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合并高血压用药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62.59 KB
- 文档页数:2
一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2级病例分析患者基本信息: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65岁病史: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已有10年时间,历次血糖和血压控制不佳。
主诉:患者主诉反复出现头晕、乏力、口干、容易口渴、尿多等症状,并且经常测量血压高。
现病史:患者因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收治住院。
患者入院时血糖为12.8mmol/L,血压为175/100mmHg。
在住院期间,患者饮食、运动和药物控制方面有所改善,但血糖和血压依然波动较大。
患者常伴有口渴、尿多、四肢麻木以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醒,面色稍黯淡,眼球轻微突出。
血压为150/95mmHg,心率为80次/分。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为115g/L(男性正常值:130-175g/L)尿常规:尿糖(++),尿蛋白(-)血糖:8.9mmol/L心电图:心电图正常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2级。
治疗方案:一、药物治疗:1.降血糖药物:患者口服降糖药物选择二甲双胍(metformin)0.5g,每天3次饭后服用;如空腹血糖依然不稳定,可添加经血糖酶抑制剂如格列齐特(gliptins)类药物或胰岛素。
2.降血压药物:患者口服降压药选择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benazepril)10mg,每天1次;如果血压依然较高,可考虑添加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amlodipine)。
二、饮食管理:1.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高糖饮食,尤其是糖果、巧克力、甜点等高糖食物;2.高膳食纤维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有助于稳定血糖;3.控制饱和脂肪酸和盐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盐饮食。
三、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压。
四、教育指导:给予患者关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常规监测方法、饮食控制、运动等,提醒患者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分析发布时间:2022-09-14T01:13:20.06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期作者:任俊[导读] 分析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临床效果。
任俊南京市建邺区莲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摘要】目的分析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本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选88例,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接受厄贝沙坦治疗,试验组44例接受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压水平与血糖水平。
结果试验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餐前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接受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各项指标控制良好,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血压;厄贝沙坦;氨氯地平;临床效果2型糖尿病在临床比较常见,在糖尿病症型中占比相对较大,临床尚无完全治愈该疾病的方法,所以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如果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够理想则会引发患者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中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为高血压。
厄贝沙坦是一种肾素-血管紧张抑制剂,可对血管进行直接作用,使血管得到扩张;氨氯地平属于钙离子拮抗剂之一,具有降血压的药物疗效[1]。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88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分析,现对结果进行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51~81岁,平均(69.80±3.01)岁;试验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52~80岁,平均(69.80±2.70)岁。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如何选择降压药物一、糖尿病1.定义糖尿病是一组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特征,就诊科室为内分泌科。
造成此类病情的原因有遗传因素的作用,也有环境因素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分类1.高血压分级三、常见降压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药物的虽然商品名称不同,价格相差悬殊,但是化学名称却是一样的。
化学名称相同的药物降压效果是一样的,买药之时看清楚化学名称,选择相对便宜的药品,并注意每一片药物的剂量。
同时在进行高血压药物更换时,不应立即给予更换,而是在减量服用、机体渐适应后予以更换。
1.普通糖尿病人降压药物选择由于每个个体对降压药的反应程度不同,而且某些降压药物个体差异较大,所以降压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同一药剂少量服用,根据病情缓慢增加用药量。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这类药品的种类特别多,应用十分广泛。
该药物通过扩张外周血管,使血管内阻力下降,达到降压的目的。
在降压的同时不影响身体其它器官的血流量,也不会影响身体正常代谢。
降压效果显著,且降压时效长。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有治疗作用。
副作用为干咳,如出现副作用,则选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的升级版本。
降压效果稳定且持续时间长。
而且没有干咳等副作用,个体差异不大。
是目前所有降压药中最安全的药品,既适用于各年龄阶段的患者,又满足不同血压水平的患者。
对身体其它器官没有不良影响,反而起到保护其他器官的作用。
3.钙拮抗剂钙拮抗剂主要起到抗动脉硬化,减少上压与下压的压差的作用。
钙拮抗剂可以和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但老年患者可伴随体位性低血压的副作用。
药物剂量过大可能导致心动过速,应根据个体血压情况控制用药量。
如伴有头痛,面色潮红且多尿的症状,初期为药物作用,扩张血管导致,如用药时间延长症状未减轻或者消失则换用另一类降压药。
如有便秘,在用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便秘症状未减轻,可搭配中药缓解便秘情况或换用其他降压药物。
6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年1月第11卷第3期*榣洙叫究*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赖俊生1卢盛维1卢洁光2卢品香1(1、龙岩市永定区中医院,福建龙岩364100;2、龙岩市永定区卫生健康局医政股,福建龙岩364100)【摘要】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研究于2018年6月到2020年7月开展,共纳入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08例患者,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对象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前者增加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
比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高;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对比,提示实验组患者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
