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开端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41 KB
- 文档页数:2
劳动的开端教材分析《劳动的开端》节选自吴运铎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
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到哪里都受欺侮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现了穷人孩子自强自立,刻苦磨砺的坚强意志。
其中,课文10到29自然段紧扣课题,详细地记录了作者在第一天挑煤中所受到的饿各种苦难。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文的的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
2、围绕“为什么说我走上的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尝试探究,研读课文的10到29自然段,逐步加深对“我”所受苦难的认识。
3、激发学生用个性化的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悟,培养语感。
4、根据“我”回家后与母亲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认识“我”的坚强与“母亲”的痛苦。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内心的痛苦。
教学重点:1、围绕“为什么说我走上的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尝试探究,研读课文的10到29自然段,逐步加深对“我”所受苦难的认识。
2、激发学生用个性化的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悟,培养语感。
第一课时一、导入1、理解课题你怎么理解“开端”一词?谁能告诉我“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呢?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运铎先生所写的《劳动的开端》,齐读课题两遍。
3、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有谁可以来介绍一下?4、我们马上来看看吴运铎怎样走上艰苦的人生道路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你认为课文哪些自然段和词语是需要我们大家注意的?3、谁来给我们读读这些自然段?4、谁来评评他们读得怎么样?5、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上先再最后的关联词语。
三、细读课文,加深认识1、作者参加的是一项怎样的劳动?在2自然段找找,并勾画出来。
汇报理解——读“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2、挑煤是一项艰难的劳动,作者又像个瘦猴子,为什么要还要去挑煤?汇报理解——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心里像油煎一样”和“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3、是呀,在旧社会中,12岁这个本该和我们一样读书学习的孩子,却过早地踏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欢迎阅读
页脚内容
《劳动的开端》阅读
我挑着煤赶路,一开头还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一公里就渐渐落在后头了。
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右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哪知挑东西走路,越歇越想歇,越歇越觉得担子重。
不一会儿又要爬山。
这山 1、 (1
(2千。
2、 课文中说“原来桌子被人抽掉,这里的抽掉,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办事人的冷酷和残忍,不把穷人当人看。
3、 画出你认为最能够感受到作者挑煤艰难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例如:第一段第二句话。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担子对于作者来说太重了,作者第一次挑煤没有经验,困难重重,体会到劳动人们艰难生活和劳动的艰辛。
4、 文中写作者挑了(2 )天煤,重点写第( 1)天,按( 事情时间的顺序 )写的。
这叫( 详略得当 )
5、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谈谈自己对劳动的体会
是从第一次挑煤开始的。
半夜动身,天亮赶路,午后继续赶路,因为太累,煤撒了
欢迎阅读
页脚内容
一地,晚上挑着空筐回家。
作者第一次挑煤是为了谋生,一路上吃了很多的苦。
从中可以感受到劳动是生存所必需的,劳动是艰辛的。
6、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历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在那个年代12岁的孩子就担负起家庭的重担。
穷人的生活苦难。
而我们今天的生7、.。
一劳动的开端1.本课体裁,作者是,本课揭露了.2.“挖一个斜洞,就算是煤窑.”说明;3.个”像狗一样”说明4.“我摔下来了,像落在万丈深渊里.”修辞是这句话说明5.我是一位少年.6.作者的”劳动开端”是怎样开始的?7课文中”原来桌子被人抽掉,”这里的”抽掉”使你感受到了什么?8”开端”意味着二1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我们的劳动虽然不伟大,但是它带来多大好处?2默写陶行知的一首<<自立立人歌>>并说明讴歌了什么精神?3、写一句关于劳动的名言七单元一看拼音,写词语。
yàn zǐbìguójúzi dào zãi pãi lǐwǔrǔpãi búshì( ) ( )( ) ( ) ( ) ( ) ( )dãyìyáng yáng qījūn zhīzuìqǐgài zhēng zhùgǎn lǎn( ) ( ) ( ) ( ) ( )kāng kǎi fǔshìjūgōng bùxiâyīgùyìng chóu bào chóu( ) ( ) ( ) ( ) ( ) ( )二.注音。
侮辱盗贼不屑鄙夷晏子囚犯三.词语解释1淮南为橘,淮北为枳:2摩肩接踵:( )3安居乐业:()4得意扬扬:5、欺君之罪:6、慷慨:7、鄙夷:8、气度不凡:囚歌一、1.囚歌的体裁是,诗歌开头运用了的手法.描写了叶挺的处境.从中感受到叶挺的豪情壮志.2”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我渴望自由.....”第一个”自由”指.第二个”自由”指.3.”人的身躯怎么可以从狗洞里爬出”表现了诗人4.“地下的烈火“指;”活棺材“指5.“一齐烧掉”意思是6.理解”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晏子使楚1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19、劳动的开端
3
3
1.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2.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分辨课文的详略。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分辨课文的详略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看提纲,同桌互相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2.指名复述,其他同学进行评议,教师指点复述时重点抓住反映“艰难”的地方,讲得详细一点。
形容词、比喻句可以简略。
3.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读课文最后一段。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2)第一次挑煤与第二次挑煤相比,作者详写了哪一次挑煤?为什么这样处理?
