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第七章 语言的演变与分化
- 格式:ppt
- 大小:423.50 KB
- 文档页数:38
第七章 语言演变与语言分化第一节 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演变的原因一、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1.社会的发展变迁促进语言的发展变化;2.社会群体的接触与民族关系的发展促进语言的发展变化;3.人与人交流时的创新要求、省力要求也必然会使得语言变化和调整。
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演变1.语言内部语音、词义、语法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2.语音、词义、语法系统内部的某一局部变化可能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三、语言演变的特点渐变性 p.193-194不平衡性语言各个要素的演变速度是不一样的词汇变化速度最快语音变化速度较慢语法变化速度最慢语言演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有些地区不变有些地区这样变有些地区那样变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社会方言: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
p.198黑话 p.199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地域方言一般简称“方言”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语法差别较小词汇差别主要表现为名异实同语音差别最大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
如:拉丁语的各个方言发展成今天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独立的语言。
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p.203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
凡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一个语系,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可以根据它们的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依次分为语族、语支、语群等。
第七章语言的演变和分化一、名词解释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人们平常说的“官腔”“干部腔”“学生腔”“娃娃腔”等等的“腔”,都是对某一言语社团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共同特点的概括,表明这种“腔”就是一种社会方言。
工农群众称自己说的为“大白话”,称知识分子说的为“字儿话”,这实际上也是对社会方言的一种通俗的说法。
?地域方言——由一种语言分化而来的地域变体称为地域方言,简称方言。
“方言”是一个总的概念,在它下面还可以分出各种“次方言”,在“次方言”下面又可以分出各种“土语”。
亲属方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
例如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
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的分类。
二、填空1、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2、汉语的七大方言是指:(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3、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有强烈的(排他性)。
4、语言谱系结构的层次一般有(语系)、(语族)、(语支)、(语群)。
5、从语言谱系来看,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法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
三、简答题1、举例说明为什么社会、人际交流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
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
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的发展是语言演变变化的原动力。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主要表现在:(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变化必然要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
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
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1.影响语言演变发展的重要因素:两种因素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一是外部因素,另一个是内部因素。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强大动力。
2.语言发展的两个特点:渐变性和不平等性。
3.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编译,是语言社团的一种标志。
4.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5.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的关系,称之为亲属语言。
6.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出的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
原始汉藏语:汉语、藏语;拉丁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语;日耳曼语:英语、德语、荷兰语、瑞典语、丹麦语;古斯拉夫语:俄语、保加利亚语、捷克语、波塞尔维亚语。
拉丁语、日耳曼语、古斯拉夫语、梵语都是原始印欧语。
7.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8. 共同语:在方言分歧的社会里,人们往往选择一种方言作为“通用语”,用作方言区之间交际的工具。
共同语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语言形式,共同语并不决定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决定于客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
(汉民族共同语是政治的因素。
)9.语言的规范化:就是要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广泛成为人们的交际服务,而对于哪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的要求,妥善加以处理。
10借词:也称外来词,是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借词和意译词不同: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过来。
例如:黑板。
意译词里面有一种仿译词,它的特点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语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
例如:电话。
11.语言融合: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怪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