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具有理想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其血压与血糖降低并稳定,同时用药期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安全性;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麦冬汤;牛膝饮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均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 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因此两种疾病合并发作的情 况十分常见,目前临床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 者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以往多采用常规西药治 疗,可起到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且安全性低叱基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可于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 用中药治疗,即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为分析该中药 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具体效果,笔者进行 比照研究,现总结研究具体内容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般资料研究于2018年6月到2020年7月开展,共纳 人108例对象,全部是上述时间段在本医院接受治 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结合随机数字表 法将所有对象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一般 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药学分析发布时间:2023-01-04T01:37:32.561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8期作者:王蕾[导读] 目的:针对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药学分析。
王蕾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针对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药学分析。
方法:选取时间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入院单双号,将患者划分常规组和分析组,常规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分析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并联合缬沙坦。
对比两组血压(SBP、DBP)、血糖、肾功能指标(Scr、BUN、UAER);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率。
结果:分析组患者血压(SBP、DBP)、血糖、肾功能指标(Scr、BUN、UAER)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分析组不良反应率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有明显疗效,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2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糖尿病是常见病之一,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极大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尤其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对患者身体危害更大,在治疗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这对治疗带来困难[1]。
因此我院选择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之间,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针对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药学分析。
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之间,入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按照入院单双号,将患者划分常规组和分析组。
常规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8岁至74岁,平均年龄(62.5±4.9);分析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6岁至73岁,平均年龄(61.5±4.4)。
恩格列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社区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恩格列净联用盐酸二甲双胍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并且治疗的100例患者,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即只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实验组的患者使用新的治疗方案即恩格列净连用盐酸二甲双胍共同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
临床干预完成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及患者住院时间。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到5.87±0.65nmol/L,对照组血糖水平下降到7.72±0.58nmol/L,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收缩压降低至129.92±1.35mmHg,舒张压降至79.52±2.78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9.07±1.22mmHg,85.09±1.57mmHg,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TC、TG、LDL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恩格列净联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能显著改善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血糖及血压水平,同时对患者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改善作作用,值得在社区医院推广。
关键词:恩格列净;盐酸二甲双胍;社区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生活饮食水平发生了极大改变,人们会更多的选择高糖高脂的食物,而会较少的选择食用蔬菜类[1]。
由于饮食改变往往会导致人体发生许多有害的疾病[2-3],2型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疾病,由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年龄往往都比较大,因此也大多都会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目前临床上对于这些患者的治疗仅仅是在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基础上,对于治疗效果并不能很使人满意[4],因此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案急需发现。
维拉帕米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降压及降糖作用临床观察目的观察维拉帕米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降压及降糖作用。
方法将129例高血压合并2型DM患者分为2组,维拉帕米治疗组98例,对照组31例。
(1)维拉帕米治疗组:盐酸维拉帕米缓释胶囊180 mg/d,二甲双胍750~1 500 mg/d,缬沙坦80~160 mg/d,阿司匹林100 mg/d;(2)对照组,缬沙坦80~160 mg/d,盐酸维拉帕米缓释胶囊180 mg/d,阿司匹林100 mg/d;(3)血压观测:受试患者早7:00及晚22:00,每日测量2次,记录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