4,指导学生看课前的“学习提示”,明白分辨课文详略的作用及分辨课文详略的方法。
5.作业:作业本第5题。
劳动的开端1记得我十二岁那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2萍乡煤矿四面是高山,在东北方的深山里,煤藏离地面很近。
土煤窑星星点点,到处都是。
土煤窑完全靠人工开采。
窑主随便挑个地方,挖一个斜洞,就算是煤窑。
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3把煤从山里运到外地去,也靠人工。
挑脚得一担担地把煤挑到车站。
4我看见比我大点儿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去挣几个小钱。
5我找从小在一起玩的小赵商量,想叫他带我去。
小赵歪着脑袋,把我左看右看,笑着说:“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像个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6“我的力气大得很。
不信,咱们俩摔跤试试!”7“我不跟你摔跤。
你要去就去吧,明天早点儿起来!”8要去挑煤,半夜就得动身。
我家没有灯笼,也没有火把。
我跑到矿上电机房去找了些用过的油棉纱,在机器上擦点机器油,绑在木头棍子上,准备半夜点着照路。
9母亲知道我要去挑煤,心里当然舍不得,可是她也不愿意眼看着孩子们挨饿。
她半夜起来不声不响地送我到门口。
我约上小赵,匆匆忙忙走了。
10我们爬过几座山,穿过几片树林,赶到挑煤的地方。
哪知来的太早,还没有一个人影,小煤窑办事的地方门关得紧紧的,里面没有灯光,人都在睡觉。
11屋檐底下两张方桌,是窑上开票记账用的。
我看天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睡着了。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
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了。
12我爬起来揉揉胳膊,心想,出门做工真不容易,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斜侮。
13我很想多挑一些,试了试,挑不动,又去掉一点。
14矿上的办事人不耐烦地说:“你要不挑就算了,别找麻烦!”15我一赌气挑上就走。
16我挑着煤赶路,一开头还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二里就渐渐落在后头了。
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劳动的开端》习题通过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②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好?为什么?3、“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
①变换说法。
②比较体会。
4、“得了吧……把你压扁了”。
①变换说法。
②比较体会。
5、“睡的正熟……浑身疼痛”。
①变换说法。
②比较体会。
6、“肩上的煤筐……打秋千”。
①变换说法。
②比较体会。
7、“红肿的肩头……一样疼”。
①变换说法。
②比较体会。
8、为什么作者的肩膀又红又肿,第二天还去挑煤?9、读读“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说说“从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第一次挑煤称作“劳动的开端”?参考答案1、先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再写萍乡煤矿挖煤、运煤情况;最后写“我”去约小赵一起挑煤。
2、①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
②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心里的难过程度。
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
3、①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进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来。
②用打比方的说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劳动条件太差,干活太累,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待。
4、①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你这么瘦,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
②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当时身体瘦小,无法承担挑煤的中获,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头皮去挑。
5、①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浑身疼痛。
