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应急预案

物流管理专业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国内国外物流专业发展情况概述 0

二、国外物流专业与国内物流专业对比分析情况 0

2.1 专业课程设置 (1)

2.2就业方向 (3)

2.3实训条件 (4)

2.4校企合作 (5)

2.4.1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 (6)

三、差距及原因分析 (10)

3.1国外物流职业教育 (10)

3.2我国物流职业教育 (11)

3.3与标杆专业差距分析 (11)

3.3.1日本流通科学大学 (11)

3.3.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13)

3.3.3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标杆专业的差距 (15)

四、下一步建设与改革规划 (16)

4.1发展目标 (16)

4.2重点改革任务 (17)

4.2.1 特色发展 (17)

4.2.2 专本协同发展 (19)

4.2.3 国际合作发展 (19)

4.2.4 “现代学徒制”发展 (20)

4.2.5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21)

4.3推进举措 (21)

4.3.1 优化师资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 (21)

4.3.2 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的方法 (22)

4.3.3 改进实践教学模式,融教学、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培养与社会服务为一体 (22)

4.3.4 完善实训条件,丰富专业实习教学模式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22)

4.3.5 开展与企业深度合作 (22)

4.3.6 创业模拟实践 (23)

4.3.7 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23)

一、国内国外物流专业发展情况概述

从国内外物流教育态势及发展来看,众多大学都开设了物流专业。

据统计,目前国外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218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2000年欧洲物流协会公布,在欧洲共有87所大学开展物流高等教育,其中54所大学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硕士和本科专业,另外33所院校在其他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的课程。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约有50多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欧洲、亚洲的众多大学,如德国科隆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流通经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到2008年,全国本科加上高职、中职院校,物流类专业在校生达70万人。目前,我国开设物流本专科教育的大专院校达160所,中专职高400多所。目前我国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约20 000人左右, 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从我国物流教育与人才需求的联系看,说明物流教育的发展仍然伴随着物流人才需求发展而发展。

二、国外物流专业与国内物流专业对比分析情况

2.1 专业课程设置

美国是物流概念的发祥地,也是物流教育强国之一,约有50多所高校都设有物流管理相关专业。以美国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我国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设置课程的目的为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课程设置过程中还会考虑市场需求导向与学生的就业倾向等因素,因此不同学院的物流专业课程通常既包含类似的物流基础知识,又因学院自身特点而各有侧重,对美国国内大专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通用课程及我国高职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通用课程设置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外物流课程设置比较

2.2就业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将成为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因而,物流类专业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乐观。

对国内外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对比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国内外物流专业就业对比

通过对国内外物流专业就业对比可发现,国内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大多集中在服务领域,较少甚至没有拓展至其他领域,就业岗位相对集中且低端;国外物流专业在培养学生是就注意拓展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故就业领域相对较广,不仅有服务业,还有制造业、卫生行业、零售业等,就业岗位扩展至制造业、零售业或卫生行业的物理管理岗。

2.3实训条件

德国“双元制”教育即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与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入学后随即进入企业进行参观,并从第二个学期开始学习实践课程。包括在物流实验室做物流项目实验、物流学实验、配送中心实验、物料流控制实验、物流系统规划等一系列实践课程,并通过实验、案例分析、虚拟游戏、角色扮演、项目教学等来完成物流实践学习。

美国高校通过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实践的机会来支持学生实习工作。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一些特殊的课程,请企业家进入课堂进行讲座,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完成相关短文。学生在校期间会参观一些生

产企业、物流企业以及配送中心等,结合相应的讲座介绍,让学生得到直观的认识;

从我国物流教育来看,各院校实践教学课程纷纷开设了许多软件类课程,包括ERP软件实验、供应链设计实验、采购软件实验、物流综合软件实验等课程,并在校内建设了物流实验室。但是在物流设施设备操作、仓储与配送等这类需要配套硬件设施的实践教学,以及需要企业配合完成的诸如物流设备操作、物流现场调度等现场操作训练,很多高职院校只能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来进行,学生没有真正融入到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无法实现。

表3 国内外物流专业实训条件对比

2.4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办学的成功经验之一,这种办

学模式经受了历史的考验,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上的明确分工、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的原则,其实质是通过产学、产教的合作,培养出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企业一线高级技术人才。

2.4.1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

(1)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办学形式。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的典型代表。这种校企合作形式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培养目标十分明确,而且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始终。二是无论是教师配备还是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都体现以企业为主的要求。三是办学经费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

(2)学校主导、企业支持的办学形式。美国的“学工交替”教育属于这种形式。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的特点,一是在培养目标上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工作训练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学生进行的是有薪的工作,不同于过去学校派学生到企业实习那种只能旁观不能动手的方式。四是政府强化企业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五是学校在给学生安排工作时主动适应企业的需要,尽可能考虑企业的要求,使企业接受学员工作成为其训练职工和选择新职工的人力资源事业的一部分。

(3)企业与学校合股的办学形式。这是发达国家扩大学校自主权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果。这种形式有别于其他校企合作办学形式之处在于:一是学校不再隶属地方教育当局,而成为自主办学、独立经营的实体。二是校企合作成为内部事务,不再停留在提供实习场所,接受学生工作等层面上,而是深入到学校管理与发展的各个方面,真正建立起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荣辱与共的关系。三是学校实行董事会制,基本上按照企业运转模式来运作学校发展。

(4)企业独立创办学校。这是一种完全由企业掌控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培养过程的方式。其特点:一是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创办与企业生产、经营基本一致的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培养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二是学校是企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过程和学生参加工作的过程融为一体。三是学生进校时同时具有了学校学生和企业徒工的身份,毕业后在企业工作。例如举世闻名的奔驰公司在国内设有多所职业学校,所招学员毕业考试合格才能在企业当专业工人,不合格者可再学习一次,还不合格者则予辞退。

2.4.2国内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建立由学校与行业企业有关领导、专家和教授组成的高职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内容和学时的安排等。

(2)以学校与企业合作、公立与民办结合等办学形式和机制开

展高职教育,为行业(企业)定向和委托培养、培训,并到本行业(企业)对口实习、顶岗实践。

(3)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模拟仿真企业生产现场环境开展实践训练与技术培训,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技术、管理专家等为兼职教师,把他们在生产第一线掌握的新技术、新规范充实到实践教学中去。

