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骨肿瘤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3
肿瘤科学属于医学上的一个主要分支,作为一门需要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它的教学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1]。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不但需要保证自己的理论知识扎实,还需要将其运用于实践中。
这门课程是学生向临床医生转变的重要转折点,而实践课程是教学的一大重点。
常规的教学方法只能灌输式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缺乏感性认识,易使学生厌烦和疑惑,不利于思维的启发,且学生消化理解及吸收的过程较为漫长[2-3]。
临床路径主要是通过护士、医师以及其他医疗工作人员进行联合的临床服务,以针对特定的疾病进行相关专业的治疗,从而有效地缩短患者恢复的时间。
将该理念引入至教学中,通过临床真实的病例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4-5]。
本研究以肿瘤科临床教学为例,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56名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全日制临床专业本科生并已完成校内理论学习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等。
排除标准:首次进入医院实习时长<3个月者;合并精神行为异常者等。
按照性别、年龄、生源地组间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
对照组男性15名,女性13名;年龄23~25岁,平均24.11±0.54岁;生源地:市区20名,农村8名。
观察组28名,男17名,女11名;年龄23~25岁,平均24.13±0.51岁;生源地:市区19名,农村9名。
两组性别、年龄、生源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审批通过。
1.2 教学方法1.2.1 对照组 使用传统教学方法。
由对应的教师对相关疾病进行讲授,包括病历资料、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制定诊疗计划等,帮助规范化培训实习学生进行复习,连续进行培训教学2年。
1.2.2 观察组 使用临床路径教学法。
内容包括:①由对应的教师为规范化培训实习学生保留1份关于临床上肿瘤治疗的路径文本;②依据临床路径文本由对应教师进行深入的讲解;③通过教师向规范化培训实习学生提出关于其自主学习方面的问题,通过几个方面来进行:肿瘤的诊断方法及标准;肿瘤分期、类型以及分型进行鉴别的方法;监测肿瘤的方法等。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的应用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骨外科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以未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67例)为实验组,将出院时的满意度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于对照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显著(P<0.05)。
结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骨外科围手术期的患者起重要作用。
帮助患者掌握了相关康复护理知识,明显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骨外科;应用健康教育作为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临床广泛运用,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存在较大差别,对健康教育的监督和评价的机制还不健全,这些因素导致健康教育的效果不确定。
如何保证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和效果,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科室尝试将临床路径的思想应用于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本院骨外科2010年10月未进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2月已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67例患者为实验组。
两组患者年龄在20~65岁,男女不计,均为需手术且行手术治疗,入院时无并发症及其他疾病。
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居住地、职业等对并发症及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1.2.1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标准模式的确定。
在充分了解骨外科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确定骨外科患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标准模式,由健康教育参考时间、具体教育时间、参考教育内容、具体教育内容、效果评价和实施者签名等部分组成,见图1。
护士依据此模式对患者进行从入院到出院的连续、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2.2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入院时由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填写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标准模式表,包括患者的基础资料如床号、姓名、医疗诊断和入院日期,做好入院宣教,记录并签字。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骨伤科临床带教中的实践与应用①张鸿升,唐晓菊*,张胜男,黄立,陈烨,魏纪湖,黄中飞,刘晓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00)[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临床路径式教学方法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效果。
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临床本科实习医学生共56名,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8名学生,试验组实施的教学法为临床路径,对照组实施的教学法为传统的教学。
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法的满意度和实习学生综合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临床路径教学法组中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实习生的专业素质及对临床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伤科;临床路径;临床带教;实习[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24-0226-02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主要是针对在临床上某一疾病而制定的一套具有标准化的临床医疗诊治模式的方法[1]。
其具有高质量、成本低的特点[2]。
与传统诊疗方式对比,临床路径具有简单、易懂等优势。
骨伤科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以及疾病的种类比较专业,诊疗手段也较复杂。
近几年来,随着临床上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的水平却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致使临床实习生在临床实习中对疾病的诊疗不能有效掌握,因此,在临床教学过程中需要一种有效的带教方法来提高临床医师带教的水平。
将临床路径引入临床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叫做临床路径教学法[3]。
本次研究一共选择56名本科实习生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方法来对临床路径教学法在骨伤科临床实习生本科带教的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一)教学对象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骨伤科实习的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级、2017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共56名。
