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_园艺_专业复习题事业单位考试可用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15
园林专业事业单位考试模拟试卷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农艺类专业高职考试模拟试卷本试卷共八大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用蓝色或黑色水笔或钢笔答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1.乳油的杀虫效果高于水剂,是由于昆虫体壁具有()A.延展性B.疏水性C.坚硬性D.亲水性2.利用有益生物或有益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是()A.农业防治法B.物理防治法C.生物防治法D.化学防治法3.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染色体数目和性状的最佳时期是()。
A.间期B.中期C.后期D.末期4.口器为刺吸式或舔吸式,前翅膜质,翅脉简单,后翅退化为平衡棒的是()。
A.直翅目B.同翅目C.膜翅目D.双翅目5.下列属于无性孢子的是()A.子囊孢子B.胞囊孢子C.接合孢子D.担孢子6.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B.高尔基体C.微粒体D.质体7.下列属于病症类型的是()A.畸形B.粉状物C.腐烂D.斑点8.以浙江、山东沿海和长江流域一代发病最重,既可在果园中造成烂果、落果,又可以在储运中传染危害的病害是()A.桃缩叶病B.桃褐腐病C.柑橘溃疡病D.葡萄霜霉病9.下列属于日中性的植物是()A.燕麦B.烟草C.荞麦D.棉花10.沤肥在沤制时要经常保持()的浅水层,有利于加快腐熟。
A.2--3厘米B.3--5厘米C.5--6厘米D.6--7厘米11.土壤有机质的主体是()A.秸秆B.糖类C.动物残体D.腐殖质12.()的花絮属于伞形花序。
A.白菜B.樱桃C苹果.D.车前草13.良好的土壤中毛管空隙度与非毛管空隙度之比以()为宜。
A.2:1B.3:1C.1:2D.2:314.植物茎叶暗绿或呈紫红色,生育期延迟是()元素的缺乏症。
A.氮B.磷C.锌D.铁15.百合属于()A.块茎B.球茎C.鳞茎D.根状茎16.以下不属于C4植物是的()A.大豆B.玉米C.甘蔗D.高粱17.酸性土壤通常通过施用()来进行改良。
一、单选1. 目前中国果树的总产量已居世界(A)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2. 由受精的合子发育而来的是(B)A.种子B.胚C.胚乳D.种皮3. 一年生园艺植物(A)为异养生长阶段。
A.种子发芽期B.幼苗期C.发棵期D.开花结果期4. 下面属于真果的果实为(D)A.苹果B.梨C.向日葵D.桃5. 一年生园艺植物(D)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矛盾为突出。
A.种子发芽期B.幼苗期C.发棵期D.开花结果期6. 材料一般具有特长性状,但由于有较严重的缺点而不能马上得到利用的植物资源是(D)A.本地品种资源B.外地品种资源C.野生植物资源D.人工创造的'植物资源2022 年园艺考试题及答案7.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常被用于综合性状比较优良,只有少数性状需要改造的品种改良上的杂交方式是(B)A.单交B.回交C.添加杂交D.合成杂交8.在木本植物中,为植物生长、开花结果提供营养的主要是(A)A.普通营养枝B.徒长枝C.细弱枝D.叶丛枝9.在黄瓜生产中,常用(D)处理,来促进雌花分化。
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乙烯利10.在园艺植物的落花落果中,果树上称为6月落果的是指(G)A.第一次落果B.第二次落果C.第三次落果D.第四次落果11.长日照处理,促进(B)植物早开花。
A.短日照植物B.长日照植物C.热带植物D.中性植物12.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在育种中应重视培育(C)品种。
A.品质髙的品种B.不同成熟期的品种C.抗病性品种D.抗逆性品种13.性状选择中,根据性状的相对重要性顺序排列,先按第一重要性状进行选择,然后在入选株内按第二性状进行选择,顺次累进的方法为(D)A.多次综合评比法B.加权评分比较法C.分次分期淘汰法D.分项累进淘汰法14.原产低纬度地区的低温长日性植物引到高纬度地区种植,生育期会(A)A.缩短B.延长C.不变D.不确定15.原产高纬度地区的低温长日性植物引到低纬度地区种植,生育期会(A)A.延长B.缩短C.不变D.不确定16.原产高纬度地区的高温短日照植物引到低纬度地区种植,生育期会⑻A.延长B.缩短C.不变D.不确定17.原产低纬度地区的高温短日照植物引到高纬度地区种植,生育期会⑻A.缩短B.延长C.不变D.不确定18.芽变既有形态特征的变异,也有生物学特性的变异,这就是(A)A.芽变的多样性B.芽变的重演性C.芽变的嵌合性D.芽变的局限性19.同一品种相同类型的芽变可以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单株上发生,这就是(B)A.芽变的多样性B.芽变的重演性C.芽变的嵌合性D.芽变的局限性20.果树整形修剪中,适宜喜光性树种的树形为(G)A.有中心干形B.多中心干形G.开心形D.篱壁形和棚架形二、名词解释1.园艺:主要指园艺生产的农业技术。
第一章园林简史第一节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史一、单项选择题1.秦代皇家园林的( C )基本走开了先秦在园林始创期的那种“蓄草木、养禽兽”的单一模式。
