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培训讲学
- 格式:docx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1
法律知识培训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能让我们避免无意之中触犯法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律知识的世界。
一、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具有普遍约束力,适用于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所有人和组织。
法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作用: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模式,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2、保护作用: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3、调整作用: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二、常见的法律部门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2、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如合同、侵权、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
3、商法:规范商事主体的组织和行为,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等。
4、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目的是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秩序。
5、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6、经济法: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三、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
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是赔偿损失、恢复原状、停止侵害等,旨在弥补受害人的损失。
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如罚款、拘留、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分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警告、记过、降级等。
刑事责任是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主刑,以及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
四、法律程序法律程序是保障法律公正实施的重要环节。
1、民事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判决等环节。
常用法律培训讲座尊敬的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来分享一些常用法律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法律,提高法律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职场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法律问题,包括劳动合同、知识产权、公司法律责任等,而了解这些法律知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常用的法律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和学习。
1. 劳动法劳动法是保障职工权益的法律,对于我们每一个在职场中工作的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假期,保障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等。
同时,在劳动关系中,我们也要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和素质。
2. 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公司的专利技术、商标品牌和文档资料,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法律条款,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 公司法律责任在企业经营中,法律责任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公司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包括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等,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公司经营合规,规范企业行为,减少法律风险,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4. 合同法合同是我们工作中常见的法律文书,它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交易的安全和稳定。
双方签订合同后,应严格履行合同约定,保障合同的有效性和执行力,避免合同纠纷和法律风险。
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市场交易中,我们都是消费者,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不法商家的侵害和欺诈行为。
我们有权要求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权维利,维护市场的公平和正义。
以上是我对常用法律知识的简要介绍,希望通过这次讲座,大家能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法律风险,促进工作和生活的健康发展。
常用法律培训讲座尊敬的各位学员,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法律培训讲座。
在今天的培训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些常用法律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法律,提升法律素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工具,每个公民都需要了解一些法律知识,以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避免违法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
首先,我们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
法律是国家制定并实施的行为规范,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所有的法律都是平等的,不分贵贱,不分官民。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严肃对待法律,遵守法律。
同时,我们也要理解,法律是有限度的,它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有些问题需要通过其他渠道解决。
因此,在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学会通过法律和其他手段综合运用,妥善解决问题。
其次,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些与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婚姻法等。
这些法律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需要对其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比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要求商家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在工作中,员工和雇主都应该遵守劳动法,保障双方的权益;在婚姻家庭中,夫妻双方应该了解婚姻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只有了解了这些法律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风险和应对措施。
比如:合同纠纷的处理,交通事故的赔偿,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是十分常见的,因此我们需要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合同纠纷处理需要依据合同法规定进行处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交通事故的赔偿需要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相关法律规定;知识产权的保护需要依据《著作权法》等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创作成果。
只有了解了这些法律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案例和解决方式。
