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结肠切除手术前肠道准备一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知识简介外科手术前肠道准备的目的是通过清除肠道内容物、减少肠道细菌数量,达到便于手术操作、促进切口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目的,目前为肠镜检查前、结直肠外科等手术前准备的必要环节。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部分学者对肠道准备的方法标准、必要性提出了质疑,本案例拟基于肠道术前准备的传统观点及新型观点,结合一例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病例的肠道准备,探讨如何实施规范、有效的手术前肠道准备。
二、病例内容简介患者,女性,41岁,主因“右下腹部肿物2个月余伴疼痛1周,加重3天”于2011年10月3日入院。
患者2个月前发现右下腹部包块,无腹痛、腹泻及便血,1周前自觉右下腹疼痛,腹痛呈持续性钝痛渐加重,并且于当地医院完善腹部CT检查,考虑为回盲部肿物,予以对症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患者腹痛症状未见缓解。
近3天来患者腹痛症状加重,本院行腹部CT示升结肠占位,门诊以腹痛待查、腹腔肿物性质待定收入院。
患者既往体健,否认个人史和家族遗传性病史,无吸烟和饮酒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入院诊断:升结肠占位待查。
三、治疗经过与典型事件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检验,血常规(10月4日):白细胞8.07×109/L,中性粒细胞0.66,血红蛋白114g/L↓,血小板计数533×109/L↑,余正常;血生化(10月4日):血清白蛋白26.6g/L↓,尿素8.37mmol/L↑,余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CA724 23.87ng/ml↑,血清铁蛋白506.30ng/ml↑,余正常;凝血四项正常;心电图、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
结合患者发病情况,考虑为肠道肿瘤,同时检查检验中未发现手术绝对禁忌证,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10月5日-10月7日给予患者禁食、肠外营养支持、术前肠道准备。
其中术前肠道准备口服药疗医嘱:庆大霉素8万U+甲硝唑片0.4g+硫酸镁粉12.5g;围术期抗生素预防用药为:10月8日-10月15日给予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4.5g静脉注射,每天2次联合奥硝唑0.5g静脉注射,每天2次。
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护理研究进展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疾病并进行某些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肠道准备的满意程度是影响结肠镜检查能否成功的关键。
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不足将会导致粪便残渣遮蔽病变,污染镜面,影响内镜进镜和观察,也是内镜检查时常见漏诊和失败的原因,并且存在诱发并发症的潜在危险。
结肠镜肠道准备的方法很多,但效果存在差异,较为理想的方法,应以安全、迅速、清洁效果为原则。
现将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1.1肠道灌洗:传统的清洁灌肠方法为0.1%~0.2%肥皂水灌肠,肥皂水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迅速渗入粪便,通过稀释、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使粪便易于排出[1]。
传统肥皂水灌肠,需重复灌肠,肠道准备时间较长,一方面增加患者的疲惫感和疼痛感,其次反复肛管刺激使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引起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变化等情况发生。
为此,清洁灌肠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
裘惠英等[2]报道,采用和爽清洁灌肠可以缩短肠道准备时间,肠道清洁度优于肥皂水灌肠,认为老年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宜选用和爽灌肠液。
尹彩兰[3]通过对比研究,认为应用自动大肠水疗仪进行结肠灌洗清洁肠道作为结肠镜检前的肠道准备,作用迅速彻底,肠道清洁效果好,副作用小。
龙晓英等[4]则认为,从肠道清洁程度或范围来看,结肠途径治疗机清洁肠道满意率和全结肠清洁率不如口服药物洁肠法。
但特殊病人如:年老体弱、肠梗阻、肿瘤患者可选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清洁肠道。
1.2口服药物导泻1.2.1 20%甘露醇:甘露醇系高渗液体,分子量大,口服后在肠道内不被吸收,而使肠道内形成高渗环境。
口服甘露醇并增加饮水量,可使肠道内水分大量增加,刺激肠道蠕动,产生腹泻作用,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5]。
使用甘露醇作肠道准备时,要求患者在接受结肠镜检查前禁食,且每次饮水量大,易导致恶心、腹痛,口服后有17%被吸收而产生利尿作用和升高血糖作用,因此,对有糖尿病倾向或已有脱水等内环境紊乱的患者及年老体弱、心肾功能不好者也禁用此方法。
结肠癌术前两种肠道准备方法的应用及护理探究【摘要】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前肠道准备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探讨了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两种常用方法:机械减灌法和清洁灌肠法,以及它们的应用及护理情况进行了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对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好的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帮助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结肠癌、肠道准备、术前、机械减灌法、清洁灌肠法、护理、比较分析、建议、研究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结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结肠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
早期结肠癌无明显症状,难以及时发现,容易演变为晚期恶性肿瘤。
对于结肠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至关重要。
结肠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进行结肠癌手术前,为了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对肠道进行准备。