A 未央宫B大明宫C上林苑D西苑2.以下那个是汉代的皇家宫苑?(A)A 未央宫B大明宫C上林苑D西苑3.以下那个是隋代的皇家宫苑?(D)A 未央宫B大明宫C上林苑D西苑4.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宫苑分置,兼作政治活动的行宫御苑是唐代的( B )。
A 未央宫B华清宫C上林苑D西苑5.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个人园林?( B )A 秦代B西汉 C唐代 D明清6.唐代李格非的著作是( B )。
A《洛阳伽蓝记》B《洛阳名园记》C《园冶》D《创立法式》7.皇家园林和个人园林共同遵行的基根源则是(B)。
A 华美华彩B浑然天然C讲究规则D规模弘大二、多项选择题1.世界园林的 3 大门派是( ABC )。
A 东方B西亚C欧洲D中国E美国2.以手下于唐代皇家园林代表的是(ABC)。
A 大明宫B华清宫C兴庆宫D圆明园E寄畅园3.以下哪些属于清代皇家园林“三山”?( ABC)A 万寿山B香山 C玉泉山D五台山E峨眉山4.以下哪些属于清代皇家园林“五园”?( ABCDE)A静宜园 B静明园C清漪园(颐和园)D畅春园E圆明园5.以下哪些属于江南个人园林?(ABCD)A 个园B片石山房C拙政园D网师园E恭王府6.皇家园林的主要特色是( ABCDE)。
A 规模大B 造园手法凑近写实C 设有宫殿D 风格华美华彩E 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7. 江南个人园林的造园特色包括( ABCDE A 规模较小 B 曲折有致 C 有水园亭活)。
D园主是官僚兼地主或富豪E园主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三、判断题1.未央宫是我国秦代出名宫殿。
(错,汉)2.先秦园林始创期的模式为“蓄草木、养禽兽”。
(对)3.北宋由国家宣告的工程做法专著是《创立法式》。
(对)4.秦代园林中最出名的上林苑。
(对)5.圆明园建立于我国明朝。
(错,清)四、简答题1.皇家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什么?皇家园林的主要特色: 1. 规模都很大,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损低益高,十分注意与原有地形地貌的亲近配合,更加侧重选址,造园手法近于写实; 2. 皇家园林几乎都有宫殿,集中的宫殿区常在园林入口处,用于听政,供居住用的殿堂则散布在园内; 3. 艺术风格华美华采,具皇家气象。
园艺职业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植物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A. 月季B. 菊花C. 玫瑰D. 荷花答案:B2. 园艺中常用的杀菌剂有哪些?A. 硫酸铜B. 尿素C. 磷酸二氢钾D. 硝酸铵答案:A3. 植物生长所需的三要素是什么?A. 氮、磷、钾B. 碳、氢、氧C. 钙、镁、硫D. 铁、锰、锌答案:A二、填空题4. 园艺植物的修剪通常在_________期进行,以促进植物的分枝和生长。
答案:休眠5.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片的_________层。
答案:叶绿体6. 园艺中常用的有机肥料包括_________、堆肥和绿肥等。
答案:动物粪便三、判断题7. 所有植物都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生长。
()答案:错误8. 土壤的pH值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答案:正确9. 园艺中,植物的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0. 简述园艺中常见的几种灌溉方式及其特点。
答案:园艺中常见的灌溉方式包括滴灌、喷灌和漫灌。
滴灌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通过管道直接将水输送到植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
喷灌适用于大面积的园艺区域,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喷洒到植物上,增加空气湿度,同时减少土壤板结。
漫灌是传统的灌溉方式,通过灌溉沟渠将水引入田地,但这种方式耗水量大,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
11. 描述园艺中植物修剪的目的和基本方法。
答案:植物修剪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植物健康生长,调整植物形态,提高果实或花朵的产量和质量。
基本方法包括疏枝、短截、整形和去除病弱枝等。
疏枝是去除过密的枝条,以增加通风透光性;短截是剪去枝条的一部分,以促进侧枝生长;整形是调整植物的整体形态,使其更加美观;去除病弱枝则是剪去病虫害或生长不良的枝条,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五、论述题12. 论述园艺中的土壤改良方法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答案:土壤改良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措施,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深翻、施用有机肥料、添加矿物质肥料、调节土壤pH值等。