②用打比方的说法进一步说明“我”被摔得很重,很痛,这反映了矿上办事员得冷酷无情,旧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穷人的孩子到处受欺侮。
6、①肩上的煤矿来回晃荡,一会儿往前,一会儿往后。
②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人小体弱的吴运铎挑煤的不容易,反映出挑煤劳动的艰难。
7、①红肿的肩头很疼。
②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肩头疼痛难忍的程度,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苦。
8、作者年龄虽小,但意志坚强,困难再大也吓不倒它,一定要用劳动来解除一家人受到的饥饿威胁;可以看出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确实没法活,作者虽是一个孩子,正是在校读书的年龄,但也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
《劳动的开端》五年级作文俗话说:“劳动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个想要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就得从劳动的开端出发。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劳动的开端》的文章,方便大家学习,快来看看吧!《劳动的开端》五年级作文1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没有劳动,爱迪生就不会发明电灯泡;没有劳动,瓦特也就不会发明蒸汽机。
而我,是最爱劳动的了,恨不得多长几只手,把班里的活都让我干。
谙起我的劳动开端,在上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了。
那一次我帮妈妈擦玻璃,妈妈安装好擦玻璃器,我则端来一盆水,接过擦玻璃器,用有海棉的一面沾了点水,开始擦起来,而妈妈则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大将军,不慌不忙地指挥着我。
我正在擦,妈妈一声尖叫:“哎呀,我忘记放洗衣粉了,这样玻璃就擦不干净了,你快去拿些来……”妈妈还未说完,我就以风卷残云的速度,冲进卫生间,嘿咻嘿咻地把一大袋洗衣粉拎了出来,往水盆里撒了点洗衣粉,搅和了几圈,用擦玻璃器沾了一下擦起来,较里果然不错,玻璃上也刮出了一层泡沫。
“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洗刷刷……”我一边唱,一边干活,不一会儿就干完了,虽然流了一身汗,不过,看到干净的窗户,值!通过这次劳动,我明白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只有劳动才能获得一切,劳动虽然是有些辛苦,但也是快乐的,更是光荣的!《劳动的开端》五年级作文2谁的微笑是最美丽的?我想可以用照片来表达我的情感吧,因为除了照片没有任何方法能把人的微笑最原始的记录下来了。
照片一,农民丰收时的微笑农民丰收时的微笑,眼里满是对下一年的希望,但更多的是辛苦一年得到成果的喜悦。
背景是一大-片数不清的苞米,这胜利的果实、这用辛勤汗水换来的果实、这用一年劳作耕种得来的果实,是多么来之不宜。
农民的微笑是幸福的,是美丽的,是高兴的,是喜悦的,是无数说不出的感觉夹杂一起的。
照片二,教师看着学生毕业时的微笑这张照片是初中老师看着自己的学生已经毕业要升入高中时的微笑,这位老师是边哭着边笑的,但那泪水是幸福的泪水,这泪水有对相伴了四年学生将要离去升入人生更高一层的台阶的'不舍,也有回顾四年与这些可爱又让自己能够骄傲的学生相处的故事的酸甜苦辣,还有更多的是希望他们能在高中学习更加勤奋。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劳动的开端》教案范文(精选12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劳动的开端》范文篇1教学目标:1 、重点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2、体会课文中比喻句在文中的用法。
3、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坐在教室里安心地读书、学习,衣食无忧,是多么幸福啊!可是在旧社会,那些和大家同龄的孩子却要过早地用自己柔弱的肩膀背负起生活的重担,开始了艰难的求生生涯。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劳动的开端》,让我们一起走近旧社会一个12岁的孩子,看看他是怎样开始艰辛的劳动。
板题,齐读课题。
二、汇报任务一。
通过昨天的预习,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
出示汇报任务一:自读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学生汇报交流。
(1)“我”很懂事。
出示: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心里像油煎一样”描述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从这样的比喻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我”心里很难过)你能读出“我”难过的心情吗?指名读。
