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岗位与作业空间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43
人机工程学要点1第1章:1、人机工程学的英文名称?2、人机工程学的综合定义和发展历史?3、人机工程学到底研究什么?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5、了解人机工程学学科体系有什么意义?第2章:1、感觉与知觉的定义;2、感觉与知觉的相同点与区别及其关系;3、知觉的基本特性;4、视觉与本体感觉的定义;5、视野(包括垂直面与水平面内视野与色觉视野)的定义;6、本体感觉的种类。
7、人的个性心理类型及含义。
第3章:1、人类环境行为的类型,形成的因素。
2、环境行为特征、基本模式。
3、人的行为习性。
4、人的行为模式的分类及其要点。
5、环境行为的空间分布包括那些方面?空间分布图形、分布规律、空间状态和空间尺度、空间设计概念和空间组合。
第4章:1、什么是人体测量学?2、你熟悉总体、样本、均值、标准差、适应域、百分位、百分位数的含义吗?3、人体尺寸的应用原则主要掌握什么数据?4、设计一套你认为最合理的上课课桌、桌椅。
(效果图与简单结构工程图)第5章:1、天然采光主要考虑那些因数?2、色彩在室内环境气氛中所起的作用与方法?3、什么是空间界面设计?质地设计的原则与方法?4、空间形成的原因?5、空间构成的分类?6、空间视觉特性的分类?7、什么是空间旷奥度?它的视觉特性?第6章:1、工业设计活动的层面。
2、消费者的类型、消费者心理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消费者的行为规律和满意度。
3、工业设计与消费者的关系。
第7章1、工作椅设计:根据人体尺寸及椅子设计原则,分析目前学生用椅的缺点,设计一种适合学生用的椅子。
请注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其他椅子。
2、根据手握工具的设计原则,设计一种新型鼠标,并分析其设计根据。
第8章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1、作业岗位有哪三种?2、作业岗位的选择的要求及原则?3、手工作业岗位类型有哪三种?4、手作业岗位尺寸设计与人体及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有哪些?5、视觉显示终端作业岗位的人机界面包括哪几个界面?6、作业面高度设计的原则是什么?7、作业空间布置考虑顺序如何?第9章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1、试述影响影响热环境的要素?2、过冷、过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3、根据环境因素试分析高考时间从7月初调整到6月初是考虑了哪些因素?4、试分析光环境对安全的影响。
第一章人机工程学概论(习题)1、简述人机工程学的定义2、举出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人机工程学相关的例子3、说出人机工程学科常见的名称4、简要地说明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5、讲述人机工程学发展的4个阶段6、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关系?7、随机列举数种产品,初步分析其中存在的人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第二章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习题)1、什么是人体测量学?人体测量中的主要统计函数?2、常用的人体测量仪器有哪些?3、人体测量立姿要求?4、人体尺寸数据的特征有哪些?5、人体尺寸分布状况的描述方法?6、学会查人体尺寸表。
成年男子坐姿两肘间宽大于473mm的人所占百分位数是多少?7、求华南地区男子(18-55)胸围的P98百分位数8、人体测量数据应用的原则?9、产品人体尺寸设计的方法与步骤?10、人体尺寸修正量的意义及构成。
11、举例说明实际中需要心理修正量的设计实例。
12、公共汽车顶棚的扶手横杆高度应属于哪一型产品尺寸设计?13、请确定火车卧铺铺长的最小功能尺寸和最佳功能尺寸?第二章人的感知与运动特征(习题)1、什么叫视野及视野的分类?2、什么叫视觉的暗适应与明适应?3、造成眩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视觉的特征有哪些?5、听觉的特征?6、什么叫听觉的掩蔽效应?7、触觉的特征?8、如何提高人的信息处理能力?9、什么是操纵力?手与脚的操纵力有哪些特点?10、什么是反应时间?如何缩短反应时间?11、肢体的运动输出特性主要有那些方面?12、影响运动准确性的因素有那些?13、操作运动准确性要求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第三章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习题)1、什么是感觉、知觉?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3、感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4、什么是感觉阈限?有哪几种?5、知觉有哪几种?主要特征?6、视错觉的种类及其在在设计中的作用?7、注意、记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8、人对产品的知觉、记忆、注意的特征?第四章人机的信息界面设计(习题)1、什么是人机的信息界面,信息界面模型?2、在人机系统中,信息显示的方式及特征?3、简述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第八章作业空间设计第一节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作业空间设计时,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1.根据生产任务和人的作业要求,首先应总体考虑生产现场的适当布局,避免在某个局部的空间范I制内,把机器、设备、工具和人员等安排得过于密集,造成空间劳动负荷过大。
