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第六章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23
《语言学纲要》各章知识点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本章有三大要点:语言是符号、语言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次性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1、符号的含义: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它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指称现实现象。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3、语言符号及其特点:A、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注意语言符号通一般符号的区别。
B、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理解语言的层级体系2、重点掌握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第三章语音第一节语音研究的诸方面(了解)第二节音响了解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重、音长、音质第三节发音掌握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注意元音舌位图。
第四节音位1、掌握音位的定义2、掌握归纳音位的原则:对立、互补、语音相似第五节音位的聚合(掌握理解)第六节音位的组合(掌握理解)掌握语流音变的四种情况: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1、理解语法规则(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组合规则:语法的组合规则指的是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也就是,什么样的语法单位什么样的语法能够和单位组合,以什么方式组合。
聚合规则:语法的聚合规则指的是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也就是什么样的语法单位同什么样的语法单位在语法功能上相同,能够相互替换。
2、理解掌握语法单位(句子、词、语素)第二节组合规则1、掌握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2、掌握语法意义、语法形式、语法手段的概念3、掌握常见的几种语法手段: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4、理解组合的递归性和层次性第三节聚合规则1、掌握词类划分的标准2、掌握形态的概念:附加词尾、内部曲折、异根3、掌握常见的语法范畴: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第四节变换(理解掌握)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重点掌握根据语法结构特点,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第五章词义第一节词汇和词义1、掌握基本词汇的特点(普遍性、稳固性、能产性)和一般词汇(新词、古词、方言词、行业语、外来词)2、掌握词义的概括性的表现形式(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第二节词义的聚合1、掌握理解单义和多义,多义词是怎样产生的,词义派生的途径是引申,可分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语言学纲要读书笔记语言学纲要读书笔记篇1《语言学纲要》读书笔记《语言学纲要》是一本由王力编著的经典语言学教材,自出版以来一直备受推崇。
这本书旨在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语言的结构和使用。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语言学这门学科的魅力和深度。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
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语音的发音原理、语法的功能和结构、词汇的构成和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作者还介绍了语言的发展历史、语言的变异和分化、语言的接触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涵盖了语言学的基本知识,而且也反映了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语言学的热爱和执着。
作者在书中不仅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知识,而且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考。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而且也启发了我对于语言学的探索和研究。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和观点。
例如,作者介绍了语言的形式主义、功能主义、符号主义等不同的理论流派,并深入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和优劣之处。
这些内容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语言学的本质和内涵,而且也启发了我对于语言学的思考和创新。
总的来说,《语言学纲要》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语言学教材,它不仅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知识,而且也分享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体系,而且也激发了我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任何对语言学感兴趣的人都是一本必读的经典之作。
语言学纲要读书笔记篇2标题:语言学纲要读书笔记从书名开始,一本名为《语言学纲要》的书,似乎预示着它将为我们揭示语言学的核心要义。
这本书的作者王力,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关于语言学的全面且深入的地图。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为我们展示了语言学的定义、范围和历史。
作者强调了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独立性,并指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本身。
此外,作者还回顾了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到现代的电脑语言,为我们展示了语言学的发展脉络。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导言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古印度宗教典籍梵文古希腊拉丁语语法学中国文言文典籍小学3.什么是“小学”?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被视为经学的附庸,统称“小学"。
4.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功能和()功能两个方面。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交往功能)。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什么是符号?符号的特点是什么?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性?1)语言包含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
2)音义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均有意义,也均有发音。
3)形式指示意义的一般性。
4)形式和意义结合的任意性。
