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探针方法测电阻率
- 格式:ppt
- 大小:770.00 KB
- 文档页数:18
51 四探针法测电阻率1. 理解四探针测量半导体或金属薄膜电阻率的原理 2. 了解四探针测量材料电阻率的注意事项实验原理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常用的四探针法是将四根金属探针的针尖排在同一直线上的直线型四探针法如图1-1a 所示。
当四根探针同时在一块相对于探针间距可视为半无穷大的平面上时如果探针接触处的材料是均匀的并可忽略电流在探针处的少子注入则当电流I 由探针流入样品时可视为点电流源在半无穷大的均匀样品中所产生的电场线具有球面对称性即等势面为一系列以点电流源为中心的半球面。
样品中距离点电源r 处的电流密度j电场ε和电位V 分别直流四探针法也称为四电极法主要用于低电阻率材料的测量。
使用的仪器以及与样品的接线如图3-1所示。
由图可见测试时四根金属探针与样品表面接触外侧两根1、4为通电流探针内侧两根2、3为测电压探针。
由电流源输入小电流使样品内部产生压降同时用高阻抗的静电计、电子毫伏计或数字电压表测出其他二根探针的电压即V23伏。
a 仪器接线b点电流源c四探针排列图1-1 四探针法测试原理示意图一块电阻率为的均匀材料样品其几何尺寸相对于探针间距来说可以看作半无限大。
当探针引入的点电流源的电流为I由于均匀导体内恒定电场的等位面为球面则在半径为r处等位面的面积为2r2则电流密度为jI/2r2 1-1 52 根据电导率与电流密度的关系可得E2222rIrIj 1-2 其中E为电场强度σ和ρ分别是样品的电导率和电阻率。
若电流由探针流出样品则距点电荷r处的电势为rIV2 1-3 因此当电流由探针1流入样品自探针4流出样品时根据电位叠加原理在探针2处的电位为在探针 3 处的电位为式中的S1是探针1和2之间的距离S2是探针2和3之间的距离S3是探针3和4之间的距离。
各点的电势应为四个探针在该点形成电势的矢量和。
所以探针2、3 之间的电位为通过数学推导可得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的公式为IVCrrrrIV231341324122311112 3-4 式中13413241211112rrrrC为探针系数单位为cmr12、r24、r13、r34分别为相应探针间的距离见图3-1c。
四探针法测电阻率结论高温四探针测试仪的测量原理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很多,如三探针法、电容-电压法、扩展电阻法等,四探针法则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标准方法,高温四探针测试仪采用经典直排四探针原理,同时采用了双电测组合四探针法。
经典的直排四探针法测试电阻率,要求使用等间距的探针,如果针间距离不等或探针有游移,就会造成实验误差。
当被测片较小或在大片边缘附近测量时,要求计入电场畸变的影响进行边界修正。
采用双电测组合四探针的出现,为提高薄膜电阻和体电阻率测量准确度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温四探针测试仪采用双电测组合四探针法的优势采用双电测组合四探针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与探针间距无关,能够消除间距不等及针尖机械游移变化的影响,因此四探针测试台允许使用不等距探针头。
采用双电测组合四探针法具有自动修正边界效应的功能,对小尺寸被侧片或探针在较大样品边缘附近时,不需要对样品做几何测量,也不需要寻找修正因子。
采用双电测组合四探针法,不移动四探针针头,同时使用三种模式测量,既可计算得到测试部位的电阻均匀性。
高温四探针测试仪可以实现高温、真空及惰性气氛条件下测量硅、锗单晶(棒料、晶片)电阻率和外延层、扩散层和离子注入层的方块电阻以及测量导电玻璃(ITO)和其他导电薄膜的方块电阻。
那么高温四探针测试仪的测量原理是什么呢?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很多,如三探针法、电容-电压法、扩展电阻法等,四探针法则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标准方法,高温四探针测试仪采用经典直排四探针原理,同时采用了双电测组合四直排四探针法经典的直排四探针法测试电阻率,要求使用等间距的探针,如果针间距离不等或探针有游移,就会造成实验误差。
当被测片较小或在大片边缘附近测量时,要求计入电场畸变的影响进行边界修正。
采用双电测组合四探针的出现,为提高薄膜电阻和体电阻率测量准确度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双电测组合(亦称双位组合)四探针法有三种模式:模式(1),模式(2),模式(3),高温四探针测试仪采用模式(2),通过用计算机对三种模式的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对无穷大被测片三种模式都一样,可是测量小片或大片边缘位置时,模式(2)更好,它能自动消除边界影响,略优于模式(3),更好于模式(1)。
四探针法测电阻率原理四探针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材料电阻率的方法,它通过在材料表面使用四根探针进行电阻率测量,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电阻率数值。
四探针法的原理相对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下面将详细介绍四探针法测电阻率的原理及其操作步骤。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四探针法的原理。
四探针法是利用四个电极进行电阻率测量的方法,其中两个电极用于加电流,而另外两个电极则用于测量电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除电极接触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电阻率数值。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保持电流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电压电极之间的距离,以确保电流在电压电极之间均匀分布,从而避免测量误差。
