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引言至第六章)全套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283
导言*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之。
*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的我国传统语文学。
*语言本身的构造很复杂,对它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语言、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运用语言交际的过程是瞬间的事情,但却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如果借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这一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第一章*语言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把说话中反复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找出来,把那些隐藏在无数话语中的坚守不见尾的语言找出来,使它的整体和每一片鳞甲都清清楚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这当然是复杂细致的任务。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可以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字符号,化学公式等。
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要动嘴,而且要面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会参加进来。
(非语言:手、眼神)*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的各组民族不同的。
*为什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是最灵活的,最方便的,信息量最大的,所以是最重要的。
语言是组成社会不可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要靠语言来维持。
2、语言是为满足人类交际的组要而产生的,其他动物是没有的。
3、其他的交际工具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的语言或语言成分的代用品,而且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
第二章*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约定俗成、重复使用。
语言符号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语言必须是一种经济有效而又富于弹性和灵活性的装置。
这装置的重要特点就是分层。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一种语言的音位的数目虽然只有几十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这些组合为语言符号准备了形式的部分。
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氛围若干级。
第一级是语素,意义在这里被装进形式的口袋,成了音义结合的最小的符号。
《语言学纲要》各章知识点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本章有三大要点:语言是符号、语言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次性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1、符号的含义: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它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指称现实现象。
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3、语言符号及其特点:A、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注意语言符号通一般符号的区别。
B、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理解语言的层级体系2、重点掌握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第三章语音第一节语音研究的诸方面(了解)第二节音响了解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重、音长、音质第三节发音掌握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注意元音舌位图。
第四节音位1、掌握音位的定义2、掌握归纳音位的原则:对立、互补、语音相似第五节音位的聚合(掌握理解)第六节音位的组合(掌握理解)掌握语流音变的四种情况: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1、理解语法规则(聚合规则和组合规则)组合规则:语法的组合规则指的是语法单位一个接着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也就是,什么样的语法单位什么样的语法能够和单位组合,以什么方式组合。
聚合规则:语法的聚合规则指的是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也就是什么样的语法单位同什么样的语法单位在语法功能上相同,能够相互替换。
2、理解掌握语法单位(句子、词、语素)第二节组合规则1、掌握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2、掌握语法意义、语法形式、语法手段的概念3、掌握常见的几种语法手段: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4、理解组合的递归性和层次性第三节聚合规则1、掌握词类划分的标准2、掌握形态的概念:附加词尾、内部曲折、异根3、掌握常见的语法范畴: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第四节变换(理解掌握)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重点掌握根据语法结构特点,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和复综语第五章词义第一节词汇和词义1、掌握基本词汇的特点(普遍性、稳固性、能产性)和一般词汇(新词、古词、方言词、行业语、外来词)2、掌握词义的概括性的表现形式(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第二节词义的聚合1、掌握理解单义和多义,多义词是怎样产生的,词义派生的途径是引申,可分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Ø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 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 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
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 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7. 社会现象: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Ø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 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 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3.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人义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
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4. 语言符号依存性: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学纲要导言1、传统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2、形成统称小学的文字(字形)、音韵(字音)、训诂(字义)的我国传统语言学。
3、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普通语言学创始人:洪堡特瑞士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出现。
乔姆斯基《句法结构》1957年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建立.4、语言学的分类研究对象的不同:个别(具体)语言学和普通(一般)语言学研究内容的时限不同: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5、语言交际的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6、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一个重要标志:人类有语言,会说话7、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室语言研究的最根本问题。
8、语言学的应用价值:解读古代典籍,继承传统文化;语言文字教学;语言应用;语言政策法规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社会功能:①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是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信息的表达。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理解:①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身势等飞语言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②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③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的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语言室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②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室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即人际互动功能。
互动包括两方面:一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2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①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室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②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和思维是形影相随,不可分离。
