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病例分析 ppt
- 格式:ppt
- 大小:222.50 KB
- 文档页数:18
一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例分析摘要患者,男,39岁,身高181cm,体重94Kg。
既往有11年的糖尿病史,吸烟10+年,平均10支/日,无饮酒嗜好,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此次因“干渴、尿频及体重下降11+年,间断性泡沫尿1+年,视力下降1+月”入院。
患者入院时四肢轻度水肿、呈持续性,伴尿急,尿量正常(约1000ml/d),心率102次/分,血压174/102mmHg。
入院查得肾功:Creat 194.9μmol/L,GFR 33.4ml/min。
肝功:TP 45.8g/L,ALB 22.32g/L。
尿液分析+ACR:蛋白质PRO 3+, UALB 3877.98 mg/L,ACR 8430.39mg/gCr。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9.3%。
临床诊断:(1)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肾病V期;(2)低白蛋白血症;(3)高血压3级,极高危。
患者入院后主要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四肢水肿进行治疗。
对于血压,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 qd po。
入院第2天,患者血压173/100 mmHg,加用盐酸特拉唑嗪片2mg qn po控制血压。
入院第4天,患者血压172/103 mmHg,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qd po控制血压。
入院第6天,患者血压157/100 mmHg,药师结合患者病情,考虑患者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可能性大,建议临床加马来酸依那普利片5mg qd po控制血压,临床采纳。
入院第9天,患者血压117/86 mmHg。
患者住院期间因四肢水肿使用的螺内酯片、托拉噻米注射液皆具有降压作用。
2、分析与讨论2.1分析患者高血压病因及类型2.1.1药物因素:麻黄碱、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甘草等均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患者院外并未使用以上药物或其他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药物,故考虑药物因素的可能性小。
2.1.2疾病因素:2.1.2.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但存在较多高血压危险因素,如体型肥胖、长期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