园艺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园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植物的栽培技术B. 植物的遗传育种C. 植物的病虫害防治D. 植物的化学分析答案:D2. 园艺作物的分类中,以下哪个不属于果树类?A. 苹果B. 葡萄C. 番茄D. 樱桃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园艺作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A. 氮B. 磷C. 钾D. 铁答案:D4. 园艺作物的修剪技术中,以下哪项不是修剪的目的?A. 促进分枝B. 增加果实产量C. 减少病虫害D. 增加植物高度答案:D5. 园艺作物的嫁接技术中,以下哪个不是嫁接的方法?A. 枝接B. 芽接C. 根接D. 叶接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园艺作物的繁殖方式?A. 种子繁殖B. 分株繁殖C. 扦插繁殖D. 嫁接繁殖答案:D7. 园艺作物的灌溉技术中,以下哪个不是灌溉的方法?A. 滴灌B. 喷灌C. 漫灌D. 干灌答案:D8. 以下哪个不是园艺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A. 物理防治B. 化学防治C. 生物防治D. 心理防治答案:D9. 园艺作物的土壤管理中,以下哪个不是土壤改良的方法?A. 深翻B. 施用有机肥C. 施用化肥D. 排水答案:C10. 园艺作物的温室栽培中,以下哪个不是温室的作用?A. 提供适宜的温度B. 提供适宜的光照C. 提供适宜的湿度D. 提供适宜的风力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园艺作物的栽培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土壤管理、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12. 园艺作物的嫁接技术中,________嫁接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答案:枝接13. 园艺作物的繁殖技术中,________繁殖是利用植物的根进行繁殖。
答案:根接14. 园艺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中,________防治是一种环保的防治方法。
答案:生物15. 园艺作物的土壤管理中,________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
农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评结合及以考代评考前复习资料园艺类(带※的作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2)。
(1)合轴分枝(2)平轴分枝(3)水平分枝(4)直立分枝*2(3)。
(1)水平分枝(2)平轴分枝(3)合轴分枝(4)直立分枝3(1)品种,以便充分合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1)直立状(2)披张状(3)半披张状(4)均可4为直立状、披张状和半披张状三种。
通常常规茶园可选用(2)品种,以便充分合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1)直立状(2)半披张状(3)披张状(4)均可5(3)(1)芽体膨大、鱼叶展开、鳞片开展、真叶展开、驻芽形成;(2)芽体膨大、鳞片开展、鱼叶展开、驻芽形成、真叶展开;(3)芽体膨大、鳞片开展、鱼叶展开、真叶展开、驻芽形成;(4)芽体膨大、鳞版开展、真叶形成、鱼叶展开,驻芽形成。
6(4)。
(1)三月上旬(2)六月上旬(3)八月上旬(4)十月上旬7(1)。
(1)酸性土壤(2)碱性土壤(3)中性土壤(4)均可83—4月上旬剪去(3)作为春季插穗,(1)春梢(2)夏梢(3)秋梢(4)冬梢96月间剪去(1)为夏季插穗。
(1)春梢(2)夏梢(3)秋梢(4)冬梢108月剪去(2)作为秋季插穗。
(1)春梢(2)夏梢(3)秋梢(4)冬梢*11(1)。
(1)采单芽,一芽一、二叶初展(2)采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3)采一芽四、五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4)均可采摘12(2)。
(1)采单芽,一芽一、二叶初展(2)采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3)采一芽四、五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4)均可采摘13(3)。
(1)采单芽,一芽一、二叶初展(2)采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3)采一芽四、五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4)均可采摘14(3)。
(1)生长旺盛时期(2)生长时期(3)休眠期(4)生长初期15(3)采。
(1)鳞片(2)鱼叶(3)真叶16(3)采,第二轮是留鱼叶采。
(1)鳞片(2)鱼叶(3)真叶(4)对夹叶17(2)采。
1.作物的分类・、植物学分类即按植物科、属、种分类,一般用双名法对植物进行命名,称为学名。
例如小麦属禾木科,第一个字为属名,第二个字为种名,第三个字为命名者的姓氏缩写。
这种分类对了解和认识作物的植物学特征的异同以及研究其器官发育有重要意义。
一:、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一)按作物感温特性分类可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