这些案例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和工作,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
生活需要法律知识要点
第一课时:生活需要法律
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
每一部法律都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同时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法律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在那个时期,人类用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而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1篇一、讲座背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本讲座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讲座内容1. 法律概述(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2)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规范性、稳定性、程序性等特点。
(3)法律的分类:根据调整对象的不同,法律可分为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诉讼法等。
2. 民法(1)民法的定义: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2)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婚姻家庭、继承、合同、侵权、物权等。
(3)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
3. 刑法(1)刑法的定义: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单位犯罪等。
(3)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等。
4. 行政法(1)行政法的定义: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
(2)行政法的调整对象:包括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等。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效率原则、便民原则等。
5. 诉讼法(1)诉讼法的定义:诉讼法是规定诉讼程序和诉讼制度,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
(2)诉讼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
(3)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辩论原则、独立审判原则等。
6. 法律援助(1)法律援助的定义: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为保障公民在诉讼活动中合法权益而提供的无偿法律服务。
(2)法律援助的对象:包括经济困难、特殊困难、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
(3)法律援助的申请和受理:当事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将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将给予援助。
生活与法律讲课稿范文大全1.关于生活的课程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有关生活的内容。
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的部分,它包含了我们的日常活动、个人喜好和生活方式。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紧密相连,因为法律规定了我们的权利和责任,以确保一个和谐的社会。
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些生活和法律相关的重要概念。
首先,我想探讨一下人权和法律。
人权是指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例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平等权利。
法律起到保护人权的作用,它确保了我们的权利不会被侵犯。
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并在需要时寻求法律援助。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交通法规。
交通法规的目的是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和有序。
我们都应该遵守交通法规,包括停车规定、红绿灯和限速等。
这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共安全。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是关于婚姻和家庭法律。
婚姻和家庭法律涉及到婚姻的成立和终止、离婚、抚养权和财产分配等。
了解婚姻和家庭法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与家庭有关的问题,保护我们的权益并维持家庭的和谐。
此外,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是法律中的重要内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我们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包括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退货和退款以及禁止虚假广告等。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权益,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我还想提及关于劳动法的一些内容。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雇主的责任。
它包括工资和福利待遇、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合同和解雇等方面。
了解劳动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确保公平的工作环境。
以上就是我对生活与法律相关内容的简要介绍。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遵守法律规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与人为善,并遵守相应的法律规定。
谢谢大家!2. 生活与法律的关系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生活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一部分,法律则是我们生活的规则和保护。
当我们了解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后,我们将能更好地面对各种生活中的挑战。
第1篇课件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件内容:第一部分:法律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法律?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文件。
2. 法律的特征:- 国家制定或认可- 具有强制力- 调整社会关系- 规范性二、法律的作用1. 维护社会秩序2. 保护公民权利3. 促进社会和谐4. 维护国家安全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 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
2. 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第二部分:法律常识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 公民权利:- 生命权- 人身权- 财产权- 政治权利- 文化权利2. 公民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利益- 依法纳税- 参与政治生活二、未成年人保护1. 未成年人: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2. 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
3. 未成年人应享有的权利:- 受教育权- 生活权- 健康权- 参与权三、交通安全1. 交通法规:保障交通安全,维护交通秩序的法律规定。
2. 交通标志:指示、警告、禁止等交通信号。
3. 交通安全常识:- 遵守交通规则- 使用安全设施- 注意行车安全第三部分:法律案例分析一、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明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他应该如何维权?2. 案例二:小红在商店购物时,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她应该如何处理?3. 案例三:小刚骑自行车闯红灯,被交警罚款,他应该如何认识错误?二、分析思路1. 确定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
2. 分析法律条文,找出相关法律规定。