结果①二甲双胍2周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4,6周后血压降到正常范围,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对照组治疗6周后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血压未降到正常范围;③两组治疗6周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维拉帕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④维拉帕米治疗组治疗12周后复查TC、TG、LDL明显下降,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HDL治疗后升高为(2.73±0.17),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改善(P<0.05),维拉帕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维拉帕米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降糖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effect and the blood glucose lowering effect on the combination of Verapamil and Metformin therapy for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 mellitus,DM). Methods 129 cases of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M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Verapamil treatment group,9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31 cases. (1) Verapamil treatment groups: Verapamil hydrochloride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 180 mg/d,Metformin 750 ~ 1 500 mg/d,Valsartan 80~160 mg/d,A Division horses Lin 100 mg/d,(2) control group,Valsartan 80~160 mg/d,Verapamil hydrochloride 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 180 mg/d,Aspirin 100 mg/d. (3) Blood pressure observation: Subjects in patients as early as 7:00 and 22:00 evening,measured two times a day and recor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Results ①Metformin 2 weeks after th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4,6 weeks after the blood pressure dropped to normal range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1). ②control group after 6 weeks treatment their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1),but the blood pressure has not dropped to normal range. ③the two groups 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1),Verapamil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④Verapamil treatment group after 12 weeks of treatment review TC,TG,LD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HDL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of (2.73 ±0.17),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mproved (P<0.05),Verapamil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Verapamil and Metformin therapy for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DM) patients has good bloodpressure lowering effect and blood glucose lowering effect.【Key words】Verapamil;Combined Metformin to trent;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维拉帕米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DM患者,临床上联合用药对高血压病降压作用的治疗报告较少。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摘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在老年群体中是一种高发病,近些年来该疾病在我国呈现出的年轻化的发展趋势,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会导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的降压药物有很多,不同药物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情缓解和治疗的效果存在差异性,安全性也各有不同。
本文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降压药物;治疗前言: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发现,Ⅱ型糖尿病患者中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疾病,这两种疾病并存时,患者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速度加快。
患者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疾病需要终身对血糖和血压进行控制,很多的抗高血压药物对降糖治疗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患者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选择降压药物。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首选药物就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因为该药物能够有效发挥出降压作用的同时,增强了肌肉和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对患有糖尿病、采取胰岛素控制血糖方式的患者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糖脂代谢不会形成负面影响,有时还能够对糖和脂肪代谢起到改善作用,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降低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减轻、逆转左心室肥厚的问题。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在早期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治疗中,起到明显降低微量蛋白尿的作用,体现了该药物的保肾功能优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诸多个品种,例如赖诺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等药物不同,药物服用之后,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副作用,例如干咳等症状,停止服用药物后,干咳的症状也会逐渐减轻和消失。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醛固酮系统、血管紧张素和肾素形成作用,起到降压的效果,使用该药物能够对肾小球内的压力起到控制效果,减少尿白蛋白的过滤率,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1]。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当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无法达到控制血压的理想目标时,可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实现治疗目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能够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对醛固酮系统活动进行控制,达到降压目标,血管紧张素二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币相比,疗效是基本相当的,但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更具有优势,能够防止患者出现干咳等症状,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不会促进患者心率的提升。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三种用药方案供选择降压治疗须根据血肌酐水平,考虑选择ACEI、ARB或CCB文赵连友(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教授)糖尿病像是高血压的“帮凶”,可加重患者小动脉损害,不但使心、脑血管的损害“雪上加霜”,而且特别容易伤害肾、眼等组织器官。