喜温作物在全生育期中需要的积温都较高,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C左右,最适温度为20〜25C,最高温度为30〜35C,如稻谷、玉米、高粱、甘薯、棉花、烟草、甘蔗、花生、粟等。
耐寒作物全生育期需要的积温比较低,生长发育最低温度在1〜3°C左右,最适12〜18C,最高26〜30C,如小麦、大麦、马俭薯、黑麦、汕菜、蚕豆等。
(二)按作物对光周期反应特性分类E.分为长口照作物、短口照作物、中口照作物和定口照作物。
凡适宜在口长变长时开花的作物称长口照作物,如麦类作物、油菜等。
凡适宜在口长变短时开花的作物称短口照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甘薯、棉花、烟草等。
开花与口长没有关系的作物称中口照作物,如养麦、豌豆等。
定口照作物要求有一定时间的口长才能完成其生有周期,如甘蔗的某些品种只有在12h45min的LI长条件下才能开花,长于或短于这个I」长都不开花。
(三)按作物对CO2同化途径分类E分为C3作物、C4作物和CAM (景天酸代谢)作物。
三、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企分类()粮食作物(1)禾谷类作物。
绝大部分属禾木科。
养麦属蓼科。
麦类、稻、玉米、谷了等属此类o (2)豆类作物。
属豆科。
主要提供植物性蛋白。
如大豆、绿豆、小豆、蚕豆等。
(3)薯芋类作物。
属于不同的科属,主要生产淀粉类食物。
常见的有甘薯、马俭薯。
(.)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勉(1)纤维作物。
其中有种子纤维:如棉花;韧皮纤维:如红、黄麻;叶纤维:如龙舌兰麻。
此外,还有按作物播种季节分为春播1.东北大豆、春麦、 玉米、甜菜区2.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3.黄淮海棉、麦、汕、 烟、果区4.长江中下游稻、棉、汕、桑、茶区 5.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桔区 6.华南双季稻、甘蔗、热带作物区 7.川陕盆地稻、 玉米、薯类、桑、柑桔区8.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 10.青藏高原青棵、小麦、油菜区作物的生存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总是呈现若干次显著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园艺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果树栽培学分类:是按常绿果树和落叶果树再结合果实的构造及果树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类。
2.蔬菜产品器官分类:按蔬菜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分5类。
3.蔬菜农业生物学分类:把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特点结合起来。
4.单性结实:是子房未受精而形成果实的现象,可分为自发性单性结实和刺激性单性结实两种。
5.一年生花卉:当年播种开花结实枯死完成生命周期的花卉。
6.二年生花卉:上年播种来春夏开花结实完成生命周期的花卉。
7.花芽分化:是指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
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形态标志。
8.花芽分化临界期的主要变化:是营养物质的积累、基因的活化、信息传递与调节物质的变化。
9.花芽分化类型:1夏秋(分化一年一次,在69月苹果桃梅)2冬春(白菜甘蓝芹菜)3当年一次分化,一次开花型(菊花萱草芙蓉)4多次分化型(枣四季橘葡萄)5不定期分化型(凤梨万寿菊百日草)10.控制花芽分化的农业措施;通过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及环境条件的合理控制,改变植物体的营养条件及内源激素水平,平衡植物各器官间的生长发育关系,从而控制花芽形成数量及花芽分化的时期,确保花芽分化的质量。
11.促进花芽分化:选用合适的矮化砧木、能控制幼树的过旺营养生长:减少N 肥施用量,减少土壤供水;对幼树适当的整形修剪,如轻剪或长放、环剥、刻芽和拉枝等;对子生长过旺的树或幼树,在花诱导其间喷施号定浓度的多效唑一类的植物生长延缓剂,能增加花芽分化的数量;对于大年果树采用疏花和疏果措施可增加小年的花芽数量和质量。
12.抑制花芽分化:与促进花芽分化的措施相反,能促进营养生长的措施便可抑制花芽分化。
如多灌水,多施氮肥,多留果:修剪时多短截,适当重剪;喷施促进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和生长素类物质等,都能抑制花芽分化,减少第二年的开花数量。
13.生命周期:植物的生长发育存在明显的周期现象,从生到死的生长发育全过程。
园艺学专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要素是什么?A. 光、水、空气B. 土壤、肥料、水分C. 温度、湿度、光照D. 氮、磷、钾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园艺作物的主要分类?A. 果树B. 蔬菜C. 花卉D. 粮食作物答案:D二、填空题1.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_________。
答案:叶绿体2. 园艺作物的繁殖方法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三、简答题1. 简述园艺作物的栽培技术要点。