二.儿童语言的三个过程①独词句的阶段②在独词句的基础上学会两个词的组合,到双词句③从双词句到实词句,进而掌握表示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的三.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功能A左半球: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
三、简答题1、汉语音节ban、da、guang中的a,是三个不同的音素,但却是一个音位,为什么?2、形态变化有哪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3、什么是表意文字?什么是表音文字?各有什么特点?4、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5、“红太阳”和“太阳红”的语法意义有什么差别?形成这些差别的语法手段是什么?6、地域方言是怎样形成的?7、“来客人了”和“客人来了”的语法意义有什么差别?形成这些差别的语法手段是什么?10、赵高曾在朝廷上“指鹿为马”,并得逞于一时。
但鹿并没有因此而改为马。
这说明什么道理?11、简述基本词汇的特点。
14、语音与自然界的声音有什么区别?15、简述词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
16、音位的条件变体同自由变体有什么区别?18、什么是基础方言?什么样的方言可以成为基础方言?四、分析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的词形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
(1)He has many things to do.(2)Laowang gives me a book.2.从“词根”、“词缀”、“词尾”等角度分析下列语素。
作者盖儿现代化dislike unhappinesses3、变换下面具有语法多义的句子,使其变成单义结构。
(1)我们负责给这个公司培养四个实验室技术员。
(2)开刀的是他的父亲4、分析下列语音现象产生的原因。
汉语普通话中“面貌”连续,由原来的[mian mau]变为[miam mau],“辛苦”由原来的[xin ku]变成[xing ku];英语中in[in]+ bed[bed]变为[im bed],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变为looked[lukt]。
5.分析下列词语中包含的i,指出它们是几个不同的音位或者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体,并简单说明理由。
(1)便衣诗歌警察(2)辞典是有用处6.分析说明下列词义演变的基础及方式。
完整版)《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版)复习资料语言学纲要》(叶蜚声、___版)复资料导言部分本部分内容都需掌握。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语言学是一门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包括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以及发展变化等。
通过研究,人们可以获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提高研究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古代语文学包括训诂学、文字学和音韵学三部分。
其中,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4.语言交际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受问题。
编码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是通过空气振动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是经过大脑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受。
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二、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是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而历时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发展变化。
2.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是以一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而普通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一般规律。
另外,文言是我国“五四”以前通行的书面语,而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或著作。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实际上就是一套规则系统,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在语言学方面,索绪尔提出的标志性理论认为,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
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两条根本的原则,而语言符号则是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统一。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1.作为交际工具,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语言学纲要》知识点整理导言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古印度宗教典籍梵文古希腊拉丁语语法学中国文言文典籍小学3.什么是“小学”?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被视为经学的附庸,统称“小学"。
4.语言学是(19)世纪成为独立的学科的,其标志是(历史语言学)。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是多方面,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大致都可归入语言的()功能和()功能两个方面。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交往功能)。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什么是符号?符号的特点是什么?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
(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不可分离的,二者的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是一般性的。
(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
2.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性?1)语言包含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
2)音义的不可分离性.语言中的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均有意义,也均有发音。
3)形式指示意义的一般性。
4)形式和意义结合的任意性。
3.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4方面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的是,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1)同一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举例略。
2)同一意义,在同一语言不同历史时期的语音形式不同。
举例略。
语言符号在形成初始,音与义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自然形成。
但一旦形成,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任何人都无权擅自改动。
也即初始的任意性,使用的强制性。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5.(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最根本的结构关系。
《语言学纲要》电子版·导言·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功用·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和说话·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一、思维离不开语言·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三、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四、关于聋哑人的思维·五、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六、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什么是符号?为什么·二、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三、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的层级体系·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第三节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一、语言能力·二、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三、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第三章语音·第一节语音研究的诸方面·一、语音的最小单位·二、音标·三、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语音?