(2)“我”很要强,不服输。
出示:小赵歪着脑袋,把我左看又看,笑着说:“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像个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我的力气大得很。
不信,咱们俩摔跤试试!”你从“像个瘦猴子”、“扁担”体会到什么?(体会到“我”身体很单薄、瘦弱,力气小,根本挑不动煤)师:从两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我”身体很单薄、瘦弱,力气小,小赵根本不想跟“我“比,而“我”为了能让小赵带“我”去挑煤,“我”都不惜与以干挑煤苦活的小赵摔跤,足见“我”的好强。
你能读出“我”的好强吗?生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3)“我”很聪明。
出示:我家没有灯笼,也没有火把,我跑到矿上电机房去找了些用过的油棉纱,在机器上擦点机器油,绑在木头棍子上,准备半夜点着照路。
五一劳动节谜语大全及答案五一劳动节谜语大全及答案11、会劳动(打一环保词)2、劳动法(打一安全生产术语)3、劳动局(打一围棋术语)4、独立劳动(打一离合字)5、集体劳动(打一字)6、劳动伴侣(打一五言唐诗)7、劳动吃饭(打一《表论田畴功》句)8、劳动合同(打一足球运动员·徐妃格)9、劳动合同(打一黄帝时代人名)10、劳动家庭(打一字)11、劳动竞赛(打一商代人名)12、劳动万岁(打一金融词语)13、劳动之前(打一字)14、劳动致富(打一体育词语)15、廉价劳动(打一成语)16、热爱劳动(打一广西地名)17、义务劳动(打一5字电视剧)18、终止劳动(打一2字安全生产名词)19、个体劳动者(打一成语)20、广播劳动法(打一称谓)21、浪费劳动力(打一成语)22、劳动的开端(打一字)23、劳动家致富(打一12笔字)24、劳动力过剩(打一李煜词句)25、劳动力换钱(打一字)26、劳动最光荣(打一称谓)27、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间,常到花丛去工作,造出产品比糖甜(打一动物)五一劳动节谜语大全及答案2谜题:二快乐,三快乐,四快乐,五快乐,六快乐,七快乐,八快乐,九快乐,十快乐。
谜底:无(五)一快乐!谜题:庄稼人(打一作家名)谜底:田汉谜题:勤俭(打一节日)谜底:劳动节谜题:省工(打一节日)谜底:劳动节谜题:工段(打一节日)谜底:劳动节("节"、"段"近义相扣)谜题:休要浪费(打一节日)谜底:劳动节("休"别解为"休息",反扣谜底。
)谜题:不能浪费人力(打一节日)谜底:劳动节谜题:工作高效又低耗(打一节日)谜底:劳动节谜题:少饮酒,多休息(打一节日)谜底:劳动节谜题:生产合约(打一节日)谜底:劳动节谜题:行役是闲时(打一节日)谜底:劳动节谜题:今日放假人人欢(九字祝语)谜底:大家五一劳动节快乐谜题:五一国际劳动节(猜一字)谜底:与谜题:劳动节国庆节回顾(猜一成语)谜底:一五一十谜题:人人迎五一(打一字)谜底:奏谜题:劳动节国庆节回顾(猜一成语)谜底:一五一十谜题:行役是闲时(打一节日)谜底:劳动节谜题:劳动节(打一字)谜底:芸谜题:过完劳动节,连日受调遣。
四年级作文劳动的开端劳动的开端劳动永恒是人类的财富,是人类创造幸福的基础。
特别是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更让人兴奋。
我劳动的开端,是在八岁那一年的一个星期六。
中午十二点了,我的肚子饿的咕噜咕噜的乱叫,妈妈还没回来。
我决定自己亲自下厨房。
吃些什么呢?红烧肉;西红柿炒鸡蛋;还是油炸鸡柳?一个个我喜欢吃的菜,出现明显在我的脑海中。
但是,都太有难度了。
最后我决定,吃个方便面吧。
就算是方便面。
说实在的,我也不会,翻开一页页脑海中的喜怒哀乐,想起来了方便面的做法。
“稀里哗啦”的,我在厨房找了个锅盖。
东瞧瞧,西看看,好不容易找到电磁炉了!我拿起锅,接了些水,把锅放在电磁炉上,插上电源,选择了火锅模式,火力煮!没过多长时间,锅底就出现了些小泡泡。
泡泡迅速上升浮出水面。
我非常激动,水开啦,可以放面了!一不小心把方便面袋直接扔进了锅里!哎呀,不对。
我急忙伸手去捞,急忙撕开袋口,调料包又连包带料掉进锅里,我顾不得手被烫的的疼痛,心不在焉的伸手手忙脚乱去拿调料包,一下子扔到了地上,手指烫得通红!捡起料包,把调料放进面里,用筷子搅一搅,一阵香味飘鼻而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面煮完了!盛到碗里,我悬着的一颗心置放终在落了地。
吐噜吐噜地吃起来,一会儿,一碗面就下了肚!真是美味,好香!连电源都忘切断了。
吃完了面,试问煮面的过程,真是酸甜苦辣啊!但这种酸苦辣是值得称赞的。
高尔基说的话:“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现代人聪明的双手创造出来出来的!。
劳动的开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2)学会“磅、赌”两个生字,理解“威胁”等11个词语。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
(3)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8)起因。
第二段:(9-28)经过----本文重点。
第三段:(29-30)结果(4)理解四段比喻句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