在实际操作中,四探针法的测量步骤如下,首先,将四个探针分别插入待测材料表面,其中两个探针用于加电流,另外两个探针则用于测量电压。
接下来,通过外部电源向电流探针施加一定电流,同时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探针之间的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值,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电阻率。
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的优点在于可以消除电极接触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电阻率数值。
此外,四探针法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电阻率测量,包括金属、半导体和导体等材料。
因此,四探针法在科研和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之,四探针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材料电阻率的方法,通过在材料表面使用四个探针进行电阻率测量,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电阻率数值。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保持电流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电压电极之间的距离,以确保电流在电压电极之间均匀分布,从而避免测量误差。
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的优点在于可以消除电极接触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适用于各种材料的电阻率测量,因此在科研和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验四探针法测电阻率1.实验目的:学习用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率和扩散薄层的电阻率及方块电阻。
2.实验内容①硅单晶片电阻率的测量:选不同电阻率及不同厚度的大单晶圆片,改变条件(光照与否),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②薄层电阻率的测量:对不同尺寸的单面扩散片和双面扩散片的薄层电阻率进行测量。
改变条件进行测量(与①相同),对结果进行比较。
3.实验原理:在半导体器件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常常要对半导体单晶材料的原始电阻率和经过扩散、外延等工艺处理后的薄层电阻进行测量。
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很多,有两探针法,四探针法,单探针扩展电阻法,范德堡法等,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四探针法。
因为这种方法简便可行,适于批量生产,所以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
所谓四探针法,就是用针间距约1毫米的四根金属探针同时压在被测样品的平整表面上如图1a所示。
利用恒流源给1、4两个探针通以小电流,然后在2、3两个探针上用高输入阻抗的静电计、电位差计、电子毫伏计或数字电压表测量电压,最后根据理论公式计算出样品的电阻率[1]式中,C为四探针的修正系数,单位为厘米,C的大小取决于四探针的排列方法和针距,探针的位置和间距确定以后,探针系数C 就是一个常数;V 23为2、3两探针之间的电压,单位为伏特;I 为通过样品的电流,单位为安培。
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率和薄层电阻率的测量结果往往与式样的形状和尺寸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进行讨论。
⑴ 半无限大样品情形图1给出了四探针法测半无穷大样品电阻率的原理图,图中(a)为四探针测量电阻率的装置;(b)为半无穷大样品上探针电流的分布及等势面图形;(c)和(d)分别为正方形排列及直线排列的四探针图形。
因为四探针对半导体表面的接触均为点接触,所以,对图1(b )所示的半无穷大样品,电流I 是以探针尖为圆心呈径向放射状流入体内的。
因而电流在体内所形成的等位面为图中虚线所示的半球面。
于是,样品电阻率为ρ,半径为r ,间距为dr 的两个半球等位面间的电阻为 它们之间的电位差为 dr r IIdR dV 22πρ==。
四探针法测方块电阻
韩昌报
四探针法是一种简便的测量电阻率的方法。
对于一般的线性材料,我们常常用电阻来表征某一段传输电流的能力,其满足以下关系式:
s
l R ⋅=ρ (式3-1) 其中ρ、l 和s 分别表示材料本身的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
对于某种材料ρ满足关系式:
1)(-+=h h n e q n q n μμρ (式3-2)
n e 、n h 、u n 、u h 和q 分别为电子浓度、空穴浓度、电子迁移率、空穴迁移率和基本电荷量。
对于具有一定导电性能的薄膜材料,其沿着平面方向的电荷传输性能一般用方块电阻来表示,对于边长为l 、厚度为x j 方形薄膜,其方块电阻可表示为: R j j x lx l s l ρρρ===
(式3-3) 即方块电阻与电阻率ρ成正比,与膜层厚度j x 成反比,而与正方形边长l 无关。
方块电阻一般采用双电测电四探针来测量,测量装置如图3-4所示。
四根由钨丝制成的探针等间距地排成直线,彼此相距为s (一般为几个mm )。
测量时将针尖压在薄膜样品的表面上,外面两根探针通电流I (一般选取0.5~2mA ),里面的两探针用来测量电压V ,通常利用电位差计测量。
图3-4 双电测电四探针测量薄膜方块电阻结构简图
当被测样品的长度和宽度远远大于探针间距,薄膜方块电阻具体表达式为:
R □I
V c (式3-4) 即薄膜的方块电阻和外侧探针通电流后在内探针处产生的电位差大小有关。
如果样品的线度相对探针间距大不多时,上式中的系数c 必须加以适当的修正,修正值与被测样品的形状和大小有关。
C=4.53。