(4)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积极建立新的、独特的和稳定的校外基地,聘请有专长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高级技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向学生传授实践技能。

(5)通过建立实习基地、实习点或实习网等途径,为高职学生毕业实习或毕业论文(设计)提供实践场地,使高职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课题,真刀真枪地进行顶岗技术培训,并通过专业职业技术考核。

2.4.3与国外相比,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差距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这点,从政府到高校已达成共识。然而与国外校企合作相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形式至今仍基本上处于中浅层次阶段,与深层次的合作阶段相距甚远。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的认识与实践,无论是政府、行业(企业)、还是学校本身,都还处于“叶公好龙’阶段。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的短期行为,学校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校企合作机制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运行中。

(2)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真正的校企合作应是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从这点上看,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还相距甚远。

(3)在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今天,我国的行业和企业仍处于改制和转型之中,要想寻求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能全面满足教学需要的企业很难。如何既保持教学的完整性、系统性,又能与企业合作,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实践方式,适应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是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4)企业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学校追求的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性和风险性。如何避免市场经济的诱惑给学校造成的消极影响,防止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5)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无论是在校企合作方面还

是在校办产业(实业)方面都难以达到高水平。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等方面都须寻求新的出路和突破口。

三、差距及原因分析

近几年我国物流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把物流专业人才列为全国十二类技能型紧缺人才之一。而且一个物流专家的培养要经过相当长的实际经验的磨练,而不是经过高等教育就能一蹴而就,因此职业教育为推进高级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3.1国外物流职业教育

国外物流行业协会和有关高校都十分注重开展物流职业教育,课程涉及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描述和课程大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员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课程。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培训体系,包括建立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要求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考试合格获得工程师资格后,才能从事相关物流工作。如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职位。有关调查统计了美国物流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的情况。大约22%的人有正式的资格证书。日本物流系统协会也一直在开办“物流管理士”、“国际物流管理士”等资格培训班、研修班。英国在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体制方面以ILT物流认证体系为标准。ILT

认证是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推出的物流和运输认证,其标准及相应的培训课程已被世界上众多国家广泛采用。另外各高校也开展物流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物流教育机会给社会大众。

3.2我国物流职业教育

由于我国物流需求旺盛,物流人才紧缺,在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条件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等职业院校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是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各院校只看到物流需求的旺盛,而没有考虑到实际的物流教学条件,没有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等,绝大多数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是近一﹑两年开办起来的,因此相当一批院校缺乏相应的物流教学管理经验、物流教学相关设施和设备。学校盲目开设物流专业,在专业目标上定位不明确,物流教材不统一没有代表性,物流课程设置混乱,又由于物流专业教师实践经验匮乏,以至于我国物流职业教育缺乏专长及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难适应企业的需求。因此,目前一方面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物流人才,物流人才缺口严重。

3.3与标杆专业差距分析

3.3.1日本流通科学大学

日本神户流通科学大学建设的初期是中内功的王朝时代,曾在日本打造出了物流神话,此大学创建时属于中内功的大日本流通科学大学荣公司旗下大学。2008年因为经济危机,大荣被迫跟其他公司合并,此大学才最终被分离出来。物流管理教育属于流通科学大学的商学部,学校致力培养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畏惧,和任何人都能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并且在逆境中仍然能坚强生存的人材。具备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的“洞察力”的人材。流通科学大学人才培养目标:(1)学校自我意识到大学是为社会所生。(2)创造出让学生感到共鸣的学习观景。(3)学习到开拓知识地平线的过程。流通科学大学是为了“综合性地发展流通科学”而被设立了的世界唯一的大学。

日本流通科学大学物流教育特点:

(1)课程开设方面:战略应用、战略采购等战略类课程,流通宣传课程、亚细亚流通课程、经营战略课程、财务会计课程、金融课程

(2)校内实践教学方面:在物流实验室做物流项目实验、物流学实验、配送中心实验、物料流控制实验、物流系统规划等一系列实践课程,并通过实验、案例分析、虚拟游戏、角色扮演、项目教学等来完成物流实践学习。

(3)校企合作方面:企业与学校合股的办学形式:这种形式有别于其他校企合作办学形式之处在于:一是学校不再隶属地方教育当

局,而成为自主办学、独立经营的实体。二是校企合作成为内部事务,不再停留在提供实习场所,接受学生工作等层面上,而是深入到学校管理与发展的各个方面,真正建立起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荣辱与共的关系。三是学校实行董事会制,基本上按照企业运转模式来运作学校发展。

3.3.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归属管理学院,专业现有14名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讲师4人,助教1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9人。该专业2011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专业于与美国西雅图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Seattle)合作举办的物流管理专业、与中环运合作举办的“中环运电商物流拓展班”培养既懂得电子商务理论又懂得网店经营,同时又熟悉国际国内电子商务快递的复合型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特色:

(1)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校企全程合作:从人才培养方案专家组的组成、行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调研、形成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到课堂教学、现场教学、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指导、毕业答辩,都引入企业专家的全程深入参与,且企业专业来自国际化、知名的大企业。专业还与这些国际化、知名的大企业在实习、就业、教材编写、案例收集、兼职教师、专题讲座、合作申请课题、建立行

业咨询中心等方面建立全方位、深入、持续的密切合作。

(2)在课程建设上,实行“一课一协会”的对接协调机制:坚持课程建设与专业协会的对接,实行“一门课程对接一个专业协会”的策略,在利用协会资源的同时,以智力促进、服务行业发展。

(3)在教学组织上,实现课程教学与行业展会的紧密结合:利用深圳地区拥有多种大型物流展会如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运输博览会、深圳国际物流设备与技术博览会(简称深圳物博会)、国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博览会(简称深圳物联网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RFID技术与物流、工业、防伪应用展、广州国际物流装备与技术展,积极尝试把“把课堂搬到展会上去”——通过教师的先期观察和选点、选择路线和聘请展位讲师,把课堂搬到展会上去,让学生在展会上学习、体验、提升。

(4)在教材建设上,实行完全的项目化模式:针对目前一些教材在“工学结合”、项目化上做得不到位的情况,我们将在广泛调研、科学设计的基础上,按照“案例分析——启发思考——情境导入——任务分析——成果示范——学生分组——精要讲解——练习实训——PPT演示——点评交流——成果完善”的过程组织,实现教材编写、网络课程和课堂组织高度一致。