常用的肠道准备方法包括机械减灌法和清洁灌肠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本文旨在探究结肠癌术前两种肠道准备方法的应用及护理,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以更好地指导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结肠癌术前两种肠道准备方法的应用及护理情况,以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具体目的包括:1. 深入了解机械减灌法和清洁灌肠法在结肠癌术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2. 分析两种方法在患者术前准备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风险;3. 探讨机械减灌法和清洁灌肠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选择依据;4. 提出对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改进建议,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手术体验;5. 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结肠癌和直肠癌手术前治疗的肠道准备结肠癌和直肠癌统称为大肠癌,手术是治疗大肠癌的主要方法。
由于结肠、直肠的生理特性,大肠癌手术前必须要进行肠道准备。
下面济南癌症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人体肠道内有百余种细菌,据统计,未做肠道准备的大肠癌手术感染性并发症高达70%。
而经过肠道准备后,这一数值可以降至10%。
由此可见大肠癌手术前的肠道准备十分重要,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
结肠癌和直肠癌手术前如何做肠道准备?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饮食方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非梗阻性的大肠癌患者,可以同时达到清洁肠道又平衡代谢不足的目的。
应按照4天模式进行。
大肠癌患者每天要进食富含氨基酸的少渣饮食,保证充足的热量。
如果摄入不足,可以通过静脉补充1升氨基酸注射液和1升电解质平衡液。
另外大肠癌患者可饮用不含糖的茶或矿泉水。
近年来,全肠道内营养液的临床应用使大肠癌术前准备简便化。
大肠癌患者每天饮用4瓶肠内全营养液(如全能力),加之少量饮水即可以满足人体需要。
同时要采取传统的通便措施,在大肠癌手术前2天,1汤匙蓖麻油或硫酸镁或硫酸钠,同时给予硫酸镁灌肠,3 次每天。
2、机械性肠道准备大肠癌手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即肠道清洁,具体方法有口服药物、全消化道灌洗和灌肠。
(1)传统的硫酸镁3天准备方法,因准备时间长、饮食控制时间长、影响大肠癌患者营养供应、反复灌肠患者耐受性差等而很少使用,已经改进为磷酸钠1天肠道准备法。
(2)全消化道灌洗又称为顺行灌肠法,优点是大肠癌患者饮食受限时间可以缩短到24小时,基本不影响大肠癌患者手术前的正常饮食,且肠道清洁效果好。
缺点为大肠癌患者常感到腹胀难忍,鼻胃管也会使患者感觉不适,但口服绝大多数大肠癌患者达不到手术要求。
全消化道灌洗的禁忌证有心肺功能不全、脱水、高龄、肠道狭窄、肾功能损害、电解质失衡和低钙血症。
(3)甘露醇法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广泛的机械性肠道准备方法。
简便易行,也用于结肠镜检查前的术前肠道准备。
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简便快捷、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的方法。
方法将8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对照组常规焗服番泻叶加术前晚清洁灌肠。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用于术前肠道准备清洁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术前准备时间短,方法简单易操作,可以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结肠癌肠道准备;清洁灌肠肠道准备是结肠癌手术术前准备中极其重要的项目,准备充分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自20世纪70年代起,肠道准备成为结直肠癌检查及手术前的常规程序[1],其目的在于清洁结肠内容物,良好的暴露病变部位,方便检查和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区域的污染,防止术后感染并发症,预防吻合口瘘。
本科室在临床中一直采用焗服番泻叶加术前晚清洁灌肠作为结肠癌的术前肠道准备,而焗服番泻叶后首次排便时间长,工作量大,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患者受到反复刺激而发生各种灌肠后不适,且肠道清洁效果有时不理想,为了探索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的肠道清洁准备方法,于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本研究对80例结肠癌手术的患者分别采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焗服番泻叶加术前晚清洁灌肠方法进行比较,现将临床研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普外3科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0例,升结肠癌16例,横肠癌26例,降结肠癌18,乙状结肠癌2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33~79岁,平均(58.30±13.21)岁,均排除消化道梗阻和出血,术前均需要进行肠道清洁,80例患者均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并且病理活检确认为结肠癌。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种、体质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国内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研究进展前言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
术前肠道准备对术后的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
因此,术前肠道准备被认为是结直肠癌手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国内关于术前肠道准备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结直肠癌患者有所帮助。
肠道准备的定义与意义肠道准备是指为手术或检查需要,预先清除结肠内的粪便和泥沙等杂质,使结肠内清洁或最小化的处理过程。