2015.08238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护理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生在实习过程中掌握临床护理技巧、学习并形成临床护理思维、构建知识网络,为进入临床护理工作打基础。
教学质量不能关系到护生的能力,更影响到整体医疗水平。
为此,我科将临床路径的理论[1]和方法引入肿瘤科护生临床教学中,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5月-2012年11月,来肿瘤科所在科室实习的70名,临床护理本科学员随机分成2组,每组35名学员。
一组为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教学: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肿瘤科带教方法。
1.2 方法对照组:选择高年资护理人员作为带教,传统的对照组采用传统“传帮带”的教学方法,即护士长向护生介绍科室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工作职责、注意事项等,然后再分配给各位资深护师进行带教,教学内容按实习大纲完成[2]。
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教学:实行临床路径教学法,由护士长和资深带教老师共同制定肿瘤科病人的护理实习带教临床路径表-见表1,并且针对临床路径表中的每一个实习项目,列出详尽的内容装订成册。
学生入科第1天,总带教老师向学生提供和介绍机《肿瘤科病人的护理实习带教临床路径表》和具体内容手册,让学生了解实习内容的安排和进程,进行路径表中第1天教学内容的授课和并指导学生跟各自的带教老师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表中的内容要求进行授课学习要求学生和老师每天抽一点时间一起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如有不懂老师及时讲解,学生回家后要预习第2天的实习内容,以便学生在工作中能自行发现提出问题,主动学习。
带教老师与学生做好沟通交流,掌握学生需求,及时发现变异因素,分析变异原因,改进带教方案,直至达到预期目标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肿瘤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探讨赵 静武汉市中心医院北院肿瘤五病区 湖北省武汉市 430023【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肿瘤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方法:实习护生7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人,分别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
浅谈临床路径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临床路径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介绍了临床路径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然后探讨了PBL教学模式在护理带教中的特点,以及临床路径结合PBL教学模式的优势。
接着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评估了这种模式的效果。
在总结了结合临床路径与PBL教学模式的外科护理带教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临床路径结合PBL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护理带教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水平,对于提升护理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临床路径,PBL教学模式,外科护理,带教,结合,应用效果,优势,实际案例,效果评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结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外科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科护理带教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环节。
临床路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标准化的患者护理流程为基础的医疗管理模式,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已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的外科护理带教模式存在着带教质量参差不齐、学习氛围较差等问题,如何提升带教效果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结合临床路径和PBL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临床护理知识,在实践中提升护理技能和综合素养。
探讨临床路径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对于提高护理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护理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意义外科护理在临床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护理带教是培养护理人员的重要途径。
临床路径结合PBL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实践。
探讨这一主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的医疗过程管理工具,能够规范和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在骨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48名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观察组按照临床路径教学要求进行临床实习带教。
带教结束后,对两种带教方法后护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比较分析,由带教小组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观察组护生临床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将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引入到骨外科护理带教中,结合骨外科的特点,使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管理具体化,可有效提高骨外科护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路径式教学法;骨外科;护理带教【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74-02临床实习期是每位护生护理专业教育的必修课,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的重要学习阶段[1]。
其功能在于为护生提供真实的临床护理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专业价值观和具有独特风格的临床护理方式。
随着患者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要求提高[2],带教护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大了临床教学的难度[3]。
传统的临床带教方式教学方法单调,启发性和针对性缺乏,高质量地完成临床教学任务是教学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实习带教的教学质量,探讨新的代教模式,近年来,我院骨科在临床护理带教中,采取临床路径理念,制订的带教计划,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在骨外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48名为研究对象,年龄17-24岁,均为女生;中专25名,大专19名,本科4名。
其中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实习护生16人为对照组,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实习护生32人为观察组。