(5)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实行“四大工程”:“双师工程”——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不断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国

际化工程——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逐步提高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引进具有国外生活或留学经历的教师,与国外合办国际物流专业,提升整个专业的国际化水准;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下企业、优秀教师指导、提携式教研和科研、担任项目负责人、外出学习和考察培训、学历晋升、职称晋升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名师工程——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指导专业更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不断扩大专业的社会影响。

3.3.3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标杆专业的差距

(1)课程开设差异

日本流通科技大学物流课程开设涉及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描述和课程大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员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课程。同时,重视战略类的课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以战略的眼光审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无疑有利于学生综合思考能力的培养。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战略应用、战略采购等战略类课程及国际沟通类课程没有开设,只开设了管理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服务礼仪等。此外,从比较中得出,日本流通科技大学的物流教育通常能突破专业限制,开设诸如人力资源管理等指导性课程,我院的物流课程比较单一,且普遍以物流专业知识为主。

(2)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基地方面的差距

中海地产vs万科2013标杆企业深度研究报告(九舍会智库)

中海地产vs万科集团标杆企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3版) 九舍会智库 目录 1.盈利能力(多|省) 2.营运能力(快) 3.偿债能力(稳) 4.成长能力(好) 5.财务报表(资产负债|利润|现金流) 6.员工数据(构成|人均效益|薪酬) 7.项目数据(构成|销售) 8.参考资料(赠阅)

企业经营数据(2012年度)

【参考资料】 房地产智库(九舍会),百万文库,26大类,批量赠阅: 【企业管理】宏观,市场,行业,企管,人力,财务,风控;【项目管理】项管,质量,进度,成本,合同,信息,报建; 【项目开发】立项,策划,设计,采购,施工,广告,租售;【产业经营】物管,住宅,商业,工业,旅游; 房地产智库(九舍会)赠阅:万科,保利,恒大,中海,万达,华润,绿城,龙湖…房地产百万文库,助您构建企业和个人知识库!2013加400,840,8848,批量赠阅以下文档;网盘自助下载!助您成功! 【万科集团】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3000亿战略目标和13个核心高层的微妙关系_2011年.doc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RT艺术人文新城市平台整体策略.ppt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万科万达十年双雄_2010年.doc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万科恒大的资金链分析_2010年.doc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上市公司风险评估.xls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专访副总裁毛大庆_2010年_财富生活.pdf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产品库的构建从客户到产品.ppt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产品战略_2008年.ppt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产品战略实施.ppt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人力资源年度目标计划表.xls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从万科历程看房地产客户关系管理_2008年.ppt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以客户细分实现产品增值的营销策略.pdf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企业品牌战略研究_2008年.pdf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企业文化_2010年.doc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企业文化和品牌.ppt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企业文化案例.doc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企业研究_营收超万科目标世界500强_2009年_高通智库.pdf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企业研究_龙头房企的策略_2010年_高通智库.pdf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住宅与商业物业定价模型含附件.ppt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住宅产业化战略与实践_2010年_副总裁毛大庆.ppt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住宅施工图设计指引.doc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住宅施工图设计标准_2010年.pdf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住宅标准化研究_含附件.ppt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住宅标准化规划设计模式及物业管理建议.pdf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住宅精装精细化设计及万科精装修设计解析_博志成.ppt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住宅项目合理工期计算表.xls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住宅项目常见风险分类清单.doc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住宅项目施工合理工期计算表.xls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信息平台及系统方案_2010年_新宇.ppt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借鉴万科项目拓展相关经验_道然.ppt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内部控制制度.doc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内部控制审计表单.xls 房地产智库,赠阅:万科集团_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_2010年.pdf

标杆项目汇报材料

2016年度山西二建集团标杆项目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我叫····················项目经理,下面,我将项目实施情况向大家进行汇报。 一、项目介绍及策划 ······················三个单位工程构成,总建筑面积32851.4㎡,由我公司进行施工总承包。 质量目标:创山西省“汾水杯”工程 安全目标:创山西省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新技术应用目标:创山西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地 绿色施工:创山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我项目开工前即进行施工总体布置的策划工作。并根据不同时期分别做出前期规划、主体施工、装饰装修三个阶段的平面布置图;现场标准化实施严格遵循公司《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标准》;实体质量方面,针对项目土建及安装工程的特点制作了大钢模、墙筋绑扎、顶板钢筋、卫生间吊模、外墙保温、屋面、PVC排水管道链接工艺、接线方式、止水节剖面等样板,实施样板引路,以保证工程质量。 二、施工现场标准化实施情况 在施工现场标准化实施方面,我项目部始终坚持做好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各项基础、标准化工作 1、按照公司要求,设置大门;

2、安装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对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减少安全隐患; 3、雨水收集系统二次利用收集的雨水供应车辆冲洗系统并与 室外排水管网相联通,保证项目防汛的需求; 4、对办公区进行绿化,安装喷淋系统,有效地减霾降尘; 5、门诊楼东侧施工区与办公区搭设6m宽悬挑式安全防护棚; 6、综合研究楼采用附着式爬升脚手架,提高安全系数; 7、采用爬升式卸料平台,安全可靠; 8、电梯井采用随层定型钢平台; 9、现场临边及洞口采用定型化、工具化的可周转防护围栏, 在公司内部做到规格统一,本工程为定型化围栏第三次周转使用工程; 10、楼梯间设置LED节能照明灯带; 11、临时用电方面设置随层开关箱; 安全通道、施工安全防护棚、茶水休息厅、可移动式卫生间、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施工现场消防设施、严 格遵循公司《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标准》,且在施工现场多处 醒目位置配有安全提示牌、利用内围墙制作安全教育宣传长 廊。 项目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减少污染,控制扬尘,在“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同时,安全标准化硬件设施的投入及注重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项目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

企业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企业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单位:演示单位 报告期间:2011年