答案:园艺作物的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 选择合适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
- 合理施肥,确保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 适时灌溉,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
- 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 适时修剪,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2. 描述园艺作物的采后处理流程。
答案:园艺作物的采后处理流程通常包括:- 收获:在适当的成熟度进行收获。
- 清洗:去除表面的泥土和杂质。
- 分级:按照大小、形状、颜色等进行分级。
- 包装: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以保护作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伤。
- 储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延长保质期。
- 运输:采用合适的运输方式,确保作物新鲜度。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园艺技术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的作用。
答案:现代园艺技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利用生物技术,如基因编辑,培育高产、抗病、抗虫的品种。
- 应用精准农业技术,如遥感监测和智能灌溉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如无土栽培和水培,减少土壤传播的病害。
- 实施病虫害综合管理策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安全性。
- 利用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优化作物生长环境和管理决策。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园艺农场在种植番茄时遇到了病虫害问题,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可能的原因包括:- 病虫害的自然传播,如昆虫携带病原体。
1.作物的分类一、植物学分类即按植物科、属、种分类,一般用双名法对植物进行命名,称为学名。
例如小麦属禾本科,第一个字为属名,第二个字为种名,第三个字为命名者的姓氏缩写。
这种分类对了解和认识作物的植物学特征的异同以及研究其器官发育有重要意义。
二、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一)按作物感温特性分类可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
喜温作物在全生育期中需要的积温都较高,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温度为30~35℃,如稻谷、玉米、高粱、甘薯、棉花、烟草、甘蔗、花生、粟等。
耐寒作物全生育期需要的积温比较低,生长发育最低温度在1~3℃左右,最适12~18℃,最高26~30℃,如小麦、大麦、马铃薯、黑麦、油菜、蚕豆等。
(二)按作物对光周期反应特性分类可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日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
凡适宜在日长变长时开花的作物称长日照作物,如麦类作物、油菜等。
凡适宜在日长变短时开花的作物称短日照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甘薯、棉花、烟草等。
开花与日长没有关系的作物称中日照作物,如荞麦、豌豆等。
定日照作物要求有一定时间的日长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如甘蔗的某些品种只有在12h45min的日长条件下才能开花,长于或短于这个日长都不开花。
(三)按作物对CO2同化途径分类可分为C3作物、C4作物和CAM(景天酸代谢)作物。
三、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一)粮食作物(1)禾谷类作物。
绝大部分属禾本科。
荞麦属蓼科。
麦类、稻、玉米、谷子等属此类。
(2)豆类作物。
属豆科。
主要提供植物性蛋白。
如大豆、绿豆、小豆、蚕豆等。
(3)薯芋类作物。
属于不同的科属,主要生产淀粉类食物。
常见的有甘薯、马铃薯。
(二)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1)纤维作物。
其中有种子纤维:如棉花;韧皮纤维:如红、黄麻;叶纤维:如龙舌兰麻。
(2)油料作物。
常见的有花生、油菜等。
(3)糖料作物。
南方有甘蔗、北方有甜菜。
(4)其它作物(有些为嗜好作物)。
烟草、茶叶、咖啡等。
(三)饲料及绿肥作物苜蓿苕子紫云英三叶草草木樨黑麦草苏丹草红萍水葫芦水浮莲(四)药用作物三七天麻人参黄连枸杞何首乌灵芝上述分类中,有些作物有多种用途。
根据需要,同一作物,有时被划在这一类,有些被划在另一类。
此外,还有按作物播种季节分为春播(夏播)作物和秋播(冬播)作物。
按收获季节分为夏熟作物和秋熟作物。
按播种密度和田间管理可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等。