现代临床路径教学在骨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实习带教中运用现代临床路径教学的实施效果。
方法:将在本院毕业进行毕业实习的168名2011届骨科专业学生分别以现代临床路径教学法及传统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
结果:临床路径教学的实习生其学习成绩总分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现代临床路径教学在骨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临床骨科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路径教学临床带教骨科临床路径(cp)是指医护人员共同对某一疾病的诊断和手术制定最恰当的医疗计划,以尽量避免治疗时机的延迟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保证患者的最佳治疗质量[1]。
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cp理念被引入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中,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实施现代化的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称之为临床路径教学法[2]。
2011年在骨科开始实行现代临床路径教学,旨在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资料与方法以在本院毕业进行毕业实习的2批168名2011届骨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第1批85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第2批83名实习生作为实验组,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带教。
两组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带教实习前的理论考试成绩及临床技能操作成绩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带教教师10人,均参与2批实习生的带教。
带教方法:实验组按照现代临床路径进行实习带教。
实习生入科室与带教老师组成教学实施小组,明确实习大纲和实习目标。
接诊患者后,实习生首先根据骨科临床路径规定的诊断标准进行问诊、查体、阅片等分析后给出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带教老师给予讲解并与实习生讨论分析,明确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
术中主刀按照临床路径理念进行手术示教讲解,实习生认真学习和动手操作。
术后按照临床路径的标准进行康复带教直至患者满意出院。
最后,导师和学生对整个临床路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讨论、分析及总结。
对照组按照传统骨科带教方法进行带教。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7-01T10:18:30.41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作者:董昆[导读] 目的:探讨在外科教学中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效果。
董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530021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教学中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我院外科中实习生为纳入分析对象的主要方向,主要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选取人数为70例。
为了深入了解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运用分组对比的方法,将所有实习生进行计算机随机排序,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实习生纳入研究开始阶段设置的研究组和对照组中,每个小组中的人数相等,分别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即临床路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以上方法后需要对实习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以及自我评价得分作为研究的主要数据进行记录,同时将上述数据对比后分析。
结果:对两组实习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进行比较研究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实习生的自我评价得分明显低于研究组,该结果相比,研究组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进行外科实习生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可在今后教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外科;教学;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引言:临床路径是临床专业人员组成相关小组,结合临床中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服务方案,以此提高服务质量,避免出现浪费和影响学生康复的情况发生。
在外科教学中,主要是对相关专业的实习生进行针对性地教育,其主要构成因素是教学方法和内容、带教老师和实习生。
而在外科教学中,以往使用的传统模式,以无法满足实习需求[1]。
但在外科教学中使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将临床路径作为带教平台。
为了明确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本研究选择部分实习生分为两组完成进行统计并作出分析。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分析发布时间:2022-05-26T05:46:30.82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6期作者:冉映梅冉淑琴(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在骨科的临床教学中对于实习生使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具有的成效冉映梅冉淑琴(通讯作者)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 408299[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骨科的临床教学中对于实习生使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具有的成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9级临床实习生60名参与本次实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两组实习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综合评分以及对带教的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对比可知,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骨科的临床教学中对实习生采取临床路径教学法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实习生的各项成绩均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教学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教学法;骨科;临床教学;实习生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每一位都需要经历实习阶段。
学生在这一时期内能够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进行基本的对接,属于学生正式步入临床前的过渡期[1]。
骨科作为一个医院内的重要科室,每天需要接待很多的患者,而且患者的病情各不相同,种类繁多,这对于刚刚接触到临床的实习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很难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2]。
根据以往的数据结果显示,传统的临床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教学目标,导致临床教学的质量在逐渐后退。