目录 一、财务状况总体评述 1.企业财务能力综合评价 2.行业标杆单位对比分析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状况及资产变动分析 2.流动资产结构变动分析 3.非流动资产结构变动分析 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变动分析(二)利润表分析 1.利润总额增长及构成情况 2.成本费用分析 3.收入质量分析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1.现金流量项目结构与变动分析 2.现金流入流出结构对比分析 3.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三、财务分项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1.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的利润率分析 2.成本费用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3.收入、成本、利润的协调分析 4.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盈利能力(二)成长性分析 1.资产增长稳定性分析 2.资本保值增值能力分析 3.利润增长稳定性分析 4.现金流成长能力分析(三)现金流量指标分析 1.现金偿债比率 2.现金收益比率

(四)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五)经营效率分析 1.资产使用效率分析 2.存货、应收账款使用效率分析 3.营运周期分析 4.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周转协调性分析(六)经营协调性分析 1.长期投融资活动协调性分析 2.营运资金需求变化分析 3.现金收支协调性分析 4.企业经营的动态协调性分析 四、综合评价分析 (一)杜邦分析 (二)经济增加值(EVA)分析 (三)财务预警-Z计分模型 一、财务状况总体评述 2006年,演示单位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31,659.69万元,去年同期实现营业收入175,411.19万元,同比增加32.07%;实现利润总额7,644.2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16%;实现净利润6,370.21万元,较同期增加 21.11%。 (一)企业财务能力综合评价: 【财务综合能力】 财务状况良好,财务综合能力处于同业领先水平,但仍有采取积极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财务综合能力的必要。

2013年快递行业标杆分析报告

2013年快递行业标杆分析报告 顺丰速运 2013年8月

目录 一、顺丰速运概况 (3) 1、顺丰速运简介 (3) 2、数字顺丰 (3) 3、顺丰速运的运输体系 (4) 二、顺丰转型扩张之路 (5) 1、发展历史与阶段 (5) 2、顺丰速运转型策略 (7) 三、顺丰速运的服务与特色 (8) 1、主要产品与服务 (8) 2、首家进驻电商业务的民营快递企业 (10) 四、首次对外开放股权 (11) 1、自有资金瓶颈 (12) 2、元禾控股、招商局及中信资本均为国有资本背景 (12) 3、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 (12) 五、顺丰成功因素解析 (13) 1、抓住发展之先机 (13) 2、注重长远发展 (13) 3、聚焦专业化发展 (14) 4、精神领袖的存在 (14)

一、顺丰速运概况 1、顺丰速运简介 顺丰速运成立于1993年,总部在深圳,是一家民营企业。2012年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占据中国国内快递市场20%以上的份额,仅次于邮政速递。公司在经营模式、运力建设、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均是国内民营快递公司的翘楚。 20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大量工厂往内地迁移,为香港与珠三角地区的信件快递业务崛起打下基础。年仅22岁的顺丰速运创始人王卫抓住这一机遇,于1993年在广东注册成立公司。从成立初期的割价抢滩到1999年的强势收复加盟商,再到2009年民营第一家快递航空启动,直至今大的高端快递服务供应商定位,销售额从最初的几百万到现在的超过200亿,顺丰仅用了20年时间。 2、数字顺丰 作为国内中高端快递服务的领先供应商,顺丰速运2012年营业

收入约为200亿人民币。 从2010到2012二年时间,复合增长率达到29%,增势相当傲人。而在2010年之前的5年间,平均增长率为50%。 员工:20万人以上 营业网点:5000个以上 服务范围: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近250个大中城市以及1300多个县级市或城镇。 此外,顺丰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以及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和美国都设立网点,开展派送服务。 3、顺丰速运的运输体系 目前顺丰已拥有30架全货运包机(其中自有全货机12架)、150余个各级中转场以及1万多台营运车辆,构建了全方位空地一体网络。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文案

物流管理专业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国国外物流专业发展情况概述 (1) 二、国外物流专业与国物流专业对比分析情况 (1) 2.1 专业课程设置 (1) 2.2就业方向 (2) 2.3实训条件 (2) 2.4校企合作 (3) 2.4.1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 (3) 三、差距及原因分析 (6) 3.1国外物流职业教育 (6) 3.2我国物流职业教育 (6) 3.3与标杆专业差距分析 (6) 3.3.1日本流通科学大学 (7) 3.3.2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7) 3.3.3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标杆专业的差距 (8) 四、下一步建设与改革规划 (9) 4.1发展目标 (9) 4.2重点改革任务 (10) 4.2.1 特色发展 (10) 4.2.2 专本协同发展 (10) 4.2.3 国际合作发展 (11) 4.2.4 “现代学徒制”发展 (11) 4.2.5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12) 4.3推进举措 (12) 4.3.1 优化师资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 (12) 4.3.2 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的方法 (12) 4.3.3 改进实践教学模式,融教学、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培养与社会服务为一体12 4.3.4 完善实训条件,丰富专业实习教学模式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12) 4.3.5 开展与企业深度合作 (12) 4.3.6 创业模拟实践 (13) 4.3.7 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13)

一、国国外物流专业发展情况概述 从国外物流教育态势及发展来看,众多大学都开设了物流专业。 据统计,目前国外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218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2000年欧洲物流协会公布,在欧洲共有87所大学开展物流高等教育,其中54所大学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硕士和本科专业,另外33所院校在其他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的课程。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约有50多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欧洲、亚洲的众多大学,如德国科隆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流通经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到 2008年,全国本科加上高职、中职院校,物流类专业在校生达 70万人。目前,我国开设物流本专科教育的大专院校达160所,中专职高400多所。目前我国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约20 000人左右, 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从我国物流教育与人才需求的联系看,说明物流教育的发展仍然伴随着物流人才需求发展而发展。 二、国外物流专业与国物流专业对比分析情况 2.1 专业课程设置 美国是物流概念的发祥地,也是物流教育强国之一,约有50多所高校都设有物流管理相关专业。以美国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我国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设置课程的目的为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课程设置过程中还会考虑市场需求导向与学生的就业倾向等因素,因此不同学院的物流专业课程通常既包含类似的物流基础知识,又因学院自身特点而各有侧重,对美国国大专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通用课程及我国高职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通用课程设置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国外物流课程设置比较

