诗中景物优美,色彩明丽,作者描写景物的手法也多种多样,多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景物描写或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常表达作者怡然喜悦的感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 小池》)这两句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美飘逸绚丽诗歌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缤纷的色彩,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其三)》]这两句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红”“青”颜色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这种风格的诗歌往往不直接把意思说出来,或借景抒情,用景物的色彩与特征暗示(烘托)个人的情感;或语义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或用典故,借古人的事抒自己的情;或在对比中表达个人的情感态度;或托物起兴,寄托个人情感(或讽喻等)“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如梦令》)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韶光短暂、好花不常在的惋惜之情豪放雄浑这种风格的诗歌气势磅礴,意境雄浑,立意高远,笔力雄健,气概恢宏唐诗中李白是诗歌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杰出代表沉郁顿挫此类诗歌往往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里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并配以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音韵杜甫之诗,为沉郁之极致。
第六课时赏析语言风格学习目标:1、背诵出常见6种语言风格术语2、在诵读中能准确判断诗歌的语言风格3、归纳总结鉴赏语言风格题的相关方法及步骤,并能在练习中灵活运用。
学习重点:归纳总结鉴赏语言风格题的相关方法及步骤,并能在练习中灵活运用。
学习难点:通过诵读、知人论世、分析用词与关键语句、联系主旨最后整体把握用准确的语言概括诗歌的语言风格。
一、真题再现1、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门掩世味” “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解析】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审题,而且题目也已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
由此,考生答题时,就要形成这样的思路:哪些地方是“平淡”的,这“平淡”里蕴含着怎样的“激烈情感”,顺着这样的思路答下去,至少失分不是很严重。
【评点】所给答案有点答非所问一一不是顺着这个思路来答的:“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不是从“山” “馀花”“好鸟”等这些闲适悠远的意象中得来,显然与题目所问有些出入。
应该这么作答:醉于馀花、眠于好鸟之鸣中、不问世事、竹席醉眠、不闻世味、提笔忘言,表面则是悠闲恬淡,实则含有对世事的耿耿于怀、终不能忘的强烈意绪,其愈说闲淡,愈见其对世事的牵挂、谪居的怨愤。
2、见一轮资料p112 2011北京示秬秸二、知识梳理1、什么是语言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对于一首诗歌而言,就是其总体语言的特色,包括一句话或者全篇的语言特色。
2、结合高中古典诗歌的中背诵篇目,想一想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哪些?离骚一一蜀道难一一琵琶行一一锦瑟一一虞美人(李煜)——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诗歌中常见的语言风格:①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
②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
相关术语:简洁洗练明白晓畅。
③含蓄:主要指语言表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
④朴素: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相关术语:平实质朴、冲淡自然。
⑤华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
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
⑥豪迈: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弘阔远,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
此外还有:沉郁顿挫、朦胧隐晦、幽默讽刺、慷慨悲壮、婉转缠绵等。
附:学生阅读:常见风格及举例P114小练:请诵读下列诗歌判断是哪一种语言风格并分析:1.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然。
2014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6)语言风格3.杜甫《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4.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杜牧《赤壁》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5.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冋童子,言师米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李贺《梦天》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9.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袁,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方法点拔1、辨别诗歌语言风格的一般途径。
①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清新自然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陆游的慷慨激昂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附:部分诗人的语言风格歌江山自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执铁板,婉约浅吟妙龄郎。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
渊明寄情山与水,平淡质朴心悠然。
子昂登高以望远,怆然慨然叹渺然。
李白飘逸又清新,杜甫沉郁兼顿挫。
2014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6)语言风格王维恬然又蕴藉,诗中有画又飘香。
浩然天成寓浑健,语淡情浓韵味长。
乐天流利又畅达,商隐典丽寓委婉。
杜牧风流又明丽,苏轼豪放又旷达。
弃疾深沉又雄浑,易安清丽兼凄婉。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放达。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更深广。
②诗歌语言风格有题材特点;③品读词、句,感受意象、意境、语言的力度等,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还应重视注释,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我们还可以考虑到作品朝代和文风。
2、考查语言风格题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⑶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什么观点、形象等)。
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学生总结:四、当堂演练1、长干曲四首(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2、宫词朱庆馀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2014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6)语言风格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⑴从语言风格角度赏析这首诗。
⑵从“锤炼字句”角度赏析这首诗。
3、白苎?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去卩笑人间举子忙。
[注]?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4 (湖北卷)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
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本节课有何收获?五、课后作业1、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2. 呈寇公二首(其一) 倩桃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2014届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⑴本诗的语言特点是什么?6)语言风格3、一轮资料:P114 T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