多数结直肠癌手术需要肠道准备,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手术出血、并发症、手术时间、降低后期感染等风险,以达到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的目的。
肠道准备的方法目前术前肠道准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机械性准备法机械性准备法是以液体为基本载体,通过肠内灌注、排空,以及晨起肠道通气、轻度清洗,以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机械性准备法包括单纯灌肠、加强灌肠、肠道清洗剂、草酸钠泻剂等。
机械性准备法简便易行,且无需特殊设备,因此在入院患者中应用广泛。
2.不吸收性制剂准备法不吸收性制剂是指在肛门使用不吸收性药物,造成肠腔内容物无形成或少量软便,从而达到注射麻醉前或胃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的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不吸收性制剂是聚乙二醇(PEG),使用PGE制剂能得到良好的肠道准备效果,但也容易引起副作用如腹泻、腹胀等。
国内结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引起广泛关注的术前肠道准备研究是关于不吸收性制剂准备法(聚乙二醇)的应用。
一项名为“聚乙二醇液体与草酸钠泻剂用于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对比研究”的临床对比研究显示,聚乙二醇的肠道准备效果与草酸钠泻剂各方面相当,但相比草酸钠泻剂而言,聚乙二醇制剂可以减少临床和实验室不良反应、具有更好的药物遵从性以及更广泛的适应症。
此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制剂可能成为未来术前不吸收性制剂的首选药物。
另外,国内有学者探讨通过深静脉注射传统中药以促进肠道准备的效果。
直、结肠癌病人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护理讨论摘要灌肠法是我国在直结肠癌症病人手术前进行肠道准备的常用方法,本文就笔者实习所在医院的科室使用的自制中药肠洁液进行手术前肠道准备和清洁工作,并通过案例探讨自制中药肠洁液灌肠与传统清洁灌肠两种方法在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并就实验结果探讨肠道准备的相关护理工作。
方法选取确诊并准备行手术治疗的肠癌患者68 例为观察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 例。
试验组采用自制中药肠洁液灌肠,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清洁灌肠。
对两组患者术前肠道清洁程度及术后肠道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在术前肠道清洁程度及术后肠道恢复情况上,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结论用中药肠洁液灌肠进行术前肠道准备操作简单,肠道清洁度良好,有助于患者术后肠道的恢复。
关键词:肠道清洁;护理;对策;讨论目录一、前言 (3)1、研究目的 (3)2、我国目前经常使用肠道准备方法 (4)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5)1、一般资料 (5)2、方法 (6)三、护理概述 (7)1、基础护理 (7)2、心理护理 (7)3、饮食和营养护理 (8)4、灌肠护理 (9)四、结果分析 (9)五、讨论 (10)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前言1、研究目的直、结肠癌作为大肠癌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4 位,每年有102 万新发病例和53 万死亡病例。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近5-10 年直结肠癌的发病率已经上升到第3~5 位,在我国大城市直结肠癌的发病率达到恶性肿瘤的第2~4 位。
据流行病学调查,上海的结、直肠癌发病率约为40/10万,已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在肿瘤发病排名中已由第 6 位上升至第2 位。
大肠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国内的发病以40~60 岁居多,中位发病年龄为50 岁左右,比欧美报道要提前12~18 年。
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的简便快捷、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的方法。
方法将8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对照组常规焗服番泻叶加术前晚清洁灌肠。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液用于术前肠道准备清洁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术前准备时间短,方法简单易操作,可以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结肠癌肠道准备;清洁灌肠
肠道准备是结肠癌手术术前准备中极其重要的项目,准备充分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自20世纪70年代起,肠道准备成为结直肠癌检查及手术前的常规程序[1],其目的在于清洁结肠内容物,良好的暴露病变部位,方便检查和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区域的污染,防止术后感染并发症,预防吻合口瘘。
本科室在临床中一直采用焗服番泻叶加术前晚清洁灌肠作为结肠癌的术前肠道准备,而焗服番泻叶后首次排便时间长,工作量大,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患者受到反复刺激而发生各种灌肠后不适,且肠道清洁效果有时不理想,为了探索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有效、依从性好的肠道清洁准备方法,于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本研究对80例结肠癌手术的患者分别采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焗服番泻叶加术前晚清洁灌肠方法进行比较,现将临床研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普外3科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0例,升结肠癌16例,横肠癌26例,降结肠癌18,乙状结肠癌2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33~79岁,平均(58.30±13.21)岁,均排除消化道梗阻和出血,术前均需要进行肠道清洁,80例患者均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并且病理活检确认为结肠癌。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种、体质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肠道清洁方法所有患者术前3~4 d起进食半流质,1~2 d起进食流质,术前1~2 d补液1500~2000 ml;术前3 d开始每日口服甲硝唑和庆大霉素。