快递行业标杆分析报告文案

快递行业标杆分析报告顺丰速运

目录 一、顺丰速运概况 (3) 1、顺丰速运简介 (3) 2、数字顺丰 (3) 3、顺丰速运的运输体系 (4) 二、顺丰转型扩之路 (5) 1、发展历史与阶段 (5) 2、顺丰速运转型策略 (7) 三、顺丰速运的服务与特色 (8) 1、主要产品与服务 (8) 2、首家进驻电商业务的民营快递企业 (10) 四、首次对外开放股权 (11) 1、自有资金瓶颈 (12) 2、元禾控股、招商局及资本均为国有资本背景 (12) 3、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 (12) 五、顺丰成功因素解析 (13) 1、抓住发展之先机 (13) 2、注重长远发展 (13) 3、聚焦专业化发展 (14) 4、精神领袖的存在 (14)

一、顺丰速运概况 1、顺丰速运简介 顺丰速运成立于1993年,总部在,是一家民营企业。2012年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占据中国国快递市场20%以上的份额,仅次于邮政速递。公司在经营模式、运力建设、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均是国民营快递公司的翘楚。 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量工厂往地迁移,为与珠三角地区的信件快递业务崛起打下基础。年仅22岁的顺丰速运创始人王卫抓住这一机遇,于1993年在注册成立公司。从成立初期的割价抢滩到1999年的强势收复加盟商,再到2009年民营第一家快递航空启动,直至今大的高端快递服务供应商定位,销售额从最初的几百万到现在的超过200亿,顺丰仅用了20年时间。 2、数字顺丰 作为国中高端快递服务的领先供应商,顺丰速运2012年营业收

入约为200亿人民币。 从2010到2012二年时间,复合增长率达到29%,增势相当傲人。而在2010年之前的5年间,平均增长率为50%。 员工:20万人以上 营业网点:5000个以上 服务围: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近250个大中城市以及1300多个县级市或城镇。 此外,顺丰在中国、澳门、以及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和美国都设立网点,开展派送服务。 3、顺丰速运的运输体系 目前顺丰已拥有30架全货运包机(其中自有全货机12架)、150余个各级中转场以及1万多台营运车辆,构建了全方位空地一体网络。

企业对标分析报告

公司对标分析报告 自局开展经管提升活动以来,我公司高度重视,按照局《关于印发“局属单位对标工作安排”地通知》(xxxx﹝2012﹞xxx号)文件要求,紧紧围绕局经管提升活动地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及时制定公司经管提升活动对标工作计划.开展对标工作,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地必然要求,是查找不足、开源节流地有效措施,是提升企业整体经管水平地实际需要,也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地重要手段.为了全面开展好对标工作,公司组织学习了局属单位对标工作安排,客观分析了目前经管现状、各业务领域存在地主要问题和经管短板,同时汇总并形成了我公司对标地重点学习计划.按照学习计划,我公司先后组织公司主管领导带领各职能部门赴x公司、xx公司、xxx公司、xxxx公司开展对标工作.通过学习标杆企业地先进做法和经验,深入分析公司业务经管现状、存在地主要问题和不足,总结了下阶段需要关注和大力改进地工作方向.现将公司各业务对比分析情况汇总如下: 一、经管制度建设工作 对标单位:x公司 x公司整个经管体系内各项制度具有全面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等特点,每项制度内容简洁、具有很强地指导性和适用性,同时经管体系内地制度覆盖公司各个方面,从而为全公司全面实行制度经管工作提供了非常好地依据. 我公司成立较晚,虽然通过近两年地努力,编制完成了公司地经管制度.但通过对比,发现我公司地经管制度还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制度建立不全,还有很多工作至今未建立起相应地经管制度,目前公司地经管体系还不能全面覆盖到整个公司地各项工作经管过程中,同时已有部分制度细节也不够完善;二是已建立地部分制度适用性不够,不能有效成为一些工作开展地依据;三是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应用中过于繁琐、难以理解,难以执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物流管理专业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一、国内国外物流专业发展情况概述 (1) 二、国外物流专业与国内物流专业对比分析情况 (1) 2.1专业课程设置 (1) 2.2就业方向 (2) 2.3实训条件 (3) 2.4校企合作 (3) 2.4.1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 (3) 三、差距及原因分析 (6) 3.1国外物流职业教育 (6) 3.2我国物流职业教育 (6) 3.3与标杆专业差距分析 (7) 3.3.1日本流通科学大学 (7) 3.3.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7) 3.3.3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标杆专业的差距 (9) 四、下一步建设与改革规划 (9) 4.1发展目标 (9)

4.2重点改革任务 (10) 4.2.1 特色发展 (10) 4.2.2 专本协同发展 (11) 4.2.3国际合作发展 (11) 4.2.4 “现代学徒制”发展 (11) 4.2.5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12) 4.3推进举措 (12) 4.3.1优化师资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 (12) 4.3.2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的方法 (12) 4.3.3改进实践教学模式,融教学、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培养与社会服务为一体12 4.3.4完善实训条件,丰富专业实习教学模式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13 4.3.5 开展与企业深度合作 (13) 4.3.6 创业模拟实践 (13) 4.3.7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13)

一、国内国外物流专业发展情况概述 从国内外物流教育态势及发展来看,众多大学都开设了物流专业。 据统计,目前国外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218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2000年欧洲物流协会公布,在欧洲共有87所大学开展物流高等教育,其中54所大学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硕士和本科专业,另外33所院校在其他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的课程。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约有50多所大学开设了物流 管理专业。欧洲、亚洲的众多大学,如德国科隆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流通经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到2008年, 全国本科加上高职、中职院校,物流类专业在校生达70万人。目前,我国开设 物流本专科教育的大专院校达160所,中专职高400多所。目前我国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约20 000人左右,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从我国物流教育与人才需求的联系看,说明物流教育的发展仍然伴随着物流人才需求发展而发展。 二、国外物流专业与国内物流专业对比分析情况 2.1专业课程设置 美国是物流概念的发祥地,也是物流教育强国之一,约有50多所高校都设有物流管理相关专业。以美国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我国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设置课程的目的为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 操作能力。同时,课程设置过程中还会考虑市场需求导向与学生的就业倾向等因素,因此不同学院的物流专业课程通常既包含类似的物流基础知识,又因学院自身特点而各有侧重,对美国国内大专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通用课程及我国高职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通用课程设置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公司对标分析报告书