3. 根据法律规定,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四部分:互动环节1. 提问环节:针对法律常识,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2. 案例分析:让学生结合案例,讨论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探讨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是紧密相连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知道宇宙中的星球都是按照各自的轨道运行,否则就会发生天体大碰撞;马路上的车辆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然就会发生交通事故。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也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一旦违反法律,也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谈到法律,那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律的具体定义:
法律是一种公平的规则,即人类在社会层次
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
它
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的保证实施为手段。
法律需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
所以,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而演变,最终它也将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在古时候法律是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机关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化产物,从人类社会早期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习惯法的产生,到国家的诞生,诉讼与审判的出现,再到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开来,在
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法律被赋予了
不同的含义,但一成不变的是:法律是被国
家赋予的强制性社会规范。
法律的其他解释:
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规章)。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在三权分立的国家,由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行政命令仅对该行政机关之公务员有拘束力,除法规命令外,原则上行政机关所制订之行政规则对于人民均不发生拘束力。
而限制人民自由权利之法律必须由人民所选举之立法机
关制定之。
其实当人类在这片大地上开始迈出第一步时,规则便伴随在人类的身边,不是为了禁锢限定人类的自由,而是为了匡正行为,弘扬正义。
当汉穆拉比撰写了《汉穆拉比法典》时,规则被抬高了一个台阶,让人们不再是应该去遵守,而是必须去遵守规定,聪明的古罗马人深知只有踩上“法律” 这一台阶,才能看见昌盛的罗马帝国的朝阳,也正因如此,罗马广场的十二块铜表向世人传达了法治精神。
新一代的我们回眸历
史,深感法律发展的不易,社会变革的不易。
我们采撷古人的丰硕成果,创造出了自己的法律。
法是治国之本、安邦之基。
国家要实现法治
化,就必须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尊重、
认可和接受。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邦国虽
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
自党的十五大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以来,全国各阶层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法律素养指人们对法律的知识内化、实践运用并自觉提高的能力或素质。
法律保护了我们身边的很多人,维护着我们的秩序,然而很多人觉得法律是“冰冷” 的,因为它是国家强制为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给人以“无情”的感觉。
其实不然。
法律来源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道德的角度规定了法律的宽度和力度。
法律对社会大众当然是有情的,对违法犯罪的行为人的无
情是必要的。
如果法律不是对社会大众有情政权就要崩溃,因为,没有大众的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根本不可能生存。
所谓的法律无事法
律(私法)是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实施和应用情还有一个误会是刑事和行政法律(公法)在实施和应用的时候无情,而不是法律无情.而民商的时候不仅不是无情还是有情。
还有一个误会是:法律的实施对冤假错案的当事人也是无情的,但是同上.那是法律在实施过程中的错位,而不是法律本身的问题.法律不是为了冤枉人而制定的,冤枉人的不是法律,而是执行法律的那些人
所以说,法律其实是有情的,但是对于违法犯罪的人是无情的。
法律的双重功能决定
了法律的性质,一个功能是保护大众(不仅指民事法律中对被侵权违约的大众的公力救济,还指刑事行政法律中对被害人的公力救济)。
另一个
功能是惩罚违法犯罪行为人(不仅指刑事行政法律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人,还指民事法律中的恶意行为人)。
作为大学生要懂法守法。
我认为法律是安全的眼睛,懂法就能辨明邪正,认清是非;法是知慧的窗口,对人的思想进行点拔,行为加以制约。
21 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法律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它要告诉人们为人处世之方,待人接物之法,安身立命之道。
法律这一词是严肃的,容不下感情的。
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到它可却不好意思开口说它,那就让它换个说法“履行义务”或者“或者成为义务的履行人”。
然而有些时候履行法律需要你我掷地有声地说出。
正如轰动
上海的胶州路大楼大火事件,正是用人单位违规使用无证焊工,才酿造了如此悲惨的结局,多少生灵在此刻吐痰,多少家庭在此刻破碎,多少幸福在此刻消散。
正是这么个漠视法律的念头导致了如此下场。
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从此次事件中获得教训:倘若我们忽视了法律,法律一定不会忽视我们。
让视线转移到我们熟悉的校园,法律其
实在校园中也有不少脚印,这些脚印跟随在
我们身边,只是有时我们并没有瞧见罢了
我就曾有一次忽视了它。
当时我在前排发本子,第一排有两个男生推推操撓,一不小心将桌子掀翻,而更悲剧的是,我的脚正巧被砸中,当时那两个人连忙道歉,所以我才没有追究他们
责任,反而是自己承担了医药费。
如今六五普法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我才意识到当时对于法律意识的淡泊和那种不好意思的想法让我自己成为事件责任的承担人。
我们青少年在身体发育成长的同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我们面对的世界,有鲜花也有野草;有阳光灿烂,也有夜暗阴霾,有携手同歌,也有拼搏竞争;在我们渴求知识,崇尚善良的同时,也最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被愚昧左右和欲望诱惑,从而出现违纪、违法甚至犯罪的可怕事件.所以我们要从小就学法、知法,才能宏扬正义,远离邪恶。
邓小平爷爷早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但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我们或许只是一个正在叩响法制大门的学生,对所谓的法制只
略知一二,但是迎着时代的朝阳,法制对于我们来说再也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了,它引导着我们的生活,引导着我们的学习,引导着我们前进的步伐。
作为21 世纪主人的青少年朋友,只有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制知识,才能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人生的路很漫长,打好基础是人生之旅的关键所在。
我们广大青少年只有认真学习法,才
能在未来做一个知法的人;因为只有知法,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只有我们自己守法, 才能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进而借
助法律维护他人的权益,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尊严!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未来的国家是法制的国家,而法制的国家只有尊重法律的人民才能创造出来,正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的“守法
精神比法律本身重要得多” ,所以我们新一代的青少年应该懂法,用法,守法。
知道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该用法律的时候就去使用,同时自己要遵纪守法。
直白的,委婉的,无论何种表达方式,我都希望大家能去使用,将法律用于生活之中,宏扬法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