而临床路径教学法的兴起,能够完美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弥补了其不足之处[3]。
本次实验主要是分析临床路径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成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级临床实习生60名进行实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中男女生分别为18名和12名,年龄在22-25岁,平均年龄为(23.51±1.05)岁;实验组中男女生分别为17名和13名,年龄在21-24岁,平均年龄为(22.47±1.03)岁。
2016.11医学教育195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韦丹丹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21【摘 要】目的:对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43名外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22名,对照组21名。
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使用传统带教法,比较两组护生外科基础护理实际操作以及理论知识考核情况。
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和操作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理带教中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外科护理带教;应用效果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其能够有效地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1]。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主要是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引入临床路径(CP )这一理念,让护生循序渐进有规律的学习外科护理流程,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2]。
为此,本文主要对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43名外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式将43名外科护生分成两组,观察组22名,对照组21名,两组外科护生均为女性,年龄最小为21岁,最大为25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带教法,按照实习大纲对学生进行随机带教,之后再由带教老师指导完成教学内容,在出科前两天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考核。
观察组则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主要由带教老师制定相应的临床带教路径进行教学,具体内容如下:(1)第一周:在这个时间段主要带领学生熟悉科室环境设施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为学生制定具体的工作内容,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就知道该做什么。
临床路径教学在骨科带教中的应用研究发表时间:2016-03-24T09:06:29.793Z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作者:梁晓雨薛探[导读]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路径教学在骨科带教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可以明显的提高临床骨科的教学质量。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路径教学在骨科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本院2011届临床实习的134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骨科课间实习带教中分别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带教和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通过方差分析来比较两者教学效果的差异。
结果:临床路径教学的学生的成绩明显的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两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结论:临床路径教学在骨科带教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可以明显的提高临床骨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路径教学;骨科带教;传统方法【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524-02临床路径是指能够减少患者的康复时间及患者的家庭负担,同时还能够避免照成药物的浪费,从而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口碑。
随着医学的不断的发展,临床路径逐渐的被应用到培养方法之中[1]。
临床路径教学是指把临床路径教学应用在骨科的实习教学上的一种方法。
临床路径教学在骨科带教中的应用是开始于2011年,随着临床路径教学在骨科带教中的作用逐渐的显示出来,现在临床路径教学在骨科带教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以此来提高临床带教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资料对本院2011届参加临床实习的134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外二科临床见习期间分别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带教和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带教。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学生67名,作为对照组;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有学生67名,作为实验组。
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2019年12月70名在我院骨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实习生分组,分别纳入到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开展临床路径教学,常规组开展常规教学,观察两组考核成绩、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结果:研究组实习生病历书写、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实习生的知识理解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骨科护理带教开展临床路径教学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关键词】:骨科;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考核成绩骨科是临床护理工作繁杂的科室,需要承担的护理任务重且不容有失。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经历的教学过程,是强化专业知识、熟悉掌握专业技能关键的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合现如今的工作需求,也没有令人满意的效率性[1]。
此次研究分析了临床路径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2019年12月70名在我院骨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实习生分组,分别纳入到观察组和常规组,各组实习生均为35名。
研究组内男、女分别有2名、33名;年龄22~25岁,中位年龄(23.18±1.45)岁;其中19名本科,16名专科。
对照组内男、女分别有3名、32名;年龄21~25岁,中位年龄(22.97±1.87)岁;其中18名本科,17名专科2。
两组实习生的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教学,研究组将临床路径融入教学计划,教学方法:①实习首周,尽快的带来护生熟悉院内、科室环境和布局,让实习生明确岗位职责,培养实习生的职业荣誉感,培训护理工作流程,让实习生知晓怎样进行安全职业防护,锻炼护生的基本护理技能,说明日常进行护理时查对要点,同时进行消毒、感染预防、医疗废物分类等知识普及。