公司对标分析报告 自局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以来,我公司高度重视,按照局《关于印发“局属单位对标工作安排”的通知》(xxxx﹝2012﹞xxx号)文件要求,紧紧围绕局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及时制定公司管理提升活动对标工作计划。开展对标工作,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查找不足、开源节流的有效措施,是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实际需要,也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为了全面开展好对标工作,公司组织学习了局属单位对标工作安排,客观分析了目前管理现状、各业务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管理短板,同时汇总并形成了我公司对标的重点学习计划。按照学习计划,我公司先后组织公司主管领导带领各职能部门赴x公司、xx公司、xxx公司、xxxx公司开展对标工作。通过学习标杆企业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深入分析公司业务管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总结了下阶段需要关注和大力改进的工作方向。现将公司各业务对比分析情况汇总如下: 一、管理制度建设工作 对标单位:x公司 x公司整个管理体系内各项制度具有全面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等特点,每项制度内容简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适用性,同时管理体系内的制度覆盖公司各个方面,从而为全公司全面实行制度管理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据。

我公司成立较晚,虽然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编制完成了公司的管理制度。但通过对比,发现我公司的管理制度还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制度建立不全,还有很多工作至今未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目前公司的管理体系还不能全面覆盖到整个公司的各项工作管理过程中,同时已有部分制度细节也不够完善;二是已建立的部分制度适用性不够,不能有效成为一些工作开展的依据;三是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应用中过于繁琐、难以理解,难以执行;四是整个管理体系中,工作职责界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划分。 改进计划:1、6月底之前根据公司下发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制订较为详细的OA系统的使用考核方案。 2、根据公司2013年工作会安排,2013年梳理公司下发的制度,同时结合对标中发现的问题,以合理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为原则,将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重新汇编,7月底之前下发项目执行。 二、项目管理工作 对标单位:x公司/xxx公司 x公司目前有40多个在建项目,公司总部各部门人员平均只有三人,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很多,但在整个业务范围内各项工作开展较为顺畅,仅依靠每月报表就能基本实现对各项目的管控。能达到这种程度的管理水平主要依靠执行力。综合对比分析后我们发现,x 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在执行上非常良好,特别是公司与项目之间,权限清晰、职责分明,公司不干预各项目权限范围内开展的各项工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应急预案 物流管理专业 标杆专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国内国外物流专业发展情况概述 0 二、国外物流专业与国内物流专业对比分析情况 0 2.1 专业课程设置 (1) 2.2就业方向 (3) 2.3实训条件 (4) 2.4校企合作 (5) 2.4.1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 (6) 三、差距及原因分析 (10) 3.1国外物流职业教育 (10) 3.2我国物流职业教育 (11) 3.3与标杆专业差距分析 (11) 3.3.1日本流通科学大学 (11) 3.3.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13) 3.3.3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与标杆专业的差距 (15)

四、下一步建设与改革规划 (16) 4.1发展目标 (16) 4.2重点改革任务 (17) 4.2.1 特色发展 (17) 4.2.2 专本协同发展 (19) 4.2.3 国际合作发展 (19) 4.2.4 “现代学徒制”发展 (20) 4.2.5 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21) 4.3推进举措 (21) 4.3.1 优化师资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团队 (21) 4.3.2 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的方法 (22) 4.3.3 改进实践教学模式,融教学、实习实训、职业技能培养与社会服务为一体 (22) 4.3.4 完善实训条件,丰富专业实习教学模式体系和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22) 4.3.5 开展与企业深度合作 (22)

4.3.6 创业模拟实践 (23) 4.3.7 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方式 (23)

一、国内国外物流专业发展情况概述 从国内外物流教育态势及发展来看,众多大学都开设了物流专业。 据统计,目前国外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218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2000年欧洲物流协会公布,在欧洲共有87所大学开展物流高等教育,其中54所大学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硕士和本科专业,另外33所院校在其他专业培养方案中,开设有物流管理或供应链管理的课程。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约有50多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欧洲、亚洲的众多大学,如德国科隆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日本流通经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到2008年,全国本科加上高职、中职院校,物流类专业在校生达70万人。目前,我国开设物流本专科教育的大专院校达160所,中专职高400多所。目前我国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约20 000人左右, 远远跟不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从我国物流教育与人才需求的联系看,说明物流教育的发展仍然伴随着物流人才需求发展而发展。 二、国外物流专业与国内物流专业对比分析情况

质量标杆总结材料资料

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标杆总结材料 一、质量标杆名称 下关沱茶集团工序质量标准化考评的实践经验 二、摘要 下关沱茶是云南省两个百年历史品牌之一,在中国茶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但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质量管理仍以传统、经验方法为主,人为因素影响大,加之制茶企业一般技术含量不高,传统工艺多、人工与机械结合、现场管理难度较大、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传统而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急需探讨出一种符合制茶企业实际又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就一直在云南和中国茶业界名列前茅,因此一直成为各级政府进行改制或推进先进管理方法的试点单位。自1988年起,公司成为云南省制茶企业首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试点企业,并于1989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使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现代质量管理方式。 在全力推进全面质量管理(TQC)基础上,1993年7月公司在全国茶叶行业率先始创推行“工序质量标准化考评制度”——以考评办法、考核指标、结果处理三方面力图实现公司质量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严格化、长期化。公司制定了具体考评标准和办法。公司考评组对车间关键工序控制点,每周考评不少于4次,每月考评不低于16次,车间考评组对班组每月考评不少于8次;班组考评组每天考评。 经过22年来几任负责人的共同推进和日臻完善,至今已形成“公

司至车间、车间至班组、班组至个人”层层考评的立体化、多层次企业质量考评体系,公司产品质量始终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如,实施该制度前,1992年沱茶净含量合格率仅为80%,砖茶为50%,现在均超过99%和97%,成效十分明显。 企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不断跃上了新台阶,百年下关沱茶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公认和喜爱,百年下关沱茶已成为云南和中国茶叶品牌的经典代表! 三、企业概况 (一)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创建于1941年的康藏茶厂,经过70多年的稳健发展,现为股权多元化、跨省域、民营化的股份有限公司。(见附件1: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总体呈健康发展趋势。下表为近三年公司的经济效益概况。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财务状况(万元)财务指标2013年2014年2015年资产总额35097 48899 50109 负债总额8957 12326 12718 生产总值22051 49564 29906 营业收入22589 39897 21215 利润总额2713 13665 5210 实缴税金3033 4854 2968 (三)下关沱茶集团公司是中国茶叶行业唯一一家同时拥有8顶国家级桂冠的制茶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国家边销茶原料储备企业、国家茶

