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17
数学四年级下册《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教案数学四年级下册《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教案教学目标:(一)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提供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探索、掌握解决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方法。
(二)通过多媒体课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
(三)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封闭图形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发现封闭图形情况下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问题1.问题一:(出示图片)正方形桂花树台一边也要摆花,量一下边长是9米,每一米摆一盆,请大家帮助算一算,要几盆花?反馈:谁来告诉大家要摆多少盆花?预设:生1:91+1=10盆;生2:91=9盆;生3:91-1=8盆师:这里都有91这是什么意思?+1就是求出了什么?不加的就是求出了什么?-1求出了什么?小结:同学们用以前学习的植树问题帮我解决了这个数学问题。
2.问题二:如果桂花树的正方形木台四周都要摆上10盆花,共要多少盆花?[通过展示校园中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色,创设情境,引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生1:40盆,生2:36盆,师:到底是36盆还是40盆,要知道哪个答案是对的,怎么办?(让学生互相争论)(听听学生的意见,如果学生说画最好,如果学生说其他,教师可以介入说:老师这儿有个建议。
)小结:看来有些同学认为用画一画的方法比较好是吧,那就请同学们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来验证到底是需要多少盆?(二)多元表征,感知模型1.出示学习建议:(1)你可以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说明你的答案是怎么来的(2)你也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材料1),画一画,圈一圈。
并写出算式。
(花盆可以用符号表示)(3)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说一说你的方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第7讲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点一: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1.植树问题基本解决思路:间隔数=总长÷间隔距离。
2.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知识点二: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知识点三: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所需棵数与间隔数“一一对应”,相当于线段上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况。
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数=间隔数。
考点一:植树问题【例1】一根绳子长18米,每3米剪成一段,需要剪几次?(1)求这根绳子一共可以剪几段。
(2)画图表示这根绳子被剪成的段数。
从图中可知,需要剪次。
1.在一个正方形的花坛的四周摆放16盆花,怎样摆放可以使每边摆放的花盆数都是5盆?(4分)(1)请画出示意图。
(用O表示花盆)(2)已知花坛的边长是2.4米,平均每盆花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2.史冬鹏是我国著名的男子110米栏运动员,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等重要体育赛事。
下面是男子110米栏赛道的示意图。
问:每两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3.公路旁每隔2.5米栽一棵树,丽丽从第1棵树跑到第40棵树,妈妈说丽丽跑了100米,丽丽说没有100米。
你认为谁说的对?请说明你的理由。
一.选择题(共5小题)1.小区花园是一个长50米,宽40米的长方形,现在要在花园的四周栽树,四个角都要栽,每相邻两棵间隔5米。
一共要栽()棵树。
A.18B.36C.37D.402.同学们围着圆桌吃午饭。
每张圆桌的周长是3米,如果每隔50厘米坐一人,一张圆桌一共可以坐()人。
A.7B.5C.63.在一条环形跑道上,等距离插着8面红旗,这条跑道被平均分成()段。
A.8B.7C.94.锯一根木头,锯一次需要n分钟,把这根木头锯成7段,需要用()分钟。
A.7n B.6n C.8n5.在300米长的道路一边种树(两端都种),每20米一棵,一共要种()棵。
A.15B.16C.17二.填空题(共5小题)6.把6米长的木料锯成每2米一段的短木料,每锯一段需要15分钟,这根木料全部锯完需要分钟。
封闭植树问题公式
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的公式是棵数=间隔数、棵树=周长÷间距、棵树=长度÷间距+1(两端都栽)、棵树=长度÷间距-1(两端都不栽)、棵树=长度÷间距(一端栽、一端不栽)。
在封闭图形上进行植树,段数等于株数,满足的公式和直线型仅在路的一端植树是一样的: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
解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将封闭图形“化曲为直”后,发现封闭图形和在不封闭图形“一头种”中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是一样的,都是棵数等于间隔数。
请注意,在解答具体问题时,应结合题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植树问题(封闭图形)人教新课标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植树问题(封闭图形)人教新课标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是关于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7.3植树问题(封闭图形)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三节,主要讲解植树问题在封闭图形中的运用。
具体内容包括:如何计算封闭图形中植树的棵数,如何确定植树的位置,以及如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通过几个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将给学生提供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5. 作业布置:我将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1. 计算植树的棵数:封闭图形的边长或周长2. 确定植树的位置: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植树七、作业设计1. 计算植树的棵数: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0米,每边种植5棵树,请问这个正方形一共种植了多少棵树?答案:25棵2. 确定植树的位置:如果一个圆形的周长为30米,每隔5米种植一棵树,请问这些树的位置如何分布?答案:每隔5米种一棵树,分布在圆形的周长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1.封闭与非封闭植树路线的讲解及生活运用。
2.掌握空心方阵和实心方阵的变化规律.3.几何图形的设计与构造一、植树问题分两种情况:(一)不封闭的植树路线. ① 若题目中要求在植树的线路两端都植树,则棵数比段数多1.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棵数1-)株距=全长÷(棵数1-)② 如果题目中要求在路线的一端植树,则棵数就比在两端植树时的棵数少1,即棵数与段数相等.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全长=株距⨯棵数;棵数=段数=全长÷株距;株距=全长÷棵数.③ 如果植树路线的两端都不植树,则棵数就比②中还少1棵.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株距=全长÷(棵数1+).全长=株距⨯(棵数+1)(二)封闭的植树路线.在圆、正方形、长方形、闭合曲线等上面植树,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棵数=段数=周长÷株距.二、解植树问题的三要素(1)总路线长(2)间距(棵距)长(3)棵数,只要知道这三个要素中任意两个要素,就可以求出第三个.三、方阵问题(1)明确空心方阵和实心方阵的概念及区别.(2)每边的个数=总数÷41+”;(3)每向里一层每边棋子数减少2;(4)掌握计算层数、每层个数、总个数的方法,及每层个数的变化规律。
知识点拨教学目标5-1-3.植树问题(二)例题精讲模块一、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例1】小强家附近的公园里有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1500是米,每隔3米栽种一棵树.问:共需树苗多少株?【考点】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解析】因为圆形池塘是一个封闭的模型,所以我们直接运用公式棵数=段数=周长÷株距,从而有树苗:1500÷3=500(株).【答案】500株【巩固】周叔叔家有一个长40米,宽30米的长方形鱼塘,他想沿塘每隔5米栽一棵柳树,需要栽多少棵柳树?【考点】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难度】1星【题型】解答【解析】40302140()÷=(棵).+⨯=(米),140528【答案】28棵【例2】在一个长345米、宽240米的长方形草坪四周等距离地栽一些松树,要求四个顶点和每边中点都正好栽一棵松树,则最少要买松树苗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