(5)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辛和学习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分清主次、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体会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
一、预习案:(6分钟)(一)预习任务安排:1.学习11个生字的音、形、义和15个新词。
2.细读课文,理请课文思路,给课文分段(二)信息链接:1.时代背景:少年时的作者生活在一个贫穷落后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旧社会,那时的人们生活的艰辛通过作者的挑煤反映的清清楚楚,本该是在学校读书学习的时候却要背负养家糊口的重担开始了劳动。
2.作者简介:吴运铎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
3.关于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作者的生活,由于贫群肌饿,作者不得不在十二岁就开始沉重的劳动,希望通过学习课文的内容,懂得珍惜学习时间,学习那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4.其他资料: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劳动的开端》就是节选于本书5.整体感知:(以习题形式呈现)(1)找出课文中四个比喻句。
(2)课文分为三部分,写出三部分的中心内容。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三)预习自测:(以习题形式呈现,此过程约 8 分钟)1.读一读下面的生字。
挨煎胁斜歪瘦跤矿绑赌筐趁2.给字组词。
《劳动的开端》阅读
我挑着煤赶路,一开头还跟得上人家,可走了不到一公里就渐渐落在后头了。
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右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
哪知挑东西走路,越歇越想歇,越歇越觉得担子重。
不一会儿又要爬山。
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爬上山头,已经是中午了。
我解开衫子一看,肩也肿了,皮也破了。
我鼓足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脚底下被石头一绊,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
我的胳膊和脚擦破好几道口子,煤撒了一地。
太阳落山了,别的挑煤的人大概都早已到车站了,只剩下我一个留在荒山上,离车站还有二三公里路。
就是我挑到车站,收煤站也收秤关门了。
我怎么办呢?
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
?
1、写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
(1)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两个“像狗一样”突出了工人劳动的环境差,劳动极端艰苦,说明资本家不把工人当人看。
(2)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
“像是打秋千”突出我年纪小,煤筐重,担煤走路艰难的样子。
写出我被迫挑煤的残酷。
2、课文中说“原来桌子被人抽掉,这里的抽掉,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办事人的冷酷和残忍,不把穷人当人看。
3、画出你认为最能够感受到作者挑煤艰难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例如:第一段第二句话。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担子对于作者来说太重了,作者第一次挑煤没有经验,困难重重,体会到劳动人们艰难生活和劳动的艰辛。
4、文中写作者挑了(2 )天煤,重点写第( 1)天,按(事情时间的顺序)写的。
这叫(详略得当)
、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谈谈自己对劳动的体会5.
是从第一次挑煤开始的。
半夜动身,天亮赶路,午后继续赶路,因为太累,煤撒了一地,晚上挑着空筐回家。
作者第一次挑煤是为了谋生,一路上吃了很多的苦。
从中可以感受到劳动是生存所必需的,劳动是艰辛的。
6、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历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在那个年代12岁的孩子就担负起家庭的重担。
穷人的生活苦难。
而我们今天的生活幸福无比,应该好好珍惜。
7、.选文第六自然段“写出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这句话写出作者肩头被压得又红又肿的程度深,这样写突出劳动的艰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