标杆项目汇报材料

2016年度山西二建集团标杆项目汇报材料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我叫····················项目经理,下面,我将项目实施情况向大家进行汇报。 一、项目介绍及策划 ······················三个单位工程构成,总建筑面积32851.4㎡,由我公司进行施工总承包。 质量目标:创山西省“汾水杯”工程 安全目标:创山西省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新技术应用目标:创山西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地 绿色施工:创山西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我项目开工前即进行施工总体布置的策划工作。并根据不同时期分别做出前期规划、主体施工、装饰装修三个阶段的平面布置图;现场标准化实施严格遵循公司《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标准》;实体质量方面,针对项目土建及安装工程的特点制作了大钢模、墙筋绑扎、顶板钢筋、卫生间吊模、外墙保温、屋面、PVC排水管道链接工艺、接线方式、止水节剖面等样板,实施样板引路,以保证工程质量。 二、施工现场标准化实施情况

在施工现场标准化实施方面,我项目部始终坚持做好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各项基础、标准化工作 1、按照公司要求,设置大门; 2、安装门禁系统、监控系统,对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减少安全隐患; 3、雨水收集系统二次利用收集的雨水供应车辆冲洗系统并与 室外排水管网相联通,保证项目防汛的需求; 4、对办公区进行绿化,安装喷淋系统,有效地减霾降尘; 5、门诊楼东侧施工区与办公区搭设6m宽悬挑式安全防护棚; 6、综合研究楼采用附着式爬升脚手架,提高安全系数; 7、采用爬升式卸料平台,安全可靠; 8、电梯井采用随层定型钢平台; 9、现场临边及洞口采用定型化、工具化的可周转防护围栏, 在公司内部做到规格统一,本工程为定型化围栏第三次周转使用工程; 10、楼梯间设置LED节能照明灯带; 11、临时用电方面设置随层开关箱; 安全通道、施工安全防护棚、茶水休息厅、可移动式卫生

十个要点写好数据分析报告

十个要点写好数据分析报告 数据分析报告是通过对数据全方位的科学分析来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严谨的依据,降低风险。数据分析报告是整个分析过程的成果,是评定一个事件的定性结论. 既然数据分析报告这么重要,那该如何写好它呢? 第一,做之前先搭建框架。好的分析肯定是有基础有层次,并且层次明了才能让阅读者一目了然,架构清晰、主次分明才能让别人容易读懂,这样才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 第二,必须要有相应的结论。结论一定要明确,如果没有明确的结论那分析就不叫分析了,也失去了他本身的意义。

第三,分析结论要少而精。如果可以的话一个分析一个最重要的结论就好了,很多时候分析就是发现问题,如果一个一个分析能发现一个重大问题,就达到目的了,不要事事求多,如果别人看到问题太多,结论太繁,不读下去,一百个结论也等于0。 第四,结论基于数据分析。太主观的东西会没有说服力,如果一个结论连你自己

都没有肯定的把握就不要拿出来误导别人了。 第五,分析结论有可读性。这里是指易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写东西你总会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来写,你自己觉得很明白,那是因为整个分析过程是你做的,别人不一定如此了解,所以要考虑你的分析阅读者是谁?他们最关心什么?你必须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写。 第六,数据分析报告图表化。用图表代替大量堆砌的数字会有助于人们更形象更直观地看清楚问题和结论,当然,图表也不要太多,过多的图表一样会让人无所适从。 第七,报告要有逻辑性。通常要遵照:1、发现问题--2、总结问题原因--3、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流程,逻辑性强的分析报告也容易让人接受。

第八,基于可靠数据源。其实很多时候收集数据会占据更多的时间,包括规划定义数据、协调数据上报、让开发人员提取正确的数据或者建立良好的数据体系平台,最后才在收集的正确数据基础上做分析,既然一切都是为了找到正确的结论,那么就要保证收集到的数据的正确性,否则一切都将变成为了误导别人的努力。 第九,要有解决方案和建议方案。你既然很努力地去了解了并在了解的基础上做

与标杆院校差距分析报告

与标杆院校差距分析报告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的通知》精神,学校在国内外同类高校中广泛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对比相关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结合办学实际,遴选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澳洲昆士兰TAFE学院作为标杆院校,结合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和重点建设领域,从体制机制、专业课程、师资队伍、招生就业、社会服务、国际化等维度进行全方位对标分析,在对比差距的基础上,剖析原因,研究对策,明晰了建设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优质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推动学院加速建设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的步伐,迈上新的发展平台。 本文数据均来自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网站,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基本状态数据表(2018),澳洲昆士兰TAFE学院2017-2018年度报告。 一、国内标杆院校分析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从事高职教育的市属公办高校,国家首批示范高职院校。学校地处宁波港口经济圈战略核心区——宁波北仑新区,区内有上千家合(外)资企业,全球500强企业38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主体专业面向临港现代制造及港口后服务业类。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国际化办学、社会服务等方面值得本校学习借鉴。 1.办学基本条件

从办学基础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我校有较多相似之处,两所学校都是在中专学校合并的基础上建立的市属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适中。我校占地面积、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在校生人数超过宁职院。但宁职院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9479元与我校的10280元相比,远高于我校,生师比、生均馆藏图书册数、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校园网主干最大宽带等,我校也都存在一定差距。 表1:与标杆院校办学基本条件指标比较 2. 办学成绩 在办学成绩方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常务副会长和秘书处单位,商务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援外培训基地,教育部高职高专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和“国际影响力50强”、浙江省五所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之一,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试点院校,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院校等。内涵建