2.我国种植业分区1.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2.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3.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4.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5.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桔区6.华南双季稻、甘蔗、热带作物区7.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桑、柑桔区8.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10.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3.作物的生育期及生育时期的概念1.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的时间称为作物的生育期,以天数表示。
2.作物的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总是呈现若干次显著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目前,各种作物的生育时期划分方法尚未完全统一。
几种主要作物的生育时期小麦出苗、分蘖、起身、拨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
豆类出苗、开花、结荚、鼓粒、成熟等期棉花出苗、现蕾、开花,吐絮等期甘薯出苗、采苗、栽插、分枝、封垄、落黄、收获等期。
4.感温性、感光性的定义(温光反应特性)所谓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又称感温性、感光性)是指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的特性。
一些二年生作物,如冬小麦、冬黑麦、冬油菜等,在其营养生长期必须经过一段较低温度诱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
这段低温诱导也称为春化。
依据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通过春化对低温的范围和时间的要求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冬性类型、半冬性类型和春性类型3类。
1. 作物的感温性作物花器分化和形成除需要一定温度诱导外,还必需一定的光周期诱导,不同作物品种需要一定光周期诱导的特性称为感光性:2.(1)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
如果适当延长黑暗,缩短光照可提早开花。
相反,如果延长日照,则延迟开花或不能进行花芽分化。
属于这类作物的有大豆、晚稻、黄麻、大麻、烟草等。
(2)长日照作物日照长度长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
如果延长光照缩短黑暗可提早开花。
而延长黑暗则延迟开花或花芽不能分化。
属于这类作物的有小麦、燕麦、油菜等。
(3)日中性作物开花之前并不要求一定的昼夜长短,只需达到一定基本营养生长期,在自然条件下四季均可开花,如荞麦等。
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如不同水稻品种基本营养生长期的变化幅度为15~60天。
不同春播甘蓝型油菜品种基本营养生长期的变化幅度为24~27天。
不同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各异,这种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称为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4.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水稻对温光的反应特性表现为感光性(短日照缩短生育期)、感温性(高温缩短生育期)和基本营养生长性(高温短日照都不能改变营养生长日数的特性)。
作物的生长中心是指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生长势较强、生长绝对量和相对量都较大的器官。
处于生长中心的器官,对光合产物需求迫切,竞争能力强,因而同时也是全株有机养分输入中心和养分分配中心。
不同生育阶段的生长中心器官类型不同,其代谢特点亦不同。
5.产量的构成因素二、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作物产量= 单位面积株数×单株产品器官数×产品器官重量谷类作物产量=穗数谷×单穗粒数×粒重类作物产量=穗数×每穗结实粒数×粒重豆类作物产量=株数×每株有效荚数×每荚实粒数×粒重薯类作物产量=株数×每株薯块数×单薯重棉花(皮棉) 产量= 株数×每株有效铃数×每铃籽棉重×衣分(一)产量构成因素油菜产量=株数×每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粒重甘蔗产量=有效茎数×单茎数烟草产量=株数×每株叶数×单叶重绿肥作物产量=株数×单株重(二)产量形成的特点1.以收获营养器官为目的的作物麻类作物、烟草和饲料作物,收获产品是茎、叶,主要在营养生长期收获.。
薯类作物以地下部肥大的薯块(块根或块茎)作为栽培的主要收获物。
2.以收获种子为目的的作物(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经历完整的生育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按穗数、穗粒数和粒重顺序完成,而穗数和粒数形成又是重叠进行的。