由于病情发展快且隐蔽,早期往往没有病症,容易被忽视,当患者有自觉症状时已是中晚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60%~70%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
因此,建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无论病史多长,都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肾功能和眼底检查。
【病例介绍】万女士48岁,身高156cm,体重67kg,体重指数(BMI)28,血压168/104mmHg,心率67次/分。
患者诉其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时高时低,有时下午头晕便自行服用降压药。
有糖尿病病史,从不吸烟,无饮酒嗜好。
平日口重,每日体力活动总量尚可。
初步诊断: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
检查发现:视网膜小动脉中度狭窄,出现动脉交叉压迫症,属于Ⅱ级高血压眼底改变。
血肌酐1.4mg/dL(124μmol/L),24h白蛋白尿200mg,属于糖尿病肾病2期。
最后诊断:原发性高血压,Ⅱ级高血压眼底改变;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2期。
【病例解析】1.为什么会造成眼底动脉损害?高血压对脏器的损害,在早期阶段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小动脉损害。
眼底是人体小动脉分布最密集的器官之一,经普通的眼科检查可直接判断病变的情况,并由此推测其他器官小动脉的病变程度。
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小动脉损害可表现为血管变细、扭曲、出血、渗出等不同形式,同时造成眼底组织如黄斑、视乳头缺血缺氧性损害。
目前临床按损害程度由轻到重将高血压眼底改变分为4级(见图),级别越高,损害越重,高血压的危险性越大。
Ⅳ级眼底改变的患者,其存活期一般不超过5年。
万女士“视网膜小动脉中度狭窄,出现动脉交叉压迫症”,属高血压Ⅱ级眼底改变。
这与她血压长期控制不达标有密切关系,其眼底改变程度还不是很严重,目前对视力无影响,但应高度重视,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防止眼底损害病情进一步加重。
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诊治。
方法:收集社区服务中心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来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在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都给予服用卡托普利以及硝苯地平,治疗两个月。
结果: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
发生不良反应2例,1例轻微头痛,1例干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
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后,既要严格控制血糖,也要严格控制血压,采用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效果显著。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血压;诊治;联合用药糖尿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病,糖尿病病人中高血压的发病率达到了20%以上。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将会造成心血管的加快、肾病以及视网膜的病变等,明显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临床研究证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也是促发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见,控制患者的血压与控制血糖一样重要。
本文就是针对社区服务中心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来就诊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治,供临床通道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社区服务中心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来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
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跨度在30岁-70岁之间;糖尿病的病程在1-18年,平均为5.3年;高血压的病程在6—16年,平均为7.2年。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空腹时的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1.2治疗方法所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都给予服用卡托普利(一天2至3次,每次25mg)以及硝苯地平(一天1至2次,每次5至20mg),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疗效。
而且患者在进行该联合用药治疗时,已经停用一周所有影响血压的药物。
贝那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降压疗效观察糖尿病(DM)与高血压均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又都面临在中国流行的趋势[1]。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胰岛素抵抗(IR)是发生2型DM和高血压的共同病理基础,因此在治疗DM合并高血压时应重视降压药和胰岛素增敏剂的联合应用。
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我们应用贝那普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76例2型DM伴高血压病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2.资料与方法2.1 一般资料选择2型DM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76例,年龄30~75岁,平均DM史(5.64±1.3)年,随机分为治疗组(贝那普利+二甲双胍)及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各38例。
治疗组中,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4.2±2.5)岁,高血压1级14例,2级24例,平均血压(165.4±12/96.7±7)mm Hg,平均空腹血糖(8.5±0.3)mmol/L。
对照组中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 55.4±2.7岁,高血压1级 16例,2级22例,平均血压(164.4±13/95.4±8)mm Hg,平均空腹血糖(9.02±0.28)mmol/L。
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其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且无肝肾功能损害。
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前两组病例在年龄、病史、体重指数等方面均具可比性(P>0.05)。
2.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停用降压、降糖药物2周后开始治疗。
治疗组接受贝那普利10mg,1次/d,加二甲双胍(开始500mg,3次/d,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最大剂量2000mg/d),对照组仅给予贝那普利10mg,1次/d。
治疗期间隔日晨测血压1次。
如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mmHg,两组均将贝那普利加量至15mg,1次/d。
疗程均为8周。
2.3 观察方法与指标测血压在门诊进行,测前休息15~20 min,取右上臂测压,至少测量 3次,取其平均值为血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