标杆企业研究报告-新希望集团剖析

标杆企业研究报告:新希望集团发展之道 一、新希望集团简介 新希望集团的经营理念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农牧企业。 刘永好在新希望集团的迅速崛起中做出很大贡献,其企业思维和创新精神受到好评。为此,他曾担任全国工商联第7、8届副主席,连任第9、10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2000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选为“亚洲之星”。新希望集团亦获得中国企业协会授予的企业杰出管理奖。 1982年,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美)、刘永好四兄弟开始艰苦的创业历程 1990年,希望集团初具规模,刘氏兄弟大胆调整产业,致力于饲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1992年,希望集团注册成立。 1995年至1997年之间,在南方希望资产的基础上,刘永好先生组建了四川新希望集团公司。1995年,企业发展成为20亿销售收入的大型民营企业,是四川省政府评定的全省最大规模民营企业十强第一位,并成为中国饲料百强第一位,连续4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008年列第186位。现在,新希望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农牧集群。 新希望集团采取集团化管理模式,即:由集团统一管理下属各实业公司,并明确产权人,各级管理机构的责、权、利,为实行科学管理提供组织保障。集团董事会是集团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负责集团发展战略的制定与修改,经营管理机制的确立和完善。经营管理策略的配套和修订 新希望集团有农牧与食品、化工与资源、地产与基础设施、金融与投资四大产业集群,集团从创业初期的单一饲料产业,逐步向上、下游延伸,成为集农、工、贸、科一体化发展的大型农牧业民营集团企业。新希望集团的下属公司包括: 农牧与食品 全球新希望(同塔新希望水产饲料、新希望河内、新希望泗水、新希望印度尼西亚、新希望胡志明市、新希望越南海防、新希望孟加拉、希望中吕宋农业) 猪、禽、奶产业链(四川新希望(SZ000876)、四川南方希望实业、山东六和集团、陕西石羊集团、北京千喜鹤集团、山西大象集团)

2018年化妆品零售标杆分析报告

2018年化妆品零售标杆分析报告 2018年5月

目录 一、消费升级助力发展,化妆品零售迎来行业整合 (7) 1、消费升级助力化妆品行业发展 (7) 2、渠道结构转变,行业迎来整合期 (7) (1)化妆品零售网络渠道占比持续上升 (7) (2)化妆品专营店快速增长 (8) (3)传统零售模式寻求变革 (9) 二、Ulta Beauty:“零售+服务”完善一站式美容消费 (9) 1、差异化竞争,打造一站式消费 (9) 2、经营状况持续向好,运营效率有待提升 (10) (1)业绩高速增长,盈利稳步提升 (10) (2)可比销售稳健增长,规模效应显现 (11) (3)运营效率有待提升 (11) 3、沙龙服务引流,电商业务快速增长 (12) (1)沙龙服务引流,增强用户粘性 (12) (2)电商快速增长,拓展消费场景 (13) 4、完善门店布局,兴建物流中心 (13) (1)完善门店布局,提升销售效益 (13) (2)兴建物流中心,保障物流效率 (14) 5、加强会员管理,优化品牌发展 (15) (1)加强会员管理,提升消费者忠诚度 (15) (2)提升品牌形象,优化品牌发展 (15) 三、莎莎:平行进口保证低价,独家品牌提升毛利率 (16) 1、一站式消费,平行进口保证低价 (16) 2、经营状况改善,业绩逐步回升 (17)

(1)市场份额领先,业绩回升 (17) (2)可比销售逐渐回升 (17) (3)运营效率提升 (18) 3、优化门店布局,提升运营效率 (18) (1)港澳市场:优化门店布局 (18) (2)港澳市场:改善产品陈列,独家品牌提升毛利率 (19) (3)内地市场:关闭低效门店,提高货仓营运效率 (20) 3、电商业务稳步增长,物流效率提升 (20) 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21) 四、屈臣氏:抢占低线市场,拥抱电商平台 (22) 1、一站式保健及美容产品消费 (22) 2、业绩增速放缓,盈利能力下降 (23) (1)营收增速回升,利润率持续下滑 (23) (2)可比销售增速稳定,存货效率提升 (23) (3)中国市场业绩回升,盈利下滑 (24) 3、优化门店布局,下沉低线市场 (24) (1)中国市场门店占比低 (24) (2)门店数快速增长,逐级下沉低线市场 (25) (3)门店改造升级,服务多元化 (26) 4、推动自有品牌发展,拥抱电商平台 (26) 五、非上市公司商业模式分析 (28) 1、丝芙兰Sephora:全球第一大化妆品零售商 (28) (1)销售稳步增长,门店快速拓展 (28) (2)电商业务全面开放,打造自有品牌,会员激励提高消费粘性 (28) 2、娇兰佳人:快速成长的本土化妆品连锁先锋 (29) (1)销售稳步增长,加速门店布局 (29)

质量标杆总结材料

下关沱茶(集团)股份 质量标杆总结材料 一、质量标杆名称 下关沱茶集团工序质量标准化考评的实践经验 二、摘要 下关沱茶是省两个百年历史品牌之一,在中国茶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但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质量管理仍以传统、经验方法为主,人为因素影响大,加之制茶企业一般技术含量不高,传统工艺多、人工与机械结合、现场管理难度较大、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等,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传统而缺乏系统性、规性、科学性,急需探讨出一种符合制茶企业实际又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就一直在和中国茶业界名列前茅,因此一直成为各级政府进行改制或推进先进管理方法的试点单位。自1988年起,公司成为省制茶企业首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试点企业,并于1989年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使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现代质量管理方式。 在全力推进全面质量管理(TQC)基础上,1993年7月公司在全国茶叶行业率先始创推行“工序质量标准化考评制度”——以考评办法、考核指标、结果处理三方面力图实现公司质量管理规化、制度化、标准化、严格化、长期化。公司制定了具体考评标准和办法。公司考评组对车间关键工序控制点,每周考评不少于4次,每月考评不低于16次,车间考评组对班组每月考评不少于8次;班组考评组每天考评。 经过22年来几任负责人的共同推进和日臻完善,至今已形成“公司至车间、车间至班组、班组至个人”层层考评的立体化、多层次企

业质量考评体系,公司产品质量始终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如,实施该制度前,1992年沱茶净含量合格率仅为80%,砖茶为50%,现在均超过99%和97%,成效十分明显。 企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不断跃上了新台阶,百年下关沱茶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国外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公认和喜爱,百年下关沱茶已成为和中国茶叶品牌的经典代表! 三、企业概况 (一)下关沱茶集团股份前身为创建于1941年的康藏茶厂,经过70多年的稳健发展,现为股权多元化、跨省域、民营化的股份。(见附件1: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总体呈健康发展趋势。下表为近三年公司的经济效益概况。 (三)下关沱茶集团公司是中国茶叶行业唯一一家同时拥有8顶国家级桂冠的制茶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国家边销茶原料储备企业、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中华老字号、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关”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见附件9-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