观察组术前1天16:00开始将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于2000~3000 ml温水中溶液中,首次服用600~1000 ml,以后每隔10~15 min服用1次,250 ml/次,服药后嘱患者多活动,3 h内服完,直至排出水样清便。
对照组将3~6 g番泻叶用清水洗净后用250~300 ml 开水浸泡30 min,于同样时间饮用,期间不限饮水,饮后5~6 h可有便意,共便5~6次左右,术前晚给予清洁灌肠,直至排出清水样便。
1.2.2 肠道清洁度据术中所见将肠道清洁程度分为4级:优:肠腔内清洁,无粪
渣、粪水潴留,肠液清凉;良:肠腔内有少量粪水,无粪渣,肠液稍浊;较好:肠腔内有少量稀便或较多粪水,肠液浑浊;差:肠腔内有大量粪便。
1.2.3 肠道准备不良反应,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
1.2.4 患者耐受性比较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2](visual analogue scale V AS)测评患者对肠道准备的主观感受,0~2分表示舒适,3~4分表示轻度不适,5~6分表示中度不适,7~8分表示重度不适,9~10分表示极重度不适。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肠道清洁效果比较(例)
组别优良较好差总计优良率
观察组333404090.00%
对照组1810934070.00%
注:经χ2检验,两种肠道准备方法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肠道准备不良反应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组别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例数总发生率
观察组32104015.00%
对照组85324045.00%
注:经χ2检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例)
组别自觉舒适轻度不适中度不适重度不适极重度不适例数
观察组36310040
对照组241141040
注:经秩和检验,P<0.05
3 讨论
科学而规范的术前肠道准备对手术极其重要,关系到手术的成败。
理想的肠道准备效果应该达到[3]:结肠基本空虚;肠腔内细菌数量较少;不导致水和电解质失衡;患者痛苦少、耐受性好、易操作,进而降低术后感染、吻合口漏、伤口裂开等并发症。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传统肠道准备方法有口服甘露醇、番泻叶、硫酸镁、番泻叶及肠道灌洗等,均存在一定的缺点[4]。
口服甘露醇、番泻叶、硫酸镁对胃肠道刺激明显,易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患者痛苦程度增加,而甘露醇在肠腔内酵解产生大量气体,内镜操作时气体存在爆炸的可能,肠道灌洗,易损伤直肠黏膜,严重可出现直肠静脉丛出血形成难以控制的血肿。
张晓凌等[5]研究也表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清洁效果优于甘露醇。
Davis等[6]在1980年首先报道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临床应用效果。
通过笔者的临床观察,证实了新型的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本研究证实了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准备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为一种等渗的、非吸收性的肠道清洁准备专用灌洗液,以不被吸收的聚乙二醇为保持渗透压的主要成分,配以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氯化钾和碳酸氢钠等电解质成分,电解质浓度和成分与肠液近似,故而不影响肠道内水、电解质的吸收或分泌,大量服用时对体液代谢无明显影响,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不会被肠道菌群分解,其对肠道刺激少,很少引起腹痛,通常在4 h内导致腹泻,快速清洁肠道。
本法操作简单,全肠道清洁彻底,不积水、不产生可燃性气体,是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有效、易被患者接受的肠道清洁准备药物,非常适用结直肠手术前肠道准备。
在笔者临床观察中,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传统的肠道准备相比优越性明显,但是也有着自身的不足,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短期内需要大量饮水2000~3000 ml,少数患者不能耐受,会出现恶心、腹胀等不适症状,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肾脏的负担,可能导致心功能、肾功能的恶化[7]。
因此要求医护人员
全面了解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性质及注意事项,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清洁效果,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Goligher JC,Graham NG,De-Dombal FT.Anastomotic dehiscence after anterior resection of rectum and sigmoid.Br J Surg,1970,57(2):109-118.
[2] 倪家骧.疼痛的定向与定量检测.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83-389.
[3] Toson JD,Gates LK Jr.Bowel preparation before colonoscopy,Choosing the best lavage simen.Postgrad Med,1996,100:203-214.
[4] 巩美琴.甘露醇临床应用进展对护理的新要求.护理研究,2001,15(6):338.
[5] 张晓凌,林常青,李莉群.和爽(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清洁肠道的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01,11(211):47-47.
[6] Davis GR,Santa CA,Morawski SG,et al.Development of a lavage solution associated with minimal water and electrolyte absorption or secretionl.Gastroenterology,1980,78(5):991-995.
[7] 肖定华,沈守荣,贾燕,等.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改良方法探讨.中国内镜杂志,2007,13(2):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