(2)双子叶作物一般而言,单位面积的果实数取决于密度和单株成果数。
因此,自播种出苗(或育苗移栽)就已开始形成,中后期开花受精过程是决定阶段,果实发育期是巩固阶段。
其中大豆、棉花、蓖麻、花生可分为一种类型,它们的花果在植株上下各部都有(花生主要在下部),都是边开花结果,边进行营养器官生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比较突出,容易发生蕾花果的脱落(花生则是果针能否入土和发育饱满的问题),结果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另一类作物如向日葵、红花、油菜,芝麻、亚麻等,它们的果实着生在植株顶部或上部(芝麻),在营养生长基本结束或结束之后(芝麻还有小部分营养生长)才开花结实,先开的花较易结实,后开的花常因环境已不适或植株衰老而不能结实。
先结的果实中结籽率高低常成为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三、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一)作物产量现状和潜力作物光合性能作物产量=[(光合面积X光合强度X光合时间)—呼吸消耗] X 光合产物分配利用这五个方面称为光合系统的生产性能或光合性能。
提高作物产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善光合性能,关键是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改善光合性能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叶片吸收转化太阳能的能力(一)生物产量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的总量,即整个植株(一般不包括根系)的干物质全量称为生物产量。
组成作物体的全部干物质中,有机物质占总干物质的90%~95%,其余为矿物质。
因此,光合物质生产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
(二)经济产量经济产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
由于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不同,不同作物所提供的产品器官也各不相同。
同一作物因利用目的的不同,产量概念也随之变化。
如玉米作为粮食作物时,其产量是指籽粒;作为饲料作物时,其产量包括叶、茎、果穗等全部有机物质。
(三)经济系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率。
在正常情况下,经济产量的高低与生物产量成正比,尤其是收获茎叶为目的的作物。
收获指数是综合反应作物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水平的一个通用指标。
6.光能利用率的定义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所含的化学能,占同一期间同面积上入射太阳辐射能的百分率称为光能利用率。
7.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1)漏光损失。
(2)光饱和浪费。
已知稻麦光饱和点约为全日照的1/3~1/2,更强的光不能提高光合速率,而形成浪费。
事实上,光强在光饱和点以前,光合速率已不随光强成比例地增加,说明那时光能已不能被充分利用而被浪费。
即使群体的光饱和点较高,甚至在全日照下仍未饱和,但上部叶层仍因光饱和而有浪费,下部则因光照不足而达不到应有的光合速率。
(3)条件限制。
有时由于环境条件不合适,如温度过高过低,水分过多过少,某些矿质元素缺乏,CO2供应不足,以及病虫害等等,一方面会使光合能力不能充分发挥,限制了光能利用;另一方面会使呼吸消耗相对增多,最终使产量降低8.提高光能利用率途径1.选育高光合效率的品种2.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截获量3.降低呼吸消耗4.改善栽培环境和栽培技术9.作物品质的形成一)作物品质的概念(二)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1.形态指标2.理化指标)(三)食用品质(四)营养品质(五)工艺品质(六)作物的加工品质10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同时而且不断地供应和协调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和其他生活必需条件的能力。
11.土壤组成土壤是由固体(相)、液体(相)和气体(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物。
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约占土壤组成的50%。
其中土壤矿物质一般占95%以上。
矿物质既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又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土壤有机质部分包括处于不同分解阶段的各种动植物残体、施入的有机肥料以及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一般不足5%,但是,它在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特殊而又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