3.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4方面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的是,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1)同一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2)同一意义,在同一语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形式不同。
举例略。
语言符号在形成初始,音与义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自然形成。
但一旦形成,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无权擅自改动。
也即初始的任意性,使用的强制性。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5.(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最根本的结构关系。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完整) 因此,单词有了新的含义。
负担→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使人感觉过时→想法或习惯过时的人:过时脸部最突出的部分。
3.哪些类型的“运动”可以区分,为什么?“运动”可分为以下基本类别:(1)猴子玩苹果/他跑了/我送给萧的书(行动)(2)花儿都红了/眼睛都亮了/冰镇了(自然/国家)(3)悲剧震惊世界(行动)第六章文本和书面语言一、知识问题1.世界上独立而成熟的古文字体系(从源头来说)包括(甲骨文)文字、苏美尔文字、玛雅文字、古埃及文字等。
2.中国传统文献学中的“六书”是指(象形的)、(指事物的)、(知的)、(形声字的)、(音译的)和(借用的)。
3.指出以下哪一个汉字属于六书:手(象形)、泪(会意)、拖(形声字)、刃(指事物),以及它的(“它的”在“其中”)(借)。
4.简述字母书写的产生过程。
第二,思考问题1.单词和图片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成为一个角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图片也是记住古代事件的重要方式。
笔记只是帮助记忆和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只有当事人对自己说的话有更清楚的认识,所以他们不是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没有字面意义。
然而,与实物记录相比,图片记录是一个进步。
它是物质记录的替代品,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普遍性。
它可以记录更复杂的内容。
笔记为人物的出现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笔记的图片是人物的前身,而真正的笔记和人物26发生什么并不重要。
有三个基本条件来判断一个字符系统已经创建。
首先,在某种语言中有足够多的对应于语素或词的小数字,它们可以根据语言的声音来阅读。
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不改变声音和表达的意思。
第三,当用这种语言说话时,这些小数字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语素或词的排列顺序。
小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因此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顺序也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同。
换句话说,书面形式所表达的信息必须是与某种语言的音意组合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绘现实。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目标及教学要求“语言学概论”是中文专业的基础课。
本课程注重介绍语言学的基础知识,讨论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思维的一些重要问题,同时适当涉及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一些内容。
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与语言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中关于语音、语汇、语法、语义、文字的基础知识,基本了解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思维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初步了解语言学的应用的一些内容,并能在专业学习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认识语言和民族、语言和种族的关系;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认识语言符号的诸特征;了解语言学的性质、作用以及发展梗概。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4、语言符号的可变性;5、语言是一个系统;6、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7、语言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8、语言系统的层次性;9、组合关系的含义;10、聚合关系的含义;11、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第三节语言学1、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2、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3、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4、古代语言本体研究;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6、普通语言学的产生;7、索绪尔的主要贡献;8、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新学派的产生;9、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10、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应用;11、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12、语言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
第六章一、解释下列名词(20分,每词4分)写反映出语言的一个符号的读音。
般只要数十个字母符号。
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
言不同的风格变体。
二、填空题(40分,每空2分)1.文字突出的作用是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有声语言的使用范围。
2.文字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在文字中缺一不可。
3.据考古材料,一般认为文字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六千年以上。
4.文字的特点要受到(所记录的语言)特点的制约。
5.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使用(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帮助记忆。
6.从造字方法角度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和(表音)三个阶段。
7.各种不同体系的意音文字都包含(表意字)、(表音字)和(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即形声字)三种不同类型的字形。
8.人类造字的方法主要有(表意)和(表音)两种。
9.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异体字,属于文字的(改进)。
10.(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三、辨别正误(20分,每小题2分)1.现代社会,文字使用十分频繁,比有声语言还重要。
(×)(在任何社会,文字的作用都不可能超过语言。
)2.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人类的文化。
(×)(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人类的语言。
)3.拼音文字同语音联系紧密,只记录语音。