实验 四探针法测电阻率1.实验目的:学习用四探针法测量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率和扩散薄层的电阻率及方块电阻。
2.实验内容① 硅单晶片电阻率的测量:选不同电阻率及不同厚度的大单晶圆片,改变条件(光照与否),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② 薄层电阻率的测量:对不同尺寸的单面扩散片和双面扩散片的薄层电阻率进行测量。
改变条件进行测量(与①相同),对结果进行比较。
3. 实验原理:在半导体器件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常常要对半导体单晶材料的原始电阻率和经过扩散、外延等工艺处理后的薄层电阻进行测量。
测量电阻率的方法很多,有两探针法,四探针法,单探针扩展电阻法,范德堡法等,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四探针法。
因为这种方法简便可行,适于批量生产,所以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
所谓四探针法,就是用针间距约1毫米的四根金属探针同时压在被测样品的平整表面上如图1a 所示。
利用恒流源给1、4两个探针通以小电流,然后在2、3两个探针上用高输入阻抗的静电计、电位差计、电子毫伏计或数字电压表测量电压,最后根据理论公式计算出样品的电阻率[1]IV C23=ρ 式中,C 为四探针的修正系数,单位为厘米,C 的大小取决于四探针的排列方法和针距,探针的位置和间距确定以后,探针系数C 就是一个常数;V 23为2、3两探针之间的电压,单位为伏特;I 为通过样品的电流,单位为安培。
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率和薄层电阻率的测量结果往往与式样的形状和尺寸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进行讨论。
⑴ 半无限大样品情形图1给出了四探针法测半无穷大样品电阻率的原理图,图中(a)为四探针测量电阻率的装置;(b)为半无穷大样品上探针电流的分布及等势面图形;(c)和(d)分别为正方形排列及直线排列的四探针图形。
因为四探针对半导体表面的接触均为点接触,所以,对图1(b )所示的半无穷大样品,电流I 是以探针尖为圆心呈径向放射状流入体内的。
因而电流在体内所形成的等位面为图中虚线所示的半球面。
于是,样品电阻率为ρ,半径为r ,间距为dr 的两个半球等位面间的电阻为dr r dR 22πρ=, 它们之间的电位差为 dr r IIdR dV 22πρ==。
四探针方法测电阻率四探针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材料电阻率的方法,通过使用四个电极来测量样品的电阻,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电阻率。
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两探针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四探针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误差分析。
四探针方法使用四个电极,其中两个电极用于施加电流,另外两个电极用于测量电压。
施加电流的两个电极称为“电流探针”,测量电压的两个电极称为“电压探针”。
四个电极的排列方式是,电流探针1和电压探针1之间相距一定距离,电压探针2在电流探针1和电压探针1之间,电流探针2在电压探针2和电压探针1之间。
这种排列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小传统两探针方法中由于电流通过测量电压引起的误差。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需要将电流探针1和电流探针2连接到电流源,然后将电压探针1和电压探针2连接到电压测量仪。
接下来,将样品放置在电流探针1和电压探针1之间,并施加一定大小的电流。
通过测量电压探针1和电压探针2之间的电压差,可以计算出样品的电阻。
误差分析是测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四探针测量中常见的误差包括接触电阻、导线电阻和非均匀性。
接触电阻是由于电极与样品接触不良造成的,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
导线电阻是由于电流和电压传输过程中导线自身的阻抗引起的,可以通过选择低阻抗的导线来减小。
非均匀性是指样品自身存在的电阻变化,这个误差很难消除,但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样品形状和尺寸来减小。
在实际应用中,四探针方法广泛用于测量各种材料的电阻率,例如金属、半导体和超导体等。
它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无侵入性的优点,在电子学、材料科学和地质勘探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总之,四探针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材料电阻率的方法,通过使用四个电极来测量样品的电阻,并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电阻率。
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并能够减小传统两探针方法中的误差。
在进行四探针测量时,需要注意对接触电阻、导线电阻和非均匀性等误差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减小。
实验一 四探针法测电阻率引言电阻率是反映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测量电阻串的方法很多,四探针法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标准方法。
它的优点是设备简屯操作方便,精确度向,对样品的形状无严格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四探针测试电阻率的原理、方法和关于样品几何尺寸的修正,并了解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原理在一块相对于探针间距可视力半无穷大的均匀电阻率的样品上,有两个点电流源1、4。