·第二节音晌·一、语音四要素·二、音质的音响分析·三、研究音响的仪器·第三节发音·一、发音器官·二、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三、元音·四、辅音·第四节音位·一、对立和互补·二、音位和音位变体·三、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第五节音位的聚合·一、区别特征·二、聚合群·第六节音位的组合·一、音节·二、语流音变·第四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一、说话要符合规则·二、语法规则·三、语法单位·第二节组合规则·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二、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三、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四、组合的层次性·五、组合的递归性·第三节聚合规则·一、词类·二、形态·三、语法范畴·第四节变换·一、变换和句型·二、变换和句法同义·第五节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一、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二、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三、语言的普遍特征·第五章词义·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二、词的词汇意义·三、词义的概括性·第二节词义的聚合·一、单义和多义·二、同义词·三、反义词·第三节词义的组合·一、词语的搭配·二、词义和环境·三、“言内意外”·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第一节文字和语言·一、文字的作用·二、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三、汉字和汉语·第二节文宇的起源、发展和改革·一、文字的起源·二、文字的发展·三、文字的改进和改革·第三节书面语·一、口语和书面语·二、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第一节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一、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二、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发展·三、语言发展的特点·第二节语言的分化·一、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二、社会方言·三、地域方言·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第三节语言的统一·一、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二、共同语·三、共同语的规范·第八章语言的接触·第一节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一、借词·二、结构规则的借用·第二节语言的融合·一、语言系统的排挤和替代·二、融合的原因·三、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四、融合的过程·第三节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一、“洋泾浜”·二、混合语·三、国际辅助语·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第一节语音的发展·一、何以知道语音的发展·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第二节语法的发展·一、组合规则的发展·二、聚合规则的发展·三、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第三节词汇和词义的发展·一、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二、词语的替换·三、词义的演变导言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学纲要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P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传统语文学的构成部分P2文字、音韵。
训诂是我国传统语文学的构成部分,统称“小学”。
3、到19世纪,语言的历史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语言自身独自具有的发展规律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形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这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P34、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成为现代语言学伦。
P35、语言的构造P3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6、语言交际的五个阶段(如何理解)P3编码——发送——传递——接收——编码7、语言学的概念p5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与言语的关系?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
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有阶级性的,语言是全民性的。
语言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存在于人们的交际过程之中,存在于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之中。
语言不能够脱离言语,言语也不能脱离语言,它们是不可分离的。
语言(language)和言语(parole)的区别是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
其区别表现在:第一,从运用角度来说,语言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相对稳定,语言是不自由的,有规则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和由此产生的言语作品,是自由结合的,处于运用状态,言语始终是开放的。
第二,从表现形式看,语言是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们要遵照这个系统的规则来使用它,是社会的,有共同性,也就是说语言属于全体社会成员;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而且还要受某种特定语境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言语属于讲话者个人。
第三,语言的各个部分是有限的,抽象的;但言语是无限的,具体的。
导言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的建立(发展阶段)三、语言学的流派四、语言学的类别五、语言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六、语言学的功用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一)“语言学”定义: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研究和探讨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
✹是通过对语言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实验和分析,寻找语言规律的科学。
是一门多边缘、多层次的立体性学科。
(二)语言学的对象——语言从研究对象看:横向研究——包括书面语,口语和外语纵向研究——包括“活”语言和“死”语言从研究结构看: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文字等方面。
(三)语言学的任务✹理论上阐述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通过考察语言及应用的现象,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挖掘语言本质,概括规律→总结、整理出系统的理论→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
(四)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本身构造复杂→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研究步骤:总——分——总✹先分成语音、语义、词汇和语法四个部分→描写分析特点,比较差异→综合各种研究成果,归纳一般规律✹以汉语研究为基础,通过汉语了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
二、语言学的建立✹从语文学到语言学1.传统语文学――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以前的具有附属地位的语言研究。
✹语言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关系密切,引起注意→语言研究源于中、印、希腊文明古国(语文学三个源头)(1)印度传统✹解读经文的需要→梵语语言的研究起步早→“声明学”;《巴尼尼经》(公元前4世纪巴尼尼著,迄今为止最早的语法著作)。
(2)希腊-罗马传统哲学的巨大影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A、希腊语研究。
前一世纪狄奥尼修斯的《希腊语法》,把词分为8类。
公元二世纪阿波罗尼奥斯的《论句法》把句子分为主语和述语。
B、古拉丁语研究。
公元4世纪多纳图斯的《语法学》。
公元5世纪普里西安的《语法规范》。
(3)中国传统——“小学”A.文字学。
(汉)许慎《说文解字》。
(南朝)顾野王《玉篇》。
(明)梅膺祚《字彙》。
导言1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科学2语言学的基本任务: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3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室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性工具2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任意性(约定俗成)和线条性(时间上绵延)是语言符号最大的两个特点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第三章语音(+国际音标)1、汉语拼音方案(三个原则)一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二是拼音字母采用国际通行的拉丁字母,字母标记的读音也和拉丁字母本来的读音接近。
三是拼音字母采用音素制。
2、国际音标的制订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3、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物属性,物理属性,心理属性4、生物属性:人的发音器官分为三大部分:动力源——肺发音体——声带共鸣器——口腔、鼻腔、咽腔5、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质音高决定于物体振动的频率。
在声调语言中的作用是区分声调。
汉语里面的四个声调妈麻马骂音强又叫音重,决定于振幅。
在语言中区分轻重音。
如英语里的轻重音音长决定于振动持续的长短。
在许多语言和方言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如英语中的长短音。
ɑ:——ɑ音质又叫音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基本特征。
6、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元音辅音)元音辅音区别:看声门以上的发音器官有无阻碍(元音无,辅音有),看气流的强弱(元音弱,辅音强),看发音器官的各部分均衡紧张还是部分紧张(元音均衡紧张,辅音部分紧张),看声带是否振动(元音和浊辅音振动,清辅音不振动)。
7、元音8、辅音每个辅音的音标和发音部位等等(1)、按发音部位:双唇:上下唇[p pʰ m] b p m唇齿:上齿和下唇[f v] f齿间:上下齿之间[tθ tθʰθ]舌尖前:舌尖与齿背[ʦʦʰ s] z c s舌尖中:舌尖与上齿龈[t tʰ n l] d t n l舌尖后:舌尖与硬腭前部[tʂ tʂʰʂʐ] zh ch sh r(2)、按发音方法塞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堵住气流的通路,然后突然打开,让气流冲出,发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