高职外科护理教育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使其具备独立开展外科护理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寻找一种适合高职外科护理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路径教学法作为一种系统性、整合性的教学方法,已经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明确的流程和目标,将学科知识与实际护理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护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然而,目前对于临床路径教学法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方法和临床路径教学法在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估临床路径教学法对学生护理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影响,为高职外科护理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1 临床路径教学法分析1.1 定义和特点临床路径教学法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明确的流程和目标,将学科知识与实际护理操作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水平。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患者为中心。
临床路径教学法关注患者的整体护理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转变为以患者需求和护理目标为导向的教学。
系统性和整合性。
临床路径教学法将学科知识、护理持续改进:通过对护理路径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和护理过程,不断提高教学和护理质量。
1.3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强调综合能力培养:临床路径教学法通过整合学科知识和护理操作,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使其能够全面应对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复杂情况。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临床路径教学法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各项护理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临床思维:临床路径教学法通过解决实际病例和护理问题,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分析和处理护理情况。
加强团队协作能力:临床路径教学法注重多学科团队合作,使学生能够有效沟通、协作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体会[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肿瘤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将来我院肿瘤科实习的82例护生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病例数分别为41例、41例。
对照组利用的教学方法是: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利用的教学方法是:临床路径教学法。
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情况。
结果:对照组护生各项学习成绩低于观察组护生各项学习成绩(P <0.05)。
结论:在肿瘤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可以提高护生的各项学习成绩,让护生更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关键词:临床路径教学法;护理实践教学;应用价值前言:肿瘤科是医院的危重症科室,一般这个科室的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并且需要有责任心。
如果想要护理实习生可以在肿瘤科实习期间能够以较短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了便于成为临床职业护士,需要经过专业教学引导[1]。
临床教学可以协助护生配合在学校内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实践操作的过程,确保护生可以获取个人所需要的技能知识、专业知识等。
而临床路径教学法被应用于各个护理工作中,是教学方法中的脱颖者,临床路径可以对某一疾病有针对性护理,经过制作全面的护理方式来促进患者更快恢复健康,让患者能感受到被呵护,可以让医患矛盾相对减少,医学质量得到提高。
这一方法在许多医院被应用到临床教学上,并且逐步发展成临床路径教学法。
因此,本文将临床路径教学法应用在肿瘤科护理实践教学上,分析其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来我院肿瘤科实习的82例护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022年5月~2022年11月)41例,年龄18~26岁,平均年龄(23.74±1.12)岁;观察组(2022年12月~2023年5月)41例,年龄19~27岁,平均年龄(23.56±1.29)岁。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肿瘤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现目前,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护理工作的要求提高,传统模式下的临床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够使得当前实习生护士们能更好的熟练掌握临床知识技能。
为了能够让实习生护士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而制定出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则主要通过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肿瘤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为实习生护士提供更加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以及提供更佳的良好教学效果。
关键词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肿瘤护理;实践教学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医疗护理等的要求也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医院护理工作的任务量以及要求也就自然而然的在不断提高。
同时,在医疗专业中,如何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得实习生护士能够更好的掌握临床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医疗临床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医疗行业的临床上较为常见且一直存在的问题。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调动实习生护士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更好的熟练掌握临床专业技能,提高实习生护士临床教学质量水平,就必须要采用要优于传统临床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模式。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概述临床路径管理是一种具备针对性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具备着单独针对一种病种进行相应的一系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多种医疗服务为一体的特性。
其核心是将某种疾病所涉及的关键性检查、治疗以及护理等多种医疗活动进行标准化,以确保患者能够在正确的时间以及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从而能够使得该诊疗效果能够达到最佳的程度。
其临床路径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以时间作为横轴,以病患的入院指导、诊断、检查以及用药、治疗、护理等一系列理想护理手段作为纵轴来为病患提供根据临床路径表所制定有时间、有序及其有效的多学科临床护理服务,从而使得能够在一定的预期时间内达到预期的目标[1]。