电流由1流入,从4流出。
2、3是样品上另外两个探针的位置,它们相对于1、4两点的距离分别为、、、,如图1所示。
在半无穷大的均匀样品上点电流源所产生的电力线具有球面对称性,即等势面为一系列以点电流源为中心的半球面,如图2所示。
12r 42r 13r 43r图1 位置任意的是探针 图2 半无穷大样品上点电流源的半球等势面 若样品电阻率为ρ,样品电流为I ,则在离点电流源距离为r 处的电流密度J 为:22r I J π=(1) 又根据ρε=J (2)其中,ε为r 处的电场强度,有(1)、(2)式得22rI πρε= (3) 根据电场强度和电势梯度得关系及球面对称性可得 drdV −=ε 取r 为无穷远处得电势V 为零,则有 ∫∫∞−=r r V dr dV ε)(0r I r V 12)(πρ= (4)式(4)代表一个点电流源对距r 处点的点势的贡献。
在图1的情况,2、3两点的电势应为1、4两个相反极性的电电流源的共同贡献,即:11(242122r r I V −=πρ (5) )11(243133r r I V −=πρ (6)2、3两点的电势差为)1111(2431342122r r r r I V +−−=πρ 由此可以得出样品的电阻率为:1111(24313421223r r r r I V +−−=πρ (7)这就是利用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的普遍公式。
只需测出流过1、4探针的电流;2、3探针间的电势差以及四根探针之间的距离,就可利用(7)式求出样品的电阻率。
四探针方法测电阻率四探针测量方法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材料电阻率的方法。
它利用四个探针分别接触材料的边缘,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电阻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四探针测量方法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相关应用。
一、原理四探针法是通过在材料上放置四个电极将电流注入材料,通过测量电压差来计算电阻率。
四个电极的排列为两对电极,分别被称为内电极和外电极。
内电极用来注入电流,外电极用来测量电压差。
电流注入内电极,流经材料,在外电极上造成一定的电压差。
通过测量电压差和流经材料的电流,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电阻率。
二、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电极、电流源、电压表、数字多用表等。
将四个电极连接到相应的设备。
2.放置电极:将两个内电极与两个外电极分别放置在材料的两侧,确保它们之间的距离相等且较小,并确保电极与材料充分接触。
3.注入电流:将电流源与两个内电极连接,设置合适的电流大小。
4.测量电压差:将电压表连接到两个外电极,并读取电压值。
5.计算电阻率:根据所测得的电压值和注入电流值,通过特定公式计算出材料的电阻率。
三、应用四探针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导电涂层、半导体、薄膜和纳米材料等领域,这些领域的材料往往具有很低的电阻率。
与传统的两探针测量方法相比,四探针法在处理低电阻材料时更加可靠,因为它可以减小接触电阻的影响。
四探针测量方法的优点在于:①减小了接触电阻的影响,因为外电极的电压测量不受内电极的电流注入影响;②测量精度高,可以测量低电阻材料的电阻率,并排除掉接触电阻的误差;③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各种材料的电阻率测量。
总结:四探针测量方法通过在材料上放置四个电极,并分别注入电流和测量电压差,计算得到电阻率。
它在测量低电阻材料时具有优势,并广泛用于电子材料、导电涂层、半导体、薄膜和纳米材料等领域。
四探针测量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并排除掉接触电阻的误差。
实验一 四探针法测电阻率引言电阻率是反映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测量电阻串的方法很多,四探针法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标准方法。
它的优点是设备简屯操作方便,精确度向,对样品的形状无严格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四探针测试电阻率的原理、方法和关于样品几何尺寸的修正,并了解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
原理在一块相对于探针间距可视力半无穷大的均匀电阻率的样品上,有两个点电流源1、4。
电流由1流入,从4流出。
2、3是样品上另外两个探针的位置,它们相对于1、4两点的距离分别为、、、,如图1所示。
在半无穷大的均匀样品上点电流源所产生的电力线具有球面对称性,即等势面为一系列以点电流源为中心的半球面,如图2所示。
12r 42r 13r 43r图1 位置任意的是探针 图2 半无穷大样品上点电流源的半球等势面 若样品电阻率为ρ,样品电流为I ,则在离点电流源距离为r 处的电流密度J 为:22r I J π=(1) 又根据ρε=J (2)其中,ε为r 处的电场强度,有(1)、(2)式得22rI πρε= (3) 根据电场强度和电势梯度得关系及球面对称性可得 drdV −=ε 取r 为无穷远处得电势V 为零,则有 ∫∫∞−=r r V dr dV ε)(0r I r V 12)(πρ= (4)式(4)代表一个点电流源对距r 处点的点势的贡献。
在图1的情况,2、3两点的电势应为1、4两个相反极性的电电流源的共同贡献,即:11(242122r r I V −=πρ (5) )11(243133r r I V −=πρ (6)2、3两点的电势差为)1111(2431342122r r r r I V +−−=πρ 由此可以得出样品的电阻率为:1111(24313421223r r r r I V +−−=πρ (7)这就是利用四探针法测量电阻率的普遍公式。
只需测出流过1、4探针的电流;2、3探针间的电势差以及四根探针之间的距离,就可利用(7)式求出样品的电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