然后再进行各局部之间的协调。
在作业空间设计时,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
若总体布局不好,就不能保证每个局部都有适当的作业空间。
而只保证个别局部有适当的作业空间,也不能保证整个工作系统的安全、高效、舒适与方便的人机工程学要求。
因此,必须正确协调总体设计与局部设计相互之间的关系。
2.作业空间设计要着眼于人,落实于设备。
即结合操作任务要求,以人员为主体进行作业空间的设计。
也就是首先要考虑人的需要,为操作者创造舒适的作业条件,再把有关的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和工具等)进行合理的排列布置。
否则往往会使操作者承受额外的心理上的和体力上的负担,其结果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往往不经济、也不安全。
考虑人的活动特性时,必须考虑人的认知特点和人体动作的自然性、同时性、对称性、节奏性、规律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在应用有关人体测量数据设计作业空间时,必须合格证至少在90%的操作者中具有适应性、兼容性、操纵性和可达性。
第二节工作空间人体尺寸及应用原则1.工作空间立姿人体尺寸(6项)2.工作空间坐姿人体尺寸(5项)2.工作空间跪姿、俯卧姿、爬姿人体尺寸(6项)第三节工作空间设计一、工作空间设计的一般原则在GB/T 16251-1996《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中,给出了工作空间设计的以下一般性原则:1)操作高度应适合于操作者的身体尺寸及工作类型,座位、工作面(工作台)应保证适宜的身体姿势,即身体躯干自然直立,身体重量能得到适当支撑,两肘置于身体两侧,前臂呈水平状。
2)座位调节到适合于人的解剖、生理特点。
3)为身体的活动,特别是头、手臂、手、腿、脚的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4)操纵装置设置在肌体功能易达或可及的空间范I韦I内,显示装置按功能重要性和使用频度依次布置在最佳或有效视区内。
人机工程学第4章作业空间布局与工位设计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机器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研究如何设计合理的作业空间布局和工位设计,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人机工程学中的相关概念和原则,并探讨如何应用这些原则来设计合理的工作环境。
首先,作业空间布局是指将工作环境中的各个元素按照合理的方式布置,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布局的合理性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工作任务的特性、工作人员的身体尺寸和工作习惯等。
在进行作业空间布局时,人机工程学提供了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首先,作业空间布局应该考虑工作任务的特性。
不同的工作任务需要不同类型的工作空间和设备。
例如,需要进行大量操作的工作需要提供足够的工作面积和适当的操作间距,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自由操作。
而需要进行集中思考和分析的工作则需要提供相对安静的工作区域,以减少干扰和噪音。
其次,作业空间布局应该考虑工作人员的身体尺寸和工作习惯。
不同身体尺寸的工作人员需要不同高度和宽度的工作空间。
此外,还应该尽量减少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不必要的身体运动和转身的情况,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工作错误。
此外,工位设计是作业空间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工位设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在工位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工作任务的特点、工作人员的身体尺寸和工作习惯等因素。
首先,工位设计应该遵循人机工程学的原则。
工位的高度、倾斜角度和操作方式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以确保工作人员可以舒适地进行工作。
例如,工位的高度应该使得工作人员的姿势保持自然和舒适,手臂可以轻松地进行操作,肩膀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压力。
其次,工位设计应该考虑工作人员的安全。
工位上应该提供适当的防护设施,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例如,在需要进行高温操作或有化学品的工作环境中,应该提供适当的防护设备,以保护工作人员免受伤害。
最后,工位设计应该考虑工作人员的便利性。
工位上应该提供足够的储存空间,以方便工作人员存放和取用工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