(×)(无论的拼音文字还是非拼音文字,记录语言都是既有记录语音,同时又要记录意义。
)4.非拼音文字记录意义,不记录语音。
(×)(非拼音文字同样要记录语音和意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而语言的音义在文字中是统一为一体的。
)5.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如果汉字不能适应汉语的需要,可能早就被淘汰了。
)6.汉字具有超方言、超时间的特性。
(√)(汉字是语素文字,与读音联系不紧密,字音可以随方音而异,也不受古今读音变化的影响,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
)7.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
语言学纲要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文字识记要点(一)识记:1.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如汉字的“字”和拼音文字的字母。
3.意符;意符也就是表意的字符。
4.音符;音符也就是表音的字符,但是语音没法用图形来表示,因此,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
5.记号;各种文字的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即意符,音符和记号。
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记号。
6.自源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称为自源文字。
7.他源文字;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上创制的文字可以称为他源文字。
8.单纯字符;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
每一个拉丁字母都是一个单纯字符。
9.复合字符;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
10.词语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是词语文字。
11.语素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素相联系的文字是语素文字。
12.音节文字;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是音节文字。
13.音位文字;全部字符只跟辅音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辅音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辅音文字。
既有代表辅音音位的字符,也有代表元音音位的字符的文字是全音位文字,平时就称为音位文字。
14.表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是表意文字。
15.表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习惯上又称为拼音文字。
16.意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是意音文字。
17.假借字;自源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表示无法用图形来表示的词语,都采用了假借已有的同音或音近的字符来替代的办法,这就是“假借字”。
18.楔形文字;高度象形的古苏美尔文字。
19.象形字;简化了的实物的图形,传统的文字学称之为象形字。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一、知识题1、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甲骨)文、文、(苏美尔)文、(玛雅)文、(古埃及)文等。
2、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手(象形)、泪(会意)、拖(形声)、刃(指事)、其(“其中”的“其”)(假借)。
4、简述字母文字的产生历程。
二、思考题1、文字和图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成为文字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图画在古时候也是用来记事的一种重要方法。
图画记事只是帮助记忆,传达信息的手段,有很大的随意性。
只有当事人才比较清楚所表述的内容,因此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不具有文字意义。
但是,图画记事较之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是实物的替代物,有一定的象征性,概括性,能记录较复杂的内容。
图画记事为文字的出现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记事的图画是文字的前身,而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
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
也就是说,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
2、既然所有文字都是既表音又表意的,为什么还有表音文字、意音文字的区别?语言有大大小小的单位: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它们都是大小不同的音义结合体。
语言的语音层面也有大大小小的单位:音位、音节、音步等等,它们是大小不同的语音片段。
文字是形体符号的系统,它也有大小不同的单位―大小不同的形体单元。
任何文字系统都有一级单位对应于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
比如汉文中的“方块字”和英文中的“(文字)词”。
语言学纲要练习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一、名词解释1、文字2、意音文字1、文字是指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意音文字是兼采表意、表音两种方法造的字。
二、填空题1、文字是语言的“意与声之迹”,是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语言的符号。
2、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3、文字除了音、义之外,还必须有自己的。
文字是用“”通过“”来表达“”的。
4、每一种文字都必须适应自己所记录的语言的特点和特点。
5、文字就其性质来说,和一样,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不是哪一个阶级、阶层的专利品。
6、文字改革不等于改革。
改进或改革文字的目的,恰恰是要使文字能更好地记录,而不是要改变。
7、文字从无到有的创造是群众智慧的结晶,决不可能是的功劳。
8、古代记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记事,一种是用记事。
9、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而记事的却是文字的前身。
10、记事的图画经过简化,使一个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或,那就产生了真正的文字。
11、早期的文字是文字,它不能全面地完整地记录语言。
12、处于原始状态的文字,它的字形没有和完全挂钩(对应)。
13、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文字,即兼有、两种方法的文字。
14、古埃及的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字、中美洲的文和我国的汉字都属于意音文字。
15、汉字大概在后期就已经形成为能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
16、从表意到表是文字造字方法发展的总趋向。
文字是语言中最简明、最方便的文字。
17、文字有很大的保守性,语言变了,文字写法可以不变,这样就形成文字的书写形式和语言的实际的矛盾。
18、局部改进文字的拼写方法,属于文字的,从表意文字或意音文字改为拼音文字则是文字体系的。
19、汉语拼音方案是一套合理、简便的工具,不是替代汉字的拼音文字。
1、语言,书写2、时间和空间3、形体,形,音,义4、结构,语音5、语言6、语言7、一个人8、实物,图画9、图画10、语素,词11、原始12、语词13、意音,表意,表音14、圣书,钉头,玛雅15、商代16、音位,音位17、发音18、改进,改革19、标音三、选择题1、下列各组汉字中形、音、义齐全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